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黄花岗公园史迹陈列馆方案设计
2021-01-08李子昂
李子昂
程建军
建筑有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双重属性,其物质性体现在需要耗费大量的社会资源,并有明确的功能可被使用;建筑的精神性则是因其具备了艺术性而被赋予的,建造在城市中的建筑应在满足使用需求上体现更多的价值——空间形式下的“寓意”、“美学”等都是建筑精神性体现的具体途径。对于任何一个建筑而言,精神性都是难得的,亦是奢侈的。这就决定了并非所有的建筑题目都能给建筑师提供创造精神性的机会(图1)。
在过往几年的时间里,笔者的团队参与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保护规划》的制定,在此过程中论证了建设黄花岗公园史迹陈列馆的可能,并受托完成了本次设计。这个项目是一次极有挑战性的尝试,基地用地紧张,限定因素较多,在厚重的历史积淀中开展设计,给建筑师提供了展示建筑精神性的“舞台”。设计中如何处理建筑形体、功能与理念的关系是本项目的关键所在,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亦相互启发,最终的成果应是建筑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具体实现。本文希望展示设计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及进行的思考,为文化展览类建筑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经验。
图1 黄花岗公园陈列馆鸟瞰效果图
图2 黄花岗公园区位卫星影像
图3 陈列馆基地位置
1 梳理
图4 基地周边现状图
图5 体块意向
图9 “玉”之特质的体现
图10 朝向广场立面人视点效果图
图6 对历史精神的理解
图7 设计概念提炼——君子如玉
图8 设计概念提炼——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图11 建筑流线及功能示意图
广州黄花岗公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是为纪念广州三·二九起义牺牲的烈士而兴建的(图2),作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在中国近代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公园布局庄严肃穆,林木繁茂,建筑兼备东西风格特色,历史感浓厚。然而,公园配套设施不足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限制因素,历史价值凸显却缺少展示史料之场所,这对市民和游客而言无疑是一大遗憾。
经过调研和论证,陈列馆选址于公园主入口南侧空地(图3),这是基于以下因素考虑的:首先,这里与最近的文物本体——“浩气长存”牌坊①距离在30m以上,使其尽可能降低对文物的影响;其次,基地与牌坊之间的用地在未来经过景观设计,可与公园现有入口广场连为一体,从而将陈列馆这一节点纳入到现有游览路线中;最后,选址在这里临近先烈中路,交通条件良好,且基地西南为公园管理处,便于陈列馆日后的管理运营。
基地面积约1100m2,梯形(图4),内部较为平整,西南紧邻黄花岗公园次入口,道路两侧形成竹径,景色优美素雅;西北侧为人行道路,市民游客在这里有较多驻足,尺度宜人;东南临近主干路,人流、车流量较大。
2 塑形
通过对建设背景和用地现状的梳理和解读,设计的方向逐步明晰。
在国保单位旁进行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限高要求,建筑的主体高度应控制在10m之内,以免对公园牌坊形成压迫,这使建筑主体只能是地上两层之内,应考虑向地下发展。
基地用地狭小,建筑应尽可能地贴近用地红线(图5a)。周边条件中,西南侧的“竹径”是本次设计中希望予以保留的景观,因此,在这一侧予以适当的退让(图5b)。基地东南临近主路,道路对面现有建筑体量较大,故考虑将陈列馆主要体量布置在这一侧,这样可与道路尺度相匹配,亦能有一定的展示效果;而西北一边的人行路的尺度较小,新建的建筑不应破坏现有的环境氛围,故而这里的建筑体量应适当消减(图5c)。
至此,建筑形体大关系形成了西北低,东南高的意向。建筑总体尺度较小,为增强整体性,考虑将一高一低的屋面设计为完整的坡面(图5d);再结合具体功能,对这一完整的体块进行划分(图5e),在这个阶段,一个重要的构思浮现出来——可否将屋面开放给公众,使屋面成为公园景观的一部分(图5f)?经过调研发现,目前黄花岗公园是该区域一处难得的市民休闲场所,如将屋面设计为“屋顶花园”,无疑会给市民带来更为丰富的感官体验,而从陈列馆功能出发,可利用的屋面能够延伸展览流线,而“登高”所见亦可将“公园”之景色作为一个展品呈现在游客面前。但是,这样的形体意向必然会牺牲一定的使用面积,这就需要与建筑功能相平衡。
3 精神
在编制《保护规划》的过程中,已对公园的历史沿革进行了充分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有了较多的积累,这对设计理念的提炼有很大的帮助。
黄花岗起义是一场壮烈的革命活动(图6),尽管起义以失败告终,但其精神却如火炬般照亮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牺牲的革命党人平均年龄不足30岁,有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青年才俊,他们的身份有留学生、记者、商人。他们多家境优渥,事业有成,甚至学富五车,但在民族危亡面前,却能以天下为己任,舍生取义,这样的事迹至今仍激荡心灵。
图14 建筑流线及功能示意图
这些先烈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英雄,是真正的“君子”。《论语》:“君子如玉”(图7);《北齐书·元景安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黄花岗的革命烈士就是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君子”精神的绝佳体现。在设计中如何用建筑的语言将这种“君子”的精神进行展示是决定本次设计成败的关键一步。
自良渚文化开始,玉牌就成为先民的饰件,随着之后经济社会的发展,玉牌成为文人墨客的随身配饰,古人云“君子无故,玉不弃身”。设计者围绕“玉牌”这一概念原型出发,定格“玉牌碎裂、落入大地”的“玉碎”一刻,通过与前文“塑形”所生成的建筑形体关系相结合,确定了建筑的外观构成(图8)。
为了使建筑形象更好地体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内涵,建筑的形体语言应融入“玉”的特性。方案以中国传统名玉——和田“子料”为“模仿”对象——外部的玉“皮”自然粗糙,内部的玉“肉”细腻润滑,受此启发——建筑外“皮”以清水混凝土为主(这亦与“浩气长存”牌坊的表面材质相统一),因“玉碎”而“露出”的玉“肉”则用玻璃及金属体现“细腻”的质感,两者产生强烈的对比,更好地表达了方案的设计概念(图9~10)。
4 物用
建筑的物质性满足在于合理的功能和流线。功能的布置在形体生成的过程中亦是被不断地思考,作为一个陈列馆,主要的功能需求是展陈空间,以及相配套的如仓储、休息区、商店、办公后勤等功能。
前文谈到,建筑不宜在地上呈现较大的体量,因此,设计中考虑将主要的功能——陈展区设置在负一层,这亦是根据其功能属性而作出的决定——因陈展区对自然光线要求较低,且需要完整的大空间,将其置于负一层是非常合适的。建筑的交通空间集中与形体的中部,兼备展示、疏散的功能。其他配套功能则分别布置于地上中部交通区的两边。
图12 建筑沿街一侧效果图
图13 建筑总平面图
图15 建筑鸟瞰及局部图
图16 建筑与“浩气长存”牌坊
完成功能规划后,平面的深化就水到渠成了。主入口门前形成的院落格局与广场连为一体,“凹”形空间为游客提供指向性(图11a)。进入门厅后,是陈列馆前台接待及展厅的序厅,在这里引导游客从建筑中部的台阶下至负一层(图11b)。整个负一层为完整的陈展空间,流线围绕展厅中部的天井进行,天井的设计为一层带来柔和的天光,一些小空间被设计为影音厅和仓储区(图11c)。游客在这里游览结束后,继续引导其经过中部的台阶上至地上一层,这里设有休息区、洗手间和纪念品商店,游客可从这里结束游览至室外回到入口处的院落空间,亦可继续沿中部台阶至地上二层的临时展厅(图11d)。地上二层除临展外还设有陈列馆办公区(图11e),沿街立面的横向长条窗即是为了满足办公区采光需求而设计的(图12)。游客到达二层后,可通过电梯至屋顶花园,这里的视野景观将极为开阔,黄花岗公园及建筑自身如展品般呈现在游客面前。拾级而下,则又会回到入口的庭院空间,屋顶花园会再次环绕中部天井,游客还会通过中部的彩色玻璃幕墙回看刚刚“反复”经过的中部交通空间(图11f)。
游客的参观流线经过细致的规划和设计如流水般在陈列馆内外环绕,起点即终点。由于建筑形体的不规则性,游览过程中,可以有丰富的空间感受,也有诸多可反复“回看”以强化记忆的节点空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空间概念与合理的功能取得了统一,这既满足了建筑的物质性需求,亦表达了其精神要义(图13~15)。
结语
建筑精神性的体现是需要合适的“舞台”和“契机”的。
黄花岗公园史迹陈列馆的设计即给建筑师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最终的陈列馆方案与黄花岗公园环境融为一体,合适的体量“谦卑”地出现在“浩气长存”牌坊一侧(图16)。“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反映了这片场地所拥有的精神内涵。设计过程中通过建筑的语言将这种精神性物化,结合功能的需求和流线的需要,建筑的物质性和精神性达到了平衡。
资料来源:
图1、5、8~16:选自作者参编的《黄花岗公园史迹陈列馆建筑方案设计》文本;
图2:作者改绘,底图来自Google底图;
图3~4:作者改绘,底图选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保护规划》;
图6:作者改绘,所选图片来自百度网络检索;
图7:作者改绘,玉牌图片,http://detail.b2b.cn/product/723506088.html。
注释
① 牌坊是公园正门入口,建于1935年,由近代建筑师杨锡宗设计,“浩气长存”四字为孙中山先生手书,是国家级文物,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