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并用治疗梅核气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1-01-08徐星雯
徐星雯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0)
0 引言
梅核气即梅核风或梅核,现代医学称之为“癔球症”,也叫慢性咽炎,主症为咽喉部有异常感觉,似有梅核塞于咽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但无吞咽困难。现代医学认为该病与心理因素有关,是一种躯体化障碍[1]。而古代医家对梅核气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大致可归纳为气郁痰阻、肝胃不和、水湿内搏、肺阳闭阻等学说,其中以气郁痰阻论述者为最,因此成为古代梅核气病因病机学说之主流,并奠定了现代中医学关于本病的认知思路之基础[2]。目前临床中认为梅核气的形成多与情志不舒致肝郁气滞有关[3]。也有观点认为梅核气的主要病机为咽喉部气郁痰阻[4]。由此可见,梅核气的主要基本病理变化是气滞、痰郁及气郁痰阻,因此,治疗本病重在行气祛痰[5-6]。
目前对于梅核气此病,西医尚无较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中医在治疗诸如本病之类的功能性疾病上有较多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故本文对近7年来针药治疗梅核气的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采用针药结合治疗本病提供可行思路[7]。
1 针刺治疗
针刺治疗主要通过刺激腧穴来调整经络以扶正,又通过理气活血通络以去邪。[8]咽喉乃经脉交会之处,经脉畅通则气血和,阻滞则气血淤滞、痰湿郁阻。针刺可调气血,通经络,最终使咽喉部气行痰消。取穴及针刺手法是针刺治疗的基本要素,针刺治疗时选择相应的穴位、进针后行正确的行针手法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针刺天突穴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此穴位于气管前缘的咽喉部,乃奇经八脉中的任脉与阴维脉之交会穴,而梅核气患者咽部粘膜、粘膜下淋巴组织多有弥漫性炎症[9]。王芳等[10]对40例梅核气患者采用分经取穴针刺治疗,取天突、廉泉、膻中、照海、列缺、外关、阳陵泉,太冲、丰隆、足三里等穴。其余36位患者为对照组,予口服维生素B120mg,日2次;配合谷维素20mg,日3次。结果显示分经取穴针刺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4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除传统行针方法外,有医者采用创新手法,亦取得较好的效果。如王宗江[11]对66位梅核气患者进行治疗,主要方法为取咽痛穴,即第二掌骨桡侧缘的中点,施以平衡针法,3个疗程后治愈29例,好转3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5%。杨晨光等[12]收集22例梅核气痰气郁结型患者施以郑氏顺气降逆方,结果显示治愈15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为100%。吴爽等[13]对20例梅核气患者采用双侧肝俞穴点刺放血,雷火灸条悬灸膻中、中脘穴治疗,每天一次,10天为一疗程。结果: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16例治愈,4例有效,治愈率80%,有效率100%。结论:穴位放血配合雷火灸治疗梅核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2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以辨证论治为根本治疗思路。健康临证经验丰富,认为梅核气的病机并不单纯局限于痰气交阻,而需根据其阶段性病机的不同辨证论治。整理归纳梅核气的辨证分型主要为痰气互结、湿热内搏、肺阳闭阻、肺阴亏虚、肺脾气虚、风痰闭阻、肝胃不和等7个证型[14],分别对应以半夏厚朴汤、甘露消毒丹、施今墨教授之施氏调气饮、玄麦甘桔汤、参苓白术散加减、苍耳子散合玉屏风散、四逆散合左金丸等方药加减治之。
谷云龙等[15]收集60例患者,辩证均为痰气郁结,予半夏厚朴汤合消瘰丸,随证加减。治疗后显效4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周晔[16]则将64例中医辨证为肝胃不和、气郁痰阻的梅核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予疏降和胃Ⅱ号方加减治疗,对照组予黛力新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相关指标,结果提示两组均有疗效,而疏降和胃Ⅱ号方组较黛力新组疗效更显著。
曾超等[17]将160例门诊梅核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逍遥散组、半夏厚朴汤组及逍遥散合半夏厚朴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其余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相应药物治疗,7天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咽部症状及咽部病损改善情况,随访半年监测疾病复发情况,同时检测血清炎症标志物及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变化。结果提示逍遥散合半夏厚朴汤组的疗效显著,主要症状改善明显,总有效率高于其他三组(P<0.05),对IL-1β、IL-2和TNF-α水平以及CD4~+、CD8~+细胞比例影响显著(P<0.05),且复发率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逍遥散合半夏厚朴汤对梅核气有协同增效之用,并可改善炎症及增强免疫。
3 针药并用
3.1 毫针与中药并用
针刺廉泉穴具有收引阴液之功用。颜红教授[18]运用自创加味半夏厚朴汤,方以半夏为君、厚朴为臣行散结降逆之功,临床随证加减,配合针刺廉泉穴治疗以痰气互结为主的梅核气,效果甚佳。
3.2 电针与中药并用治疗
电针治疗是将毫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再将电针仪输出的脉冲电流通过毫针作用于人体经络腧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廖玲等[19]将155名患者分为3组,治疗1组55名予以电针联合中药,2组50名予以电针,3组为对照组组予常规西药治疗,电针取穴双侧丰隆、三阴交、内关、照海、太冲、天容、廉泉等,隔日1次,10日为1疗程,1个疗程结后束休息4日,继续第2个疗程。2个疗程后显示治疗1组、治疗2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治疗1组和治疗2组的总有效率进行组间比较,治疗1组优于治疗2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穴位贴敷与中药并用治疗
穴位贴敷即可刺激穴位,又可发挥药理效应,因而具有穴位和药物的双重治疗作用。王英波等[20]取威灵仙10g,丝瓜络10g,蔓荆子10g,川芎6g,香附10g,薄荷3g,冰片2g,忍冬藤10g。上药磨成粉末状,混合均匀以鲜姜汁调为膏状,治疗时取一元硬币大小的药饼,用常规碘伏进行皮肤消毒后,用脱敏橡皮膏贴于天突穴位。每天贴敷8h,连续7d,为1疗程,连续3至5个疗程。对照组予药物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痊愈34例,显效27例,有效28例,无效l6例,总有效率84.76%;对照组临床痊愈23例,显效21例,有效25例,无效36例,总有效率65.71%。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小结
梅核气发病与患者心理及社会环境等刺激强度有关,患者常伴有忧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以肝郁气结痰蕴型症状更为明显,且焦虑与忧郁呈高度相关。如忽略此病而不予治疗任其发展,有可能导致患者食欲不振、无安全感甚则精神抑郁,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其生活质量[21]。针刺天突、丰隆等穴可以疏通经络、理气化痰,辨证运用中药方剂可以理气、化痰、散结,配合电针、穴位贴敷等其他治法,可增强治疗效果[22]。同时辅以心理治疗,耐心劝除患者负面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正确认知、建立信心。针药并用结合心理治疗可灵活诊治病情,且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易于被患者接受而便于临床推广。由此可见,临床上不应拘泥于单一的治疗手段,而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病因病机,采用联合治疗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