APP下载

“一校一品”“一校多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改革模式研究

2021-01-08湖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体育风尚 2021年5期
关键词:一校一品体育项目民族

湖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我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这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同时也造成了外在文化和意识观念的入侵,导致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逐渐丧失。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在《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给出了改革路径,即“倡导民族传统体育,开发民族体育资源,做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以及推广工作”。建设“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品牌是则是现今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对其进行探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相关概述

(一)“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发展背景

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这则政策文件中从六个大方面切入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和努力方面作出了规划,要求广大高校必须要为学生开好体育必修课和选修课。除了对体育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之外,高校还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运动项目教学,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专项运动能力,并特别强调要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教学模式。

2020年12月14日,在教育部第五场2020“收官”系列发布会上,我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从宏观上总结了我国“十三五”期间在体育和美育改革领域取得的成绩。目前我国学校体育体制机制建设已经进入全面施工和内部装修阶段。经过“十三五”的努力,我国学校已经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建构了现代化的评估指标体系,同时对考试制度进行了改革,并将学校体育与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有效结合起来,取得了学校体育全方位、多角度融入教育改革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成就。在此期间,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参加课外锻炼的频率以及效果也获得显著改善。许多学校已经初步建立体育文化,超过90%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每天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现如今学校体育教学所采用以健康知识传播、基本运动技能培养以及专项运动技能培养为核心内容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们能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掌握一项甚至多项运动技能。

(二)“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内涵分析

结合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实践来看,“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即是指学校依托地区和学校自身优势,投入资源建立一个或是多个重点体育项目,实现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实际教学中,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体育能力以及体质差异,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而且面向不同的项目所制定的教学内容,安排的学时以及采取的考试方式都应突出差异性,以主项为核心同时兼顾多项。前者是指从学校体育课程发展全局出发,保障一项或多项运动项目教学工作所需的资源充足供应。

“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基本内涵是指学校在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至少形成一个全体学生应知、应会的品牌运动项目,且该项目必须突出学校的特色,与其他学校区分开来。在建立一个品牌项目之后,学校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多元化项目教学模式,通过以点带面,将更多具有特色的运动项目融入学校体育课程之中。如此一来学生将具有更多的选择权,可基于自身兴趣以及体能、体质状况自主的选择体育项目,实现体育教学的均衡发展。

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民族传统体育及其现有研究介绍

针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需要从民族、传统以及体育三个方面切入,其中民族指的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拥有共同语言、生活于共同地域、共同开展经济生活,并表现出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和稳定的共同体。“传统”的概念则存在较大的分歧,基于现有的研究,可将其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代代相传的行为方式,二是具有文化特点的社会因素,囊括了道德、风俗、思想、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体育简单来讲就是体育运动,若对其进行深刻解析,则可以理解为体育教育。基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进行界定,即某些民族特有的,具备传统因素的体育活动,它形成于特殊的共同文化背景下之下,是由特殊地域下由特定民族历史上创造并沿用至今的一种特殊体育文化。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孕育而出,通过不同的传播形式剥离出来,并融入我国现代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之中。

截止到目前,我国已经拥有大量关注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成果。早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刘雪松的《论我国民族体育的特色及其发展》就探讨了我国民族体育的发展路径。根据其观点,我国现代民族体育的发展必须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兼容民族性和时代性,整合全国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力量开展广泛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活动,通过对民族体育项目的定质、定量分析促进其科学化发展。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者都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代化发展刀具进行了探索研究。如霍红、王洪坤在发表于成都体育学校学报上的《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研究》一文中,就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新时期下的转型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模式变化趋势,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思路。

此外,倪依克在其《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这一著作中,阐明了现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式微,西方竞技运动在世界体育文化中占据主体地位的大局势,而在此局势下,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受到了明显的影响。作者从这一大背景出发,探讨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未来发展路径,分析了当前阶段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指出想要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充分焕发生机,必须要通过价值重构,形成全新的发展体系与模式。

总体上来看,我国学者长期以来所做的研究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转型发展提供了理论性依据,但其中大部分都只给出了宏观层面的发展方向和举措,缺少细化或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尤其是在关于如何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体育教学进行融合的研究十分稀少,这也是导致现阶段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困难重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总体来看,我国高校在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中遇到了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比较普遍存在的有以下几项。

其一,师资力量与教育资源缺乏。结合调查来看,很多高校在建设体育品牌的过程中都会从当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选取素材,这些项目与我国高校长期以来所实施的体育教学项目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学校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资源配置都是按照现有的体育教学项目完成的,与新引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必然会表现出显著的不适应。换而言之,师资力量以及教育资源缺乏将是我国高校在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中长期面对的问题。这一问题在一些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高校中尤为常见,这些高校所拥有的资源以及资金根本不足以支撑其短时间内引入一批教育资源,打造一支全新的教师队伍,这是我国教育部门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其二,学校定位不当,缺乏长期坚持。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在文化风俗以及生活习惯方面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而这也造就了丰富多样的体育项目种类,为高校“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然而这种情况对于体育教学改革并不一定有利,结合实际情况来看,一些高校在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随意选择或是盲目跟风的情况,并未形成准确的定位,而且在选定项目之后,也很难长期坚持下去。也正因如此,虽然我国各地高校都积极响应“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政策,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并不能找到适合自身的道路,因跟风和盲目而落入俗套,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其三,场地和器材资源缺失且利用不当。就目前来看,体育场地设施以及器材不足仍旧是阻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生数量持续攀升,不断增加的生源使得很多高校的场地资源都出现不足,不仅人均场地面积不足,还有很多场地与器材在经过长期的使用之后已经出现毁损,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而大多数高校为了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很少会在体育方面投入过多的资源和资金。此外,现有的场地、器材也不满足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的需求。

其四,缺乏体育文化意识。目前很多高校在推动“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品牌建设的过程中,都只局限在某一领域,如参加比赛、体育人才培养等,很少会关注学校体育文化建设。而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领导层未能真正意识到体育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作用,盲目的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与体育竞技成绩相关联,忽视了体育文化知识的传播以及文化氛围的营造。可见,我国部分高校领导对学生发展的认知十分肤浅,对学生体育精神的理解和构建缺乏重视,导致许多学生家长也受到了错误的熏陶和引导,对特色体育项目建设持否定态度。

三、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的改进措施研究

(一)找准定位,完善长期发展规划

我国高校在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情况以及学校自身优势选择合适的项目,在具体引入的过程中也要将就方式方法的选用。换而言之,高校必须要以实际情况为准选择一个明确的定位,除了基本的历史沿革之外,还应和其他学校进行横向对比,突出自身优势,综合多方面数据资料形成符合学校战略发展的教学目标与计划。在上述这些内容明确之后,学校就需要紧密围绕该定位构建适应学校的“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模式,与学校体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为了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的持续优化,应以学期为节点,对学校“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取得的成果进行考评,基于考评结果对发展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提供支撑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引入以及“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都需要一支高素质、思想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作为支撑。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师资力量薄弱以及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需求不符的情况,应积极采取一系列教师队伍建设措施。具体有三,一是从外部引进优秀教师,结合学校所选择的特色民族体育项目引进专项优秀教师,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人、退役的优秀运动员等均可以经过一定的专业培训之后参与到高校“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之中,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体育教学的融合提供助力。二是针对校内体育教师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培训活动,使其掌握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三是学校方面积极组织教师人员参加国家级、省市级的“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科研项目,帮助其积累经验,提高专业素养。

(三)优化体育课程

高校在推动“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基于体育改革目标对体育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设置。其要点有二,一是针对引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编写校本教材,考虑到不同学校所建设体育品牌的不同,教材的编写需要各高校自行摸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拓展与提升。在内容方面,基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应尽可能的缩减理论性内容,融入更多图片或是漫画素材,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生动的了解项目。但需注意的是,教材编写不应违背国家教学大纲标准,且必须要突出实用性。二是选择合适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课程建设,逐步纳入到当前体育课程体系中,设置专门的课程,并适当的增加课时比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四)完善教学环境与文化环境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的推进不仅需要基本教学环境的支持,同时也需要文化环境和氛围的熏染。首先在教学环境方面,各学校应该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优化学校体育教学环境。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需要特定的场地和器材支持,因此我国出台的许多文件政策中强调了学生体育场地设施的重要性。因此在经济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学校应根据所引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投资兴建现代化体育场地、配置相应的器材设备。若是经济条件较差,则应借助社会资源,通过与其他学校或是公共场馆开展合作的方式组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

其次在文化环境建设方面,高校要着力打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的良好氛围,一方面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另一方面则助力学校品牌建设,扩大社会影响力。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高校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由学校出面建设传统文化长廊,定期组织校内师生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二是大力支持学校社团发展,鼓励广大学生逐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社团,在形成一定规模之后,可组织社团内部或是社团之间的比赛和交流活动。

(五)搭建活动开展平台,助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

高校想要在“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体育品牌,并逐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就不能单纯的局限在体育教学或是校内活动领域,而是要搭建覆盖面更广的平台,进一步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此,各高校应将学校特色体育建设融入区域体育建设的大环境,通过区域内多点辐射带动区域特色体育文化发展。平台的建设需要行政方面的助力,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各高校参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赛事,以此实现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与区域体育事业发展的衔接。除了宏观层次的组织引导之外,政府方面还应该在财政方面给予学校一定的支持,针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设置专项资金,帮助经济条件较差的学校解决场地建设、器材采购方面的费用问题。而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则要在体育教学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广大师生开展课外锻炼,筛选优秀体育人才成立训练队,鼓励学生组建兴趣小组,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此外,还可以与当地企业开展合作,组织开展具有教育意义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积累经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各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体育教学的方式,推动“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为体育教学改革发展提供助力,促进体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一校一品体育项目民族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成语魔方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一校一品”展学校体育品牌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学校体育特色(一校一品)研讨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