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多元化培养路径探索

2021-01-07程铭莉杨晓宁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社科类硕士导师

程铭莉,杨晓宁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当前我国处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节点,作为强国建设引擎的研究生教育,尤其是作为对培育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起到重要作用的地方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教育,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结合地方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教育现状,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文化发展需求,反思目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的实施方案。

一、地方高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

(一)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研究生培养规模日益扩大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高地。据统计,1949年我国研究生在学人数仅为629人,到2020年突破300万[1]。从新中国伊始凤毛麟角的精英化教育到2020年教育大国百万大军的大众化教育,累计完成千万高层次人才培养输送的研究生教育,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出,到2020年,“保持研究生培养规模适度增长,在学研究生总规模达到290万人”[2]。数据说明,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培养规模日益扩大。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从精英化到大众化、普及化,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教育大国的跨越。在国家“教育强国”发展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的研究生培养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二)社会发展需要地方高校培养多元化应用型人才

随着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培养已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客观上也给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当前,我国地方高校的数量与就学人数已占全国总数的90%以上,成为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3],地方高校在我国研究生培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地方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教育主要以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教学科研人才为目标。但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需要更多经济、法律、管理和新闻传播等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满足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需求有效衔接的主渠道。自1991年开始,我国逐步形成国家主导、行业指导、社会参与、高校主体、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格局,建立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教融合为途径的中国特色专业学位培养模式[4]。据2019年中国教育在线数据调查显示,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从2009年开始招生并逐年递增,8年间增长到40.2万人,占56%,规模首次超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5]。2020年专硕招生占比要达到60%左右[2]。专业硕士群体将成为研究生的主流。

可以看到,建国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有成就有贡献,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新发展新挑战。当前地方高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培养还不能满足高质量高水平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需求有效衔接方面还存在着发展瓶颈。

二、地方高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瓶颈问题

(一)培养目标亟待适应需求

培养目标是目标要素,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决定着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方向。

硕士研究生根据培养目标和方式的不同,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学术型硕士主要是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才,即学术硕士,简称学硕;应用型硕士则是从事教学和管理等非学术研究的人才,即专业硕士,简称专硕。改革开放伊始,由于博士研究生招生数量不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学术型人才从事科学研究。但后来培养的此类人才逐渐满足不了社会发展需求,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地位。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模糊:科研不如博士生、技能不如本科生、动手不如专科生,导致就业情况不佳,社会地位尴尬,需要进行根本性变革。但是由于受传统“知识本位”思想的影响,目前单一的培养目标无法适应社会多元化的人才需求。即便是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也难以摆脱学术型培养惯性的制约,以知识的传授和学术能力的养成为本,缺乏对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少或几乎不参加社会实践,把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学术化”,简单套用学术学位发展理念、培养方法,导致“两种培养方式在培养目标、入学形式、培养方式、考核评价等方面还有许多雷同”[6]9。在两种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没有明确的区分,对于“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关键核心问题没有搞清楚,很难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跟随时代脉搏重新定位和调整研究生培养目标,才能更主动、更及时精准地服务于国家战略。

(二)入学形式亟待丰富

当前的研究生入学形式主要是通过国家统一入学考试即初试,然后参加由报考院校自主组织的复试。长期以来,报考院校复试内容多是从专业基础知识方面考察考生学术功底,较少从实务性内容方面考察考生专业素养。导致一些实践能力不足,尤其是一些跨专业考生入学后很难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培养方式亟待与时俱进

培养方式回答“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包括导师指导、课程教学、科研方法等具体形式。

1.导师指导方式单一趋同

我国地方高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沿袭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式单一的指导模式,课堂上单方面灌输讲授偏多,缺乏师生互动及同学间的学术探讨与交流;学术上和理工类导师指导硕士研究生团队做实验以及做项目不同,人文社科类导师更偏向于“单打独斗”,缺乏对研究生在学术前沿的系统引领和高频互动,难以激发研究生对学术的关注与兴趣。

现有地方高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导师对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人才的培养模式趋同,指导专硕的导师主要沿袭辅导学硕的方式方法,专业理论和行业实践结合不够。部分导师长期生活在“书斋”中,虽然也接触行业内一些相关工作,但通常是出于研究分析的理论层面,并未真正深入到实际中去从事或者管理行业具体工作,因此更多是“纸上谈兵”,对强调注重实践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实效性还需加强,培养模式仍需创新,培养质量急需提高。

2.课程修读与实践应用脱节

(1)液相色谱条件:Agilent 1200 G1312B高效液相色谱仪;4000 Q TRAP型三重四级杆-离子肼离子肼质谱;XbridgeTM-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填充剂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流动相为乙腈-1%氨水溶液,梯度洗脱:0~45 min,15%~60%乙腈;45~55 min,60%乙腈;柱温25 ℃;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230 nm;进样量5 μL。理论塔板数按乌头碱计算不低于6 500。

首先是课程内容与时代前沿脱节。时代在发展,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前沿主题。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本科生不同,研究生不但要学习课程知识,还要具有学术视野,做具有前沿性的专业发展热点、难点研究。但现在一些地方高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与时代前沿脱节,同研究方向缺乏关联,不能反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容易导致研究生在读期间缺乏主动自觉的问题意识和清晰明确的研究思路,难以把课程学习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

其次是课程设置与实践发展脱节。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框架主要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研究生在读期间要修得学位规定的学分。无论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实践课程的设置不仅能够对专业理论问题进行相应的系统化验证,而且能够对专业实践疑难进行综合化的指导。相对于理工科来说,人文社科类研究生课程设置更多按照“学术型”培养模式,“应用型”课程设置不足,加之对研究生科研规范和方法引导不够,造成目前地方高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实践发展脱节,课程建设和培养模式不能有效衔接。

(四)质量评价亟待因需调整

培养质量评价是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能够监控和检验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强化研究生教育管理和质量提升。

1.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

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评价主体是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根据研究生出勤、课堂发言讨论、作业和课程论文进行考核评定。授课主体和评价主体都是任课教师。虽然地方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都明确规定了考核和考试,但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约束机制而流于表面化,淘汰率几乎为零,反映了我国缺乏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监管,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关注度不够。众所周知,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高端研究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却被作为逃避就业压力的避风港。一些研究生入学后没有目标、找不到方向,很难静下心来踏实做研究,浪费了国家教育资源。

2.考核评价重学术轻应用

目前对于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学业能力的评价标准多是论文的数量和级别等量化考评,疏于对研究生素质、实际工作能力和潜能情况的定性综合评价。同理工类硕士研究生相比,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导师课题的机会和经历不多,在科研方面训练较少,不能形成较强的问题意识与探究习惯。校外导师队伍形同虚设,考核评价很少涉及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难以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对实践性、应用型专业人才的评价需求。

总之,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地方高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虽然整体规模上涨,但是培养质量却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历年硕士毕业生学用结合率(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程度)看,哲学、历史学、教育学和法学等学科学用结合率相对较低,说明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存在问题,意味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必须因势调整、应需而动。尤其在新文科发展时代,与时俱进地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探索多元化的人才教育创新,更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因此,如何建构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多元化培养模式,怎样让研究生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相适应,是摆在变局下研究生教育改革面前的重要课题。

三、地方高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多元化培养路径探索

(一)采取多元化培养模式

“培养什么人”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命题。随着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研究生教育肩负着社会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教育部指出,到2025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数将增加到研究生总招生数的三分之二左右,更深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4]。在此形势下,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向以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转变。既致力于培养学术型和基础型的博士生准生源,又致力于培养为经济社会发展解决现实问题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实行的培养模式也不同。学术硕士实施学术研究型培养模式,专业硕士实行应用实践型培养模式,加强分类培养。学术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校教师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所以这种研究生培养更侧重以学术研究为方向的理论和研究,进行科研训练,培养科研创新能力;专业硕士则更多培养教师、律师、会计师等有专门技术背景的高层次人才,以职业需求为方向,侧重研究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养成,采取专业硕士“职业性”的培养模式。

后疫情时代,大健康理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人们所追求的健康不仅仅指身体机能,还追求精神、心理、道德、社会等全方位健康理念,从原来单纯地治疗身体疾病逐渐向预防、疗愈、养德养生观念转变。围绕着培养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新定位,探索从包括人文社科在内的非医学类专业中培养医学研究生,采取医学和人文融通的综合培养模式。这也是以新冠肺炎疫情变局为契机,寻求与社会需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高度契合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学科交叉融合的多元化培养模式的创新性探索。

(二)实现入学形式多元化

跟随新时代国家发展的脚步,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的需要,对地方高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入学形式应进行适当地调整,实现入学形式多元化。培养目标不同,研究生复试重点也不同。学硕侧重考核科研能力,专硕侧重考核实践能力,更强调一线实践经历和经验,侧重培养技能。在有实践经验和经历资历的基础上,进行在职申请、免试推荐等入学形式,是对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多元化的一种有益探索和尝试。

(三)促进培养方式多元化

1.导师指导团队制

导师指导团队是在导师负责制的基础上,由相同专业或者相同研究方向的导师成立指导团队。由责任教授带领,整合专业领域学术力量,带领研究生组成科研团队,汲取专业领域知识观点创新,了解专业前沿和发展动态。

导师指导团队可以建立多渠道多方式的导师和研究生交流机制,教学方式讲求多样化,导师从单一的讲授者、灌输者,变成引导者、启发者。这种导师角色的转变,是对研究生培养模式多元化的探索,相应地要求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对于地方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来说,导师指导团队可以安排有规律的学术沙龙,指导研究生定期做文献阅读汇报,尤其强调“原著研读”和学术前沿研讨,师生之间相互交流互动、相互启发借鉴,注重团队学习与个别化指导,做到拓宽研究生学术研究视野,增强研究生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从而达到提高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目的。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教研〔2017〕1号)提出要完善校内外“双导师”制。和人文社科类学术硕士研究生强调理论积累的科研不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更注重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在培养人文社科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过程中既需要校内导师给予理论指导,同时也需要来自长期从事一线工作、经验丰富的校外兼职导师给予实践指导。各有优势分工协作,建立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联合培养的机制,在人文社科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面采取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方式,是对培养具有优秀专业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益尝试,同时也是地方高校加强校地合作、服务社会发展的创新举措。

2.优化课程内容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要以社会服务需求为导向。瞄准领域前沿,反映本专业领域前沿知识和最新成果,反映经济、社会的现实需求。选择研究方法类课程内容,提倡跨学院,甚至跨学校选课,能够把本学科内容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形成与国民发展要求相契合的专业课程设置,使研究生在确立研究方向时能够把学术视野拓宽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大格局中。学术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要注重夯实理论基础,推进科教融合,以科研需求为导向,学习和科研紧密结合,传统认知与现代理念相协调,提升学生知识创新能力和素质;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要以专业应用为目标,学习过程中强调实践环节,促进产教融合、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相协调,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和素养,加快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在课程设置上还要有国际化视野,形成国际化办学理念。作为新时代高层次专业人才,要具备国际合作和沟通能力,以及胸怀天下的国际视野。所以,在人文社科类研究生课程设置上要通过开设双语教学、举办本专业国际前沿动态讲座等方式将国内外专业领域内容融会贯通,使研究生掌握国际政治、经济法律、习俗文化等知识,做到“知己知彼”“师夷长技”,加强他们参与国际竞争并维护本国权益的本领。

在课程设置上同样要讲政治导向,加强对研究生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研究生价值观的引领。开设各专业职业伦理必修课,通过实例讲授,使研究生思考职业使命与个人利益间的取舍和调适,使他们将从业人员的基本准则和行为底线深深铭记于心;通过进企业实习、下基层调研完成课题项目,使他们体会自我价值实现的意义;了解国情和民情,引导他们养成国民责任感、使命感和社会正义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同,增强“四个自信”,成长为引领正能量、产生正效益的时代精英。

在课程设置上也要强调人文素养。作为新时代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丰富精湛的专业知识、技术和厚重的人文情怀是其展翅翱翔的翅膀,不可或缺。在后疫情时代大健康理念背景下,学科壁垒逐渐被打破,各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在探索采取医学和人文融通的综合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加强对研究生的社会学、法学、伦理学、卫生学和艺术学教育,构建以人为本理念的立德树人新生态,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3.实现校内外资源共享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与外部世界的推动分不开。构建“资源共享型”的培养模式,跨校选修学分、辅修专业实现地方高校和部属高校教育资源互动共享,有效利用部属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弥补地方高校软硬件短板,提升教育资源利用率。地方高校与有文科优势的高校合作构建“资源共享型”的培养模式,主要在高校系统内部和高校系统外部上下功夫。

一方面要高校系统内部资源共享。高校系统内部资源共享,既体现在培养过程中也体现在培养评价上。在培养过程中,地方高校要积极为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提供学术氛围和科研平台,为师生创造教学和科研必备的资源条件,扩大学习和研究视野,丰富学科和专业背景。例如针对人文社科专业的图书馆数据库、大学慕课、名师示范课堂,开展人文社科学术沙龙、名家讲坛等,需要地方高校与其他人文社科专业实力比较强的高校实现跨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等互通有无的“软件”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享资源。

另一方面要高校系统外部资源共享。高校系统外部资源共享,主要体现在实习实践基地、不同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合作资源共享上。作为地方高校要加强与属地政府在资源共享方面的密切联系,建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基地群,提供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使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国家建设发展之间实现无缝对接。作为地方高校,要积极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探索实践、服务地方,为硕士研究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积极开展国际间友好交流合作,与国外高校开展合作办学、科研与智库合作、师资及研究生联合培养等项目,开阔研究生国际视野,拓宽研究生培养方式和渠道,加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不仅做到地方大学服务地方,而且在服务地方的基础上,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建立地方高校、地方与国家经济社会良好的人才培养输送循环体系。

(四)采取多元化质量评价模式

一套传递正确教育理念的培养评价模式,能够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2019年2月,教育部发文要求高校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和学业考核,明确了严格研究生考核退出机制,严肃学位授予制度权威的态度和方向。2020年有近30所高校公布了超过1 300名硕博研究生的退学名单[7]。孙春兰副总理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指出,要突出“研”字,“研”是衡量研究生素质的基本指标。而“研”字是由“严”字来保障的。只有严格加强研究生优胜劣汰的多元化质量评价,才能培养出未来的科研栋梁。目前,我国正逐渐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地方高校应成立研究生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评价机构,严格监管教育质量,创新培养评价模式,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设符合专业水平、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在质量评价上,地方高校要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建立校地合作平台,实施分类培养和评价。由校内导师、校外专家和质量监督办公室共同构成培养评价团体,建立借助现代信息化手段的考核体系,共同参与质量反馈。加强专业领域校外导师遴选、考核和激励机制,签订合作协议,将校外导师参与研究生教学培养、项目指导和实践评价列入工作量考核,强化校外导师的责任意识和指导评价作用。杜绝校外导师指导流于形式,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学术化的现象发生。在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培养评价方面尝试突破因资源不足而造成的专业发展空间瓶颈和研究生成长空间狭窄的桎梏,有效提升校内外导师教学、科研及评价水平,进而使地方高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跨上一个新台阶。

四、结语

当前我们正处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节点,经济社会的变革是推动地方高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多元化的外部驱动,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评价等市场需求又倒逼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促进研究生培养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构建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路径。立足地方,脚踏实地,理顺区域发展与国家政策关系,凝练地方大学办学新理念,创建校地合作新平台。放眼全国,放眼世界,在全球人才竞争新格局下,把握战略机遇,担负新使命、回应新要求,深化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地方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好局。

猜你喜欢

社科类硕士导师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月度荐书单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一束光
一束光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V eraW an g
社科类专业开展研究式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