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思考

2021-01-07袁建华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三农育人思政

袁建华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1]。教育部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构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为新形势下课程思政指明行动方向。高等数学是农业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其内容及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中都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因此高等数学课开展课程思政很有价值。

1 积极打造教师队伍,强化课程思政关键因素

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直接实践者,在大学生课程思政工作的建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1]。”因此,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至关重要。一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教师的“四个自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转变教师重知识讲授、技能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使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以“传道”为己任,为人师表,既当好“经师”,又当好“人师”。二要充分利用集体备课、专题培训、典型示范等方式对教师进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方法培训,使教师既精于“授业”“解惑”,又善于传“道”。三要鼓励开展高等数学课程思政课题研究,征集评选高等数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推动教师提高高等数学课程思政能力。四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在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年度考核指标中设置课程思政考核点,促进教师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工作。

2 加强课程建设,夯实课程思政基础

“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没有好的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教材选编、教学计划编制和课堂教学实施等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因此实施“课程思政”,首先必须修订完善教学大纲,明确课程思政切入点,使课程思政目标具体到章节,形成课程教学、课程思政双大纲,从而使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有章可循。其次要完善教材,植入相关数学史、数学家事迹等思政素材,并加强教材内容与新思想、新理论的有机融合,做到“课程思政”进教材。再次,在各类优质课程评比中设置课程思政指标,以使优质课程发挥课程思政示范作用。此外,要着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精选学习平台,加强在线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互联网+”环境下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新模式,打造品牌“金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 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筑牢课程思政主阵地

课堂是课程育人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课程育人的主渠道。一要加强教学组织管理。通过严格出勤纪律、上课纪律等,培养学生的文明和规矩意识,进而使学生养成文明和守法习惯。二要结合章节内容融入我国数学家故事等数学背景知识。数学背景知识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资源,可以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讲到微积分部分时,介绍我国近代数学教育鼻祖李善兰在微积分方面取得的成就和所作贡献,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三要用好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高等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如极限、导数、微分等概念均来自实践,是实践观点的具体体现;偏导数的概念中包含着相对静止观点等。四要重视解题方法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解题方法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要高度重视解题方法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如求解微分方程时,有时要将自变量、因变量的身份互换,可启发学生在生活中与他人相处要懂得换位思考。五要革新教学手段。教学中,积极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展示图像,呈现过程,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4 强化课外延伸,提升课程思政效果

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渠道,但大学生的课外时间较多,所以开展课程思政还必须结合高等数学的特点适度地向课外延伸。一要严格作业要求。坚决杜绝抄袭作业和不认真完成作业的现象,加强学生纪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的培养。二要建好用好通信或网络教学平台。利用在线课程平台、课程微信群或QQ群向学生推送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家事迹、数学史等背景知识以及其他相关材料,供学生预习使用,使学生课前即悟出一定的道理。三要大力开展数学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高等数学竞赛或参加数学建模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四要多与学生接触。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开展课程思政奠定情感基础。

5 注重“三农”情怀培养,凸显农业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特色

教育部2020 年5 月28 日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 号)强调农业院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所以“高等数学”课必须将“三农”情怀培养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一是将“三农元素”融入教材。如在导数的应用、定积分、微分方程等章节,可引入农业方面的数学模型,补充与专业应用相关的例题和习题,彻底改变现有数学教材与专业几乎没有联系的现状。二是让高等数学课上出“三农”味。结合知识点,介绍“三农”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体会农业的重要性,增强对“三农”的感情。如讲到最值应用时,注意补充养殖业的最佳规模、农作物的适宜密度等数学在农业方面应用的例题和习题,让学生在听课和做练习时既体会到数学的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农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开展以农业问题为主的数学建模活动。如进行生猪养殖场的经营管理模型研究等,引导学生应用数学建模来展示农业生产过程,研究如何使农业实现更高效率,农产品达到更高质量,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现代农业、精准农业的重要性,增强爱农兴农的责任感。

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开展好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是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实践中既要防止显性化、形式化,也要防止一阵风或时搞时停,要坚持不懈地不断提高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努力打好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课外延伸、特色打造的“组合拳”,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猜你喜欢

三农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