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公共图书馆网络阅读疗法探讨*
2021-01-08傅宝珍
傅宝珍
(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南昌 330046)
1 引言
2020年1月,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袭击了我国,全民宅家抗疫。各公共图书馆闭馆不关闭服务,旋即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文化“战疫”。2月22日,上海图书馆依托本馆数字文献资源优势,通过湖北省图书馆“方舱数字文化之窗”的“浦江伴读”频道,为湖北武汉方舱医院的医患开通“上图方舱数字图书馆”,把“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2020特别网聚活动和上海图书馆各大优质资源送进武汉方舱医院,鼓励患者用阅读来抵抗疫情。国家图书馆紧急策划推出了“服务不打烊,战‘疫’进行时——国家图书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资源专题库”,提供抗疫资讯、科学防护与健康知识、古今中外疫情防控文献资源库导航等服务。后疫情时代,人们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创伤,焦虑、愤怒、悲伤、恐惧、抑郁情绪普遍存在,及时展开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工作十分有必要。3月18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制定印发《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导工作方案》,要求将新冠肺炎患者及家属、病亡者家属、弱势群体、参与疫情防控医务工作者、公安民警(辅警)和社区工作者等一线工作人员作为重点,持续开展心理疏导服务;及时疏导居民长期封闭管理产生的负面情绪。我国目前精神科医师有3.34万人,心理治疗师只有约6000人,能够提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的心理咨询师不到3万人[1],面对疫情下全民的心理舒缓需求,精神卫生医疗资源十分短缺。医药为身体疗伤,文字则可拯救灵魂,阅读是治愈心理创伤、实现患者自我疗愈的有效手段。台湾大学陈书梅认为,在天灾人祸频仍的灾难社会中,图书馆除了可以提供知性的阅读素材外,更可提供对社会大众具有情绪疗愈效用的图书信息资源,显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2]。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和现代化的网络数字信息技术,在后疫情时代,可积极发挥文献资源和网络环境下便捷的获取路径等优势,加上拥有专业的阅读指导馆员,适度对读者开展阅读治疗,可以缓解因心理专业人才短缺、大量民众心理治疗需求无法满足的状况,有效抚慰疫情后人们的心理创伤,缓解悲观焦躁情绪,帮助人们尽快恢复身心健康。
2 公共图书馆网络阅读疗法实施策略
2.1 网络阅读疗法平台构建
2.1.1 设立阅读疗法栏目
依托本馆网站,在图书馆官网或APP首页设立一级阅读疗法栏目,读者通过电脑、手机都可方便进入,点击进行注册后可直接登录。栏目名称尽量体现心理治疗的特色,如“心灵驿站”“阅疗小屋”“书语吧”等,配以治愈系的语言和音乐、画面,一方面给人以直观的温暖与抚慰,另一方面宣传推广阅读疗法,使读者对阅读治疗和平台产生信任感。
2.1.2 创建阅读疗法数字平台
充分利用图书馆现有的文献资源和微信、微博、QQ等社交平台,创建阅读疗法平台,如图1所示。这个平台不但可以挂接在图书馆网站上,还可以跟其他网络阅读平台合作,植入图书馆网络阅读疗法平台站点链接,如在社交网站人人网、豆瓣网等植入图书馆网络阅读疗法平台站点链接,读者通过电脑或手机在社交网站就可登录图书馆的阅读疗法平台,进行在线阅读与交流。
图1 网络阅读疗法平台站点链接图
2.2 阅疗书目的选择与分类
2.2.1 阅疗书目的选择
阅读治疗时,治疗药方——图书文献的推荐十分关键。王余光认为,阅读时得其门径则事半功倍,失其要领则劳而无功。一部好的推荐书目就能起到指导阅读、指示门径的作用[3]。阅读疗法书目关系到阅读疗法的效果与成败[4],一本对症的书对接受阅读疗法的读者来说就是一剂良药。研究者对阅读疗法的疗效跟踪分析得出,文艺作品是最有利的工具[5]。作家李兰妮在其作品《旷野无人》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了对自己起主要作用的抗击抑郁的书籍30余部,对其药理与药性作了详细的归纳和解释,并按内容分为心理学书籍、抑郁症患者撰写的书籍及宗教书籍等,结合自身的阅读感悟,重点分析疗效显著的书籍,确定其药理和药效,所以阅读疗法选用的书籍大多以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人文社科类作品为主。遴选图书时,质量上乘、思想内容积极向上的经典作品是首选,如影响世界的100部经典名著、人一生要读的100篇散文、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排行榜、名人传记、经典诗词、心理自助类图书等。如今数字阅读媒介丰富多样,文献的种类已不仅限于纸本书籍,还有音乐、书画作品、漫画、有声书、影视作品、短视频等。平台上线的文献应涵盖多种形式,读者进入阅疗平台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选择各种形式的文献链接进行阅读治疗。根据主题内容图书分为喜、怒、思、忧、悲、惊、恐等类型,对图书按治疗主题进行细分,可以对照不同的心理症状精准治疗,保证更好的治疗效果。根据不同的症候,书目可细分为医疗保健类、心理学、情感类、悲伤抑郁类、励志类、人际关系类、焦虑类等主题,读者根据自助或交互式的诊断,自选或听从建议分类选取相应的书籍。
2.2.2 阅疗书目的书方推荐
疫情后人们的心理状况不一,临床表现有悲伤、痛苦、抑郁、恐惧、焦虑、内疚等不同的症状。根据阅读疗法的“认同、净化、领悟”原理,阅读治疗原则主要为“疏郁安神,移情易性”,即治病先治根,要能直抵人的内心世界。通过相关阅读,诱导人们发泄出心中的郁结和愤怒,排空不良情绪,转移注意力,自发修正错误的认知,彻底摆脱悲伤、痛苦、抑郁、恐惧、焦虑等情绪,重新恢复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开展阅读疗法时,不同的患者需要不同的疏导方式、开列不同的书单。亲人去世的读者需要一些“直面痛苦与死亡”“死亡体验”等医学意蕴浓厚的作品来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死亡,走出亲人去世的伤悲。如蒙田的《随笔集》、契诃夫的《第六病室》《套中人》《樱桃园》、加缪的《局外人》《鼠疫》。患病的读者需要温暖、压惊、消恐、消怒的书方,如《翻滚吧,肿瘤君》《三毛文集》《解忧杂货铺》《海边的卡夫卡》《笑傲江湖》《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医护人员需要减轻内心的内疚与焦虑,可以选读《庄子》《陶渊明集》《东坡全集》《平凡的世界》《史铁生文集》等。基层工作者需要缓解工作压力,去除焦虑,可以读读《唐诗宋词》《私密花园》《抗压力》《人与永恒》《心理学与生活》《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等。对精神抑郁的读者,可以荐读《笑林广记》《西游记》《儒林外史》《千与千寻》《围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生命重建》《悲惨世界》等。开列书方时还可以搭配一些经典的影视作品、音乐、视频等,在书方中附上链接,方便读者直接点击收看。
2.3 网络阅读疗法实施过程
网络阅读疗法一般分自助式和交互式[6],网络阅读疗法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网络阅读疗法实施流程图
自助式是读者通过阅疗平台自己完成阅读疗法知识学习、遴选书籍、阅读、领悟的方式,全程不需要阅疗师的干预。因此,平台要设置在线心理自测功能,读者通过在线心理自测功能后,能根据自己提交的信息区分不同的症候,再对症选择书方。心理测试模块含有阅读疗法知识、原理、方法以及心理测试、阅读技能等,读者提交的心理测试信息经大数据处理后诊断出不同的症候,对应列出不同的书单链接,分门别类,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地按提示点击相应门类的书单,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作品阅读。
交互式是读者心理问题较严重或无法通过自助解决心理困扰时,与阅疗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在线讨论与交流,得到分析诊断、相关建议、书目推荐、阅读指导等帮助,从而解决心理问题,恢复身心健康。具体阅读过程中可以通过技术在相应的情景中设置相关的提示文字或语音,通过这种虚拟助读进行阅读指导,提升阅读治疗效果。当前成熟的社交网络平台具有多元互动功能[7],借助便捷的网络技术,通过QQ、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开设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互式聊天室,由阅疗师或志愿者担任聊天室主持人,与读者进行实时在线交流,满足读者多种交互式网络阅读疗法需求。在沟通过程中,阅疗师要根据读者的述说,适当地运用沟通技巧引导读者说出自己的心理状况,给出言语的抚慰,并根据读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诊断,给出治疗书方。读者也可采用留言的方式与阅疗师或志愿者交流,获得对症治疗。如果读者通过自助式阅读治疗仍无法解除心理问题,就要寻求阅疗师的帮助,进行交互式治疗。
2.4 阅读疗效反馈研究
阅读疗效的反馈在阅读疗法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无论是自助式阅读疗法还是交互式阅读疗法,疗效的反馈与评估都不能忽略。馆员或阅疗师需要清楚地了解读者阅读后的感受、读者的心理状况变化;疗愈的程度;何种图书能发挥何种疗效;读者普遍反映疗效好的读物有哪些,而这都需要来自读者的阅读疗效反馈。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才能进一步明确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更容易了解读者的心理及需求,改变其态度和行为;什么样的读物适合什么样的读者;指导阅读时的注意事项等,以便优选书方,优化服务,提高阅读疗效。鼓励读者在经过一定时间的阅疗后写出自己的阅读心得和心路变化历程,提交给“阅疗心得”专用邮箱,由馆员和阅疗师收集整理分析后定期撰写疗效报告,得出有效经验,既有利于后续心理诊断和调整阅疗方案,又可为相似病例提供治疗经验;相关数据导入平台数据库,可以完善平台心理测试模块,得出更准确的诊断结论。华北理工大学在积极开展线下阅读治疗的同时,还在校图书馆网站建立了阅读疗法服务站,设有阅读咨询室、阅读疗法协会、工作团队、书目信息、动态信息、专家链接、成功案例、留言8个栏目,宣传推广阅读疗法[8]。
3 开展网络阅读疗法的保障
3.1 人员保障
3.1.1 组建专业队伍
开展阅读疗法,是以书当药,开列书方和阅读指导都离不开图书馆学、心理学和医学等多学科的协同参与[9]。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与判断、书目的选择、疗效的分析、书目的编制、文献的推送、技术支撑等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一支专业的队伍。图书馆可邀请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或招募志愿者参与网络阅读疗法平台建设,同时充分发挥图书馆员自身的专业优势,组建一支有心理学、图书馆学、文学、网站技术人员等专业背景的阅读疗法队伍,精心编制书目体系,细致分析书的药性,打造一个方便顺畅的数字阅读治疗技术平台,为读者提供专业贴心对症优质的阅疗服务。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按照书目编制的专业特点组建了一支由图书情报专家、心理学专家、心理咨询师、资源建设者、网站开发者和宣传推广人员等组成的团队,通过专家选书、网络检索、心理学实验法、心理量表测量法等研制阅读疗法书目,提供阅读指导,充分发挥团队协作优势,成为学校图书馆服务的亮点。
3.1.2 培育精品阅疗师
心理问题的分析诊断,心理问题的舒缓、排解,阅读疗法的书目推介,都需要专业优秀的阅疗师,特别是在“交互式”阅读疗法中,阅疗师不可缺位。一名合格的阅疗师,需要兼具心理学、医学和图书馆学专业知识,有丰富的沟通、咨询技巧,能根据读者的言行及立体观察,分析判断读者的心理状态,给出准确诊断,在开书单配方时又能准确配伍,对患者对症下书,缓解患者压抑的情绪,使其身心健康、积极面对生活[4]。经验丰富的阅疗师会仔细阅读、查看所选作品,熟知书的疗效,找出治愈的主题和章节;会引导患者说出自己的心理症状和思想活动;会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开出不同的书单和阅读指导,动态跟进,全程把握治疗过程。如阅读与心理健康委员会委员、泰山医学院宫梅玲在对阅读治疗抑郁症的研究中,根据成功治愈的2个应激性抑郁症、2个因童年创伤引发的抑郁症的案例,全面分析论证了《极限人生》《生命的重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3种主要文献的药理、药性、适应病症,再综合国外治疗抑郁症成功的经验,推出系统的抑郁症对症书方:精神病医生的论著(《走出抑郁》《少有人走的路》等);康复后的抑郁症病人的感悟(《走出抑郁的泥潭》《别了,忧郁》等);抑郁症治疗相关网站推荐(阳光工程心理互助网、抑郁互助联盟);励志作品、悲剧作品、诗歌、经书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拉自己一把》《阿Q正传》等)[10]。这份书方对开展抑郁症的阅读治疗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也显示了一位优秀的阅疗师对文献和病患的细致分析、诊断和治疗所付出的努力。
3.2 文献资源保障
此次疫情彰显了我国的大国担当和一些民营企业的人文情怀。疫情爆发之初,全国图书馆纷纷联合一些电子服务商在第一时间开通数字资源,免费向全民开放;众多数字阅读企业在网络平台开放了多个免费阅读专区,帮助大家宅家抗疫,用阅读来疗伤。文献资源是阅读疗法的“药”,阅疗书单的构建事关阅读疗法的顺利实施。公共图书馆可依托本馆的数字文献,联合国家数字文化共享工程、图书馆联盟和一些数字阅读企业,整合相关数字文献,组建网络阅读疗法文库;通过阅疗师和馆员的研读、分析,编制阅读疗法书目;再根据主题、疗效列出书单,如图3所示。后疫情时代,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发挥公共阅读事业的引领作用,宣传公益精神,争取更多数字阅读企业如豆瓣网、抖音、今日头条、喜马拉雅、十点读书、人民出版社、咪咕阅读、中国知网、人民文学出版社等的支持,通过购买或公益合作的方式引入更多优质经典的数字文献资源,为开展网络数字阅读疗法提供更多的文献资源保障。
图3 阅疗文献生产流程图
3.3 技术保障
在技术和阅读媒介的进化下,各种阅读载体不断迭代升级,阅读已呈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特别是5G、AR、VR技术在数字阅读领域的运用给用户带来更多样化的选择和更丰富的阅读体验。建设网络阅读疗法平台时,人机交互、文献的链接和推送、交互式阅读治疗时多个聊天室的创建与维护,都对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大数据处理、云计算、人工智能、AR、VR等技术的应用,使网络阅读治疗的过程成为知识的再生产与创造过程,阅读模式游戏化、AR/VR的阅读体验、虚拟助读伴读等不仅可提升阅读品质,还有助于读者排解不良心理情绪。2020年4月23日,首次在线上举行的第六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主题为“e阅读,让生活更美好”,突出“5G+,新阅读,新体验”的特色,指引了阅读发展的新方向,也是后疫情时代阅读的技术走向。公共图书馆可以引入多种数字阅读新技术,精心打造网络阅读疗法平台,为读者提供更多维、非线性、交互式、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4 结语
后疫情时代,人们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寻求心理帮助的人群会增多,且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开展网络阅读疗法有益于帮助人们的心理重建,恢复身心健康。阅读疗法是个有价值、有前景的研究课题,涉及医学、心理学、图书馆学等多学科,需要更多相关专业人士的重视与推动,期待更多医学、心理学界人士能参与实践与研究,使文献资源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造福更多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