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应膏外敷联合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30 例疗效观察

2021-01-08付豹王进峰刘晓飞石鹏王淑卫陈小贺

安徽医药 2021年1期

付豹,王进峰,刘晓飞,石鹏,王淑卫,陈小贺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是一种慢性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病理基础为导管扩张与浆细胞浸润。此疾病病人临床多见乳晕下或乳晕旁肿块,且常存在局部皮肤发红、疼痛、乳头溢液等,后期有脓肿形成,反复破溃易出现瘘管,使疾病经久难愈,从而给病人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地影响。目前,临床多采用外科手术切除的方法治疗PCM,可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若病灶切除不彻底极易复发。本病在中医中被称为“粉刺样乳痈”,有关中医专家认为其主要病机为瘀血阻滞乳络,而运用具有活血消肿、通经活络功效的中医药进行治疗,效果极佳。本研究试将万应膏外敷联合手术治疗方案应用于PCM治疗中,观察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石家庄市中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PCM病人,PCM诊断参照《中医外科学》相关标准:(1)发病一侧乳头内陷,凹陷的乳头内有渣样分泌物,少数伴有血性或水样的乳头溢液;(2)乳晕旁有结块,疼痛或有触痛,皮肤表面红肿,结块10 d左右可成脓,破溃创口不易愈合,或愈合后再复发;(3)反复发作,致乳漏形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病人划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 例。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相关要求。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有关PCM的诊断标准,且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2)无药物过敏反应;(3)病人及其近亲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乳腺疾病、恶性肿瘤;(2)合并心脑血管、肝肾等严重原发病;(3)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4)无法很好地配合治疗;(5)伴有精神异常。

1.3 方法

对照组单纯进行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法结合病人病情确定,即常规手术切除病变所在乳腺区段,对肿块形成脓者进行脓肿切口引流手术,当有瘘管形成时采用切开法进行治疗,后对创腔进行清洗并每日换药。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万应膏(石家庄市中医院自制)外敷治疗,即术后将万应膏均匀铺于无菌纱布上,敷于患处,切口内不用药,用药范围超过病变1 cm,敷药厚度约为0.5 cm,每日1 换,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

(1)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对两组中医各症状体征进行量化评定。评分项目包括疼痛度、肿块大小、皮肤发红、乳头溢液,其中疼痛评分标准:无疼痛记为0 分,自觉轻微疼痛记为1分,自觉有明显疼痛记为2分,自觉剧烈疼痛记为3 分;肿块大小评分标准:无记为0分,小于2 cm×2 cm 记为1 分,2 cm×2 cm 至4 cm×2 cm 记为2 分,大于4 cm×2 cm 记为3 分;皮肤发红评分标准:正常记为0 分,微红记为1 分,潮红记为2分,猩红记为3 分;乳头溢液评分标准:无乳头溢液记为0分,有则记为2分。(2)测定两组病人治疗前、治疗2 周后白细胞(WBC)计数、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3)术后进行为期1 年的随访,观察两组疾病复发情况。

1.5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后,根据中医各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判定。治愈:中医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0%及以上;显效:中医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减少60%及以上但不足90%;有效:中医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0%及以上但不足60%;无效:中医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减少在30%以下或增加。

2 结果

2.1 比较临床疗效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比较中医症状体征积分

两组治疗前中医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各症状体征积分均有所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尤为明显(P<0.05),见表3。

表1 浆细胞性乳腺炎(PCM)60例基线资料比较

表2 浆细胞性乳腺炎(PCM)60例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3 浆细胞性乳腺炎(PCM)60例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分,)

2.3 比较WBC 计数、CRP、IL-6、TNF-α 水平

两组治疗前WBC计数及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BC 计数及CRP、IL-6、TNF-α 水平均有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见表4。

表4 浆细胞性乳腺炎(PCM)60例WBC计数、CRP、IL-6、TNF-α水平比较∕

2.4 比较复发率

治疗组复发1 例,复发率为3.33%;对照组复发6 例,复发率为20.00%。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4.043,P=0.044)。

3 讨论

PCM 是一种发生于非哺乳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初期有一侧或双侧乳头溢液,有时于乳晕下或乳晕旁形成界限不明的小结节。病情进一步发展时可出现局部皮肤红肿,伴有明显疼痛,可触及质地坚硬的肿块,易与乳腺癌混淆。后期肿块会逐渐增大并软化成脓肿,而后溃破形成常年不愈的瘘管,不仅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还会使治疗更加棘手。目前,西医关于PCM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在治疗上通常根据病人病情状况采用相应的手术方法,但相关研究表明,单用手术方法往往治疗不彻底,术后复发的概率较高。而病人一旦病情复发,行二次手术会使其乳房毁损。因此,有关学者建议在开展手术的基础上联合其他有效方法对PCM病人进行治疗。

近年来,从中医角度探索治疗PCM的方法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本病属于中医“乳痈”、“乳漏”等范畴,《丹溪心法》曾云:“乳房阳明所经,乳头厥阴所属。”及《外科冯氏锦囊秘录精义》论述:“乳子之母,不知调养……以致厥阴之气不行。故窍不得通。而汁不得出。阳明之血热沸腾,故热甚而脓。”指出肝郁胃热为本病发生的主因。现代中医进一步阐述认为,PCM病因病机为在各种内外因素作用下,如先天禀赋不足、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以致肝郁胃热,营气不从,乳络受损,气滞血疲,瘀阻络脉而出现乳房红肿疼痛等诸症。治宜疏肝清热、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万应膏是临床精选生草乌、乌梢蛇、穿山甲、全蝎、蜈蚣、乳香、没药、血碣、人参、杜仲、麝香、梅片等十几味中草药遵循古法炮制而成的,方中生草乌温经散寒、消肿止痛,乌梢蛇通络止痉,穿山甲活血散结、消痈溃坚,全蝎配伍蜈蚣通络止痛、解毒散结,乳香与没药合用消肿生肌、活血祛瘀,血碣祛瘀定痛,人参补益元气,杜仲补益肝肾,麝香活血散结,梅片清热止痛。诸药合用,可达活血祛瘀、软坚散结、通经止痛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草乌含有的乌头碱对中枢神经具有镇痛作用,且有一定抗炎作用;全蝎含有的多肽类物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血凝时间;乳香中含有的乳香酸能缓解溃疡的水肿,降低炎症反应程度;血碣能抗血栓形成,且有助于促进伤口结痂;杜仲含有的木脂素、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且具有抗菌消炎作用。万应膏应用于感染、溃疡、瘀血肿痛等病症治疗中均可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当前尚无万应膏应用于PCM 中的研究报道,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万应膏治疗PCM的效果,以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优,复发率3.33%与对照组的20.00%相比较低;治疗后治疗组中医各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均低于同时间段对照组。表明采用此联合治疗方案能够大大提高治疗效果,使PCM病人的临床症状有效减退,且有助于降低病情复发率。

近年来,有病理学研究表明,机体自身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参与PCM的发生、发展过程。PCM病灶局部浸润有大量炎性细胞,可通过分泌诸多细胞因子介导特异性免疫应答,而最为常见的细胞因子是CRP、IL-6、TNF-α。CRP 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当机体受到感染或发生炎症反应时,其水平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48 h 达到峰值,若炎症消退,CRP 则将迅速下降,故其可作为炎症性疾病的一种敏感性指标。IL-6在机体免疫调控、应激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机体受到炎症刺激后可诱导其大量释放,且IL-6表达水平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TNF-α是一种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可趋化炎症细胞并促使其大量释放炎性介质。且TNF-α 表达水平过高可诱导IL-6释放而发生炎症放大作用。在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CRP、IL-6、TNF-α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此联合治疗方案可通过下调CRP、IL-6、TNF-α水平而减轻PCM病人炎症反应,这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另外,治疗组治疗后WBC 计数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提示运用此联合治疗方案还可有效改善病人血象。

综上所述,应用万应膏外敷联合手术对PCM病人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够快速促进临床症状消退,有效改善血常规及炎症反应,且显著降低疾病复发风险。但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如样本量不足,对万应膏的作用机制研究不够深入等。故在后续研究中将适当增加样本量,并尝试建立PCM大鼠模型,为万应膏外敷联合手术治疗PCM提供更为可靠的循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