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桥梁建设水泥混凝土结构件强度问题研究

2021-01-07宋春艳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原材料施工单位水泥

宋春艳

(双鸭山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

随着“十四五”规划开启,各地陆续下发关于农村公路桥梁建设规划文件,文件中指出应大力推进、发展农村公路建设,缩小贫富差距,改善生活环境这一方针。农村桥梁建设作为推进农村发展最为重要的一环日渐增多,随之而来的水泥混凝土结构件强度问题也接踵而至。水泥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对桥梁安全留下隐患,解决当前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 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原因

1.1 原材料

农村公路事业发展较慢,为了保证农村经济的发展,保留了大量耕地,因此造成了农村桥梁建设中原材料的缺乏。正因为缺乏导致各种不符合规定的原材料也投入了桥梁建设,原材料大粒径、超粒径现象比比皆是,极大的影响了水泥混凝土强度。

1.2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影响强度的重要原因就是配合比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农村桥梁,各个部门对合理、科学的配合比的不重视,导致了下面施工队伍不遵循配合比进行施工,甚至没有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其二,水泥混凝土目标配合比与实际施工中的生产配合比严重脱节,设计配合比的单位工作不细致,没有对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进行多次验证,导致配合比本身存在问题,同样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

1.3 施工及管理团队

农村桥梁多为10 m桥梁,因此预算较少,无法吸引专业的施工团队进行施工,大多为当地或外地的小型施工团队来参与施工建设。因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极易造成施工环节不符合规范,施工场地简陋,施工工艺陈旧、施工节奏拖沓等现象的发生。

同样,因为预算问题无法聘请专业管理团队进行施工管理、施工工艺指导。在业主中也存在对施工环节认识的不清楚因而盲目轻信不专业的管理团队,也会造成整体施工成果不符合规范,造成强度不够,从而埋下隐患。

1.4 施工中的“偷工减料”

桥梁建设结构大体分为钢筋结构和水泥混凝土结构2大部分组成。在钢筋结构中出现缺筋、少筋、断筋、钢筋绑扎松散的现象极易发生,造成钢筋结构承载力不合格:进行水泥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未按照配合比要求参配足量的水泥或采用低于设计标号的水泥进行施工。当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或同时出现时,水泥混凝土结构强度更加难以保证。

1.5 水泥混凝土养生

纵观农村桥梁建设,存在的最大问题即为水泥混凝土养生问题。由于施工队伍专业素质的限制,施工节奏的拖沓出现“赶工期”的状况时有发生。因此对于水泥混凝土养生环节极易造成忽视,甚至不养生。水泥混凝土结构件达到设计强度的30%~40%左右后便强行进行下一步施工,造成结构件强度不达标,出现裂缝、掉角甚至沉陷,后续进行简单修补,极大的影响了村民的出行安全。

2 解决当前问题的措施

2.1 原材料

发挥各试验检测单位的作用,对原材料进行“选优”工作。严格控制施工单位对于原材料的选择,建立符合当地的原材料质量管理体系,杜绝不符合规范的原材料进场,由业主单位牵头,中心试验室、技术服务组、监理单位三方配合(以下简称为三方),定期对施工单位的原材料进行检查,对原材料定期进行符合规范要求的抽检,一旦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应让其清走:对于料场提供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应结合当地施工大环境及条件,对其料场“拉黑”,不在让其参与到当地任何桥梁建设中来。针对当地情况,有条件的可以由政府牵头组建成立属于自己当地的料场,避免施工单位从外地采购原材,符合要求的就地取材,既能优化原材料的选择也能进行资金回流。严格管控,从根本上解决原材料的问题。

2.2 配合比

各个有关部门、参建单位应加大对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重视,严格按照配合比要求施工。三方应定期对水泥混凝土质量进行抽检,确保每一批出厂的水泥混凝土符合标准。同时中心试验室、技术服务组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优化配合比设计。在实际设计中进行多次验证,确保每一份出品的配合比报告符合要求的送达到施工方手中,静坐常思己过,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去规范他人。

2.3 施工及管理团队

解决这一问题可分为两部分解决:一是大大鼓励大型专业的施工单位、管理单位投身到农村桥梁建设项目中来。当地政府可以考虑将现有工程进行“打包”处理,以点汇面,将大量低预算的工程进行汇总,使专业性强的施工、管理团队有参与感,让他们保证利润的同时保证施工质量;二是定期组织施工单位和三方进行学习,探讨。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师夷长技,结合当前国内外的先进施工技术、管理技术、检测技术总结出一套符合当地建筑生态的理论体系。增强各个参建人员的专业素质,吸引人才加入到团队中来,保证施工和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2.4 施工环节中的问题

加强对施工单位在施工环节中的管控,定期巡查施工现场,杜绝“偷工减料”的问题,三方可适当下派人员驻扎在施工现场,根据每一天的水泥混凝土施工制作“同体养生试块”与现场水泥混凝土结构件一起养生,在后续检测强度中与之进行参照,使施工环节的每一步都变的可控、可查、可管。同时加强施工单位对于水泥混凝土养生上的认识,协调好施工节奏,在保证足够的养生条件和时间的前提下进行施工节奏规划,避免因施工工期而产生的养生问题导致水泥混凝土强度不达标的现象发生。

3 结 语

水泥混凝土强度与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施工专业素质、施工管理每一步都密不可分。水泥混凝土的强度问题是桥梁施工中能否满足桥梁的“百年大计”的根本原因,应当在施工中重视每一步的走向杜绝上述现象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各方应勤加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做好施工项目中的建造者、管理者、监督者的工作,保证农村桥梁的整体施工质量,使之成为农村与城市连接的合格的纽带。

猜你喜欢

原材料施工单位水泥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水利工程原材料质量检测控制探讨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通过对水泥管式磨机隔仓板结构改进提高水泥台产
观点
知识无穷尽
大宗商品:从商业到货币,全球的不安殃及原材料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