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西方文化差异视角下我国阅读工具包发展的策略研究*

2021-01-08孙虎声冯银花张海燕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年1期
关键词:工具包读书会图书馆

孙虎声 陈 刚 冯银花 张海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 江苏南京 210044)

1 引言

中国文化具有独创性、悠久性、包容性、统一性、保守性的特征[1]。中华民族和西方民族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生活习俗及不同的社会历史,在思维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2]。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会有所差异,在对图书馆阅读工具包的认识上也不例外。

在美国,阅读工具包服务是公共图书馆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众多服务中深受公众喜爱的服务之一,它有着一整套责权明确的制度和规范。在英美国家,阅读工具包英文通常用“Book Discussion Kits”“Book Club Kits”“Book Group Kits”“Book Club to Go kits”或“Book Discussion Sets”等词语来表述,直译为“读书会套件/包/工具包”[3]。美国皮尔斯县图书馆官网对阅读工具包的介绍:“它为你的书友群找到好书和讨论的想法”。简而言之,它是为读者或读书会提供阅读帮助的一款工具。

西方的“读书会工具包”通常指围绕某个主题或图书将一定数量的图书复本、阅读指南、问题讨论清单等资料和物品放在一起制作而成的套件/包/工具包。美国西雅图中央图书馆、麦迪逊市公共图书馆、皮尔斯县图书馆及英国伦敦公共图书馆等文化机构有“读书会工具包”服务,图书馆将读书会过程中需要的全部资料以套件/包/工具包方式寄送到地方读书会,以方便其使用图书馆资源。

我国图书馆界对“阅读工具包”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有的学者认为阅读工具包是人们在工作学习中存放各类与阅读有关的工具的包裹。也有人认为阅读工具包是专门为特殊人群准备的工具,比如专门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动机却苦于选书难、无阅读指导经验的教师设计的入门级行动素材与阅读指南[4]。严贝妮、米雪认为阅读工具包主要指由我国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各类工具包,是公共图书馆为拓展文化服务,提升全民阅读质量,为具有特定阅读需要的读者或读者群体设计的有助于实现其阅读目标的各种阅读素材及与阅读相关工具的总和[5]。

我国阅读工具包与西方国家相比在内容、使用方式、制度、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本文主要从东西方文化的视角分析不同文化对阅读和阅读工具包的影响。

2 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

文化作为一个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且难以界定的概念,迄今为止世界各国著名学者给它下的定义已不下百种。19世纪人类学家泰勒(E·Ty1or)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的定义一直被视为最早的经典性定义,他认为:文化是一个包括从人的知识、信仰到能力、习性等在内的复合整体。

2.1 东方文化的特点

东方文化是在以个体农业为基础、以宗法家族为背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环境中形成的[6],东方民族性格和文化有几个特点:一是崇尚和平和中庸之道。数千年来,华夏民族创造了独立于世界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中国人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很深,比如中国人推崇“忍让”的思想,把“谦让”作为一种评价标准,“孔融让梨”故事作为学习典范。正如一个事物有其两面性一样,儒家思想也有糟粕的内容,比如过分的“谦让、忍让”可能导致不积极、保守的状态。另外,儒家思想强调“先圣、先王之道足以垂万世,是普遍真理,放之四海皆准”,认为先圣、先王都已经把后世的问题都解决了,不需要改变,不提倡怀疑、批判、分析、实证,缺乏科学精神,从消极方面来说阻碍了科学发展。二是家庭本位与尊卑有序的思想。中国人长期生活在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农业社会,以家庭为社会活动中心,以至于社会人际关系都家庭化了。所以中国许多政治制度和思维意识都与家庭意识有关。人和人的关系由家庭宗法维系,长幼有别、尊卑有序。中华民族重实际,讲求观念,有礼有节,轻法制制度,而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比较淡薄。三是性格内敛。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几乎都是农业社会,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在“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自然经济观念下,导致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偏于感性,性格内向,重人事,崇理论,富于经验直观而不注重理论思维,宗教观念薄弱,具有较强的精神自调能力。

2.2 西方文化的特点

西方文化起源于古代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发展成熟于欧洲,后扩展到美洲、澳洲等广大地区。西方民族性格和文化有自己的特点。一是个人本位。奉行个人本位,以人为中心,注重个体,尊重人格、尊严,强调个人自由、个人权利,这对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具有积极意义。二是受商品关系影响。古希腊、罗马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和开放性的海洋地理环境使得商品生产较发达,人随着商品和货物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商品关系直接影响和缔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形成了西方民族重感性欲求和理论思维、重理论思维而轻视经验直观、重视平等、尊重个人隐私、富于冒险、性格倾向外向的心理结构。三是受宗教影响。西方受基督教精神影响深远,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在真理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兴起,作为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提出了影响深远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政治概念,创立“天赋人权”的理论,把生命、财产、自由、平等等视为“天”所赋予人的“人权”[7]。

3 东西方文化对工具包的影响

为了比较两种文化对阅读工具包的影响,笔者采用网络调查法分别对我国26个省级公共图书馆和11个英美国家公共图书馆的官方网站进行了调查,发现东西方文化差异在阅读和阅读工具包上外化为发展观念、阅读习惯、读者性格、读者偏好的差异,进而带来不同影响。

3.1 发展观念差异

欧美国家图书馆非常重视读书会工具包的发展,将它定位为提高社区生活品质、促进教育和阅读、为许多人提供成功机会的一项长期举措,并针对工具包服务制定了权责清晰、管理严格的借阅制度和管理制度,对借阅内容、对象、方式、期限、权限、选书标准等方面均有明确规定。例如,美国Hoover public library根据工具包的特性量身打造了不同于普通图书的借阅制度,如表1所示。

表1 Hoover public library工具包与普通图书借阅制度比较

相比之下,我国图书馆提供的阅读工具包服务缺乏完善的借阅制度,多以公益捐赠、主题活动等方式开展服务。严贝妮、米雪总结我国公共图书馆阅读工具包的发放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作为特色活动的一个环节;二是以慰问的形式,向偏远地区赠送阅读工具包;三是网络申请审核通过后由主办单位将阅读工具包以快递方式寄送给读者。例如,2015年7月,甘肃省图书馆联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分别在何家堡乡何家堡小学和河口小学进行“省图双联行动暨暖流计划走进学校捐赠仪式”,向受益学校捐赠体育包2套、学习包239套及急救包等其他物品[8]。2018年陕西省图书馆在“2018年文化扶贫月”系列活动中向丹凤县贫困儿童捐赠图书100册[9]。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图书馆资源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优先采用发展普通图书借阅为主,并辅以公益捐赠、主题活动大礼包等服务的发展模式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现今,文化扶贫已成为国家扶贫的必要组成部分,且从2011年开始文化扶贫由部门的专项行动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精准文化扶贫行动,呈现出公共文化扶贫与特色文化产业扶贫并重的新局面[10]。基于我国国情,我国工具包服务与西方国家有许多不同,如表2所示。

表2 中西方阅读工具包服务比较

3.2 实用主义

当今中国是一个实用主义盛行的国度。儒家思想主张学以致用,的确实用主义能节省时间、精力、社会资源,如果所有的投入都没有产生任何实效,那这个社会将是不可想象的。但实用主义也有“只讲究实用”“不考虑品质与内涵”“不愿意探究事物背后本质”等功利性的一面。凤凰网评论员刘云枫认为:“学以致用,是中国传统。如果一样东西不解决实际问题,就是没用;没用的东西,在中国是绝没有市场的。与此相对,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却热衷于不切实际的纯粹思维训练,爱智慧,哪怕这种智慧看上去很幼稚、很荒诞。”[11]“重视短期,轻视长期”是实用主义危害的具体体现。时间是有成本的,从成本最小、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所有长期或不可预期的社会活动,都是不经济的,也是不实用的。受实用主义影响,我们常常把阅读工具包看成是“屠龙之技”或锦上添花的“附属品”,没有真正认识到它的价值,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表2的对比中可以发现我国图书馆阅读工具包面临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重视基础制度建设,工具包的运作缺乏一个系统、科学、长效的运行机制。二是缺乏可持续发展机制,往往在活动结束后便没有了下文,不关心产出效益,不能循环利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三是认知度低下。服务对象范围狭窄,主要向图书资源匮乏的贫困地区、偏远地区的读者提供服务,服务形式和内容单一,民众乃至各文化机构在有系统化阅读需求时往往很难想到阅读工具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图书馆人应及时转变观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阅读工具包的推广工作。

3.3 阅读习惯差异

东方文化以家庭本位为主,讲究尊卑有序,传承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有诸多优点,但也有缺点,比如在教育上主张老师说的话就是“圣人之言”,学生只能“畏”之,而不能诘之,不允许学生怀疑和诘责。孔子的学生宰予发现了他学说中关于“井有仁者”和“居丧期限”的矛盾,对他的观点提出一些质疑,他就痛骂宰予不“仁”[12]。更受后世儒学推崇的“先圣、先王之道足以垂万世,是普遍真理,放之四海皆准”观念影响,“满堂灌输,全盘接受”的教育方式顺理成章地成为主流,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即使在今天,东方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常常还是一种灌输式的教育,孩子应该无条件接受。在学校课堂上,老师仍然延续家长式的教育模式,即填鸭式教育。课堂上老师永远是主角,而学生处于被支配地位,被动地听老师灌输知识。东方人无论是在家庭教育还是在学校教育总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从小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在此背景下,要求东方人在阅读上积极、主动的发言、讨论和交流自然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阅读这件事上,东方人显然更喜欢“闭门苦读圣贤书”。2015年8月知更社区正式上线,它是一个服务于读书会和读书人的O2O(Online To Offline)知识社区,即充当“中间人”角色把作者和读者、读者和读者联系在一起的第三方知识平台。成立初期创建者设想了一种蓝图,读者因阅读而走到一起,相约一城进行一场跨时空的全民阅读。然而这一设想难以推行,他们最终发现读书人天生愿意纯纯地读书,而且阅读更见私密性,不像音乐和电影那样易于快速结群[13]。喜欢“纯纯地读书”的习惯也导致今天的读书活动中一场拓展视野、开阔思维、交流知识和思想的读书会往往最终演变成一言堂或讲座。因此,在以讨论和分享为特征的“群体阅读”方面东方人不是很擅长。当前,与欧美先进国家和地方相比,甚至与港台地区相比,我国大陆地区的读书会发展相对较慢,普及率不高[14]。图书馆直接为读书会提供工具包服务的案例更是不多见。

西方文化强调平等,尊重人格,并认为上天赋予每个人的权利是平等的,即“天赋人权”。由此,在西方人的家庭里,父母和孩子平等,父母会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在课堂上,则以启发式和讨论式教育为主,老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索、自己思考、自己提出问题。此外,西方人与东方人的整合、综合性思维不同,他们是分析式思维,西方人讲逻辑论证,讲条理分析,对一个问题总要问个为什么,因而西方人很好辩,辩论在古希腊的发展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从家庭观念、教育理念和逻辑思维的视角不难理解西方人在阅读这件事上更乐于与人讨论、分享,“群体阅读”的意愿更强。现代意义上的读书会起源于世纪初的瑞典,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其间,欧美国家大量的读书会、读书社团、社区社团等民间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社会公众要求公共图书馆为读书会提供服务。例如,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在其学校或社区成立了自己的读书会,图书馆通过工具包服务为馆内外读书会提供各种支持,积极推动本地读书会的发展[3]。

作为一种阅读方式或阅读习惯,我国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说和听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换,从而产生思想火花,并最后完成自我提升的阅读习惯还有待于培养和加强。可喜的是这一情况正在发生改变。亚马逊中国发布的“2017全民阅读报告”中显示,我国读者阅读习惯正发生从“阅独”到“分享”的变化,阅读社交化日益明显。数据显示,78%的受访者选择通过社交平台(微信、微博、豆瓣、知乎等)分享阅读有关的内容;17%的受访者会在电商平台留下读者评论。作为一款推动“分享阅读”的辅助工具,随着我国读者“群体阅读”意愿的提高,阅读工具包在我国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3.4 读者性格差异

东方人在“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的思想影响下,保守思维占据主导地位。保守思维与内敛性格的交互作用下造成东方人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怕别人批评,怕说错话,不敢敞开心扉表达思想。保守思维方式加剧了“群体阅读”意识的弱化。

个人主义和富于冒险的思维方式使得西方人偏向于更外向的性格,更积极,敢于表达不同思想,提倡讨论、分析,乐于分享。

在西方文化的推动下,阅读工具包推动“群体阅读”的功效被放大,这成为工具包最具有魅力和生命力的价值所在,反过来高涨的“群体阅读”意愿使得工具包更受欢迎。

3.5 读者阅读偏好差异

阅读偏好受性别、年龄、地域、社会、生活方式、文化等因素影响。亚马逊中国发布的“2017全民阅读报告”中显示我国阅读存在南北差异,可总结为“北诗词南经管,东流行西社科”。同样,由于受地域、文化因素影响,东西方读者偏好也有所差异。以中、美大学生的阅读偏好为例。搜狐网上发布了一篇关于大数据比对中国和美国大学生阅读书目数据的文章,从综合排名的TOP10发现,中国大学生较少阅读有想象力、有国际视野、综合类或有普遍意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书籍,西方大学生却相反。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蔡天新就此发表评价并认为我国大学生应该有更多个性化的阅读[15]。

儒学自汉代以来,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成功地占据了中国意识形态上的正统地位。儒家文化有诸多优点,但也有弱点。比如重视人和社会的研究,却忽视自然和科学技术的探索,甚至把科学技术鄙视为君子不为的奇技淫巧;重视道德伦理的教育,却忽视力量的培养;重视既成经验和已有传统的继承,却忽视社会制度与文化的拓新和人类自身创造性的发挥等[16]。古希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与中国大不相同,他们对大自然不仅没有压抑恐惧的感觉,反而十分热爱和崇尚。西方思维强调实证性和精确性,又由于手工业、商业、航海业的推动,自然科学得到产生和发展[17]。此外,与东方农耕文明不同,西方更多的受商品关系影响,西方人富于冒险,对其他世界正在发生的事物更有兴趣,更乐于了解新事物。

4 我国阅读工具包发展的思考

影响我国阅读工具包发展的因素较多,但是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对传统文化和观念进行反思,改变视其为“屠龙之技”的旧观念,从思想上充分认识阅读工具包对全民阅读的重要价值,重视基础制度建设,加大投入。

4.1 走制度化、规范化道路

借助全民阅读,以前瞻的眼光在发展之初将制度化、规范化作为建设目标和原则,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多走弯路,另一方面可以使发展早日进入快车道。宏观上,从一个健全的框架式、方向性体系去着手,将涉及到阅读工具包的人、事、物纳入体系规范中;微观上,有大量细化的规范支撑,能切实指导规范实际工作。将阅读工具包从规划、设计、制作、入库、发放、回收、管理到推广等整个流程细化规范,并重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规范流程。

4.2 建设专业馆员队伍

人是发展的第一要素,图书馆各项业务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馆员队伍。阅读工具包的制作和使用是一项包含收集、整理、编辑、再创造等行为的活动,从选题、选材到使用都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富有创造性元素的特点决定了馆员在这项业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西方国家的图书馆一般由专门馆员按照一定的标准选题、收集资料进行制作,在借阅时由专门馆员负责,因为阅读工具包的特殊性,一般只能以手工方式借阅。在我国还未被广泛熟知的阅读工具包在使用过程中更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引导和指导,因此,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阅读工具包专业馆员是阅读工具包事业的基础保障。

4.3 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我们应当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吸收西方文化中尊重个人权利、重视平等、鼓励发挥积极能动性等合理元素,把培养读者“群体阅读”习惯作为重点,不断提升全民阅读素养,这需要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及全体国民共同努力。群体性阅读活动包括各种茶话会、沙龙、读书圈、学习圈、读吧等,其中最广泛和最具代表性要属读书会。我国自2006年以来读书会在各地逐渐活跃起来,各种类型的读书会纷纷建立。201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明确规定:公共图书馆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将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作为重要任务。在当前全民阅读大好形势下,图书馆应当在营造良好阅读环境和文化氛围方面发挥积极引领作用,并通过采取加强阅读工具包推广和建设等措施积极向读书会等组织提供支持和服务。

4.4 推广个性化阅读

东西方读者受各自文化和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在阅读内容上偏好有所不同,进而必然会在阅读工具包内容选择上有所差别,如何根据我国读者阅读偏好打造适合我国国情且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具包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例如,图书馆在工具包选题上应根据我国读者阅读偏好注意积极引导个性化阅读,帮助读者去除“守旧”“保守”消极思想,全方位拓展读者阅读兴趣和爱好,有意识加大对有想象力、有国际视野、综合类或有普遍意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书籍的推荐力度。

4.5 注重可持续发展

建立工具包回收机制,让工具包在有需要的读者间有序流动,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在以发放大礼包为主的服务模式上引入了图书漂流、流动书车等创新型服务。这些新型服务既丰富了工具包的活动形式,又使得工具包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了一步,值得赞许。例如,2018年5月,广安区图书馆、广安区妇联举办以“快乐六一,书香伴行”为主题的“流动图书馆”进校园活动。2019年1月,攀枝花仁和区图书馆举办让知识流动起来——“流动图书馆”进基层活动,把图书馆服务延伸至学校、军营、企业及贫困乡村。

5 结语

中国阅读工具包的发展不能忽略中西方文化互相碰撞这一现实,更不能孤立地、片面地脱离中国文化走“空中楼阁”式发展道路。我们应以开明的政策、开放的体系和良好的心态审视和研究西方阅读文化,抛弃其糟粕吸收其优秀内容,使中国全民阅读事业焕发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并在传承和创新中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工具包读书会图书馆
慢性病健康工具包研究进展
10月经典读书会推荐书目《名人传》
战火纷飞中的读书会
谷歌云与Digital Asset合作推出区块链工具包
当“读书会”成为一门生意
神奇的统计表
图书馆
运用MATLAB软件求解高中数学中的线性和非线性规划问题
建议为基层站点配备软硬件“工具包”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