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中央厨房”烹制媒体融合大餐的泰州实践与思考

2021-01-07胡广宇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中央厨房传统媒体厨房

胡广宇

(泰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江苏 泰州 225300)

随着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媒体融合之势愈加深入。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加快媒体融合发展,占领舆论传播制高点,是摆在各级媒体面前的重要课题。自人民日报社全媒体中心——“中央厨房”首次运行以来,这一媒体融合的创新举措正式走入人们的视线,得到推广。

1 “中央厨房”的概念

“中央厨房”本是餐饮业的概念,主要是指应用机械化、自动化设备,集中规模采购、集约大批量生产餐饮半成品或成品的生产场所。其生产过程主要特点是按订单制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可二次加工、组合销售。采用中央厨房后,比传统的模式节约相当的成本,而且可以保证食品安全,实现产品标准和质量的稳定可靠。

媒体的“中央厨房”则是指记者采集的内容包含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素材,统一进入全媒体数据库,或者叫做“成品稿库”,媒体集团内部的各种子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根据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二次加工,重新“排列组合”,生产出各种形态的终端新闻产品。最后,按照传播速度的快慢,通过多种媒介逐级发布、传播。

媒体改变过去“分灶吃饭”模式建设“中央厨房”,目的是集合新媒体的“快”和传统媒体“全”“深”的特点,通过对传统采编流程的再造,采用“一个产品,多个出口”的模式,实现“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的新闻运营,从而有效地整合人力、信息、渠道等方面的资源,节约成本,实现新闻信息的多级开发,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提高传播效果,扩大传媒影响力。

2 泰州市媒体建设“中央厨房”的实践探索

2.1 整合采编力量,实现人员统一调度使用

“中央厨房”的优势是整合资源从而降低成本,具体到我市各新闻媒体都在内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资源整合。泰州报业传媒集团成立了“融媒体工作群”,汇集日报、晚报、新媒体中心的采编人员,采用特色化“中央厨房”模式,实现报、网、微各媒体选题、用稿的统筹和流动,有效打通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边界和阻隔;泰州广电传媒集团整合广播、电视、新媒体采编资源,组建“全媒体新闻中心”,打破原先栏目化运作的模式,实行采编分离,对采访力量统筹管理、打通使用。

2.2 进行流程再造,实现各环节紧密合作

“中央厨房”对采编流程进行再造,让新媒体平台有了内容支撑,让传统媒体的新闻得到更广泛地传播。泰州广电传媒集团以全媒体演播厅建设为统领,建成由核心平台、广播子平台、电视子平台、新媒体子平台、操作子平台等构成的全媒体内容汇聚分发平台,实现了新闻素材的统一汇聚、新闻生产的资源共享、运行流程的集中监控,使策划、采集、制作、编排、传播等各个环节实现无缝链接、实时联动。

2.3 媒体深度融合,实现传播力有效提升

建设“中央厨房”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不同媒介之间优势互补、一体化融合发展,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良性互动的全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越是遇到重大宣传、突发性报道,越能体现其优势,在市委全会、泰州市创新发展大会、旅游节、梅艺节、医博会等重大宣传战役中,“中央厨房”模式有效实现了各类资源的共享和互动。第一时间在新媒体首发,传统媒体陆续发;新媒体发动态,报纸重深度,广播传声音,电视推视频。做到集中采集、多元分发,实现新媒体、传统媒体的个性化梯度播发,内宣外宣联动,各类媒体互为补充,通过全天候、多渠道、立体化方式,加快传播速度,丰富呈现方式,取得了相互呼应、相得益彰的宣传效果。

3 需解决的难点问题

实践表明,“中央厨房”既是场所、硬件,也是机制、理念,用好“中央厨房”这部传统媒体转型和新闻改革的“启辉器”,主要解决“如何用”“谁来用”“用得好”这三个问题。

第一是“如何用”。“中央厨房”有了以后,业务流程是否顺畅,真正实现“一个厨房生火做饭”的高效,还是仍旧你说你的,我干我的自开“小灶”?改革的难点在于摒弃原来的思维方式和作业习惯,使流程更通畅,协同更自觉。目前我市媒体“中央厨房”的运行方式,有采编流程上打通的,但组织架构上没有彻底重构;有组织架构上进行了整合的,但传统行政组织结构色彩依然浓重,没有形成一套流畅高效的从简单新闻线索到多样化全媒体产品的生产体系,薪酬激励体制也没有实质上改变传统“计件制”的考核方式,缺乏传播效果的考量。如何进一步转变观念完善体制机制,实现指挥资源的统一调度,让新闻产品实现最优化生产,让分工合作更加畅通是努力的方向。

第二是“谁来用”。“中央厨房”能否更好地发挥作用,关键在人——“厨师”是否善于选料、调味、烹饪以及设计出令人愉悦的视觉造型,使“精神食粮”的色、香、味、形、器、料都臻于完美。这就要求“中央厨房”的“厨师长”具有融合思维,善于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长处,融合文、图、音视频、超级链接、可视化的动态数据和位置信息等内容。因此,只有成为采编、播音、主持、制作等多方面的行家里手,既熟谙新闻传播规律又具备全媒体传播能力,才能在融媒体环境中游刃有余,而在我市这类“全媒体型”人才凤毛麟角,急需解决人才匮乏问题,突破制约“中央厨房”运行的短板。

第三是“用得好”。无论媒体如何融合,渠道怎么变革,内容永远为王。“中央厨房”到底有没有产出优质的作品和服务,效果是检验“中央厨房”的唯一标准。提升原创内容特别是精品内容的生产能力,这是媒体融合的根和魂。就我市而言,由于信息采集的源头相同,只是整合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多个平台资源,从表面上看“中央厨房”的菜品的确丰富了,但从原材料到加工并没有呈现风格多样的突破,有时带来同质化倾向的问题,存在信息采集不集中、选题策划水平不高、精品意识不强等问题。

4 建好“中央厨房”的思考

“中央厨房”不是简单地为媒体配菜、做菜、选菜的场所,而是助力传统媒体进行转型的先进手段和有效载体。融媒体时代,最应该注重的是内容,最需要创新的是机制,最值得珍惜的是人才,最能够依托的是技术。

4.1 坚持内容为王,进一步提升媒体核心竞争力

没有内容支撑的媒体融合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论“中央厨房”建设得多么美观、先进,烹制出符合大众口味的佳肴才是制胜法宝。要巩固权威性。主流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中央厨房”建设要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天然优势,将受众对传统媒体的信任感移植到新媒体上,打造权威性品牌。要引领价值观。主流媒体肩负传达党的声音、反映群众心声、引导社会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责,媒体融合要坚持正确导向,勇于占领宣传舆论高地,引领主流价值观。要体现多样性。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受众对新闻产品提出了分众化、差异化、精细化的需求,这正好契合“中央厨房”“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的运营理念,可以根据不同媒介的特点,在分层次和多样性上下功夫,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4.2 坚持机制为要,进一步创新适应发展的体制机制

“中央厨房”式的全媒体融合会给传统媒体的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运营方式带来深刻的变化,不仅要改变观念再造流程,更要在体制机制上创新。要重构组织架构。要做好顶层设计,高规格配置全媒体中心,实现新闻策、采、编、发的全媒体、全流程、全天候,从而保证“中央厨房”常态化运行。要完善激励体制。探索建立职业晋升通道。告别传统媒体“计件制”,转为以“点击量”为主要考核指标,多重评价机制相结合的加权考核办法,通过对稿件的转载、评论、点赞来综合评分。要创新报道模式。要根据新闻内容的时间和空间特点,以最适宜的媒介手段,融合使用多种技术形态的报道形式,实现多维度交织的内容编辑要求,全面适应媒体融合发展。

4.3 坚持人才为本,进一步加大全媒体人才的培养培育力度

建设一支政治素质硬、业务水平强的人才队伍,拥有一批真正有使命感、责任感和执行力的创新人才,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基本保障。要加大培育全媒体人才。要通过邀请专家授课、高校轮训等方式,开展系统培训、专项培训、常态培训,提升存量人才的全媒体能力,做到“一专多能”,培养一批全媒体复合型人才。要注重人才选与留。要制定人才战略和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强化内容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等各类人才引进、挖掘和储备,努力吸引人、用好人、留住人。要在实践中锻炼队伍。要通过新闻实践尤其是重大宣传战役的实践提升新闻工作者的能力,强化记者对“中央厨房”全流程的熟练掌握和全媒体发稿意识的养成,加速他们从传统型媒体人才向全媒体人才转变的步伐。

4.4 坚持技术为基,进一步提高平台建设的开发应用能力

当下,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无疑会重塑传媒格局,主流媒体只有补齐技术基因才有可能逐步实现转型。要建成一套系统平台。一般认为,“四个一”(即一个工作平台、一个技术支撑体系、一个全媒体内容管理系统、一个传播效果监测反馈系统),是“中央厨房”基本配置标准,媒体可以参考先行模式和先进经验,积极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最新技术,进行体系平台建设。要建设统一的底层架构。采取统分结合的方式,即底层架构必须统一而应用层可以根据自身的特色分别探索,这样才能更广泛有效地进行用户沉淀,在此基础上可以将用户标签化,根据用户需求生产产品,分众化地提供内容服务。要确保融合效果。要实现“中央厨房”常态化运作的前提,是要实现采编流程的彻底重构和优化,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技术平台的融合,需要报、台、网、端、微等各业务系统的磨合、适应,并在使用过程中提出新的需求,使“中央厨房”平台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中央厨房传统媒体厨房
厨房里打电话会引发爆炸?
媒体“中央厨房”的实践与思考
以“互联网思维”推进城市广电媒体融合发展
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思考
萌萌兔在哪里
拥有这些厨房神物“小改造”也能翻身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