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肥胖学生采用运动加营养减肥效果的探析

2021-01-08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风尚 2021年5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运动体育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领会体育竞技的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应该注重体育课程中包含的思想教育内容,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的教学效率。重视高校体育思想教育内容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与人生观。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很多消极的部分,其中较为严重的就是高校部分肥胖学生因运动自信缺失而出现的运动兴趣不足的现象。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初高中学生的升学压力越来越大,而中学教师与家长都将关注点放在文化课成绩上,很多学生在大学之前甚至没有机会参与体育运动,更别说形成独特的体育兴趣了。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学生无法获取正确的运动理念,更容易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一直未得到教师与家长的重视,最终就会导致肥胖问题,影响其之后的学习生活。

一、高校肥胖学生运动现状分析

(一)体育意识存在差异

根据本校的学生运动意识调查数据来看,较为肥胖的学生与普通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运动意识差异,首先,班级中的运动积极分子一般都是从小参与体育运动且已经在某运动表现出优势的学生,尤其是在大型体育竞赛中,肥胖的学生几乎没有表现的机会,长此以往,由于肥胖学生本身的运动热情不高,这样他们就更加不愿意参与体育运动,同时还会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学习与研究中,难以形成运动兴趣与爱好。其次,我国的中学还处于传统教育体系中,其过于重视传统文化学科,并未在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引导其形成正确积极的运动理念,这也是导致学生肥胖的原因之一。

(二)体育行为与能力缺失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较为肥胖的学生在体育行为方面体现出较低的水平,究其原因首先在于高校当前的体育课程较为松散,教师并未给学生提供适合的运动选择。尤其是对于肥胖的大学生,教师并未关注该群体,其课上的运动内容较为单一枯燥,难以激发肥胖学生的运动兴趣。其次,由于在中学成长阶段肥胖学生并未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以及正确的运动理念,导致该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对待运动依旧是消极的态度,其更偏向于玩手机、上网、打游戏等娱乐活动,并不愿意主动参与体育运动。从学生的体育能力方面进行分析,体育能力不仅包括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还包括了学生的锻炼技能、身体娱乐技能以及体育观赏能力等方面,而肥胖的大学生在综合体育能力方面体现出明显的劣势。肥胖学生的运动兴趣不足、日常参与运动的时间较短,再加上自己体质的问题,与爱好运动的学生之间就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差距。最后,很多肥胖学生由于身材问题丧失了运动自信,更加不愿意参与体育运动。

二、导致高校学生肥胖的主要因素

首先,从生理角度进行分析能够知道,导致大学生出现肥胖问题的原因就在于其膳食结构不合理,日常饮食较为放纵,总是摄入大量高热量的食物,而日常运动消耗比较缺乏,这样会导致学生的能量过剩,最终造成脂肪的堆积,造成肥胖。经过对本校学生饮食爱好与习惯的调查能够发现,大多数肥胖的学生都喜欢吃高油脂类的食物,喜欢喝饮料,这样的饮食习惯很容易导致肥胖。其次,学生在中学阶段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未形成正确的体育运动意识与运动习惯,在很长的时间内都缺乏体育运动。再加上高中阶段的升学压力较大,学生将大部分的精力耗费在成绩的提升中,甚至在娱乐休息的时间仍然进行学习活动,并不愿意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中,家长与学生都产生了对体育运动的偏见,认为中学阶段学生不应该被其他活动分心,即使是休息,学生也更加愿意选择看电视、上网等活动,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参与运动。最后,孩子在发育期出现肥胖情况,很多家长对于肥胖的认知不足,并不能够引起重视,其认为学生的肥胖只是发育的体现,并未重视该问题,也并没有根据学生的肥胖问题改变家庭的饮食习惯,也并未提出科学运动的建议。很多学生在意识到自己的肥胖问题后,也燃起了减肥的斗志,但是大多数学生在减肥的过程中屡屡受挫,最终出现很大一部分学生放弃减肥,减肥失败不仅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同时还会导致学生出现自卑的心理[1]。

三、高校肥胖学生运动加营养减肥的策略

(一)采取运动减肥方法

在所有的减肥方法中,运动减肥是最安全、效果最好的方法,通过大量的运动,学生能够消耗更多的热量,进而减少机体合成的脂肪。除此之外,如果学生达到一定的运动强度,机体还能够实现脂肪功能,进一步消耗身体中储存的脂肪,最终达到降低体脂的目标。除此之外,适宜强度的运动还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观,同时提升自身的胰岛素水平,脑胰岛素的提升能够有效抑制食欲,同时还能够增加机体产热,表现在肥胖学生身上是食欲下降,并产生额外的运动消耗。能量的代谢不仅体现在整个运动的过程中,人体在进行糖、脂肪储存以及恢复的过程中也需要消耗能量,因此,只要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运动与减肥需求合理选择运动项目,按照科学的计划开展运动,就能够有效改善自己的饮食结构,增加自己的能量消耗,最终达到减肥的目的。从当前大学生的日常活动内容来看,大多数肥胖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宁愿将自己的休息时间耗费在玩手机、上网、玩游戏、看书等活动中,针对这样的学生,学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诊断并提供科学的运动处方,为学生定制专属的运动减肥方案。这样的形式较为创新,能够吸引大学生的眼光,同时还能够提高活动的效率,更快地普及运动减肥的相关计划与方案[2]。

(二)提高肥胖学生自信

除了引导学生开展运动减肥之外,学校还应该引导肥胖学生了解肥胖成因及科学减肥、合理膳食的相关理论知识。具体来说,学校应该将理论知识的教学落实到高校体育课程中,在课堂上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教学,开展因材施教,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减肥以及运动建议。除此之外,面对肥胖的学生,教师应该尊重其人格,理解其心情,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日常的教学与沟通过程中保持相互尊重,不能够使用有歧视性的语句,同时还应该采用激励机制,经常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激发其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同时使其养成正确的运动意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肥胖学生,教师应该意识到其体重较重、身体不够灵活的问题,灵活调整课堂体育运动模式,增加有氧慢跑训练,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延长训练的时间,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运动观[3]。除此之外,教师在体育课堂中还应该普及健康饮食的相关知识,使其形成正确的饮食认知,最终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在运动的配合下增加脂肪的消耗,达到减肥的目的。不同肥胖学生有着不同的运动减肥需求,教师应该对肥胖学生进行深入了解与单独辅导,同时降低对肥胖学生的运动要求,耐心与其进行沟通,帮助其建立初步的运动自信,理解肥胖学生的困惑,同时发挥全班学生的力量帮助肥胖学生减肥,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运动氛围,激发肥胖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当肥胖学生在运动或者减肥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与鼓励,提高其持续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要想提高运动减肥的效果,仅靠每周的体育课是不够的,因此,体育教师一方面应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运动观,另一方面则应该针对不同肥胖学生的减肥需求制定出个性化的减肥运动方案,这样才能够提高减肥的效果。具体来说,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运动与活动,并在校内运动完成之后自行开展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跳绳、骑自行车等,进一步提高运动的消耗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在日常学习休息的时候开展3~5 分钟的运动,增加热量的消耗。最后,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调整当前的饮食结构,选择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少喝饮料,养成喝水的习惯,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与饮食习惯就能够达到减肥的目的[4]。

(三)保障学生所需营养

减肥期间不仅要重视运动,同时还应该重视日常的饮食,很多减肥的学生在减肥过程中盲目节食,导致机体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最终出现脱水、贫血、低血糖等症状,对自身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在减肥的过程中主要控制糖和脂肪的摄入量,避免出现暴饮暴食的现象,在日常进食的过程中减慢速度,杜绝油腻不健康的食品,更多地选择蔬菜、水果等食物,在保障自身营养的同时实现减肥[5]。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缺乏正确的饮食以及运动习惯,很多大学生出现了肥胖的问题,学校应该重视该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肥胖,并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与运动习惯,实现健康减肥,增强学生的体质,实现综合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运动体育
体育运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不正经运动范
我们的“体育梦”
呆呆和朵朵(13)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