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坚守初心使命的根本遵循

2021-01-07美,鲁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立德马克思主义育人

李 美,鲁 君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坚守初心使命的根本遵循

李 美,鲁 君

(西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坚守报国初心、勇担立德树人使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根本任务和神圣职责。广大思政课教师应在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中筑牢思想根基,在忠诚党和人民教育事业中坚守育人初心,落实教书育人神圣职责,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做新时代初心使命的坚定弘扬者、忠实践行者、接续奋斗者。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初心使命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是切实发挥立德树人作用的中坚力量。“如何培养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学校的永恒课题,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正是我国大学的时代使命。思政课教师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政治立场、忠诚教育事业、尽职培育时代新人、锤炼高尚师德。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1],并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个要”,其中“政治要强”是第一要求,讲政治是思政课教师最根本的政治底线,也是衡量思政课实效性的首要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就是要在思想认识、教书育人、课堂教学中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理想、政治主张和政治行为。

1. 要笃信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想

理想信念是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是立德立言立功的基石。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一大批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华儿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天我国的发展进步。”[2]为人类求得解放,为人民谋求幸福,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初心,也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政治立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意识牢固树立在思想上,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3],才能致力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实践。思政课教师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形形色色的流行意识中,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在遭受磨难和挫折时毫不动摇,在复杂的局势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悟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华,才能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把马克思主义信仰传递给学生,培养一代又一代为“理想”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繁荣发展。

2. 要宣扬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主张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经”,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4],更是思政课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持续向好发展,为思政课教师抵御和批判社会中各种错误思潮、扩大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支撑。因此,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脉搏,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凝心聚力,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研究,联系实际教学问题研读原著、深学细悟、研机析理,在教学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学生释疑解惑,让学生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感召和信仰的魅力。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为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5]9,思政课教师要在“常学、深学、践学”中吃透理论,提升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以彻底的理论说服学生、以真理的力量引导学生,增强立足讲台、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的底气,提升能教思政、教好思政的才气,让学生从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彰显思政课应有的理论魅力、思想深度,凸显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有力传播者。

3. 要践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行为

从哲学上讲,政治行为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指导下,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讲究政治规矩、履行政治责任、明辨政治是非、把好政治方向、做到“两个维护”,以正确的言行举止践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育使命。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139,政治行为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政治活动,实践特征是政治行为的外在表现形式。思政课教师需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指导下践行正确的政治行为,检验自身的理论认识,坚定理论自信,为他人做出正确示范。一是坚持“爱马言马、懂马信马、学马用马”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良性互动,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根本要求;二是坚定跟党走、听党话,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模范践行者。

二、忠诚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服务”的明确要求,从战略高度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重要命题,这是建设教育强国、党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国家人力资源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思政课教师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根本遵循。因此,思政课教师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服务”的明确要求,始终以“四个服务”为价值导向,践行“四个服务”的时代使命,永葆“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会社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育人初心和使命担当”[6]。

1. 坚持为党育人

讲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育人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7]教育具有政治性,能动地作用于政治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政治功能,是为国家治国理政所服务的。思政课教师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报国报民之志,向“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灌输”党的政治主张,贯彻党的决策部署,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个别国家防疫“乱象频出”,甚至将溯源问题政治化,落井下石,甩锅中国,美国造成的后果产生巨大的外溢效应,正在拖垮整个世界。清醒认识到西方国家对我国大学生的意识渗透从未停止,舆情的发酵、焦点问题会再次延伸到学校和学生中间。面对这些新问题、新挑战,要坚信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民服务和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党的最高利益和永恒价值追求。引导学生毫不动摇地坚持和维护党的核心领导地位,争做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 坚持为国育才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我国自古以来强调培养和造就人才的重要性,人才培养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大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8]。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才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无论是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是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如今华为的遭遇更是为世人敲响了警钟,要摆脱对美国技术的依赖,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必须靠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才能、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之接续奋斗。思政课教师坚持中国特色、扎根中国大地服务教育事业,面向“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满足国家战略需要和引领国际学术前沿统一起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将思想政治工作覆盖办学各方面、贯穿教育全过程。

三、构建“情”“理”融合课堂

思政课教师要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9]这个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牢记教书育人初心,站好三尺讲台,带着信念、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使命,“用心、用情、用力”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做“能教思政、教好思政”的称职教师,讲述中国故事、传承中国精神、迸发理论力量,引导学生在关注现实中与祖国同成长,主动用双脚丈量新时代的中国大地,有效提升思政课凝心聚力的育人作用。

1. 筑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小课堂

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是基础,是学生更好立足于社会大课堂的基石。理论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批判的武器”和“物质力量”,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觉抵御错误思潮的侵蚀,坚持正确价值取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因此,要防止各种弱化、替代课堂理论教学的倾向,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实存关系;寓马克思主义“道理”于“学理”之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使其牢牢占领学生头脑。“要把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把道理和情理结合起来,把案例与学生结合起来,让深奥的理论更接地气,把有意义的事讲得有意思、入人心”[10],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2. 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智慧课堂

思政课教师要突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地位,也要用好社会大课堂,思政课教师紧密结合国内外时政热点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以学生关注的难点和热点为突破口,突显思政课的思想引领作用,加强课堂互动环节设计和教学的情境性,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践体验等方式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最大限度“弘道”,切忌“照本宣科”“填鸭式”灌输。同时,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坚持”,不断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在为党和人民教育事业服务的过程中,时刻关注时代、关注社会,从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开拓视野,努力创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话语体系、育人体系,将思政之“盐”溶入教育之“汤”,让思政课“有知”更“有味”,为学生呈现可听、可视、可感的有温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让学生自愿常听、常想、常论、常悟,使理论知识真正入心、入脑。

四、锤炼高尚师德

教书先育人,育人先立德。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必须锤炼高尚师德,不断在立德、修德、践德上下功夫,争做“以德立身,以德施教”的“四有”好教师,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1. 情怀要深

以“大情怀”肩负“大担当”。家国情怀是每个中华儿女对华夏命运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和坚守,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古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传统;近有孙中山先生“亟拯斯民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的救国救民之志;现有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国为民情怀。正是这样的情怀使中华民族更具凝聚力。思政课为学生立德成人、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引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展现的情怀最能打动和影响学生,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把“小我”融入到“大我”中。存大志、做大事、立大业,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使莘莘学子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有用人才。

2. 自律要严

师德重在自我涵养,修德贵在自觉。思政课教师要以立德树人的使命职责要求自己,坚守道德底线、学术底线、政治安全底线,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为人师表”的风范,做到知行合一,修好个人品德。要经常对照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文明道德规范检查自己的言行,努力防止和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侵蚀。学古人“三省吾身”,每天问问自己:语言行为在课上课下、网上网下是否一致?对待学生是否平等和尊重?对本职工作是否尽职尽责?通过“自律”来提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以实际行动引导学生明理明德、向上向善、求真求美。

3. 人格要正

“吐辞为经、举足为法”,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教师在教学中折射出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政治立场、行为习惯都容易被学生学习,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具备高尚人格力量的教师,做到教师人格与教学行为的融合,才能发挥正向示范作用,屏蔽负面影响。思政课教师要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学生心灵中生根发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应躬身示范作表率,始终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在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人的过程中,注重以自己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深厚的学术涵养以及对学生的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来触动、感化学生,做塑造学生品行、品格的“大先生”,实现立德树人。

[1] 张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 2019-03-19(1).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4.

[3]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4]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428.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 杨德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对毛泽东和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传承和发展[J].重庆高教研究,2020, 8(5):5-17.

[7]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8-05-03(2).

[8]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22(2).

[9] 宋争辉.创新办学理念和格局 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J].中国行政管理,2021,37(1):153-154.

[10] 鲁君,杨文选.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加强学生品德修养的几个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 26(12):109-112.

Persistence on the Original Miss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in the New Era

LI Mei, LU Jun

(School of Marxism,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710054, China)

It is the fundamental task and sacred duty of teach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o stick to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serving the country and bravely undertake the mission of educating people with moral integrity. Teach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should lay a solid ideological foundation in the firm political stance of Marxism, stick to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educating people in the cause of being loyal to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assume the sacred duty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keep in mind the fundamental mission of “cultivating people with moral integrity”. They should be stalwart promoters, faithful practitioners and continuous strivers of the original mission of the new era.

new er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 original intention mission

G461

A

1009-9115(2021)02-0142-04

10.3969/j.issn.1009-9115.2021.02.027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XKS014)

2020-11-03

2021-03-07

李美(1998-),女,四川泸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校对:郭海莉)

猜你喜欢

立德马克思主义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