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初中美术教学的创新途径

2021-01-07江苏省灌南县苏州路实验学校房丽丽

天津教育 2021年32期
关键词:摆件感知力美术作品

■江苏省灌南县苏州路实验学校 房丽丽

美术核心素养基于美术这门学科而存在,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美术知识,同时还包括养成良好的美术习惯、美术审美,以及如何就具体的美术问题展开思考等。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美术教学,能够让学生对眼下的艺术之美内化成一种感知,提高自身的内在素养,无形中形成良好审美观,让学生更加热爱美术学习。

一、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内涵

2014 年,我国教育部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个概念。核心素养的内涵在于,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生活情景时,可以有效通过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的学科观念(非一般性知识),调动自身的学习思维与技能,在分析、提问、解决问题时展示出的一种个体品质。核心素养的性质就在于让学生拥有“最关键”与“最必要”的素养;核心素养代表了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可以通过学习提高;核心素养兼具个体性与社会性价值。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美术对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作用

初中美术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阶段通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完成对学生的启发,让学生产生对美术与生活的向心力,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以人教版初中美术“平面设计的盛宴”为例,这个单元是“设计应用”章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注重提问、引导、启发的流程,让学生学习平面图形设计的技巧,并从中感知图形之美与图形对美术的作用。教师拿出苹果实物并画出图形,学生根据教师所画图形再添加笔画,连续几次的添加会让图形发生很大变化,从而引出“平面图形创意”的课题,引导学生进入对图形创意的初始认知状态。在观察图形过程中,不同的图形会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思考。如苹果的局部会让学生联想到钥匙轮廓、细胞、饼干等,学生能够理解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会得到不同的答案,进一步积累不同的美术记录方式,提高学生对于图像观察的素养。核心素养包括了文化理解素养,在分析“平面设计的盛宴”中图形时,有的学生就会发出这种感叹:“这个图形中,把眼睛画成地球,通过流泪,警示人类应当守护地球。”学生可以从人类环保、和平、可持续发展的不同维度来理解图形含义,可以从社会、人文、地区等各个层面去解读美术作品,分析其中的创意,展现了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作用。学生通过建立起的图形识读能力,有效地提高了美术创意素养,加深了自身对于美术的文化理解。

三、核心素养下初中美术教学实施策略

(一)结合情境教学

一切美术教学实施策略的铺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使其更积极地鉴赏日常所见的美术作品,感知美术这门学科所蕴含的美感。教学中,教师可按照具体的教学大纲实施构思,以教学生动性、趣味性为宗旨,结合情境教学法创设班级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具体的美术形象中感知美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人教版初中美术“摆件巧安排”为例,一般的教学方案主要是教师向学生展示教材中的各个居室,并解释不同摆件放在不同位置的理由。其教学主体性依然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仍在接受“填鸭式”教学,无法探索美术的构建魅力。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美术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展示不同房间的照片,并安排若干个摆件,以小组为单位,7个学生为一组,让每个小组选择各自的居室,按照学生的美术审美来安排摆件。如A 小组选择了儿童房,在墙壁选择上,倾向使用活泼的色系,如浅黄、粉红等配色方案,地板铺设暖色系垫子,给孩子以安全感,使儿童居室不会有压抑感觉;B小组选择了成人卧室,小组将墙壁颜色设计成白色或茶粉色,墙面挂有插花装饰画、电视,卧室为极简装饰风格。情境教学的作用,就是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具体场景的设计过程,让学生的想法得到落实,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同时,在学习“摆件巧安排”过程中,学生亲手布置,更加能够体会出美术设计的魅力所在,不断调整摆件的搭配、从而爱上设计,培养了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学习专注力。此外,教师还应当在情境教学中善用跨学科教学,将其他学科知识转化成美术学科知识,在丰富自身知识体系的同时,主动构建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知识点的连接,更从容地进行教学。

(二)调动学生感知力

学习美术离不开对美术审美与感知,这也是美术学习中最重要的核心素养部分。具备出众的审美水平,表示学生在面对美术作品时,能通过运用自身建立起来的审美观对作品进行评判,并能够发掘出别人不易察觉的作品价值。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美术感知力的培养,因为只有感知力足够敏锐,学生才能“发掘”作品价值,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以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纺织女”为例,这幅作品画出了女性劳动者纺织的画面。教师在教学前先对这幅作品进行内容介绍,接着让学生默默观察这幅美术作品。通过观察,学生可以体会到这幅画运用了神话与现实呼应的对比手法,两个不同的场景出现在同一个画面里,隐含了画家对于两种阶级不同的艺术表达。教师应当清楚地意识到,学生美术审美能力和感知力的提高绝不能只立足于懂得欣赏美术作品中“技巧”部分这一标准,更要求他们懂得体会美术所传递的艺术之美。这也是核心素养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知识素养的最大区别,学生有能力透过现象(美术作品的浅层技巧)看到本质(美术作品的情感表达),教师要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之拥有正确的价值观。

(三)激发学生思考能力

美术教学中,富有深度的提问是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能过于浅显,防止学生失去探寻的兴趣。教师的提问要保持开放性原则,甚至所提问的问题可以没有答案,因为问题越开放,越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引导他们不断寻找问题的答案,让学生之间互相探讨,用自己的观点去碰撞对方的观点。例如,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为什么喜欢梵高?”“第一眼看见梵高的画是什么感觉?”“为什么梵高伟大?”“《星月夜》为什么会有独特的美感?”等。思考的目的是为了找寻问题的答案,教师要创设一个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展开讨论,培养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独特观点的班级氛围,在积极的核心素养下参与评价。学校要充分调动自身资源,与美术馆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并利用馆内资源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提高审美趣味。学校也可聘请一些专业的画家、手工艺人前来讲课,借用非教师、非学生的第三人称视角,分享工艺制作方法,让学生思考每一件美术物品蕴含的细节,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对国家发展来说,核心素养历来被当作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标准。纵观国内外课程改革背景下,以学生核心素养促进改革已然是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以教师与学生两个视角提出了初中美术教学的重点,教师应当善于结合情境教学法生动传授教学,调动学生的感知力,注重培养学生懂得融会贯通、整合知识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为社会培养全面型人才。

猜你喜欢

摆件感知力美术作品
培养孩子情绪感知力很重要
清代贝雕刀马人摆件赏鉴
稻草人小摆件
温暖系美食摆件
母鸡
长笛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力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奏响音乐教学的和谐之音
鉴赏形象,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