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期刊内容定位的思考和建议
2021-01-07泮庆荣
泮庆荣
(菏泽市文联 文艺创作研究室,山东 菏泽 274009)
内容是文学期刊的源头活水,内容资源的供给永远居于文学期刊出版的“根本”地位。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对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首次提出了以“内容建设为根本”的理念,强调了“内容为本”在媒体融合态势下的重要作用,更新丰富了新常态下“内容”在出版传媒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1]新常态下,文学期刊要想实现持续改进和创新发展,必须做好内容定位,做到持续不断地将经典和文明的基因有效地传播到每一个读者心中。文学期刊如何做好内容的定位,使自己具备经典和文明的基因,进而实现持续改进和创新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和着力。
一、把人民性意旨作为内容母题
人民,是我们当下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文学的人民性强调的是文学与人民群众关系的问题,指的是文学作品与人民的美好愿望是否高度统一,与涌动的历史潮流是否高度统一。作品内容的人民性意旨是文学期刊实际存在的一种社会属性,是期刊汇编作品内容永恒不变的文学母题。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这句话揭示了文艺作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只有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2]任何时候,文学作品都“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3]都不能在为人民群众抒写、抒情、抒怀的问题上发生偏差,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之所以成为文学名著,绝不仅仅因为取材的真实、情节的生动、个性心理的复杂和丰富,而是将人民(农民)的意旨如盐溶水般地融入了作品。柳青的《创业史》之所以成为经典,也是因为这部作品是一部反映百姓“人民性意旨”的深层通融史。
媒体融合时代,文学期刊内容的人民性意旨,不光要在理论上去廓清和厘定,还要在编辑出版中去实践,去实现。内容的人民性意旨在文学期刊中的实践和实现方式需从以下三个方面考量和把握:第一,把对人民生存状态的忧患和悲悯情怀与社会担当作为汇编作品内容的重要组成;第二,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探视人性深处的明与暗,用沉甸甸的作品为读者呈现充满生机的画面;第三,无论是“高大上”的宏观信息,还是“接地气”的独特内容,都要心向大众心向人民,舍弃“小我”情调,永葆“大我”情怀。现在,一些文学期刊在选择作品时更多地关注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忽略了文学作品最应该体现的人的思想感情。有的作品缺少大情怀,仅限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描摹,不能营造富有弹性的表现空间,不能将自我的人生体验和记忆升华为对人类命运的深深忧思,升华为对人如何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底线和原则的呐喊。文学期刊只有坚持文学的人民性意旨,心系人民,深入生活,才能潜心编发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学作品。文学期刊应把人民性意旨作为内容母题,这是文学的大道,也是文学期刊的为刊之道、为文之道。
二、把深刻反映和正确引领时代作为内容主题
围绕内容做文章,既要立足内容,又要跳出内容。立足内容,就是要立足内容的创意和创新;跳出内容,就是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领域,而要跳到时代的大潮、大局之中,促进内容与时代、市场的融合。[4]文学期刊存在于一定的历史时代,它的内容和主题必然与一定的时代及其历史趋势相联系。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是文学期刊永恒的核心主题。文学期刊是以人的性格、行为、思想、情感,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表现的内容,围绕表现内容打造开掘核心主题,既要从微观的生活细部去把握时代,又要从宏观的广角去把握时代。[5]只有在时代精神的主潮涌动中,在人际关系的变化、社会结构的变迁、历史脉动的走向中进行创作,才能塑造更具典型意义的人物和事件,折射出自强不息的时代光彩,凸显文学的强大张力和担当。当前一些文学作品存在价值观偏向和偏离,内容低俗庸俗,以及一己之欢、“杯水风波”等问题,实际上就是背离时代主题。文学不能“茕茕孑立、喃喃自语”于时代之外,文学期刊必须立足时代,全力打造主题生态园,使内容主题具备三大特性:第一,具有涵盖读者的最大值,打造和开掘主题的适应性;第二,开掘时代亮点和号召力,打造和开掘主题的超前性;第三,尽量接近真理和规律,保证主题的永恒性。近年,周梅森创作的小说和由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曾一度引起轰动,激起广大读者和观众的强烈共鸣,就在于作品深刻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现实,同时又指明了时代的发展趋势,这种现实性和前瞻性俱佳的内容,给读者和观众以无限的信心和希望。《人民的名义》的出版和热播给文学期刊的内容主题树立了一个标杆,文学期刊只有内容主题深刻反映和正确引领时代,才能走出自己的路,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讲述中国故事,开发内容新动能
故事化叙述、细节化表达,是文学期刊内容表达的重要方式。文学期刊的内容定位既需要“高大上”的宏观信息,也需要“接地气”的独特内容。一个个传神的中国故事既能蕴涵国家、民族的意志,体现中华文化自信,也能培育个人情感、个人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对中国故事的讲述既是文学期刊内容的老根据地,也是新大陆,能源源不断地为内容资源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动能。文学期刊如何讲述中国故事,如何将各种文学体裁和表现手法的中国故事串联起来、组织起来,产生期刊内容的整体效应、唤起广大读者的情感共鸣呢?首先,题材选择方面,“一带一路”“中国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贫攻坚战”“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都是奋斗者”等题材都可以作为中国故事的亮点题材。其次,具体实施方面,可分三个步骤进行:一是将中国故事设为重点栏目,通过打造“拳头产品”实现;二是同一故事内容的一组作品,可以考虑在同一期刊物上集中推出,也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连续刊登同类作品;三是在具体组配作品时,将长短不一、内容各异的作品组配成一个整体的时候要突出重点,重点作品数量可以不必很多,有两到三篇即可,但必须保证是读者认可的重点。
文学期刊讲述中国故事应作为内容开发的长项工作,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并取得成功,关键还要看提炼的内容是否合适,组织的作品是否到位,刊发的时机是否适宜。[6]对所有故事的讲述都要围绕文学宏大的母题和主题,以文学特有的表现手法将涵盖中国政治、经济、人文、历史、自然景观等多种题材的诸多经验、情感、智慧以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娓娓道来,吸引更多读者关注。譬如,在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讲述中,可以把国家“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政策主张,与广大党员干部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将原本枯燥的经济数据,转化为可知可感的人民幸福指数提升的具体案例。多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多向老弱病残的贫困人口聚焦,多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存状态和现实获得感聚焦。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刻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生动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此外,地方文学期刊用中国故事开发内容新动能时可深挖地域文化,包括历史风物、现代人物、经济和文化领域的伟大实践等等,都可以用文学的力量进行塑造。笔者责编的一份地方文学刊物在这方面下了一番功夫,诸如编发的以中国故事为题材的涵盖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剧本等在内的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都将人的命运、价值、情感置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上的民风民俗、自然景观、伟大实践、创新精神都在作品中得到了细致绵密的呈现。文学期刊这样讲述中国故事,不但能得到读者的认可,也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把人文关怀作为内容的情感支撑
期刊出版的核心是内容,而文学期刊出版的核心是以人文关怀为情感支撑的内容。内容以人文关怀为情感支撑,既是融媒时代文学期刊抓住目标读者群的能力、方法和路径,又是信息过剩时代文学期刊对信息的提炼和升华。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7]昭示了文化的强大力量。
人文关怀切入文学期刊,需借助叙述、描写、抒情等表现手法,在比衬、映照、互动过程中形成情感冲击和情感共鸣,才能成为文学期刊内容永恒的记忆点和传播点。人文关怀切入文学期刊,必须在内容上立足于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必须揭示人生的主要矛盾、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必须观照心灵、关注人性。如果文学期刊在内容上对人的心灵滋养和精神启迪不大、关切力度不够,对生活和人性把握的状态不到位,达不到读者的预期,那么也就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应深深融入人们的工作、生活、梦想、期望、遭遇、际遇、生存和死亡,给每一个走近期刊的人以温暖和继续生存、幸福下去的理由。做到了这一点,文学期刊才抓住了这个时代最渴求的情感支撑!
五、把作者作为内容质量的第一信誉者
由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可推导出“作者是期刊内容的第一信誉者”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结论。然而,现实出版中,作者和内容往往独立于文学期刊之外,[8]作者自由的创作状态使稿件水平参差、内容多元,给文学期刊按自身特点选择优质稿件、保持内容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带来难度。既然作者是内容质量的第一信誉者,那么文学期刊在内容上就要紧紧依靠作者、把作者放在第一位。一要培养作者,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培训会、作品研讨会和创作会,开阔作者视野,提升作者创作水平;二要建立一个不断更新的作者数据库,对作者的知识层次、生活经历、兴趣爱好、认知力和理解力以及不同时期的创作情况有一个清晰的掌握;三要努力寻找能够实际完成文稿任务的最可靠的作者,向他们约稿,让可靠作者清晰了解该文学期刊整体性质和特点;四是时刻掌握最可靠作者的创作情况和思想动向,向他们提供各种社会信息,包括政策、法律、文化发展新动态、读者大众以及市场方面信息等。这四个方面需同时兼顾,因为任何时候,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可靠而稳定的创作队伍,都是期刊工作的基础。[9]文学期刊只有把基础性工作做好了,才能使作者的创作心等同于自身的理念之道,这样获得的稿件内容才会在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上自觉与期刊的整体要求相合。如果期刊在培养作者和选择作者方面工作欠缺,那么文学期刊将很难收获有鲜明个性、丰富血肉、深邃思想、多姿形象、富含教育意义的优质内容,而跟风、重复、缺乏人生况味和生活质感的平庸内容,甚至粗制滥造的精神糟粕便鸠占鹊巢,文学期刊终会因此类内容积聚的负能量过多,而失去市场、读者,甚至失去自身存在的可能。
六、编辑的创造力是内容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
编辑的创造力既有原创的成分,也有再创的成分。以文学期刊为例,原创的成分表现为选择、优化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在内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然后把符合要求的作品组织起来,创造文学期刊的整体效应。再创的成分表现为发现精神生产领域中的空白区、结合点,提出和策划有创意的选题,以约稿方式获得稿件,在审稿或在稿件创作中促成某些重要观点的发挥或完善。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何建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他“很愿意与那些一说题材和标题就眼睛发光的编辑打交道”,因为他认为这样的编辑是具有极强创造力的编辑。编辑的创造力对保障文学期刊内容质量的稳定性、连续性、创新性具有重要作用,能让文学期刊体现出更加多元的题材,在风格方面体现更多的包容;能让编辑主体成为一个具有高远立意和价值判断的人;能更深入地关注作品内容,使内容向文学核心价值观与时代意识接近并不断完善。具有创造力的编辑在面对稿件时,往往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做出第一判断,而这个第一判断往往又是不让任何一篇好作品失之交臂,不让任何一篇不好的作品随便出笼的先决条件。张炜的长篇小说《你在高原》完稿后,被不少编辑看过,却都不敢留用也不敢做出明确的判断,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何建明(时任作家出版社主编)看到后,当即做出了“出”的决定,使《你在高原》获得新生。当然,编辑的创造力绝不是信马由缰,是编辑在学问深厚、功力独到之时的一种自然获得和运用。在出版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文学期刊编辑的创造力亟需正确的认知和理论来指导,必须置于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维度之中,否则文学期刊就不会产生召唤人心、感动人心的力量,更不会产生让人长久回味、长久传递的内容。
七、媒体融合展现内容新气象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文学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已经成为发展必然。文学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期刊内容的呈现方式和传播方式,期刊将不再是单一的纸质存在,文字、图像、声音、光线等表现符号都将成为期刊内容的重要组成;期刊也不再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而是一种动态、开放和形式丰富的存在。因此,媒体融合新环境下,文学期刊要展现内容新气象,就要在内容推送和平台打造两个环节上占据主动,积极寻求和拓展“内容建设为根本”的崭新路径。
内容推送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对于即将面世的新刊,可将期刊“精彩节选、作家创作谈、新作评论等相关信息资源打包在新媒体平台上整体推送,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读者能够快速对作品的题材、风格有全面了解,拓宽读者阅读视野”。[10]第二,对于“过刊”内容,也要二次归纳和利用,例如长篇连载和重点推出作家在某个时期的创作,这样做的好处是能通过“过刊”链接,寻找相应期刊的相应作品进行深度阅读和比较阅读。第三,推送的内容,不光要立足文学属性,还要主动开发文学周边信息,拓展文学边界,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超越作品自身局限,将期刊互联为立体超文本结构。
平台打造作为与新媒体融合的重要内容,不光要主动与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等网络资源联手共创新的文学平台,自主开发APP,借助各种数据库和推广平台(微博、微信公众号和客户端等),实时推送出版内容,还要积极尝试打造IP孵化合作平台,逐步形成并不断优化文学期刊电子媒介新常态。《收获》杂志与“赞赏”IP平台的合作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另外,平台打造还要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研究各类型各层面读者的需求,改变以往纸刊与读者单向信息传递的的状况,让读者能够从多种平台快速获取信息,实现编辑—作者—读者之间的无障碍实时流通,为期刊内容建设提供广阔视野和市场借鉴。
以上七个方面是笔者关于文学期刊如何立足内容、在真善美的标准下做好内容定位的思考和建议。在媒体融合发展新常态下,文学期刊通过各种载体和渠道,源源不断地将“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的作品传递给广大读者,用真善美推动整个社会进步,自觉承担全球大国文化责任和使命,这是文学期刊的价值所在,也是期刊永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