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红色旅游研究:发展轨迹、现实图谱与未来展望
——基于CNKI和CiteSpace可视化视角

2021-01-07薛俊丽

运城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界红色旅游发文

高 琳,薛俊丽

(1.运城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部;2. 运城学院 政法系,山西 运城 044000)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缘起

近年来,红色旅游在我国进入了黄金发展期。2016-2018年,我国红色旅游接待游客累计达34.78亿人次,综合收入达9295亿元[1],成为文旅市场中一抹亮色。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2]。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旅产品。随着红色旅游实践发展,学界有关红色旅游研究也取得了大批成果,一些学者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但多是文献内容归纳和总结。面对目前庞大的文献,阅读、归纳等传统分析法会存在一定局限。随着科技水平提高,在学术领域的广泛应用的信息计量学技术,可部分解决此问题。目前,有关对文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工具很多,如CiteSpace、NoteExpress、中国知网(CNKI)自身统计工具等。这些计量分析工具可将大数据、信息化和红色旅游进行耦合分析,以对红色旅游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进行多维度解读。目前,CiteSpace在国内外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借助该软件取得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和认可[3]。CiteSpace是一款由国际著名信息可视化专家陈超美教授用Java语言开发的文本计量和可视化工具。该软件借助库恩科学发展模式理论、普赖斯科学前沿理论、社会网络分析结构洞理论、科学传播信息觅食理论、知识单元离散与重组理论,对某一知识域进行分析,通过可视化图谱展示该领域学科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4]。使用该软件,可帮助研究者对海量文献数据进行聚类、社会网络等多种动态分析,通过科研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分析等了解该领域研究特征和前沿热点。

因此,本文借助CiteSpace5.6r5版和CNKI统计工具对中国知网(CNKI)有关红色旅游学术成果进行可视化整理研究,旨在进一步促进红色旅游学科理论和实践发展。

二、我国红色旅游研究发展轨迹

通过文献产出时间分布,可直观明了反映出学界关于此领域研究变化。本文在中国知网(CNKI)中以红色旅游为检索词,依次进行主题、篇名、关键词检索,发现红色旅游文献首次出现是在2001年《观察与思考》杂志上[5]。通过CNKI可视化得出的红色旅游文献年度分布图(图1)可知,红色旅游概念提出后,并没有马上引起学界广泛关注,直到2005年发文数量才突增。自2005年以后,有关红色旅游研究成果在波动中增长,并呈继续上升态势。

图1 红色旅游文献年度分布图

为厘清红色旅游研究整体演进情况和发展过程,本文运用CiteSpace绘制了红色旅游关键词时间线知识图谱(图2)。关键词时间线知识图谱是从时间维度反映关键词历年变化过程,可呈现出红色旅游学科领域关键词初现时间及后续演进,便于把各个时期关键词与时代背景相结合进行解读。考虑到文献的相关性和权威性,本文在此部分分析时,将文献范围收缩为高质量文献,即选择“核心期刊”和“CSSCI”,并在关键词和篇名中进行检索,然后手工剔除无效文献(1)会议报道、成果介绍、卷首语、无作者及内容无关等与研究不符条目。,最终得到744篇高质量文献作为分析文本(检索时间截止2020年6月8日)。

图2 红色旅游关键词时间线知识图谱

结合我国学界有关红色旅游文献年度分布图和关键词时间线知识图谱,结合频次、中心性、突现性等功能,本文把红色旅游研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起步阶段(2005年之前)

虽然从前文可知学界在2001年就提出红色旅游,但是从红色旅游关键词时间线知识图谱中看,2005年前相关关键词几乎没有,到2005年突然增多。这反映出2005年是红色旅游研究分界线。2005年之前红色旅游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之后迅速发展。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联合下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纲要中明确了红色旅游背景意义、概念内涵、基本原则和发展部署,成为我国第一部指导全国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纲领。2005年2月,发改委、旅游局等多部门召开了全国发展红色旅游工作会议,并确定2005年为“红色旅游年”。在此推动下,有关红色旅游研究突然暴热。

第二,发展阶段(2005年—2011年)

从发文量看,2005年以后我国有关红色旅游文献大量涌现,到2006年达到小高峰后下降进入平稳发展阶段。这是因为学界对新生研究点的兴趣突增,之后发文量有所减少,但更集中在红色旅游发展中暴露的问题。从关键词时间线知识图谱看,文献涉及面越来越广,新生研究领域不断增多。这一时期,从红色旅游概念界定、资源特征分析、功能探讨到红色旅游战略发展、产品开发、资源整合等方面研究均已展开。红色旅游基本理论得到系统化发展,基本研究体系和框架已经确立。

第三,繁荣阶段(2012年至今)

自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做出有关促进红色旅游重要指示,我国红色旅游研究进入了一个快车道[6]。从关键词时间线知识图谱和发文量综合分析看,虽然这时期新增关键词减少,但发文量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说明上一个阶段基本确立了研究体系和框架,这一时期一方面在上一阶段建立的框架上继续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更加注重研究深度和广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少部分学者能够把红色旅游与时代背景结合,拓展新研究领域,如精准扶贫和红色旅游结合研究[7]。

三、我国红色旅游研究现实图谱

(一)红色旅游研究的学界现状

一个学科的发文作者、机构、合作情况等,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领域研究水平。因此,运用CNKI可视化工具对红色旅游研究作者发文量进行统计(图3)后分析发现,在该领域研究已初具规模,单个作者发文量最高达到30篇,说明有部分学者专门从事本领域的研究。但从合作情况看,发文作者分布较为分散,除少数作者合作研究外,大多数作者是独立研究,合作频次不高。

图3 文献作者发文量统计图

图4 文献作者机构统计图

从发文作者机构看(图4),发文量最多的是湘潭大学(发文量212篇),归因于该机构是我国最早红色旅游创新研究基地,拥有一支素养较高的研究团队,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3人、讲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33人,受聘为文化和旅游部红色旅游专家7人,湖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红色旅游研究专家12人,代表学者有著名的红色旅游研究专家刘建平(发文量29篇)、方世敏(发文量26篇)、闫友兵(发文量18篇)等。他们已经形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研究团队。其次是南昌大学,发文量116篇。该机构也是全国红色旅游创新研究基地之一,代表学者有黄细嘉(发文量23篇)、陈志军(发文量5篇)等。此外,延安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也都是我国红色旅游创新研究基地。可知,我国已经初步形成有代表性核心研究基地与团队。

(二)红色旅游研究的热点主题

在学术研究中,研究热点和主题可通过关键词体现。所以,运用CiteSpace把关键词作为检索标识,对所选文献进行了关键词检索。为了更好把握红色旅游相关研究的知识结构,本文对关键词进行了聚类统计,从红色旅游关键词聚类图谱(图5)中,形成了“红色旅游”“旅游产品”“开发”“大学生”等聚类标签。通过查看每类聚类标签相连接的关键词和相关文献内容,本文总结得出红色旅游研究的三大主题。

图5 关键词聚类图

1. 红色旅游与旅游资源

红色旅游的基础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红色旅游发展核心竞争力[8]。学界有关红色旅游资源研究文献较多,涉及范围较广。通过聚类关键词进一步分析,与之紧密度较大的关键词是“特征”“开发”等。肖海和卢丽刚广义地提出一切具有红色旅游价值的纪念地、标志物等载体都属于红色旅游资源,并把红色旅游纪念品也纳入红色旅游资源[9]。黄细嘉和宋丽娟指出红色旅游资源不仅具有一般旅游资源的物质特征,还具有价值意识形态的教育性特征[10]。魏鸿雁等学者认为红色旅游资源特征具有独特性、分布广泛性、开发滞后性等特征[11]。还有部分学者从具体某一旅游资源实体出发,分析红色旅游资源的具体特征[12]。随着红色旅游快速发展,学界有关红色旅游开发和保护的文献越来越多。赵伟等人提出对红色旅游产业要进行生态化开发[13],徐仁立认为可从红色旅游人力资源进行开发[14]。

2. 红色旅游与旅游产品开发

红色旅游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旅游产品开发。从关键词聚类图谱来看,“产品开发”“开发”“旅游产品”等相关聚类较多,说明学界在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方面研究较多。通过对相关关键词进一步分析可知,在研究前期主要是提出红色旅游开发存在盲目性、过度性和同质化等问题。例如余凤龙和陆林在对红色旅游发展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红色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借鉴井冈山红色旅游的发展经验,提出了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的若干对策[15]。后期主要是聚焦于可持续开发方面。在“产品开发”关键词聚类中,有关“资源整合”“精品线路”“红色旅游品牌”“旅游区规划”“远程市场”等关键词与之密切。由此可知,这些也是学界对于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方向。从具体文献来看,李德满认为结合红色旅游的特殊使命和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内涵,在未来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应该遵循体验式开发、大众化常态化开发、公益性开发和独特性开发四大原则,进而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16]。苗雪认为韶山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要成为一项真正的政治工程、经济工程、文化工程,继而带动“五个示范工程”建设,就必须解决好红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问题[17]。赵彬竹等认为,红色旅游在飞速发展的同时,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从整合红色资源、提炼红色精神、展现红色文化、动员全民参与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的具体要求和对策,为日后红色旅游发展提供参考[18]。金鹏等学者就学界有关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措施归纳为挖掘红色文化、树立相关品牌、增加市场影响、密切区域间联系、提升服务水平等[19]。

3. 红色旅游与大学生

红色旅游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方式,是政治工程、文化工程,更是教育工程,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20]。基于思想教育受众主要群体是大学生,通过关键词聚类图谱看,学界关于大学生参加红色旅游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红色旅游可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开拓新途径[21]。比如,吕莉提出红色旅游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2]。尤其是2018年之后,此类研究文献增多,归因于2017年12月教育部下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其中提出实施“革命文化教育资源库建设工程”,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重任”主题教育活动。

四、我国红色旅游研究未来展望

纵观学界有关红色旅游研究状况,我国红色旅游研究学科已基本形成,并在不断完善中。未来红色旅游研究学科要向更高层面发展,还需注意以下三方面:

第一,加强红色旅游研究队伍建设。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一些红色旅游研究团队,但并不多,且多数作者还是独立研究,合作研究较少。因此,学界应依托自身资源,多组建红色旅游研究团队,并加强合作,跨学科跨领域对红色旅游进行学理研究和实践总结,在高层次的期刊发表学术成果,引领红色旅游研究新思想,将红色旅游研究向更高水平推进,形成一批有较大影响力和引领力的核心作者群,为构建我国红色旅游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提升红色旅游理论水平做出努力。

第二,加强红色旅游与时代结合。目前学界在红色旅游基本理论研究上较为成熟,但要深入发展必须紧密结合时代背景,创新研究领域。虽然有部分学者把红色旅游与时代发展结合,但结合面不广,程度不深。例如,互联网时代,红色旅游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但目前研究较少。因此,红色旅游研究应紧跟时代潮流,抓住时代机遇,结合时代特点、国家政策、市场需求和行业新变等,推动红色旅游研究继续向着精细化和前瞻化发展,突出时代特色,探索研究新模式。

第三,加强红色旅游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尽管之前学者对红色旅游研究较多,但大多数是从宏观层面展开,如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红色旅游与教育、红色旅游与产品开发等,涉及到微观层面研究不够深入。例如,从旅游者角度来看,大多数学者关注的是大学生群体,少数学者注意到党员干部群体,很少学者涉及其他普通旅游群体。因此,红色旅游研究要进一步发展,必须通过差异化细分现有研究领域,找准红色旅游研究与其他旅游研究结合点,同时聚焦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新业态,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态势,衍生出更多的红色旅游研究新方向。

猜你喜欢

学界红色旅游发文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学界亮点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业界·学界“微天下”
业界·学界:“微天下”
业界·学界“微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