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灵岩寺碑颂并序》碑考

2021-01-07阳,王

泰山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碑文鲁班禅师

杨 阳,王 晶

(1.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000;2.山东女子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长清灵岩寺有唐代书法家、文学家、北海太守李邕撰书的《灵岩寺碑颂并序》碑(以下简称《灵岩碑颂》)一通,自宋代赵明诚《金石录》著录后,为历代文人史家所关注。如清代阮元《山左金石志》卷十二、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五十七、吴荣光《石云山人文集》卷五、李葆恂《三邕翠墨簃题跋》卷一,近代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卷七七、方若《增补校碑随笔》等均有考释。当代温玉成、马丛丛也各有考论专文(1)温玉成.李邕“灵岩寺颂碑”[A].中国佛教与考古[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512-522.。笔者对此碑内容拟作进一步研究,试揭析其中所蕴寺史沧桑,以就正读者。

一、《灵岩碑颂》现状与碑文校录

《灵岩碑颂》今嵌鲁班洞遗址内西墙壁,碑系青石质,碑面磨制抛光。原有蟠龙碑首及方形碑座,今仅残剩碑首和身,且碑身断为上下二石镶嵌于石墙之上。碑首左侧显露的立面(碑身与嵌墙之间的缝隙观之)雕有四条下垂的蟠龙,残存的龙首长0.30米,下垂至碑面的上边沿;靠近碑面的两条蟠龙遭人为毁坏,留有痕迹。碑面的左上角留有一长0.50米、宽0.30米的长方形糙面(与垂龙水平雕饰),应是碑面碑首雕饰遭人为破坏而致。蟠龙碑首与碑身为一石体,碑首的雕饰布局呈拱券式结构。碑身左边加工规制,抹角,为碑刻的原始之作;右边呈人为锤砸痕迹,碑首缺少与糙面对应的碑体部分,去除了李邕颂文以外约1/3碑体。今碑残高2.27米,宽1.06米,厚0.52米。碑文行书,凡刻21行,满行43字,字纵3厘米,横2.5厘米,行距1.5厘米,字距2厘米。今将原碑文字校录如下:

灵岩寺碑颂并序

灵昌郡太守(以下残)

邕以法有因,福有缘,故得真僧戾止,神人告祥,宜(以下缺24字)或真空以悟圣,或密教以接凡,谓之灵岩,允矣。真(以下缺24字)晋宋之际,有法定禅师者,景城郡人也。尝行兰若,(以下缺24字)若是者历年,禅师以劳主人,逝将辞去,忽有二居士(以下缺23字)建立僧坊,弘宣佛法,识者以为山神耳。因(以下缺23字)夫山者,土之至厚;谷者,虚之至深;水者,因定而清。林(以下缺23字)贝叶之经衡,岳廓莲花之会,独人存法立事,著名扬(以下缺23字)空,矧乎辟支佛牙,灰骨起塔。海龙王意,贸金(以下缺11字)志尤□见□□□则有□□□仍旧。昔者州将厚具,邑吏孔威,广□支供,多借器物,□义□□。解脱禅师以杖叩力士胫,曰:令尔守护而送之,仍施绢五十匹。□若武德阿阁,仪凤堵波,□高祖削平之初,乃发□弘愿。高宗临御之后,克永光堂,大悲之修,舍利之□,报身之造,禅祖之崇,山上灯□,□切宇内。舍那之构,六身铁像,次者三躯,大号金刚。□□增袤。远而望之,云霞炳焕于丹霄;即而察之,日月照明□□道耳。皆帝王之力,舍以国财,龙象之□□□□,二□□宕植之不生,汎于草间,秽于垅上。职由□□保众,茂虑道摧。□清净之田,解昏迷之缚。不然曷□律,住持入慧之境;恐繁文字,削笔杪于连章;思广阙遗刻,阴圣于别傅。大德僧净觉,敬惟诸佛□□。上座僧玄景、都维那僧克祥,寺主安禅,或上首解空,或出□□义。僧崇宪、僧罗喉、僧零范、僧月光、僧智海、僧□永言悟入,大启津梁,咸高梯有凭,胜宅自照,仍依俗谛,典碑,宛委昭宣,弘长增益,桃源失路,迷秦汉而□□天长。其词曰:

倬彼上人,巍乎曾岭,冥立福地,神告□□。爰始幽居,逝言遐映,寂用内照,尘劳外屏。其一

□□□宫,岁时建置,今古齐同,磴道逶迤,霞阁玲珑。其二

□□效灵,触类元相。扶持净域,警诫州将,延集□□。其三

□□岳寺,台之国清,岱之北阜,蒲之西陉。是人依法,即事联声,宜□□二,谁云与京。其四

硕德勤修,真□□□,□哉转觉,以极斯万。其五

大唐天宝元年岁次壬午十一月壬寅朔十五日景辰建。

按作者李邕(678—747年),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祖籍江夏(今湖北武昌)。历任户部员外郎、括州(浙江丽水)刺史、灵昌郡(河南滑县)太守、北海(渤海)太守等职,后人称之谓“李北海”。该碑文即是在天宝元年(742)任灵昌郡太守时所作。李邕在文章、书法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博学多才,行书师从羲之王体,且不受限,将魏碑楷法融入,以楷书为体,行书为势,创立了“行楷大字”书体。《宣和书谱》云:“邕初学,变右军行法,顿挫起伏,即得其妙,复乃摆脱旧习,笔力一新。李阳冰谓之‘书中仙手’。裴休见其碑云:‘观北海书,想见其风采。夫人之才多不兼称,王羲之以书掩其文,李淳风以术映其学。文章书翰俱重于时,惟邕得之。’当时奉金帛而求邕书,前后所受钜万余,自古未有如此之盛者也。观邕之墨迹,其源流实出于羲之。议者以谓骨气洞达,奕奕如有神力,斯亦名不浮于实也。”杜甫作歌以美之曰:“声华当健笔,洒落富清制。”为世之仰慕,率皆如是。其文章、书法在历史上占有重要一席。李邕书法以碑版为多,且书碑版皆是亲自撰文,流传至今有数种碑帖,影响最大者为《李思训碑》《麓山寺碑》和《灵岩碑颂》碑,三者在书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灵寺碑颂》是现存记载灵岩寺历史最久、内容最多、信息量最为丰富的碑刻史料,是填补盛唐以前记载的重要文献。

二、法定来山与灵岩始创

碑文中载:“晋宋之际,有法定禅师者,景城郡人也。尝行兰若,(以下缺24字)若是者历年,禅师以劳主人,逝将辞去,忽有二居士(以下缺24字)建立僧坊,弘宣佛法,识者以为山神耳。”说的是东晋末至刘宋初之际(约公元420年左右期间)法定禅师常云游各地的佛教寺院,如此经历了若干年。法定云游到灵岩,当时的灵岩还不具备正式佛教道场的等级和规模,似是一个小型的传教场所,应是朗公初创于“十八亩地遗址”的讲经处(朗公石东南约百余米)。居住一段时间后,感觉到给主人添些麻烦,劳烦于人,决定离开。一夜醒来,出现两位居士建造的僧坊,是为弘扬佛法而建。僧坊出现得很突然,人们认为是山神营造的。由此,把法定禅师挽留下来,开始了灵岩寺规模道场的正式创建。故此,史料通称法定为开山祖师。

关于法定到来的细节,后人赋予神奇般的佛教色彩及传说。金皇统七年(1147)陈寿恺撰书的《济南府灵岩寺祖师观音菩萨托相圣迹序》碑载:“夫灵岩大刹,昔自祖师观音菩萨托相梵僧曰法定禅师,于后魏正光元年(按:年代有误)始建道场,兴梵宫,居天下四绝,境中称最,而世鲜知其由。我祖师其始西来,欲兴道场于兹也,前有二虎负经,青蛇引路,扪萝策杖,穿绝壁而不可登,乃徘徊于南山之巅。面石之久,感日射巅峰成穴,透红光于数里。师乃躅光而下,美其山林秀蔚,可居千众。道遇村人,亦异人也,顾师而言曰:‘师岂有意于兹,患其无水耶?回指东向不数里可得之矣。’师既徐行,则有黄猴顾步,白兔前跃,俄惊双鹤飞鸣,其下涓涓,果得二泉。又击山泐,随锡杖飞瀑并涌,遂兴寺宇,逮今八百余年。”说法定来灵岩时,是观音菩萨的法身托化成法定禅师的形象,并有双鹤同飞、青蛇引路、白兔前导,侧有黄猴随步,后有二虎托经等动物的陪伴,有卓锡、白鹤、双鹤泉的出现,打造出“五步三泉”的意境,其画面气势浩荡,前后映照,颇显神秘,达到大力渲染佛教盛事来临的效果,增强人们对佛教的崇敬感。金明昌七年(1196)党怀英撰并书的《十方灵岩寺记》碑文又载:“四众惊异,檀施云集,于是空崖绝谷化为宝坊。”惊动四方,引来大量的捐资信士,将绝崖幽谷营造成佛教的道场。

法定禅师创建的寺院,据清版《灵岩志》载:“至孝明帝正光初(按:年代有误),法定禅师始建寺,为开山第一祖。原建之寺在今寺东、甘露泉正西。”调查所述遗址,果如志书所云。在现灵岩寺院落东端的上山出口,拾级登道北行约120米处,向北至绝景亭遗址的登山道处之间约为167米,有三道东西向的人工堰堤,其构成的块石形体庞大,尽显苍老,石缝长出的柏树几近千年,形成了三级院落平台。在第一、二级平台院落的后部遗有疑似大殿的台基,相貌极为沧桑。在该遗址的东侧沟壑底部,发现一残动物圆雕刻石,石质砂岩,颗粒略粗。残长0.68米,残宽0.68米,厚0.33米,为动物的下半身,通体刻有鳞甲,身躯直筒略显扁平,有脊椎凸起,似蛇形态;右腿几近残缺;左腿犹如婴儿腿状,大腿、膝盖、小腿俱全,全覆鳞片;足的形制前段残缺,脚腕、脚面、脚掌、脚踝俱有,且不带鳞片,为自然弯曲状。腰身的两侧空间,凿有菱形纹雕刻,凸显苍老,与灵岩寺仓库里残存的北齐晚期半截蟠龙圆形石柱上的幼龙下身极为相似,其风颇古,实属难得,弥足珍贵。

三、高祖弘愿与阁塔肇建

碑文载:“……武德阿阁,仪凤堵波,□高祖削平之初,乃发□弘愿……。”从文字记载中知道,唐朝建立初期,高祖李渊誓发弘愿,在灵岩寺要完成“阿阁”等宏大建置。武德(618—626)是唐朝建国高祖李渊的年号,查李渊与宗教的信息,主要对三教是采取以儒为主体,调和并用的政策,对佛教既不崇信也不排斥,充分利用儒释道三教势力,相互平衡,为其政权服务。

从碑文前的“阿阁”,到后面颂文的“霞阁”,非常清楚是指“证明功德龛”。“阁”,应是唐代人对石窟概念的称谓,在这里指的是方山顶处的积翠证明功德龛。碑文后面的颂文赞曰:“岁时建置,今古齐同,磴道逶迤,霞阁玲珑。”自始建道场踏着过去同样弯弯曲曲的台阶山道到达太阳最早照到的“阿阁”,在这里就描写成了“霞阁”,玲珑俊美。按照颂文所指定的起点攀蹬,道路形制、方向、目标矢的、时间照耀的效果与碑文记载极为吻合,且史料记载造像初创的大体时间亦极为相近。明隆庆五年(1571)山东布政使王宗沐《东游记》称:“登高阁以望群山,翠围四合漱玉泉、转轮藏、铁袈裟。”山道的尽端即是证明龛造像处,也是最佳瞭望群山势景的地点,这里的“高阁”势必也是指证明功德龛。“阁”的建筑就单体而言,要比殿堂体量高,古人对高处的建筑工程通用“阁”来冠以称谓,应是古人的惯用做法。由此,为实现某种意愿于武德年间开凿石窟造像,是史料首次揭出高祖佛教活动的具体事件,应是可信的。

唐大中八年(854)镌刻于其佛座下的题记中,讲述唐初有一男孩善子为“求无上正真之理”而舍身的故事,“乃凿此山成龛立像,旌之曰‘证明功德’”(大中八年题记),其造像即名谓“证明功德龛”。高祖造像的缘由借用于此,低调做出开凿造像的佛事活动,潜意识地做出佛事功德,以抚慰多年战争后心灵上的某种安慰,应是受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隋文帝崇信佛教行为的影响。选择泰山灵岩,距京城遥远,避免发生宗教争执。同时,灵岩位居泰山,历史上的“行徒清肃”“励节弘规”(2)[唐]释道宣.续高僧传[M] .北京:中国书店,2019:176-178.早已闻名,选择灵岩为最佳处。

到了唐“会昌法难”时,“毁去佛□,天下大同……所奉驱除,略无遗孑。惟此龛佛像俨然,微有董残。”(3)见该佛座唐大中八年题记。灵岩寺遭到空前毁灭,只有证明功德龛造像保留下来,此非一般功德主所能,定与高祖李渊这个大功德主有关。

唐朝皇帝的第二项弘愿是“仪凤堵波”。仪凤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九个年号。“堵波”是佛塔的梵音,碑文中记载仪凤间(676—679)灵岩建造过佛塔,即碑文中所说的“矧乎辟支佛牙,灰骨起塔”,即营建的辟支佛牙舍利塔。所谓的辟支佛,即辟支迦佛陀的略称,意即“缘觉”“独觉”。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七《婆罗尼斯国·鹿野苑》中载阿育王塔“其旁窣堵波,是五百独觉入涅槃处。”由此可知,历史上有众多的小乘佛。碑文继续载道:“解脱禅师以杖叩力士胫,曰:令尔守护而送之,仍施绢五十匹。”解脱禅师用锡杖敲打护送舍利牙护法力士的小腿说:命令你们好好守护舍利,安全送达,还施于灵岩寺五十匹绫绢。由此说明,碑文记载“灰骨起塔”的辟支佛舍利牙是唐初的解脱和尚赠送给灵岩寺的。唐《续高僧传》卷二六《代州照果寺释解脱传》有载,俗姓邢,台山夹州人,年轻时“远近访法,无师不诣”。后居五台山佛光寺数十年,专崇华严。永徽中(650—655)卒。由此推之,解脱应是隋代过渡到唐代初期的和尚。明代释镇澄纂《清凉山志》卷四《解脱和尚见圣传》云:“解脱和尚……尝于(五台山)东台麓,于三昧中,见诸佛现,佛并为之说偈。”说明解脱和尚是相信“诸佛”的。

般舟殿遗址上遗有断为两节的八棱石立柱,刻有功德铭残记,摘取文字地名时代特征集中缩减为:“……施主郓州(今山东东平)张元斌合家供养……施主兖州(今山东兖州)役韧节合家供养……舍利塔主长清(今山东长清)邑尼静修合家供养……舍利塔主魏州(今河北邯郸)游棘将军张义方妻供养……舍利塔主博州(今山东聊城)前□兖州□□二县尉宋贞国供养……舍利塔主济州(今山东茌平)郭怀合家供养……。”无纪年。以上六处古地名同时称谓于同一时间段的时间为唐武德五年(622)至调露二年(680)之间,时间上吻合对接解脱禅师赠送舍利起塔。各地施主捐资建造的舍利塔,即是碑文记载的“辟支佛牙,灰骨起塔”无疑,明确为仪凤(676—679)年间建造。碑文又载:“昔者州将厚具,邑吏孔威,广□支供,多借器物……。” 寺院建造佛牙舍利塔,是地方官府的一件大事,州府赠送众多的法器,官吏也大力造势,积极献力,广泛支持拥护灵岩寺舍利塔的营造。

唐代辟支佛塔的营建时间,早于天宝(742—756)年间始建的千佛殿。从鲁班洞遗址下底的营建平面地形看,因创建千佛殿凿崖挖壁,产生大量的渣石土方,直接推至南面的沟壑,山洪夹杂着泥沙不断冲击,加速鲁班洞周围的淤积,致使其深陷地势。同时,垫基拓展出现今寺院的院落基础,为宋代时期建造五花殿、献殿等提供了可能。因此,当时的千佛殿以南是不可能建造舍利塔的。加之《舍利塔功德铭柱》发现于般舟殿遗址,且当时的地理环境没有千佛殿的存在,般舟殿前相对开阔平坦,佛塔选址应于北齐时期始建的般舟殿设计相配置。依据唐代初期佛塔在寺院中的地位及其寺塔关系的设置规律,应与般舟殿同轴安置,营造于般舟殿轴线的正前方,大约现今大白果树前一点的位置。

“仪凤堵波”的举动应是唐帝受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隋文帝颁赐舍利于各地建塔的影响,将五台山解脱法师收藏的辟支佛牙舍利,于武德年间送达灵岩寺,后又瘗埋于仪凤年间营建的辟支佛舍利塔地宫内。1995年般舟殿遗址发掘现场未发现该佛塔的建筑构件,推测该塔为全木结构构造,至唐会昌五年(845)灭佛运动被毁。此次发掘至般舟殿台基地平,亦应是唐辟支塔营造的地平,塔下地宫一般约在地平下1—2米处起券砌室,因此,般舟殿遗址的发掘工程没有触及到佛塔地宫的结构,有待于今后的清理发掘,得以进一步证实。

佛塔的建造对其寺院的影响是深远的。自宋代淳化五年(994)西移重建砖石结构的辟支佛塔,竣工于嘉祐二年(1057),前后营造六十余年,气势之浩大,结构之精巧,为国内佛教建筑之精品。值得注意的是,该塔基座周围原雕刻有四十幅浮雕画面,八角台基每面五幅,现存三十七幅;各角蜀柱雕护法力士像。宋代的重建,是“仪凤堵波”供奉影响的继续,该塔阿育王故事内容的镌刻,进一步体现出营造主效仿阿育王颁赐舍利于各地建塔的意图。在宋代重建辟支塔体上似乎感觉到唐代始建辟支佛牙舍利塔的相关文化因素,原有的唐代佛塔极有可能载有阿育王的内容,才有宋代重建时的传承继续。建塔的功德主淋漓尽致地仿效阿育王的做法,低调地在灵岩寺营建辟支佛塔,并赋予阿育王相关的文化因素,以显示自己是当朝的阿育王在世,此非李渊所不能也。

唐会昌五年(845)灭佛,乃是国家行为,毁塔是预知的。当事的寺僧很大可能将瘗埋于塔内地宫的辟支佛牙舍利提前取出,收藏于寺内保存下来,成为宋淳化年间(990-994)又重建辟支佛塔的因由。否则,宋代僧人可以建造其它大乘佛教的舍利佛塔。因此,瘗埋于现存辟支佛塔地宫内的法物舍利,极有可能就是山西五台山佛光寺解脱法师遗赠的辟支佛牙舍利,有待于今后新发现资料的证实。

四、高宗临御与灵岩繁兴

《旧唐书》卷五《高宗本纪》载:“(麟德二年)十二月丙午,御齐州大厅……命有司祭泰山。丙辰,发灵岩顿。……麟德三年春正月戊辰朔,车驾至泰山顿……。”高宗与皇后武则天自麟德二年(665)初冬十月启动封禅,从东都洛阳出发,至十二月来到齐州(济南)官府大厅,前后逗留九天,于丙辰日临御灵岩。自来到灵岩寺的丙辰日至麟德三年(666)春正月戊辰日到泰山,中间有二十四天的时间,是在灵岩驻跸,从中可见帝后对灵岩的喜爱。另有高宗随从大队人马的食宿接待,显示出灵岩寺的房舍规模及接待能力。事后朝廷发出旨令,齐州免除一年半的赋税,正与此驻寺之举相关。

“高宗临御”之后的灵岩寺进入高速发展期。该时期的遗物至今留存的有千佛殿、慧崇塔及塔林晚唐时期的墓塔基座一个。碑文载:“高宗临御之后,克永光堂,大悲之修,舍利之□,报身之造,禅祖之崇,山上灯□□切宇内。舍那之构,六身铁像。次者三躯,大□金刚,□□增袤。远而望之,云霞炳焕于丹霄;即而察之,日月照明□□□道耳。皆帝王之力,舍以国财。”指出唐麟德二年“高宗临御”之后,灵岩寺发生很大的变化,使寺庙建筑“克永光堂”。修造了大悲观音菩萨阁(殿),营建了辟支佛牙舍利塔,建造了供奉报身卢舍那佛的大殿和祖师殿,山上的长明灯照耀的庙宇亮丽。寺院铸造卢舍那佛像,另外还铸造了六尊铁像,又铸造了三尊等级较低的护法金刚像。对应古文献在现存实物中找到的有观音殿、舍利塔、祖师殿、长明灯座、金刚像,下面依次对应叙之。

清康熙版《灵岩志·殿阁》载:“后土殿在御书阁东。”又载:“祖师殿亦名定公堂,在后土殿东,今废。”“达摩殿即袈裟殿,在祖师殿东北崖上。”“观音殿亦名五气朝元殿,在达摩殿东。”按照《灵岩志》叙述的顺序排列自西向东依次为:御书阁、后土殿、祖师殿、达摩殿、观音殿,这是法定开山创建道场的原始道路,宋代以前进出寺院道场皆通过此路往返。1995年鲁班洞遗址发掘,遗址北部石券拱桥对接处出现路面的文化地层,与桥等宽,说明当时进入寺院是从山门功能的鲁班洞殿堂后门进入灵岩寺的,正北登道直行到般舟殿、御书阁,再东北向到后土殿,由所说的原始古道进入早期寺院。由此观之,尽管现今的西院落在唐代以前就营建了鲁班洞和般舟殿,但“高宗临御”后的主要营建活动还是以早期的东寺院落为主要道场,并开始出现向西寺院落过渡发展的趋势。

辟支塔营建于西寺院的般舟殿前;大悲菩萨观音殿、报身卢舍那佛大殿始建于东寺院内,且卢舍那佛大殿应为主殿。“高宗临御”灵岩时,皇后武则天随至。河南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佛“……皇后武氏助脂粉钱两万贯……至上元二年乙亥十二月三十日毕功。”(4)刘景龙.奉先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1.由此证明武则天是信奉卢舍那佛的。此次来灵岩,专门营造奉祀卢舍那佛的大殿及造像,是非常大的耗资工程,非一般人能为之。故而推测,此项工程极有可能承武后懿旨。卢舍那佛大殿及佛像被唐“会昌灭法”毁掉,不见遗迹。另据宋李公颜《金像记碑》记载,寺僧惠从于治平二年(1065)将在钱塘江(杭州)制作的卢舍那佛搭船运至灵岩寺。至明成化十三年(1477)信士孙海通发愿募施,用铜五千斤铸造的佛像还是卢舍那佛,两尊佛像至今仍供奉于千佛殿内。此乃武氏懿旨寺院奉祀卢舍那佛意图的持续发效,其影响力是深远的。

“禅祖之崇”供奉的是禅宗祖师达摩,结合碑文中的“六身铁像”,应是禅宗祖师达摩开始至唐代的禅宗六祖,其顺序是:初祖菩提达摩、二祖惠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神秀。“六身铁像”的铸造时间应在开元(713—741)以后完成。夜间照亮寺院的长明灯,在1995年发掘的鲁班洞遗址附近,发现刻有纪年“大唐开元十三年十月二十五日岁次戊午乙亥朔比丘僧范敬造石灯台一所。”石灯座三件,是两个个体的石灯座。另据般舟殿遗址上刊有唐永徽元年(650)石柱功德题记载“……慧炬恒燃建长明灯镇修供养□一光一起通明十方铎一桷一嵬……乘长明灯长涉笃呼……慈灯慧明万德□□十为虔主见闻。”三处提有长明灯,且有“一光一起通明,十方铎一桷一嵬”的描述。如此形制的石灯台,在唐代的灵岩寺应为数不少。遗存的石灯座形制沧桑,包浆犹存,观之乃为盛唐之物,实属难得,弥足珍贵。碑文中的三尊护法金刚,现今遗有一个铁像的下体部分,即被后人谓之“铁袈裟”。 “铁袈裟”出自早期东寺院遗址,“高宗临御”后的主要营造工程道场于“会昌法难”毁灭,再也没有复兴。从史料上观之,铁袈裟自宋代开始就有人记述,后来赋予传说的色彩。经现代学者考证,实为“一尊形体巨大的力士造像的下半身”(5)郑 岩.山东长清灵岩寺“铁袈裟”考[J].东方考古,2006(2):237.。依据实物高2.05米,宽1.94米,推测高度约为6—7米,如此高大的护法力士,一定为当时奉祀主像的大殿所护持。结合碑文记述的一系列营造工程,设计规划者从配置的角度考虑,胁侍于供奉卢舍那佛而建造的大殿的可能较大。

从碑文记述的内容看,工程浩大,工艺繁杂,显示灵岩寺盛唐时期的鼎盛景象,“远而望之,云霞炳焕于丹霄;即而察之,日月照明□道耳”。如此工程规模的实施,“皆帝王之力,舍以国财”才能得以实现。宋张公亮《齐州景德灵岩寺记》描写“寺有石三门、千佛殿、般舟殿、辟支塔,皆古刹”。其所记录均在今院址内,说明宋代前期灵岩寺的佛教道场活动中心已彻底转移于此。

经过高宗朝大力护持,灵岩寺宇繁盛,跻身于全国四大名刹之列。碑末颂文曰:“□□岳寺,台之国清,岱之北阜(指灵岩寺),蒲之西陉。”这是最早提出四大名刹之说,比元和年间(806—820)李吉甫纂《十道图》提出的“四绝”即齐之灵岩、润之栖霞、台之国清、荆之玉泉(其中有两寺不同),约早了六十年。可知“四大名刹”的首提见于《灵岩碑颂》碑,而非《十道图》。

五、碑石变迁与历代著录

《灵岩碑颂》自始置于鲁班洞遗址内,便与遗址历史命运共始终。鲁班洞约始创于南北朝初期,是寺院早期的山门建筑,是宋代以前进入寺院的主要通道。北依山崖,南临沟壑,具有要塞关口的作用,属于我国现存寺院早期建筑遗迹之一。历史上经历过北周建德、唐代“会昌灭法”的劫难,几经修复,灾难深重。“会昌灭佛”事件使鲁班洞彻底失去原有的建筑功能,由此废弃至今。宋张公亮《齐州景德灵岩寺记》谓之“石三门”;元泰定三年(1326)《寿公禅师舍财重建般舟殿记》谓之“西三门”;元至正元年(1341)《泰山灵岩禅寺创建龙藏记》谓之“外三门”;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重修般舟殿并前三门之记》谓之“前三门”,诸历代碑刻皆谓之“三门”,是从结构上命之。明万历五年(1577)太常寺少卿王世懋游灵岩寺作《游灵岩记》有“浮屠而南为鲁班洞”,是为首提“鲁班洞”者。相传五花殿“备极壮丽”,系鲁班所造,班死后葬埋于此,故名鲁班洞。该文又载:“似为开山僧埋骨地云”,开始有灵岩开山高僧朗公墓地的传说。

从鲁班洞遗址结构上看,镶嵌《灵岩碑颂》的墙体是后来为防止高大台基坍塌而顶托的厚重墙壁。元泰定三年(1326)《寿公禅师舍财重建般舟殿记》载:“……本寺僧寿公禅师,特运虔诚……施宝钞一阡五百缗,重修西三门。”碑文中所说的“西三门”,即是鲁班洞遗址,对其进行了保护修复。从现存原始建筑台基结构遗迹上看不出元代修复痕迹,故此修复是加固、修补工程而已,筑就台基原体以南、东附加的厚重墙体。鲁班洞原体西侧紧邻高大的人工石堰,北侧趋平于地面,均无坍塌之嫌。唯南、东侧地势险要,石台高耸,时有崩塌、撑鼓的可能。元代寿公和尚捐资垒砌厚重的“壮汉墙”,用以顶托、加固鲁班洞台基原体的东、南两侧。这次加固工程,将遗落于角落的《灵岩碑颂》镶嵌于“壮汉墙”上,搭起拱券,使得一同通行,碑石亦得到有效保护,重见天日。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寺僧修建般舟殿、鲁班洞、千佛殿,并修东西两架僧房三十余间,至永乐三年(1405)四月竣工,前后修缮十五年时间。从以上所列殿宇迹象中,皆未看到此次的重修痕迹,应是常规的修补而已。1995年发掘鲁班洞遗址《灵岩寺隋唐建筑遗址发掘收获纪略》云:“四期建筑……为石室东门碎石垒砌的封门墙及砖券南口用碎石残砖垒砌的挡土墙。这是在洞内外淤土进一步增高时增建的。因山洪淤塞,山门无法继续使用,进而封堵石室和门洞,改作地宫使用了。”明万历五年(1577)太常寺少卿王世懋《游灵岩记》载:“下浮屠而南为鲁班洞,洞上缘倾,崖周甃以石,而成二石门,内犍不可入,似为开山僧埋骨地云。”此时王世懋看到的鲁班洞遗址,其上两侧的石门是被堵塞不能进入的。

笔者于上世纪70年代末始在灵岩寺工作,数次下至鲁班洞,从遗址上西门进入,门侧有垒砌的矮墙及散落的石块。东门有封堵墙不能进入。洞内券顶的南端用不规则条石和砖块垒砌封死,致使洞内黑暗,与明代王世懋看到的情景相同。当时,唯能从西门被后人扒开的墙洞得以遁入其中。此封堵的三门石墙,于1995年鲁班洞考古发掘时予以清除,遗露出三门至今。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的普遍修缮,碑刻中提到“重修般舟殿并前三门之记”,这里重修“前三门”的内容,定是此次所为的鲁班洞东、西石门及洞内南端的封墙工程。

《灵岩碑颂》形体高大,体量厚重,不易搬动,初将如此重要的刻碑放置于该处,说明唐天宝元年(742)制作此碑时,鲁班洞遗址的建筑功能仍在使用。“会昌灭法”使其残损断为两节,长久埋没不见天日,导致后人不能目睹,出现一些历史误解。宋代张公亮《齐州景德灵岩寺记》首提“后魏正光元年,法定师始置寺,有青蛇白兔、双鹤二虎之异。”查法定禅师史料无载。宋代张公亮不知据何始写法定于正光元年(520)初建灵岩道场,证明张公亮没有看到《灵岩碑颂》。宋代诗人朱济道于宣和五年(1123)二月初九日游灵岩,题诗二首。第二首诗的后两句“会有定师来指示,直须行到宝峰头。”和末文跋语“□魏法定禅师,乃观音化身。初居灵岩□□神宝峰,作释迦石像”,直接将法定禅师与神宝寺联系起来,说明宋代后期就有法定开拓神宝寺的传说。宋代前期的张公亮极有可能将法定禅师创建灵岩寺的时间附会于神宝寺《大唐齐州神宝寺之碣》记载的神宝寺开创的时间,始误记为北魏正光元年法定禅师创建灵岩寺。后来的宋代王逵《齐州灵岩千佛殿记》、金代陈寿恺《观音托相圣迹序碑》、党怀英《十方灵岩寺记》及以后文献均如此记载,正是第一粒扣子系错位,相继错下去的结果,与《灵岩碑颂》记载初创时间相差约100年的时间。

宋代金石学家赵明诚(1081—1129)于宋大观三年(1109)九月十三日、政和三年(1113)闰月六日、政和六年(1116)三次来访灵岩寺,所纂《金石录》卷七载:“唐灵岩寺颂,李邕撰并行书,天宝元年(742)十一月十五日。”只记录纪年,不见碑文内容,似是只见到了《灵岩碑颂》的右侧,说明石碑向左卧地,亮出右侧被人为毁坏碑体的三分之一。至清乾隆年间(1736—1795),学者阮元在山东学政任上遍访山左金石碑刻,编纂《山左金石志》时记载该碑断为两截,嵌入鲁班洞石壁之上。清嘉庆朝编纂《全唐文》时,仅录碑文上部的361字。清代学者、书法家何绍基(1799—1873)于道光二年(1822)访得该碑的残碑上段,并做了拓片(证实清时下段被泥土淤积所覆盖),所作《访得李北海书灵岩寺碑残石》一诗,详细记述了其访得该碑的过程:“湘西仙鹤刻,闻被兵火讧。《石室》与《云麾》,帖贾粗可供。全拓《北云麾》,落吾海南梦。《灵岩》一片石,卅年觅无缝。今秋名山游,风雨行倥偬。方值蝗旱余,饿尽天人众。一二破衲僧,哀仰维摩俸。叩以金石文,渺莽坠云雾。导观神宝石,不与鄙怀中。冬初再寻访,始识鲁班洞。草间就沿缘,石壁竞摩控。几曲方造深,忽破滕公瓮。光出千载前,寒销万冰冻。拓出宛新硎,字字堪洛诵。略言定法师,得地矗云栋。惜仅半段存,莫睹全形砻。创获壬午年,足补赵阮空。”(6)郑 岩.山东长清灵岩寺“铁袈裟”考[J].东方考古,2006(2):237.[清]何绍基.东洲草堂诗集(卷27)[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776.从中看出何绍基访碑来寺两次,第一次是秋天,没有看到该碑;第二次初冬,访《灵岩碑颂》于鲁班洞内,“惜仅半段存,莫睹全形胜”,而没有得窥全文。此后,该碑文收入陆增祥(1816—1882)《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五七,载:“碑已断缺,高无考,广三尺八寸,存两石。上截二十一行,行十九字至二十二字不等。中截存十三行,行九字至十八字不等。字径九分许。”但未提到该碑文保留的字数。1995年对鲁班洞的发掘,使得《灵岩碑颂》完整显露,共识得残存文字652字,千古名文遂再现其真貌。

猜你喜欢

碑文鲁班禅师
敖汉旗万寿白塔蒙古文碑文新释
慧思陶勒盖碑文解读
从《文心雕龙·诔碑》看蔡邕碑文
阜新元代大玄真宫祖碑碑文新录
快乐小鲁班
超级『鲁班』
聪明的鲁班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