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优化路径探析

2021-01-08房咏梅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导师制本科生导师

房咏梅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关注大学生心理成长,加强专业学习定位,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1],是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部分高校在对人才培养制度改革的探索中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该制度的实施,深化了高等教育改革,促进了大学生培养的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素质[2]。本科生导师制能够满足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要求[3],已成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地方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意义

(一)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地方所属高校主要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目标,着力为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面向本科生实施导师制度,有利于改进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其个性化发展,确保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并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技能型和素质型人才[4]。

(二)补充和创新大学生管理体制

随着地方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辅导员的人数也相应增加,但他们无论在人数上、精力上还是在专业和阅历上,难以实现对所有学生的全面指导。辅导员的作用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在学术和未来的职业规划中很难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建议。大多数专业教师只负责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缺少经常和必要的沟通,大学生下课后很难见到老师,其在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上缺少专业教师为其提供的专业性强、有深度的指导。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由专业教师担任导师,他们以教育者与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出现,整合全职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的职责和职能,对学生来说由过去的以“管理”为主向当前的以“指导”为主转变。导师既可以更好地将其多年的成功学习经验传授给学生,又可以配合辅导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走弯路,促进其健康成长,弥补学生“学术关怀”的不足,是对现有学生管理模式的有益补充。实践和经验证明,本科阶段学生导师的出现,为其学术规划和专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具体指导,将专业教育与成才教育紧密结合[5],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和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地方高校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那些能够适应社会需要,在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胜出的学生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要有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6],这一理念在地方高校已深入人心,并已成为共识。学生毕业后难融入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工作时间不长就频繁离职,工作缺少稳定性。虽然在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方面大多数学生都很出色,但专业素养低的现象并不少见,个性特征也暴露出很多缺陷。虽然高校一直强调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和价值观,但传统的教育形式,难以引起学生共鸣并产生实际效果。地方高校引进本科生导师制度,一方面让导师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及时给予指导,使学生头脑清醒、积极主动学习并形成团队精神,进而提高大学生们的整体素质;[7]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得到老师的科学引领,无论是从本专业知识、工作意识还是提高就业能力,使学生能够拥有正确的定位[8]。

二、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现状的研究发现,虽然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实施效果不理想

第一,学生对实施导师制度的目的和背景缺乏认识。调查数据显示,60.30%的学生认为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是有效的,对在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有高度认识。但学生对该制度的运行目的及其背景缺乏必要的认识,绝大多数学生对这个制度表示不理解,在本次调查的821份有效问卷里,只有104 人(占总数的12.67%)表示了解。大多数访谈都与调查结果一致,有学生认为:“本科生导师制是学校的事,只知道有导师,其他的不知道。”

第二,学生有一定收获,但总体认可度不佳。在师生沟通的效果方面,只有34.70%的学生选择自己收获较大,这意味着今后我们还需要大幅度地改进和提高本科生导师制度。效果评价一致的有:大多数学生认为学校不太重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只是走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如此看来是学生对实施的效果并不满意。

第三,师生关系疏远淡漠。虽然导师制度要求导师应与学生保持沟通,要构建并形成和谐且融洽、民主且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了解学生。然而,调查结果发现,师生关系并不理想。在回答“你认为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时,35.08%的学生选择“老师没有时间或没有认真指导学生。”调查还显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并不多。如果教师不能完全了解学生,必将导致指导无的放矢,学生本身对导师制的存在也会产生漠视心理。可见,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客体热情参与的前提。

2.教师责任界定模糊

在导师制的主体调查中,多数教师并不了解自己作为导师的责任。实际上学校也并没有组织过导师的统一培训[9],且对导师职责方面的制度规定比较宽泛,有的甚至与辅导员职责重叠,界限不清,缺乏针对性。如此一来,导师们既不知道对学生应该培训哪些,也不清楚哪些应该是指导的重点。在“你想得到哪些方面的指导?”定向调查中,绝大多数同学都选择了在学习、生活、就业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这说明有必要对导师的作用作出更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一方面,在“如何引导、引导什么”问题上,要让导师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在导师的引导侧重点方面也需要让学生清楚,不能把所有问题和困惑的解决,全部放在导师身上。

3.教师给予的指导与学生需求相脱节

调查发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指导频次低。每学期不超过一次辅导的导师比例达到6.87%,每月一次辅导的占24.22%,提升辅导频次需要师生共同努力。二是在沟通方式上以网络为主。网络的有效利用使师生之间的沟通及时方便,但因本科生导师制关系到学习、生活、心理等多个领域,把网络沟通作为唯一方法必然影响指导的效果。面对面的指导有助于导师更好地了解分管的学生,也是指导作用发挥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调查表明,62.29%是通过网络进行交流,30.70%是通过面对面交流。三是指导形式不科学。根据调查,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的形式主要是定期集体访谈和非正规小组见面,分别占45.07%和23.10%。超过一半的导师在等待学生提出问题,更多的学生希望导师以不定期和定期的形式进行指导。

4.配套制度尚不完善

一套科学、合理、完善的标准和制度是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推广的重要保障。研究表明,学校的激励和制度监督并不完善,缺乏系统监管。访谈结果也表明本科生导师制覆盖面不够,相关政策和支持没有落到实处。例如,实行导师制的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有关于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实施规定,涉及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导师资格、岗位责任制和管理等内容,但具体管理模式均未涉及,其他部门的考核和相关激励措施等没有明确细化和规范[10]。

(二)本科生导师制度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1.学校不重视,且认识和定位不正确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一段时间以来,虽然各高校都看到了其价值和效益,制定并出台了相应的方案和实施制度,但在具体部署过程中不够重视实现效果,宣传和解释不到位,这导致大多数学生不了解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简单照搬盲目模仿现象,高校没有详细分析自身真实情况,如教师资源特点、学生类型等。对本科生导师制度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定位,实施上存在问题自然较多,效果不尽人意,最后导致本科生导师制度有其名而无其实[11]。

2.师生匹配随意性大,导学关系不灵活

根据调查结果,绝大多数本科生导师由学校统一配备,只有23.20%是师生双向选择。大多数高校里,导师大都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划定后直到毕业。四年中,学生学习意愿、兴趣和老师的研究方向可能不符甚至相悖,其必然会产生师生之间的相互疏远,从而影响双方的积极性。本科生导师制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是师生的双向选择,这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发挥指导最大效果的前提。随意且固定僵死的师生匹配,必然影响制度实施的有效性。

3.学生参与消极被动

根据导师期望的调查显示,关于辅导频率、面对面次数和方向性内容的数据表明,学生对本科生导师的期望值很高,需求量大。但学生的能动性不强,基本没有主动提问和沟通愿望,绝大多数学生消极被动,等待导师来主动联系自己。作为导师制受益者的学生如果参与不积极,那么导师制的实施难免会产生诸多问题。“你自己有没有积极参与”的访谈也显示,几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没有”,这也说明学生们对其自我意识发挥并不满意。显然,学校管理部门和导师有必要制定和采取一些激励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事实上,在鼓励学生与导师交流的机制问题上,多数高校无所作为。

4.部分导师教科研任务繁重、精力有限,不能履责

评价高校教师工作的重要指标是教科研成果,教科研占据了教师们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抓好教科研工作同时,还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做本科生导师难免力不从心。还有的导师是行政兼教学岗位,复杂的行政事务、频繁的学术活动使其照顾自己的学生更加困难。正如访谈中一位学生所说:导师经常出差,平时除了上课还有讲座和会议;有时候明明有问题想去咨询,都会拖很多天。忙于处理教学、科研、行政事务,教师必然无法充分履职尽责,出现了导学关系不和谐、指导频次不够、学生期望值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三、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完善和优化

(一)提高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认识

提高对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认识,是该制度有效设计、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9]。要充分认识制度的内涵,必须牢固树立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这一制度不只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教学体系或教学支持体系,应是人才培养工作的系统概念,它应该与传统的教学体系、课堂管理和课堂教学并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补充教学的不足。根据地方高校的实际和学生群体多元化的特征,除了注重指导学习,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引导,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思维能力和心理需求,立德树人,在课堂内和课堂外对学生进行成人成才并进的综合素质提升教育[12]。

(二)严格界定和明确责任

导师胜任角色,尽职尽责是本科生导师制度能够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必须对导师的工作范围、责任义务等作出具体而详细的规定,使导师能够按计划切实组织开展相关工作,能够合理安排导学时间。明确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职责和指导内容。导师必须尊重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才能在思想、学习、生活、心理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关怀和指导。例如,在思想层面,导师应从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学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使他们形成一定的政治观点、政治信仰和人生信念。在学术角度,导师指导学生了解专业的未来方向和工作前景;结合学生实际,在学生课程选择、学习计划制订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在心理健康和日常生活层面,导师们应引导学生积极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面对面沟通常态化,走进学生精神世界,发现解决心理问题,及时疏通缓解学生学习生活等压力。

(三)“双向”选择导学关系

初进象牙塔的大一新生,还不了解导师的研究专长和领域,导师也不清楚学生的基础和未来规划,导致师生关系发展缺乏前提。长时间的接触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师生之间的不协调,学生在专业学习兴趣或方向上可能会发生变化,也不排除师生之间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等问题,显然一次绑定四年的导学关系是不可取的。显而易见,在导师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高校必须注意师生分组的科学性,首先调查摸清学生的需求,再根据导师队伍构成和学生的特点等,采取“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分配[13],还要定期反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在一段时间后有机会重新选择更适合的导师。

(四)建规立制,完善激励考核

一方面,建立本科生导师管理制度,重点是强化激励本科生导师。明确定位,哪些定位在教学工作中,哪些定位在学生工作中,明确职能属性,完善管理体制、规章制度和方法。必须明确本科生导师制的行政权力,必须建立和完善本科生导师专门管理制度,通过校院两级的密切合作,合理配置专业机构和专门人员,导师制的管理与服务效能自然能够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制度评价激励机制也必须完善[10]。导师有没有积极性和使命感、责任感对实现本科生导师制的预期效果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学校组织考评小组评价的同时,也要发动学生和导师进行互评,根据评价结果及时整改。其次,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评价,对不同评价主体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如学生问卷法、管理访谈、导师总结等。

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制定将导师制绩效与单位的职称评定、考核奖励等联系起来的激励政策,把指导效能作为其奖励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将学生学业成绩提升、参与学科竞赛及大创项目获奖等方面的成就,作为教师评优和评职中重要的参考标准。

(五)创新互动形式,提高学生主动性

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过程中,学生是最大受益者,由学院牵头组织学术讲坛、专题讲座、阅读报告、经验交流等多类型互动活动,师生可以平等对话交流,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彼此了解,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热情。教育客体——学生内心对实施导师制有很高的期望,但缺乏行动热情,主观能动性差,大部分学生的常态是被动等待,既不主动找问题,也不汇报自己的情况。参与师生交流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其在交流过程中认清收获、明确权力和义务。此外,学校也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师生对导师制的了解,让师生都能够了解本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以及背景和意义。

综上所述,我国是在积极探索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进程中,逐步引入了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作为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的重要环节和有力举措,可以为实现“三全育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导师制本科生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导师制”模式在呼吸内科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V eraW an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