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2021-07-26赵思洋李中生
赵思洋,李中生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解决“三农”问题是关系民生的根本问题,其首要目标就是要真正实现农村生活富裕,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快步实现。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因此实施并发展普惠金融是乡村振兴的新思路,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从乡村振兴的视角,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与2017年数据,对普惠金融实施五年来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收入及收入分配的影响。进一步促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使其精准施策,更好地为农民家庭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综述
已有关于普惠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普惠金融的概念、作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普惠金融对居民收入的影响等方面。国外学者对普惠金融的关注主要体现在监测扶贫活动的多样性和小额融资的影响、各国银行服务的获取和使用、金融发展与不平等、包容性金融体系设计原则、指数的计算及金融体系的发展与结构,金融包容性的触发因素和障碍等[1-2]。也有学者认为,发展普惠金融虽然使低收入群体获得了金融服务,但由于该群体其自身缺乏必备的金融知识等,不能增加其收入,反而形成负债,加大了城乡收入差距[3]。国内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普惠金融进行研究论证[3-12]。有学者认为,提高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可以有效促进家庭合理配置金融资产,特别是在农村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中实施效果显著,能够促使家庭收入增长反哺金融普惠。基于普惠金融振兴乡村建设的角度,邢惠然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建议进行研究,说明乡村开展普惠金融的特殊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建设任重而道远[13]。
本文采用CHFS 2013 年和2017 年的权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时间跨度较为合理,数据时效性强,可以有效探索国家普惠金融政策实施5年后农村收入的变化,给予了充分的政策吸纳时间,避免了由于时间跨度短、政策普及不到位而造成的研究误差。
(二)研究假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指出,“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基于金融共享理念,从农村家庭微观的视角,研究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收入影响因素,确保准确施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通过培训金融素养,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引导农村居民正确投资,加大金融投资指数,实现农民收入的多元化,增加收入。解决贫困地区金融荒漠化问题,确保普惠金融有效、长远落实。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普惠金融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家庭的人均收入,缩小了贫富差距。
二、数据来源及变量测量
(一)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基于西南财经大学在全国范围开展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CHFS),该调查从2011年开始,于 2015 年、2017 年、2019 年完成五轮追踪调查,其中 2015 年和 2017 年 CHFS 的调查范围包括我国29 个省份,共生成37 289 个家庭样本,从数据的成熟度、稳定度、时效性和时间跨度四方面考虑,我们使用CHFS 2013 和CHFS 2017 全国农村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保留了农村家庭的数据,并删掉了数据缺失的观测值,最终2013 年保留了 13 517 个数据,2017 年保留了 20 527 个数据。通过CHFS 2013 和CHFS 2017 两年金融调查数据比较农村家庭收入变化情况,实证分析普惠金融实施前后其对我国农村家庭收入的影响。
(二)变量测量
1.被解释变量
采用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对数表示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在CHFS调查结果中,家庭收入主要包括工资收入、农业收入、工商业收入、财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利用家庭总收入与家庭成员数的比值表示家庭平均收入,将家庭人均收入按分位数分类,再根据不同分位点上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情况分组:
Q90 即0.9 分位点的家庭人均收入为高收入组、Q70 ~ Q80 即0.7 ~ 0.8 分位点的家庭人均收入为中间偏上收入组、Q40 ~Q60 即0.4 ~0.6分位点的家庭人均收入为中间收入组、Q20 ~Q30 即0.2 ~0.3 分位点的家庭人均收入为中间偏下收入组、Q10 即0.1 分位点的家庭人均收入为低收入组,在我国低收入家庭一般享受农村低保等政策扶持。表1 给出了2013 年和2017年不同分位点上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值的情况对比。
表1 的结果表明,农村家庭贫富差距较大,2013年以来,贫富差距减缓,且2017年的人均收入高于2013年。初步说明包括普惠金融政策在内的各项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各分位点上家庭人均收入,且各分位农村家庭收入呈U 型增长。
表1 不同分位点上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值
2.解释变量
本文基于微观家庭调查数据,依据家庭普惠金融使用情况、服务情况和可获得性,运用金融普惠指标变量判断家庭是否使用正规金融产品和服务[7],并在其基础上,考虑普惠金融对家庭普惠的主要途径应该是接受贷款服务,其次是享有保险及其他金融产品服务,而单纯的存款不能充分体现金融普惠的程度,因此选取贷款、银行存款、金融产品(包括理财、基金、股票、衍生品、债券)、保险为正规金融服务的代表,进而将农村家庭划分为金融普惠家庭和非金融普惠家庭,有以上2种及以上视为普惠金融惠及家庭记为1,2种以下记为0。
3.控制变量
影响家庭收入的因素很多,参照卢亚娟等的研究,主要选择个体特征、区域特征作为控制变量,其中个体特征选择户主的年龄、家庭成员平均受教育年限、家庭人口数作为控制变量[7];区域特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控制变量,以国家统计局在2013 年和2017 年的GDP 的对数代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所有要素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
表2 2013/2017年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
从表2可知:
(1)家庭特征方面,我国普及义务教育,农村家庭成员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人口数下降。
(2)人均收入方面,我国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呈上升趋势,进一步说明2013年以来,农村家庭贫富差距在逐渐缩小。
(3)普惠金融有关指数方面,普惠金融比例上升,说明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普惠金融程度惠及大部分家庭,金融覆盖形式不断创新;但对于个别家庭,其成员的金融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需提升普惠金融覆盖广度。
(4)地区发展水平,各地区经济呈现显著增长趋势,说明2013年普惠金融的实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使用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来衡量金融普惠的程度,又由于影响家庭收入的因素很多,为能有效区分不同收入水平普惠金融影响效度,进而促进普惠金融精准施策,选择具有区间估计的回归进行估计。分位数回归(Quantile Regression)是一类回归模型,当解释变量普惠金融指数对不同分位数部分的农村家庭收入的分布产生不同的影响时,它能更加全面地刻画家庭收入分布的情况,并捕捉分布的尾部特征,通过不同的家庭收入的分位数得到不同的结果,进而根据结果分析普惠金融对不同家庭收入的影响,从而得到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收入影响的全面分析,而且回归系数估计更稳健,因此本文使用分位数回归的统计模型估计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家庭收入及收入分配的影响。
为了更便捷地发现数据之间的线性关系,选取家庭收入的对数作为因变量,建立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收入影响的线性回归模型。
其中per-income为家庭人均收入,XRural-inclusive-finance为农村普惠金融变量,该变量为虚拟变量,选取:贷款、银行存款、金融产品(包括理财、基金、股票、衍生品、债券)、保险为正规金融服务的代表,接受其中2种及以上服务的家庭视为普惠金融家庭记为1,接受2 种以下服务的家庭视为非普惠金融家庭,记为0;估计参数α为农村普惠金融提高1 个百分点而引起的农村家庭收入变化的幅度;Y为衡量家庭特征的变量,估计参数β为农村家庭控制变量的系数向量,包括农村家庭平均受教育年限、户主年龄、家庭成员人数;Z为衡量地区发展水平的变量,估计参数β为金融发展水平对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系数。ε是指无法观测的、能观测但很难度量等可能遗漏的变量对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用来减少可能存在反向因果、遗漏变量等导致的内生性问题。
(二)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
影响家庭收入的因素很多,对于农村家庭,既考量是否接受普惠金融服务对家庭收入的影响,也考虑家庭特征和地区发展水平等控制变量对家庭收入的影响,采用分位数回归进行估计来有效区分普惠金融对不同收入类群的影响,对2013 年与2017 年CHFS 中农村家庭数据进行分析,其回归结果见表3,4。结果显示,家庭普惠金融指数,受教育年限与家庭收入呈正相关,户主年龄与家庭收入呈负相关,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收入影响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
1.普惠金融指数对农村家庭收入的影响
表3,4说明:
(1)普惠金融在不同分位点收入水平上的影响不同,从0.1 至0.9 的九个分位点,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人均收入的影响系数逐渐降低,表明普惠金融的实施,可以显著增加低收入家庭收入,而对高收入家庭收入影响相对稳定。
(2)随着分位数的上升,金融普惠家庭的收入增加幅度由高到低逐渐减小,收入越低,影响越大;实施越早,效果越好,说明全面提高普惠金融实施深度和广度,可以缩小我国农村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
(3)从长期视角看,普惠金融已经全面覆盖高收入家庭,而对中、低收入家庭的影响是显著的。同时,当普惠金融全面覆盖农村家庭,其效度会降低。
2.家庭特征变量对家庭收入的影响
考查家庭特征变量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在回归分析中受教育年限和户主年龄均显著,由表3,4可知:
表3 2013年普惠金融在不同分位点上对农村家庭收入的影响
(1)从平均受教育年限来看,户主的受教育年限对农村家庭收入影响较大,表明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提高农村家庭成员教育水平,提高农民金融素养培训可以促进家庭收入的增长。
(2)从户主年龄来看,2013 年,除Q10 外,户主年龄与家庭人均收入呈现负相关,而2017年,1%水平上呈现负相关,所以户主年龄增长会降低家庭收入。
(3)从家庭人员数量上看,家庭人员数量对不同收入家庭的影响不同。
四、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根据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对文中假设进行验证,并进一步得出以下结论:
1.发展普惠金融可以促进农村家庭的人均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1)发展普惠金融能够大幅度促进农村低收入家庭的人均收入,缩小贫富差距;
(2)从长期视角看,普惠金融对中等收入家庭收入影响呈现稳定上升趋势,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农村家庭全面步入小康;
(3)有效利用普惠金融政策大力扶持农村企业,可以确保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2.家庭特征变量影响家庭收入,户主年龄增长与家庭收入呈现负相关,而教育水平促进家庭收入增长
教育水平能促进家庭收入增长,因此应采取适合农村家庭生活的培训模式,多元化、直观化、全程化提升农村家庭成员金融素养和信贷知识,提升风险意识,使其敢用正规信贷,善用理财模式,多渠道增加收入。
(二)研究启示
在乡村振兴视角下,普惠金融对居民收入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拓展普惠金融覆盖的广度,主要通过各种线上线下方式触达更多用户,降低门槛,扩大使用范围;二是深挖普惠金融覆盖的深度,引导农村居民深化金融素养,扩大金融服务多样性,促使普惠金融深层次触达居民家庭;三是增强普惠金融实施的效度,构架金融普惠服务体系,建立金融普惠—信贷流—增加农村家庭收入—收入增加再分配—普惠金融的良性循环,通过金融普惠达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为缩小城乡差距提供新思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正确引导居民提高金融素养,促使农村金融发展良性循环,进一步拓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和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