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阈下宗祠文化的价值及建设路径

2021-01-07徐闩锁罗彩云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宗祠乡风建设

徐闩锁,方 勇,罗彩云

进入新时代,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创新性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议题。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根”和“魂”,在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具有纲举目张的功能性作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然而,当前专家学者对于乡风文明的研究多侧重于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实现路径的构建上,鲜有把宗祠文化与乡风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系统性论述。另外,现阶段伴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基本完成,全国各地掀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热潮,围绕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蓝图探索开展乡村建设。虽然当前乡村聚落样貌的改善和优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其形,还要筑其魂[1]。当下部分地区在乡风文明建设中仍存在内生动力不足的现象,尤其是缺乏对宗祠文化遗产自身所蕴含着的丰厚传统文化价值的挖掘与活用。所以,本文将着眼于宗祠文化,并以此为根基,阐述乡村振兴背景下宗祠文化的当代价值,分析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宗祠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探寻新形势下宗祠文化建设的策略方法,以期能够在新的历史时期助力乡风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高质量落实。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宗祠文化的当代价值

宗祠是宗族血脉传承的殿堂,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承载了宗族衍化发展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信息,由此也塑造形成了真实多彩且富有人文气息的宗祠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2],为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其是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深厚的文化滋养。宗祠文化作为传统儒家文化在乡村的一种表现形式,以血缘为基石、亲情为纽带,深深植根于乡村社会的土壤上[3]。不仅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孝老敦亲等优秀的文化基因,还集中反映着宗族姓氏的精神面貌和道德情操。既在传统的宗族社会发挥着特殊功能的历史作用,又将为新时代新背景下的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内在动力,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收宗睦族,构筑民族精神高地

宗祠,又称家庙、祖祠。它是儒家宗法礼制的产物,是宗族祭祀、缅怀追忆先祖先贤的圣地,也是宗族成员聚会活动、议事决策的重要场所,被宗族视为精神信仰的中心,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正是这种特殊的象征意义促使着宗祠虽然只是传统儒家文化的外在物化表现形式,但结合宗法礼制后呈现出深厚的文化形态,成为中华民族培养集体意识和强化民族认同的重要依托。事实上,以同宗共祖意识、血缘渊源为基础的宗祠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存在外侵趋势,通过物质载体——宗祠,形成了社会横向联络组织,具有统一协调、群体整合的功能[4]。它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互助帮扶、安全保护和心灵慰藉,使其具有较强的内团体意识和归属感,推动整个社会的深层结构更趋向于民族共同体。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血缘、地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宗祠文化与时俱进,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精神特质,呈现出更为旺盛的生命活力、持久的精神聚合力和文化向心力。它围绕着宗祠通过开展一系列纵向的祭祀仪式(祭祖、祖先崇拜)和横向的联宗活动(证明公祖、校正班辈),潜移默化中对族众进行了集体意识的培养和民族认同观念的强化,并自然地把这种心理认同和文化积淀世代相传。因此,宗祠文化除了有力地发挥凝聚本族同姓宗亲的历史作用外,还能够通过各种祭祀联宗等横纵活动所内蕴着质朴而又强大的民族精神文化力量,实现有效激活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血脉深处的共同先祖意识和根基性情感,激发他们对“根”文化的探寻,让他们对于自身“身份”(“我是谁”“我是从哪儿来”)产生从未有过的历史渊源感[5],从而加强对共同族源的情感认同,加深宗族内部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进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宗祠文化既滋养了宗族成员间的情谊,又培育了中华民族认同感和荣誉感,成为全体中华儿女的“根”和纽带。不仅达到了实现收宗睦族的目的,还能凸显出中华文明的民族文化精神。尤其在当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宗祠文化更为突出的价值作用是有效增强民族集体意识,继而汇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全部的智慧,形成磅礴的中国力量和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凝聚力,构筑共建共享、共荣共生的中华民族精神高地。

(二)弘扬传统文化,构建文化教育实践基地

宗祠文化作为传统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除了通过祭祀仪式,还以其他的活动载体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教化功能。“光前”的价值旨归在于“裕后”。在传统社会,为了激励后辈子孙发扬先祖先贤的优良传统,以实现兴族旺宗,宗族倡导学习、宣扬耕读的重要性,并以宗祠为教育活动场所设立族学、劝谕族众立学业求功名,推动形成了中国传统诗书传家的学风和家风。现代社会视域下宗祠倡学的形式虽发生了新变化,但其目的旨归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宗族通过成立同乡会、微爱基金会,或设置宗祠奖助学金,用以激励成绩优良或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子继续完成学业。可以说,宗族捐资兴学、支持教育的善举,恰恰也是宗祠文化在现代社会继续发挥教化功能等积极作用的具体体现。此外,宗祠文化作为地方特色民俗文化,浸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社会的集中体现和形象展示,也是社会个体实现思想启蒙和道德涵养的教育基地。当前随着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蕴含着丰富价值内涵的传统宗祠文化,以自身独特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延续、传承和创新发展了乡村地域文化,在实现宗族成员精神信仰寄托的同时,还能促进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信息的承载传递。长期生活在浓厚的乡土情结的文化氛围中,有利于社会个体在文化熏陶中对自己的家乡、文化、语言和民族历史等产生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也是激发人们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等重要价值观念的内在基础和心理源泉。另外,以祭祀礼仪为基本内容的宗祠文化丰富了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并在喜闻乐见的纵向活动中提升了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实现自身精神世界的“脱贫致富”。尤其是陈列在祠堂内的族谱、楹联、匾额,它们作为传承宗祠文化的有形载体,不仅记录了先祖先贤的功德事迹和族规民约、家规家训,还蕴含着孝老爱亲、遵纪守法、团结互助、相亲友爱、邻里和睦等内容的优秀传统伦理道德,对于当代社会规范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换言之,宗祠文化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成为了新时期乡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要求的重要来源,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资源和鲜活教材。

(三)筑牢家国情怀,建设美丽乡村

家之有谱,国之有史,宗祠文化是培养家国情怀的历史源头[6]。它以深厚稳定的血缘亲情及诸多的物质文化载体(家谱、堂联、堂号等)为媒介,使得社会个体、家庭、国家间的相互联系变得密不可分,形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家国同构的社会治理结构。现代社会,原有的宗族制度解体,但并不意味着宗族社会的特征完全消失,家国同构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7]。事实上,宗祠文化仍然是人群聚合与社会结合的精神纽带。它以血缘为基石、亲情为纽带、宗祠为主要活动场所,通过宗族祭祀、祖先崇拜和联宗活动唤起人的血缘观念和同宗意识,并以暗示、感染、模仿等文化传承方式促使后世子孙实现与先祖先贤的心灵沟通,推动形成家国记忆,进一步强化了现代社会中弥足珍贵的饮水思源、家国至上的道德观念。因此,重温“族规”“宗祠”,深入挖掘其丰富文化内涵和历史发展过程,从中寻找先祖先贤先进的道德事迹素材,感受先祖修身克己的治家精神,体悟先贤治国平天下的民族情怀,汲取有益滋养,有助于个人有效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培育良好的家庭风气和增进爱国主义精神认同。尤其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宗祠文化所蕴含的优秀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地方认同和故土依恋,有利于增进自身认知层面的安身、安心与安业,有利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血缘联系,形成更加稳固的乡村社会关系。另外,宗祠文化是乡土文化的重要根脉,蕴含着丰富的、完善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方性知识,以及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形成并被农民群众所遵循的生态道德[8]。因此,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过程中,宗祠文化不仅会增强乡村居民的法制观念,还能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发展,树立新时代道德意识,构建自治是基础、德治是支撑、法治是关键的社会多元共治的乡村治理体系,勾勒出和谐有序、生动活泼的文明乡村生态。

二、乡村振兴过程中宗祠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宗祠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不仅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信息,还承担着社会基层治理和社会教化等重要的功能性作用,对当今乡村社会建设和农村群众发展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9]然而,在当前脱贫攻坚任务基本完成并全面转入乡村振兴的新时代新背景下,宗祠文化依旧受多种因素制约,在传承保护和挖掘活用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宗祠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能力不足

传承和保护宗祠文化的有益成分是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也为当下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有益资源。费孝通先生从文化本位出发,指出中国乡土社会具有乡土性、地域性和封闭性等特征[10]。然而,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演进,稳定的乡村社会主体关系和组织形式被打破,大量的农村群体更倾向于离开乡村进入城镇寻找就业创业机会,导致与宗祠文化发生断裂,宗族共同体记忆不断磨灭,认同感和归属感渐渐消失。尤其是在多元文化交织下成长的青年人群更是自我意识强烈,呈现出宗族观念淡薄、血缘关系意识弱化和宗族历史发展“虚化”等特点。因此,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祠文化受到严重挑战,传承的有效性正面临着“断层”,甚至消失的现实困境。另外,宗祠文化是宗祠建筑与历史文化传统、宗族血脉情感相互融合的产物,是一种宝贵的乡村文化遗产。但由于受错误盲从的群众性运动等历史因素影响以及多数乡村居民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意识的缺失,宗祠文化正处于“渐衰退”的样态中。同时,其核心物质载体宗祠作为古建筑,自身历史悠久、遗存数量多且空间布局较为散乱,一些乡村基层组织和相关单位由于资金限制和保障任务量大,未能及时有效地开展修缮保护行动,导致宗祠建筑破损、坍塌严重。此外,随着乡村全面振兴的推进,宗祠文化遗产遭到“建设性破坏”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具体而言,当前部分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和相关组织对中央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意图领会得不够深透,为了捞政绩、谋利益、图便捷,工作粗制滥造,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行动过程中缺乏深入调查分析和审慎研究规划,片面地追求乡村样貌整洁、建设形象工程,出现擅自推倒扩建、仿古翻建的行为,极大地破坏了宗祠原有的文化价值。

(二)宗祠文化的价值认识不清,社会功能弱化

宗祠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在乡村的一种表现形式,集中反映了乡村地区的生产生活面貌、伦理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内涵,为维系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观念的普及,传统宗祠文化的原生性功能日渐式微,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一方面,宗祠文化不仅蕴含了孝老爱亲、利国爱国等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同时也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的神话色彩以及愚昧落后的守旧思想。为此,新时期的一些基层干部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在农村地区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和破除陈规陋习行动中,因自身思想观念存在误区且价值认识不够全面,简单地把宗祠文化当作是旧社会的“残留物”和“代名词”,被视为封建糟粕,从而粗暴地全盘否定。导致宗祠文化蕴含的优秀传统伦理道德加速流失,引发乡村社会不同程度的“道德失灵”危机。此外,乡村居民受市场经济和功利文化的冲击,部分村民的价值观念发生异化,“理性化”把个人经济利益放在首位,对于乡风文明建设这类与自身利益没有直接关联的事项抱有默不关心、冷眼旁观的态度[11],严重削弱了宗祠文化所倡导的以集体利益为先的义利观,社会教化功能正面临着退化的风险。另一方面,宗祠不仅是祭祀崇敬、追忆缅怀先祖先贤的圣地,还是宗族惩戒褒扬、调节矛盾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在“皇权不下乡”的传统社会,由宗祠文化衍生的族权系统,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治理功能[12]。但随着国家法治体系和基层社会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治理能力下沉并逐渐深入到城乡社区,以更加科学完备的法治体系保障乡村建设的推进和乡村社会的管理。可以说,治理方式和治理场所的转变,也标志着宗祠文化原有的社会治理功能丧失,继而进一步弱化了宗祠文化在新时期乡村振兴中的价值作用。

(三)宗祠文化的创新转化力度不够,活化利用不足

宗祠文化作为乡土文化,既糅合了乡村地域特色民风民俗,也借鉴吸收了异域文化的有益精华,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悠久的民间风俗传统,对于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但近些年,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国各地的落地实施,学界对宗祠文化的价值研究依旧不够重视,相关人力物力投入不足。同时缺乏科学整体规划,专家学者往往各执一派、不成体系,相关学术成果也多局限在宗祠建筑风格以及族谱、人物传记、楹联匾额等领域的梳理、编纂、续写和保护上[13]。更需要指出的是,关于宗祠文化所蕴含着内涵价值的当代解读和意义重构仍有欠缺,对其物质载体的多功能开发利用也缺乏前沿理论探索,尤其是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融合发展更是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研究。另外,客观而言,新形势下宗祠文化的保护虽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部分基层干部缺乏全局视角和前瞻性战略思维能力,“死保死守”的现象更为突出。主要体现在对宗祠文化的时代内涵认识不清,功能作用开发利用不足,创新之举不多,将宗祠文化与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的自觉性不够[14]。此外,宗祠文化作为动静结合的乡村文化遗产,既包含了静态陈列的物质文化,又蕴含了动态创作的非物质人文精神,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但颇为遗憾的是,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实践中部分地区存在片面追求农村经济发展的现象,简单地认为乡村物质富裕了就是乡村振兴,对于这些极具文化价值的碎片化宗祠文化遗产未能进行系统性重组和深挖活用。例如,其物质载体宗祠内部空间开发利用不足,仅局限于传统节日时期的重大祭祀及庆典活动,平时多处于闲置的状态,甚至成为村民放置柴火及其他杂物的场所,这样不仅造成了乡村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还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宗祠文化建设的策略方法

宗祠文化作为乡土文化的重要根脉,是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源泉和文化阵地。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乡村文化振兴正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各界应充分认识宗祠文化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行动过程中更需要准确把握宗祠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衔接、国家愿景与农民需求的上下对接、宗祠文化传承发展与乡村建设的融合联结。因此,新时代新背景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双创”理论和四个“讲清楚”重要讲话为指导,以传承、保护、活用为主要脉络,因地制宜、综合研究、创新机制、科学施策,攻克乡村振兴过程中宗祠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让深受现代先进文化冲击而逐渐尘封的乡土文化的重要根脉得以延续、革新和发展,并源源不竭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提供精神动力,创新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

(一)深入调研、集聚合力,加强宗祠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乡村文化振兴绝不是敲锣打鼓、简单复古,也不是轻轻松松、盲目跟风就能实现的,究其根源在于激活乡村文化内在的创新创造活力。宗祠文化作为乡土文化的重要根脉,在引领乡村社会道德风尚、培育文明乡风以及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各地政府的文物保护部门及相关单位应高度重视、协同配合、高效发挥职能作用,在扎根基层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对乡村区域内的宗祠文化遗产广泛开展资源普查和鉴定工作,精确掌握其传承、保护和开发状况,以实现宗祠文化建设和当地其他社会民生事业的协调发展[15]。其一,各地政府要做好财政预算,加大对乡风文明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并设立宗祠文化遗产专项基金;同时也要建立健全监管机制,以加强对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的管控力度,确保做到专款专用和有效使用。此外,应围绕宗祠文化做好与市场经济的互嵌融合,持续深化乡村文化金融服务与改革,不断拓宽投资融资新渠道,健康有序地引进社会资本下乡[16],缓解部分乡村地区宗祠文化保护和开发资金不足的现实困境。其二,应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探索适合宗祠文化发展的传承保护体系。一方面,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研讨会,进一步从理论上探究宗祠文化的有益成分,推动宗祠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体系化和科学化。不仅如此,还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充分研究论证,为加强宗祠文化建设提供有效理论指导,使其文化内涵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得以全面诠释和创新发展。另一方面,从保护自身文学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出发,在立足于维护宗祠建筑等物质载体原真性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多种实践方式,严格规范地有序进行改造扩建、仿古翻建,以延续和保留其传统特色风貌,实现宗祠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同时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批判继承宗祠文化,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与时俱进地不断丰富其时代内涵和精神特质,激发宗祠文化的生命活力,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特色文化景观。其三,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相关文物主管单位应充分运用“大数据”“云平台”等先进的物联网应用新技术,对现存的宗祠文化遗产进行采集、记录和存档,推动宗祠文化的信息数据库建设,以实现数字化传承、保护和传播。总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与民间社会群体的沟通联系和信息交流,共同聚焦宗祠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等相关问题,聚合各方力量,构建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和群众参与的多元主体协同传承、保护和开发机制。

(二)全员发动、广泛宣传,积极引导树立正确的宗祠文化价值理念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进一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引导树立正确的宗祠文化价值理念是关键。因此,在新时代新背景下加快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必须先要从思想上引导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自觉转变宗祠文化存在意识,真正落地落实、落小落细。其一,加强宣传工作,提高乡村居民的宗祠文化认同。各地要注重创新手段和创新方法,以先进技术为支撑,文化内容建设为根本,积极探索宗祠场所的多功能利用和相关理论建设,创造性打造文化交流和文化创作平台,做好宗祠文化宣传工作。具体而言,社会各界应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及相关平台,积极推动宗祠文化遗产参加国内外文化展演。通过数字化、符号化的塑造手段,结合舞台化的表演方式展现宗祠文化古老的历史魅力和深厚的文化意蕴,继而吸引增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对宗祠文化的热爱,并健康合理地引导形成“寻根问祖热”,在寻“根”的过程中重塑人们的精神信仰,实现文化自觉自信[17]。此外,应充分发挥宗祠文化遗产在乡村社会中历史悠久的优势,通过深度利用宗祠建筑的内部空间,常态化、规范化地开展优秀传统文明礼仪、先进人物事迹巡回展播和民俗历史文化趣味课堂等丰富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促使乡村居民对宗祠文化的内涵价值形成足够的认识与共识,尤其是让青年人群从中看到宗祠文化未来鲜活的生长点,激发他们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意识,自觉参与到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潮流中[18]。其二,坚持抓好“关键少数”,引导乡村基层干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乡村基层干部在宗祠文化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上起着“头雁效应”。因此,必须要大力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教育管理[19],从而引导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宗祠文化理念,不断增强辩证思维,用历史的眼光全面考量宗祠文化的现象和本质,科学地认识宗祠文化的积极作用,提炼其实质精华,进而充分发挥其正向功能并积极运用于乡风文明建设中。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好“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从而牢牢地抓住宗祠文化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牛鼻子”作用,引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成为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引领者和推动者。总之,惟其如此,才能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保护好、利用好宗祠文化资源,让乡土文化的重要根脉世代传承,让宗祠文化的内容与时俱进,在乡村社会的土壤中孕育出各具特色的乡村文明果实,筑牢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

(三)深入挖掘、创新发展,活化利用宗祠文化遗产资源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各地应依托丰富的宗祠文化遗产资源,并结合自身地域特色,不断深入挖掘其内涵价值,增添乡村建设的文化底色。同时,以宗祠文化的活化利用集聚乡村生活样态中的文化元素,优化乡村生态人文环境,改善农村群众的人居环境,推动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其一,“以文为基、文以铸之”。应以党和政府倡导强调完善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契机,以满足乡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深入挖掘和提炼宗祠文化的优秀元素,融入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立优质高效的乡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系,从而精准地将优质文化服务输送至基层末梢。为此,要大力探索建设“宗祠+文化”新模式,充分开发利用宗祠文化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其物化载体宗祠的公共空间为依托,不断融入党建、乡村治理等时代新内涵,创造性打造乡村记忆馆、农家书屋、道德讲堂、家风家训陈列馆等文化活动场所,努力将其建设成新时代基层善治阵地和文化传播阵地[20],构建乡村社会的新地标。其二,“以人为本、以文育人”。要聚焦宗祠文化,狠花功夫、细做文章。既要围绕重大传统节日和节假日开展祭祀庆典活动,并以此为媒介激发农民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孝老敦亲等价值观念,进而深度融入到实际生活中,让他们内心有尺度、行为有准则,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规范,乡风家风民风美起来。此外,更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化、常态化、规范化举办姓氏文化节、庙会、先贤道德事迹诵读等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活动,让乡村群众能够在参与中更加直观生动地感受宗祠文化的魅力,不断丰富精神世界,进一步增进对宗祠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实现文化聚民、惠民、悦民的目标,为乡风文明建设注入文化动能。其三,“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宗祠文化作为乡村宝贵的文化遗产,千百年来通过静态陈列与动态创作的方式实现融合发展,充分体现了乡村社会的生活理念和样态,成为蕴含乡土文化气息、展现文化魅力的活态陈列馆。尤其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农村工作重心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背景下,各地更应该把握文旅产业的脉搏,积极推动宗祠文化建设与乡村经济的融合化发展,并充分发挥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等功能作用,践行“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深度融合原则[21],探索发展“宗祠文化+旅游”新模式。同时,应积极鼓励各地乡镇街道、社区村落深层次地挖掘和提炼宗祠文化内容,并结合自身地域文化特色,创新性发展乡村艺术展览、观光文化旅游等新业态,推动宗祠文化产业化发展,提升乡村文化经济创造力和生产力。概而言之,新时期新形势更应注重挖掘提炼和活化利用宗祠文化遗产,并结合时代要求创造性赋予宗祠文化新内涵,促进其社会功能创新转换,使之成为乡村发展的新引擎,助推乡村多层次、全方位实现振兴。

(四)科学统筹,充实和完善宗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22]。但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宗祠文化的传承保护和挖掘活用却面临着队伍活力不足、专业素养偏低和人才短缺的窘境。对此,应科学统筹,推动宗祠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政府引导、社会组织和群众参与,深入实施宗祠文化遗产传承活用培育工程,从而构建民间挖掘、社会引进、院校培养的多层次人才体系,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一支政治强、素质高、业务精、作风好的宗祠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开发人才队伍。其一,深入挖掘宗祠文化遗产传承人。新形势下农村群体受多种因素影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正发生嬗变,不愿意了解宗祠文化相关知识,更不愿意传承宗祠文化遗产。与此同时,老一辈的传承人正在老去。因此,深入民间挖掘宗祠文化遗产传承人势在必行[23],应通过规划引导、价值观念输入、典型示范,广泛在乡村社会发掘和吸纳宗祠文化遗产传承人。其二,坚持社会引进,深入开展“招才引智”活动。通过政策宣讲、条件供给、资金保障等多条途径、多种方法、多样方式来引进选聘宗祠文化传承和保护人才[24],让他们走进农村,知悉乡村社会的宗祠文化实情;走近农民,了解掌握乡村居民精神文化活动需求,从而高效发挥专业人才的优势特长,科学化、精准化施策,促进宗祠文化在实现传承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利用,以更好地服务广大农村农民,增强其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其三,各地政府和文物保护单位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有计划地采用选派骨干的方式充实基层,并积极组织开展宗祠文化振兴轮训,不断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强化战略思维,从而推动宗祠文化与乡村振兴实现融合发展。同时还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整合高等院校以及其他社会机构的资源,培养好、组建好宗祠文化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引发人才“上山下乡”新热潮。另外,应基于宗祠场所创造性打造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并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服务活动。通过组织专业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增强其宗祠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意识,进而打造新农民。在此基础上,更应当切实发挥好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其自觉参与宗祠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充分融入乡村建设的行动过程中,从而更有力地开拓乡村文化新空间,助推乡村实现文化振兴。

四、结语

宗祠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核和精髓,具有构建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构筑民族精神高地、筑牢家国情怀等价值作用,是新时代践行和弘扬以爱国法治、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因此,新的历史时期更要注重宗祠文化的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充分挖掘、提炼其功能内涵并深度融入乡村建设,从而有效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文化动能,成为乡村实现全面振兴的助推剂和导航灯。所以,宗祠文化与乡村振兴两者间的关系并不是相互对立、彼此消亡,而是相互交融、和谐共生。

猜你喜欢

宗祠乡风建设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于都县潭头村:推动乡风文明 打造幸福新农村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乡风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文明乡风聚人心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