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视野下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运用策略探究
2021-01-07刘文娟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全面实施,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新教学策略,引入了一系列新型的教学方法。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浅层学习仍然是学生学习的主流,现象比较常见,不仅无法实现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目标,还严重地阻碍着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方面的发展。在这一教学背景下,教师需要全面地理解深度学习的现实意义和本质要求,结合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表现,进一步地创新数学课堂的教学形式,采用当下比较流行的信息技术来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以此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學的质量。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信息技术
一、 引言
最近几年,深度学习这一概念受到了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深度学习主要是针对目前课堂的浅层学习而提出的针对性策略,需要教师通过对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创新,将学生引导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当中,并且在掌握概念性知识的基础上来提升数学水平能力。因此,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野下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能够实现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注重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及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提升。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深度学习视野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二、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表现
深度学习指的是学生将学习放在比较长的时间轴上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索,其最终的目的不仅仅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包含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表现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来运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第一,为数学学科知识。教师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需要将教材当中比较传统和单一的知识点进行研究创新,以此转变成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更加注重对教材上教学内容的选择和重构,将数学知识作为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一部分,并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水平作为开展教学的核心。第二,为教学方式。教师需要一改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再单纯地围绕教材来开展教学活动,而是以课堂为基础将多元化的教学资源运用到课堂上,为学生创设新型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勾起好奇心的基础上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第三,为学习过程。在教学当中相对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该更加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数学逻辑思维进行适当的引导。第四,为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学当中,教师主要的功能就是传授知识,而深度学习当中要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构建师生平等的教学氛围,通过相互的沟通来实现相互促进的效果。
三、 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优势
1. 让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开展数学教学的辅助工具,为学生构建一个数字化的学习资源,从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到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这其中都需要信息技术的辅助。信息技术对于小学数学深度教学最核心的一个优势,那就是通过构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相互融合的探究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信息技术能够转变教学思路,将“学数学”转变成为“做数学”,以此在最终构成“问题解决”的数学课程,在信息技术构建的生活化问题当中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运用能力。现阶段数学教学当中还存在一个通病,那就是过分地强调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从而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过分地重视数学解题技巧,而忘记观察学生的数学情感体验,这些都是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改变的。
3.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当中经常会取代学生的思维,没有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直接告诉学生结果,这就导致学生认为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对理论知识的证明过程,并没有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而现如今,信息技术为数学课堂增添了生机,运用几何画板、电子白板、慕课、微课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做数学”成为课堂的主流,学生能够在问题当中进行思维上的探索,以此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4. 信息技术所呈现的动态图像,有利于在深度学习的视野下开展重难点知识的学习,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和形象化,有效改善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思维想象不足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这一优势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 深度学习视野下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运用探究
(一)以问题为中心,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对数学知识而言,都是从问题当中所验证出来的,无论是数学的概念还是规律以及定理公式都离不开问题,而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对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进行验证和解决,就需要有趣味的情境做依托。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教学当中,需要以问题为中心,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图像、动画的优势,让学生依托问题情境来进行数学知识的探讨和分析,并且为小学生的数学知识概念形成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弥补学生生活和认知不足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节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校园当中不同角落的环境,让学生在这一熟悉的情境下对本节课的知识产生兴趣,并且在熟悉的环境当中去观察多边形的面积。除此之外,教师在创设情境当中还可以准备相应的生活化案例,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生活化案例分析,使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落实协同构建知识的原则。
(二)以探究为核心,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兴趣
探究是深度课堂视野下的一项核心任务,对于学生能力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借助信息技术提出假设并且验证,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了无限可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难点就是对概念的理解,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呈现概念,使学生探索相同、相似或者不同的具体例证,通过比较、分析最终得出相应的数学概念。借助信息技术有利于呈现多样化的例证,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这一节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的功能,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通过动画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对这一动画演示进行探究,最终总结出图形的运动概念,说出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图形运动的思维状况,做进一步的指导性策略。
(三)加强概念变式,利用信息技术认识属性
在数学课堂上加强概念变式,是深度学习视野下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注重概念的实际应用。所谓的变式,就是指通过教材当中本质的概念和知识不断的变换呈现形式,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数学知识,避免出现片面浅层学习的现象。在数学课堂上,数学知识都是多元化呈现的,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的概念变式来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来为学生创造概念变式,从而形成一個高效的数学课堂。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节的知识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网页版的钉子板,学生结合自己的思维运用钉子板围成四边形。在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四边形呈现出来,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规则的四边形向正方形和长方形转变,从而在动手和观察当中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属性、概念,并且将自己的理解运用在解决实际性的问题当中,实现数学课堂的深度学习。
(四)灵活运用微课,利用信息技术分层教学
小学数学的知识点比较零散,并且对于学生的认知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在构建深度学习课堂上比较困难。与此同时,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注意力持续的时间较短,因此难以表现出深度学习。鉴于此,教师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将课堂的知识点进行浓缩,运用信息技术视觉上的冲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可以从教材的某一个单元当中选择10道题目,引导学生总结解题的思路,并且在不断地尝试当中形成微课脚本。微课的内容都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内容所制作的,微课的视频界面比较简洁生动,时间控制在6分钟左右。并且,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测试试卷讲解制作成微课,以此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将制作的微课上传到学生的局域网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提取视频,开启微课学习,保证微课学习的有效便捷。
(五)强调自主探究,利用信息技术转变课堂
对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而言,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新课改当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为学生构建趣味的数学课堂,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深度学习奠定基础。然而,当下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对于小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在深度学习的视野下,教师要转变自身的学习理念,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探究的课堂,并且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成为学生在课堂中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教师想要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就要结合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生活化问题,使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对相应的知识进行探索,不仅能够提升课堂的质量,还能使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通过图片让学生观看生活当中超市购物的场景,其中可以运用到小数加法和小数乘法,让学生站在生活化的角度来看待本节课的知识,并且提出问题: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异同点,在多媒体场景和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六)营造信息氛围,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
目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改革也成为教学当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优化课堂提供了优质的环境。小学生本身好奇心就强,对于新鲜的事物很感兴趣,教师应该紧抓这一特点,为学生构建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所谓的深度学习,就是需要深挖教材当中的内容,尤其是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很多学生无法进行深度学习主要是因为对重难点知识掌握不够牢固,这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此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力量,声情并茂地呈现相关数学知识,通过独具特色的方式来呈现重难点知识,让学生对该方面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这不仅方便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还使课堂形成深度学习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扇形统计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动画的形式来初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表示的意义,这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然后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信息整理,为了使学生看得清楚,利用画笔的形式来绘制扇形统计图。一方面,学生对新鲜的教学方法产生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更加牢固地掌握该节课知识点,在突破重难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构建深度学习的情境。
五、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引起了教育技术的革命,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在教学当中,对于提升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实现数学课堂的深度学习都有积极的作用。不管信息技术发展得多么迅速,只要教师能够合理地运用和设计,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操作信息技术,就能够为学生构建一个高效的信息化教学课堂,使学生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实现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婷.浅谈如何实现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J].教育界,2021(20).
[2]李亮利.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知识文库,2020(3).
[3]雷福明.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的得力助手[J].亚太教育,2019(10).
[4]刘翠莲.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5).
作者简介:
刘文娟,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