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模式
2021-01-07苏秀琴
苏秀琴
基于“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模式构建,是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针对不同的任务或同一任务的不同方面进行探究,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观点争论,相互补充和修改,在自学与合作中实现知识生成、能力提升与学习目标的达成。在这一过程里,任务驱动是手段,合作学习是形式,知识和能力是目标。
一、科学合理分配小组是前提
采用“任务驱动—合作学习”并非简单的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讨论,在合作任务前必须先对小组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经本校实行几年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经验得出,学习小组的组建如果不科学合理,小组是无法进行合作的,反之则能提高合作效率。那如何分配小组才是科学合理的?笔者认为应坚持学生自愿原则和教师调控原则。我们先根据学生的性别、平时的成绩、表现和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优中后”三层学生的划分,即优等生、中层生和后进生的合理搭配。如4人的小组中,由一个优等生(1号),2个中层生(2号和3号),1个后进生(4号)为一个小组,实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经过合理划分后的小组之间水平都是相当的,在学习竞争中具有公平性和可比性,体现了因材施教,体现了学生的存在感。这体现了教师调控原则。然后在三层学生中,按照学生自愿选择原则,由学生自己选择哪一个小组。如确定了1号属于哪个组后,2、3、4号可以自由选择到哪个小组,这就避免了因教师随意安排合作人员导致的不情愿现象出现,体现生本理念。当然,因为选择是双向的,有时候出现某些小组多人选择,某些小组少人选择,这时需要教师来调控。
二、科学合理设置合作任务是关键
教师在设置合作任务时需要考虑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考虑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和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认知水平,做到科学合理。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去筛选、比较和考虑合作任务。
在《敬畏生命》这一课中,需要学生理解三个问题:为什么敬畏生命?如何理解生命至上?如何敬畏生命?在这三个问题中,重点难点问题是最后一个。前面两个问题通过教师设置的简单活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或者师生互动完成。最后一个问题则需要布置学生合作任务,先合作探讨,然后学生展示,最后由教师归纳点拨。所以当时在做教学设计时,笔者只在最后一个问题设置合作任务,采用“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的视频为案例,设置活动情境,提出问题:(1)重庆公交车坠江的原因(从人物角度分析)。(2)如果你当时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3)生活中如何做才能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4)你准备如何把敬畏生命落实到实际生活中(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角度谈)?这个活动的视频是当时的新闻热点,学生很感兴趣,但大多数学生对此事的观点在于对逝去生命的惋惜,并没有思考造成悲剧的原因,更没有思考如何避免类似悲剧。笔者在此设置四个问题,难度层层递进,单靠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团队合作。于是,笔者给小组分发任务卡片,让小组先合作讨论,把结果写在卡片上,然后由小组代表展示出来。接着,笔者再出示权威媒体“央视新闻”和“新华社微评”的评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并归纳知识点:如何敬畏生命。最后,伴随音乐出示有关敬畏生命的名人名言,让学生达到情感升华,知行合一,突破本课的重点难点。
三、科学合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催化
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的技能培养、合作学习的实施、师生角色的定位以及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仍存在着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在“任务驱动—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布置任务让学生合作探讨解决,但是我们也发现,有时候学生讨论问题不够充分,或者讨论时间过长,或者在展示时拖拖拉拉,导致教师原有的计划被打乱,课堂实效不佳。每每这个时候就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学生在合作解决任务时,教师不要作为旁观者而应作为参与者,适时进入小组中引导讨论,帮助小组充分合作探讨。学生展示任务时,教师也要及时引导和给予评价,帮助归纳知识点。
在《认识国家总体安全观》这一课中,教师在讲授国家安全观的定义与重要性后,要探讨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重难点问题。这时教师可设置合作任务:当前,我国这些领域是否安全?如果不安全,请举例说明。任务安排表如下:
小组成员开始探讨,因为问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学生讨论的时间比原来预定的时间长了,但是教师没有去引导提醒,只是看着学生在热烈地讨论。在后面小组代表回答展示成果时,有些代表回答得断断续续,有些代表就长篇大论,教师也没及时引导和评价,导致时间不够。最后的结果是任务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的归纳也只好匆匆结束,课堂实效不佳。其实学生对这些任务很感兴趣,如果当时教师在设置任务时能整合好资源,在探讨任务时能发挥好主导作用,那效果应该会很不一样。
注:本文系2017年广东高校省级重点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特色创新类项目(教育科研)(项目号:2017GXJK188)、2020年肇慶教育发展研究院课题“小组合作学习在乡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研究”(项目号:ZQJYY2020117)、2019年肇庆市基础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项目“基于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模式构建研究”(项目号:2019ZQJYKYKT320)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