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提升语境下的文教建筑公共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以仓山青少年活动中心为例
2021-01-08吴诗佳
吴诗佳
王 炜
张 蕾
温 馨
刘军胜
文教建筑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是文化类建筑与教育类建筑的综合,肩负着育人、树人的重任。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提升的新常态,大量早期建设的文教建筑逐渐显现出局限性与滞后性,面临着建筑设施破败、教学用地不足、环境品质恶化、公共空间匮乏等问题。其中,公共空间作为文教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其他建筑,其使用频率更高、功能需求更加多样,针对公共空间提出优化提质策略,以改善存量的文教建筑现状势在必行。
1 有关存量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快速城镇化阶段,城市快速扩张,资源环境形势日益严峻,人口不断聚集,公共空间日趋失落。社会各要素不断集中的过程中产生了人文、科技、社交的创新与空间演变。目前,我国已进入转型发展重要时期,城乡建设从“增量发展”转型为“存量发展”。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和“要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1]。城市在增长,就必然有增量;城市有历史,就会形成存量;增量与存量是城市空间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增量规划是以新增建设用地供应为主要手段,主要通过用地规模扩大和空间拓展来推动城市发展;存量规划则是在保持建设用地总规模不变、城市空间不扩张的条件下,主要通过存量用地的盘活、优化、挖潜、提升而实现城市发展[2]。近年来,提出的“城市双修”、“宜居社区”、“简单规划,瘦身健体”等都是以存量提升为导向开展的城市工作。
图1 本案区位图
图2 仓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实景
图3 功能分区现状图
2 研究对象的选定
2.1 福州市文教建筑公共空间的现状
福州的学校教育最早始于西晋,兴盛于唐,新中国成立后,福州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文化教育的发展,福州各处兴建文教建筑,种类繁多,设施较完善。但随着经济利益驱使和时间推移,文教建筑公共空间却成为最先被牺牲的部分。虽然部分公共空间外部特征仍存在,但实际上已被其他功能占用。当前,福州文教建筑的公共空间存在以下共性问题:①用地不足且缺乏文教类建筑公共空间相应的特点,甚至散失公共空间作为内部空间延伸的本质功能。②单调乏味的绿化配置,有的已被侵占,已不能与现有大众审美需求相匹配。③配套设施陈旧或已不适应现有功能需求,例如停车位严重不足,活动设施年久失修等。
2.2 本案――仓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概况
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文教类建筑,既有共性又具有特殊性,它首先需满足文教建筑对于自然环境、公众形象、功能设置等一系列基本需求,又因为是以青少年教育工作为主题的社会发展平台,就必须充满对青少年的人文关怀。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渐提高和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少年儿童个性的发展与兴趣的培养也越发引起社会和家长的关注。青少年活动中心成为儿童接受课外教育的重要场所,是文教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城市建设中不同级别的青少年活动中心更是必不可少的公建标配。
本案选择位于福州仓山区闽江之畔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以下简称“活动中心”)作为研究对象。它于1982年建立,2000年改建,改建后的建筑面积达4500m2,是隶属福州市仓山区教育局的成建制综合性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且是该区唯一一所(图1~2)。为满足校外教育活动及使用者的需求,精心设计开办了十余种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活动项目,项目类型涵盖艺术科技类、文学教育类,更兼有许多开放性的教育活动、阵地活动等。优越的区位条件、便利的交通和优质的办学水平,使得许多家长慕名而来,为孩子报班接受课外教育。在少年儿童课外教育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中,活动中心公共空间已逐渐无法承载大量的人流车流及文教活动,它体现出当前文教场所面临的许多共性问题,极具代表性,存量环境亟待优化提升。
3 本案公共空间现状分析
3.1 功能及流线缺乏组织
活动中心主体为一座七层教学楼,教学楼的南北皆有较大的广场,但作为活动中心外部公共空间最重要的两侧广场的使用现状不尽如人意。南侧广场本应为学生活动所用,但由于停车空间严重不足,大量家长把电动车停放于此,即便有工作人员的引导停车,上下课人群高峰期还是会有人乱停乱放、场地拥堵的情况。电动车数量多,场地又缺乏停车规划,难以做到正确高效引导。北侧广场则处于长满野草的废弃状态,常年堆放大量垃圾,异味大,严重影响活动中心环境和使用者的感受。教学楼主体根据功能需要在使用期间进行了加建,报名咨询处加设在主入口保安室一旁,乐艺坊(儿童手工制作室)加设在场地西侧与外部公共卫生间相连,教学楼东北角填设的彩钢房主要用于教师休息。这些加建的体块虽不大,仅提供了满足功能的场所,却未考虑整体流线组织以及与公共空间的结合(图3)。两向广场的三股人流(师生及家长)从外部到达教学楼内部,不论停留或是分流都要通过一层架空处,此处作为建筑内部主要的公共空间,在高峰期总是出现流线交叉及拥堵的情况,给使用者带来不佳体验,也存在安全隐患(图4)。
3.2 景观及设施品质欠佳
活动中心现有的景观设计单调,植物缺乏合理配置,配套设施无法为使用者提供应有的服务,也未有供师生及家长休闲互动的场所,整体环境感受乏味。南侧广场靠院墙处设有一廊亭本可提供休息交流场所,但长期缺乏管理,杂草丛生,几近荒废。活动中心没有供学生活动的设施,课前或课间他们只能坐在架空层座椅等待或在杂乱狭小的空间逐闹,同样家长们的等待更显得漫长又寂寥。在彩钢房(教师休息室)旁有一鱼池,此处是整个活动中心唯一使学生产生兴趣且能形成聚集互动行为的景观场所(图5)。另据了解,活动中心每月会组织2~3次小型演出,演出场地为架空层一端的多功能厅,每年会有2~3次大型汇演,演出场地为南侧广场。由于场地局促、设备落后,有汇演时架空层需将固定舞台清理恢复,广场则需将所有车辆清出,搭建临时舞台、摆放座椅,这两处演出场地都属临时舞台,都易受外界干扰(图6)。
3.3 特色及人文关怀缺失
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一个关注青少年成长的公共平台,立足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教育,应有较强在地性与公共性,具有寓教于乐的作用。外形和空间应富有亲和力与表现力,应成为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水准较高的公共建筑。而该活动中心作为仓山区唯一一所成建制综合性的校外教育机构,却并没有显露出地方特色。福州为山水城市,仓山又是福州的老城区,山水自然、城市文脉的要素在早期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的建筑设计中都被淡化,目前的活动中心仅满足了文教的基础功能。同时,活动中心的服务主体为青少年,这个群体有其特殊需求和天性,建筑形态、公共空间的行为引导作用不可小觑,青少年需要足够的户外活动及交往空间,且在他们的教育成长过程中与自然文化的接触也十分重要。而目前公共空间连使用人群最基本的需求都无法满足,更不要说体现出文教建筑特有的生机活力和人文关怀。场地内现存大量消极空间与使用者需求积极空间的缺乏相悖。
综上所述,在充分尊重场地环境的基础上,适当合理衔接,融合内外,厘清交通关系,丰富公共空间功能,改善场地景观及设施条件,提高空间特色,是实现存量提升语境下公共空间优化设计的关键。
4 存量提升语境下本案的优化策略
关于存量空间优化,既要做加法,又要做减法[3]。对于活动中心个体而言,改头换面式的改造可能性不大,在存量空间基础上,加法就是增设景观绿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活动交往场所;减法是对场地消极部分拆除整治。以公共空间各节点为着手点,从空间重构、活力激发、参与互动等方面入手,通过提高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和环境品质来有序更新现存空间,由点到面渐进式地挖掘场地的活力,以体现场地的价值,这种策略更契合本案情况(图7)。
4.1 重塑空间结构,更新公共网络
图4 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现状
图5 场地景观实景
图6 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现状
图7 问题总结及改造设想示意图
图8 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9 景观节点图
图10 优化设计后总体鸟瞰图
通过梳理和分析现有公共空间的问题以及潜在优势,结合服务主体的特点,调整空间环境的相对秩序,合理引导现存空间的有序划分。考虑到活动中心的使用人群以7~12岁的小学生为主,鼓励走出户外亲近自然,集合福州山水城市特点并提取自然元素,提出“水之上,虹之间”的主题概念。具体策略是:①设计充分将文化空间、交往空间、自然空间三种空间引入场地,融入原有教育空间进行科学调整,使活动中心的公共空间网络更丰富。②作为场地中心的教学楼继续承载最主要的教学功能,但其所处位置并不能让将南北广场割裂开来,而是以其作为场地核心,重塑场地的南北两侧的空间结构。③根据场地现状和不同使用人群需求,活动中心主题概念的各个节点环教学中心而造,以入口广场为起始点,串联起停车空间、休闲空间、户外展示区、树阵广场、游乐区等公共区域,最终形成了南北和而不同又各司其职的功能分区。④各级节点的设计与建设又能串联起各使用人群的行为流线,打破原有以教学楼分割两侧的单一空间架构,进而构建起活动中心全新的公共空间网络(图8)。
4.2 营造多元空间,满足复合需求
在活动中心现有的公共空间内,基于不同使用人群的复合需求,实现多种功能的有机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和拼接,而是在加强空间内部的各要素关联性的同时,通过空间渗透、层次变化和相互作用,为彼此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营造一个具有深入式体验感和承载多元价值的公共空间,充分发挥其最大效益(图9)。①厘清两侧出入口的停车空间,北侧临近主入口的机动车停车位为教职工服务,南侧广场增设一块家长接送非机动车停车场地,缓解高峰期主入口车流量大的现象,也实现非机分流。②在教学楼北侧开辟较安静的休闲游憩区,为家长等候使用,结合沙坑和鸟笼造型的构筑物,契合儿童的活动需求,又创造出家长和孩子互动共享的场所。③教学楼南侧是相对动区,最大亮点是树阵广场,既是主广场的景观设施,又是人群停留穿行的趣味中心,还是自然主题的重要节点。并通过浅水池与东侧的户外展示区连为一体。④户外展示区满足了活动中心不定期展览以及节假日举办露天活动和舞台演出的需求,也为平日里的等待增加可供参观学习的区域。⑤场地东南侧增设相对独立的游乐区,半私密的特点避免青少年活动影响交通,又方便管理。一层由翻转景墙围合,是青少年自由创作的天地,也增加场地边界的使用频率,通过草坡形成二层,由环状的阶梯自然连接上下两层,在有限的场地挖掘更高效的公共活动空间。
4.3 结合自然景观,注重人文关怀
富有人文关怀的景观应当是充分考虑服务主体特点和需求,在亲和性和实用性中体现人文内涵,使活动中心能传递出独特的价值观和生态观。首先,青少年对事物的认知来源于外界环境的引导,且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探索欲望远胜于成年人,而大自然又被誉为人类最好的老师。因此设计充分引入并利用自然,创造亲近自然、学习自然、创造自然的富于林泉之趣的空间氛围,打造青少年与自然融洽的互生关系。其次,青少年五感方面的能力很敏感,水体和植被作为天然的绿色屏障,极具视觉的引导作用,形成多层次的空间体验。将自然界中的“水”和“彩虹”作为概念来源,在五感上刺激青少年感官的同时,提升了教育公共空间的趣味性及亲和力。再次,精心打造的树阵广场结合浅水池提供通行和驻留的惬意空间,让广场不再乏味,激发更多样互动行为的可能。在场地植栽选择方面,通过搭配粗质、中质、细质的乔木和灌木,突出季相变化分明的自然景观,增加青少年与自然接触的机会。上述结合自然人文的方法,也是实现活动中心作为文教建筑肩负的社会教育的职责,让青少年在课外拉近与自然的距离,受到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美育的效果。
4.4 立足人群特征,彰显空间特色
特定地域的物质和精神形态,是在特定环境的条件下,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气质”——这种与生俱来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使人们能够区别一个地方与另一个地方[4]。不少文教建筑陷入一种无差别状态,公共空间的内容和形式趋于雷同,使用者无法在情感认知层面对空间做出回应。朱文一先生以“零识别”一词一针见血地道出对如今城市雷同的忧虑,并指出“当前的城市、建筑逐渐趋向于无序、无差别的状态,人的归属感和定向感会减弱甚至消失,取而代之以失落感和茫然感。”[5]因此,活动中心应从使用者的特征出发,识别青少年的特殊感知,找到在地的“气质”,寻求有差别与归属感的公共空间(图10)。具体优化设计手法有:①充分挖掘场地潜能,使得活动中心兼顾在地性和公共性的同时,具有较强的辨识度与不可复制性。立足场地使用人群特质及地域特征,提取并引入自然元素,以“水”、“彩虹”为母题,提取弧线、折线、色彩作为核心元素进行场地重塑与再创造。②“水之上,为之动”:南侧广场热闹活跃,使用折线、弧线这一水的动态元素划分各功能区边界,根据预先的功能、层次设定进行硬软材质的划分,相互渗透与融合,并通过浅水池、环状步行道和彩虹格栅构筑物形成竖向高差,贴合了青少年亲近自然与善于攀爬的特性,极具趣味性和层次。③“虹之间,为之静”:北侧沉静安宁,是家长等候交流的场所。提取“彩虹”的静态自然曲线打造场地基本型,并在各节点通过手法拓展,重复强化此主题元素;提取“彩虹”的色彩要素给各材质赋予不同色彩,提升场地品质,带来感官的刺激和视觉享受。最终达到一静一动,闹中取静,不同人群不同归属(图11)。
图11 方案生成示意图
结语
仓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是早期城市扩张下传统文教建筑的典型,存在的场地利用率低、缺乏活力和环境品质不佳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是许多文教建筑的共性。在城市发展转型过程中,其表现出的局限性和滞后性无法仅依靠物质空间的改造更新来解决,还需要通过空间重构、多元空间营造、引入自然人文元素等策略对公共空间进行优化提升。经过这一系列优化提升后的活动中心,还需接受使用者的检验和时间的验证,在使用过程中继续完善,以期不断挖潜存量空间并激活城市周边存量环境的活力。
资料来源:
文中图片均由作者自绘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