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方共赢 多效叠加——农业生产托管赢得现代农业新未来

2021-01-07王帮高

山东农机化 2021年4期
关键词:莱州市社会化农户

本刊特约记者 王帮高

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和现实选择。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托管服务新模式应运而生。莱州市本着“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服务自选”的原则,设计了农业生产“全托”“半托”“股份合作”等多种服务模式,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补齐了“三农”工作中的短板。为把握好粮食生产主动权,莱州市紧紧围绕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把发展以服务小农户为重点的土地托管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切入点、突破口,大力发展多层次、多类型、高水平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莱州农服”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供给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完备的服务体系推进了现代农业大发展

自莱州市被确定为全国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和全省“两全两高”农机化示范县以来,莱州市委、市政府将农业社会化服务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任务,高位部署农业生产托管工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托管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意见》《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目标、实施路径和工作举措,同时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协调小组,在全市构建了比较完备的行业发展政策体系。

“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挑起了“莱州农服”的大梁。这些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农机装备优势,创新服务模式,增强服务能力,做到了服务链条向耕种管收、产地烘干、产后加工等“一条龙”农机作业服务延伸,服务内容向农资统购、技术示范、咨询培训、产品销售对接等“一站式”综合农事服务拓展,为提升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实现农业节本增效,推动适度规模经营,连片地推进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绿色高效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探索出有效路径。

多元化服务主体联结着社会多方利益

把培育服务主体作为社会化服务的基础,积极培育多元化服务主体,构建多层次的服务供给体系,是莱州近几年开展农业生产托管积累的宝贵经验。围绕合作服务,发展超过100个服务型合作社,充分发挥其服务成员、引领农民对接市场的纽带作用。围绕订单服务,发展超过35家服务型龙头企业,通过引导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和订单方式为农户提供全程服务,企业通过基地建设和订单方式为农户提供全程服务,发挥产业链的服务带动作用。围绕专业服务,发展各类专业服务组织215家,其中专业服务公司23家。围绕全产业链服务,发展农业产业化服务型联合体22个。

2020年,莱州市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出台培育发展联合体的指导意见,相继组建了各类产业化联合体,形成了覆盖农业生产全产业的服务链条。围绕统一经营,拓展村集体服务功能,鼓励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新组建的村集体组织开展服务,开展服务的集体经济组织达975个。

服务主体多样化加快了服务方式和机制创新。近年来,莱州市立足于各自产业特点和农户需求,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丰富多样的农业服务方式,将耕种管收等生产作业统一托管给服务主体,有效解决了传统小农户技术水平偏低、劳动力不足的难题,成为广受欢迎的服务方式。随着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农业产业链不断拓展,参与服务的主体不断增加,服务内容不断增多,不仅需要服务主体与生产组织合作,也要求各类服务主体协同协作。因此,莱州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积极鼓励各类服务主体与经营主体之间、服务主体与服务主体之间,围绕同一产业或同一产品的供应链,以资金、技术、服务等要素为纽带,通过服务联合体、服务联盟等不同方式开展联合与合作,实现功能互补、融合发展,大大提升了“莱州农服”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向优向好的服务质量赢得市场

农业生产作为自然生产过程,与服务主体的服务行为有关,更受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从而给服务质量和效果评价带来难题,不但影响了农户对服务的接受程度,还导致服务主体良莠不齐,难以形成良性竞争。为此,莱州市政府部门积极引导行业协会、标准协会等单位牵头,立足于当地产业实际和社会化服务的需要,研究制定了各类作业服务的标准和规范,主要包括小麦、玉米播种、植保与收获等技术要求和作业标准,为农业社会化服务质量和效果提供公平公正的评价依据。

好的服务不仅需要行业规范和标准,更离不开合同的指导与监管。莱州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在指导服务主体开展生产服务的同时,引导服务组织合理确定各环节作业服务的价格,指导服务主体和农户规范签订服务合同,合理确定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减少双方的争议和纠纷。另外,还帮助他们不断完善服务主体信用评价机制,建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名录库,对各类服务主体进行动态监测,开展信用打分和分级,促进服务主体的优胜劣汰,对农户满意度低的服务组织,将纳入黑名单,取消其今后承担市农业农村局项目的资格,从而实现农业服务业的良性发展。

莱州连续2年争取省财政资金400万元,在全市组织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规范化试点,研究制定《社会化服务行业管理办法》《托管服务规范》等制度,着力促进行业规范。每年都要召开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专家评议会。从农业机械、农机推广中心、农经中心等部门以及部分镇街的业务骨干中抽取9名专家组成项目评议专家组,由各镇街推荐的农业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组织逐个对自己的机械设备、设施、主要作业区域、进行托管服务的计划等进行现场答辩,然后由专家组进行现场打分,最后确定项目实施单位,这些项目实施单位都要被纳入莱州市农业服务主体名录库,目前纳入名录库的农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达300余家,从根本上保障了“莱州农服”质量的提升。

灵活多样的服务模式得到广泛推广

针对当前多数农村地区空心化、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莱州市把生产托管作为政策支持重点,鼓励引导各类服务组织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和不同经营主体的实际需求,发展单环节托管、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综合托管、专项服务托管、劳务托管和全程托管等多种不同社会化服务模式,为农户提供保姆式、集成式服务,把小农户带入现代化生产轨道上。

“农机合作社+农户”。由服务组织为小农户量身定做统一服务模式,直接为农户提供服务。莱州市朱旺维松农机专业合作社,从2009年合作社成立之初,对450亩土地全托管服务,为农户提供统一育秧、统一植保、统一农机作业、统一烘干仓储、统一加工包装、统一销售的全程服务,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

“股份经济合作+农户”,即具备服务能力的村集体直接为农户提供服务。莱州市文峰路田家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购置机械和烘干收储设备,为农户提供生产储运等服务,达到村集体和农户共赢效果,进城务工的农民安心在外挣钱,不用担心田地撂荒,年终时还能拿到“红包”。

“村集体+农机合作社+农户”则是由村集体发挥“统”的功能,将农户土地集中托管,交由专业服务公司统一服务。莱州市郭家店镇于家河村北崮山农机合作社通过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引导村民将山上分散的土地委托给村集体统一经营,村集体对外招标服务组织统一服务,做到“农户委托、统一经营、专业生产、银行跟进、保险保障”,解决小农户生产中的科技、资金、机械、保险等问题,发展订单生产,杜绝了山地被撂荒的问题,收益通过“保底+分红”的形式促进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

猜你喜欢

莱州市社会化农户
酒心糖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古镇中的小池塘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我和我的家乡
山东莱州市加快推进石材产业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