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山羊氏考释四题

2021-01-07强,谭

泰山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蔡邕墓志泰山

王 强,谭 帅

(1.中央财经大学 文化与传媒学院,北京 100081;2.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北京 100048)

泰山羊氏为中古时期重要士族。其族自秦末迁居泰山,至东汉族势勃兴,绵延持续直至唐时,首尾达七百年之久。魏晋六朝著名人物羊祜、羊欣、羊祉、羊烈均出自这一家族,在当时政坛卓有影响。但关于这一家族的谱系、姻亲等,史籍记述颇为错杂,今借助新出墓志等,对羊欣、羊烈世系及羊蔡联姻予以考辨,同时论述羊欣书风与其家学的内在关联。

一、羊欣世系考疏

羊欣(370—442),字敬元。历仕晋宋,官至新安、义兴太守,中散大夫,居官以“简惠”著称。其书法承王献之真传,在隶、行、草各体上均取得较高造诣。羊欣还是一位书法史家和理论家,他所编撰的《采古来能书人名》为最早的书家评传著作,在书法史上居有重要地位。

关于羊欣世系,《宋书·羊欣传》称:“曾祖忱,晋徐州刺史。祖权,黄门郎。父不疑,桂阳太守。”参照相关文献,羊欣向上数六代依次是:羊欣、羊不疑、羊权、羊忱、羊繇、羊秘、羊续。羊续,《后汉书》卷三十一有传,关于他的谱系是这样说的:“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其先七世二千石卿校,祖父侵,安帝时司隶校尉。父儒,桓帝时为太常。”传中提到过羊续之一子羊秘,提到过他的妻子。《集解》引惠栋曰:“《羊氏家传》云:(羊)续娶济北星重女,案,星姓唯见此。”而《元和姓纂》云:“后汉河内太守蛇邱惑,生重,济北太守,女适羊续。”(1)[唐]林 宝.元和姓纂(第一册)[Z].北京:中华书局,1994:580.羊续有三个儿子,即羊秘、羊衟、羊耽。

先看羊衜一支,羊衜的前妻是后汉大文学家北海太守孔融之女;续弦是后汉学者、书法家蔡邕之女。下一代出了西晋太傅羊祜,羊祜的妻子是夏侯霸之女;外祖父是蔡邕;姐姐羊徽瑜是司马师的继室,即景献皇后。

羊衜一支自有羊祜这个名人,但羊祜无后,其异母兄有子,长子伦,次子暨,暨子羊曼(晋时大臣)。《晋书》卷四十九有《羊曼传》曰:“羊曼字祖延,太傅(羊)祜兄孙也。父暨,阳平太守。”还有一个第三子叫羊伊,做到平南将军(2)见《晋书·羊祜传》附《羊发传》。。羊祜还有个同母兄羊承早卒。其实羊祜前母孔夫人之子羊发应该有四个儿子,有一个叫羊篇的过继给羊祜了。

再看羊耽一支,羊耽之妻辛宪英是曹魏侍中辛毘之女,入《后汉书》列女传。羊耽之子羊琇《晋书》有传。羊耽之女羊氏,为淮南太守夏侯庄妻,夏侯庄的祖父是曹魏名将夏侯渊,父亲是夏侯渊第四子夏侯威。夏侯庄有七男五女,其中一个儿子夏侯湛(即羊耽之外孙)是西晋著名文学家。一女夏侯光姬(即羊耽之外孙女)为晋元帝司马睿之生母。夏侯庄与羊祜妻夏侯夫人应是亲叔伯兄妹或姐弟关系。羊耽的另一个儿子羊瑾,今河南偃师商城博物馆有羊瑾残碑。羊瑾有子羊玄之,《晋书》有传,其女即羊耽的曾孙女羊献容是晋惠帝、前赵皇帝刘曜的皇后,《晋书》亦有传。羊耽七世以下还有北魏时期的大臣羊祉和羊烈,《魏书》有传。羊祉夫妇的墓志今存泰安岱庙,羊烈夫妇墓志存泰安新泰。

再说羊续长子羊秘一支,羊秘传五世至羊欣。从《后汉书·羊续传》看,羊秘是亲承父亲家训的。羊秘有两个儿子,一谓羊祉,做过魏郡太守,此人事迹不详,一说为羊秘兄弟,“祉”又作“祗”(3)夏侯湛有《羊秉叙》,羊秉是羊续的曾孙,羊繇的长子,羊欣的曾伯祖。夏侯湛在此文中说:羊秉“大父魏郡府君,即车骑掾元子也。府君夫人郑氏无子,乃养秉;龆齔而佳,小心敬慎。十岁而郑夫人薨,秉思容尽哀。俄而公府掾及夫人并卒。……”徐震堮校笺:“羊氏世次多错乱。”杨勇《世说新语校笺》注引方一新曰:“《晋书·羊祜传》《泰山南城羊氏谱》……(秉)生父(羊)繇、嗣父(羊)祉。大父即世父,即(羊)祉。‘大父魏郡府君’句,应绝。下文‘即车骑掾元子也’承上省主语羊秉为句,言秉为车骑掾生子。”而朱铸禹《世说新语汇校集注》引李慈铭曰:“……称大父,是羊祉与羊秘皆羊续之子,则祗为秘弟,疑《晋书》误也。”并云:“此说可从,‘祗’、‘秘’二字皆从‘示’,亦似兄弟辈。”吴士鉴、刘承干《晋书斠补》亦颇从此。按:方一新所谓“大父即世父”,未知所依。“大父”应是“祖父”;“世父”应是“伯父”。参见《尔雅·释亲》《称谓录》《亲属记》等。;另一个儿子羊繇(一作“羊疏”),就是羊欣的高祖,官至车骑掾。关于羊繇的事迹,可见《世说新语》“赏誉第八”中“羊长和(忱)父繇与太傅(羊)祜同堂相善,仕至车骑掾,早卒”条注引《羊氏谱》:

繇,字堪甫,太山人。祖(羊)续,汉太尉,不拜(4)谓有征名,而不就职也。。父(羊)秘,京兆太守。繇历车骑掾,娶乐国桢女,生五子,秉、洽、式、亮、忱也。

羊繇娶乐氏,生五子,长子羊秉,官抚军参军,早卒,时有美誉,夏侯湛曾作《羊秉叙》极相赞悼(5)见《世说新语》言语篇及《全晋文》。。羊忱是羊繇最小的儿子,即羊欣的曾祖。羊忱事迹,《世说新语》及注有记载,《世说新语》“方正第五”云:

羊忱性甚贞烈。赵王伦为相国,忱为太傅长史,乃版以参相国军事。使者卒至,忱深惧豫祸,不暇被马,于是帖骑而避。使者追之,忱善射,矢左右发,使者不敢进,遂得免。

这一条注引《文字志》:“忱,字长和,一名陶。泰山平阳人,世为冠族。父繇,车骑掾。忱历太傅长史,扬州刺史(6)按《晋书》为徐州刺史。迁侍中。永嘉五年,遭乱被害,年五十余。”

《文字志》这段话有这样几个意思值得注意。第一,羊欣一族的泰山羊氏“世为冠族”;第二,羊忱又叫羊陶,这就和《晋书·羊祜传》所记之羊陶合上了;第三,知道羊忱做过什么官;第四,知道羊忱是永嘉五年被害死的,是年五十余岁。大概生卒年是晋武帝太始七年前后到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271?——311);第五,羊忱的父亲亦即羊欣的高祖是羊繇,官职是车骑掾。又,《世说新语》“赏誉篇”记羊忱云:“羊长和(忱)父(羊)繇……蚤卒。长和兄弟五人,幼孤。(羊)祜来哭,见长和哀容举止,宛若成人,乃叹曰:‘从兄不亡矣!’”又“巧艺篇”云:“羊长和(忱)博学工书,能骑射,善围棋。诸羊后多知书,而射、奕馀艺莫逮。”羊忱有两个儿子,一个是羊权,羊欣的祖父;一个是羊楷,羊欣的从祖。《世说新语》“言语篇”云:“羊权为黄门侍郎,侍简文(7)即晋简文帝司马昱。坐,帝问曰:‘夏侯湛作《羊秉叙》,绝可想。是卿何物?有后不?’权潸然对曰:‘亡伯(8)羊秉是羊权的伯父。令问夙彰,而无有继嗣;虽名播天听,然胤绝圣世。’帝嗟慨久之。”羊欣从祖羊楷,娶诸葛恢女,与太尉庾亮的儿子庾会是连襟(9)庾亮与弟庾翼均为当时书家,庾翼与王羲之齐名。见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羊楷的儿子即羊欣之从叔羊绥,与王献之是好朋友,《世说新语》“伤逝篇”云:“王子敬(献之)与羊绥善。绥清淳简贵,为中书郎,少亡。王深相痛悼,语东亭(王珣)云:‘是国家可惜人!’”羊欣这一辈,他的胞弟羊徽亦有世誉,从叔子羊孚亦当时才俊。

以上所叙羊秘至羊欣六世,其中人物亦多秉承羊氏一族的文化传统,多因简静、见识、才艺、忠孝而有世誉令名。

二、羊欣书学探因

书法史上的羊欣,其成就与王献之相伯仲,所谓“买王得羊,不失所望”;而正因其迹近献之,又无一己之独到处,为后世讥为“婢学夫人”。羊欣的这种书法品性,除了有当时的文化背景及羊欣自己学书经验的原因,似亦应考虑羊氏家族文化之濡染。

首先,泰山羊氏家族是有书法传统的。今见族中人物博学能文,好书法、能书法者,代不乏人。只是到了羊欣,才算出了一著名书家。《宋书》本传云: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欣少靖默,无竞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泛览经籍,尤长隶书。……欣时年十二(10)虞龢《论书表》谓“年十五六”。,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献之尝夏月入县,欣著新绢裙昼寝,献之书裙数幅而去。欣本工书,因此弥善。

书法史上的记载,以唐代张怀瓘《书断》较为全面,姑引于下: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官至中散大夫、义兴太守。师资大令,时亦众矣,非无云尘之远,若亲承妙旨,入于室者,唯独此公。亦犹颜回与夫子,有步骤之近。摵若严霜之林,婉似流风之雪。惊禽走兽,络绎飞驰。亦可谓王之荩臣,朝之元老。沈约云:“敬元尤善于隶书,子敬之后,可以独步。”时人云:“买王得羊,不失所望。”今大令书中风神怯者,往往是羊也。元嘉十九年卒,年七十三。敬元隶、行、草入妙。时有丘道护,亲师于子敬,殊劣于羊欣。谢综亦善书,不重敬元,亦惮之云:“力少媚好。”又有义兴康昕与南州惠式道人俱学二王,转以己书货之,世人或谬宝此迹,亦或谓为羊。

王僧虔《论书》云:

羊欣、邱道护并亲授于子敬。欣书见重一时,行草尤善,正乃不称。

从这两则论述看,羊欣学王献之,亦步亦趋,至于乱真。所以梁武帝萧衍和袁昂都说过羊欣是“如婢作夫人(11)袁昂谓“大家婢为夫人”。,不堪位置(12)袁昂作“虽处其位”。,而举止羞涩,终不似真。”羊欣是擅长隶书的,行草学王献之。从书史上对羊欣书法成就的认定和对他学习王献之的评述看,应该可以在羊氏家族文化背景中探究其养成原因。陈寅恪先生曾指出:“夫士族之特点既在门风优美,不同于凡庶,而优美之门风,实基于学术之因袭。故士族家传之学业乃与当时之政治社会有重要之影响。”(13)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71..一个望族,他们代际的学术、技艺之因袭,也使得这一家族政治文化地位相对稳定。泰山羊氏一族,自后汉传至六朝,名人辈出,已成世家,羊氏一门,代有书名,考校羊欣书法品格,固然应考虑家庭背景对其书法能力获得的影响,亦当看其家族文化传统对他的文化性格之塑造。羊氏一族几乎都是为官尽职尽力,但绝不卑身求官,官职大小对他们来说也无所谓,无官赋闲亦能静默处之。闲来游玩山水,读书作文,临池挥翰,乐在其中。这和后来的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被动的处世态度不尽相同,羊氏的态度更多体现着一种“保守主义”倾向。羊欣对王献之书法的学习与承继,也表现出这种“保守主义”倾向。当他对王献之书法学习亦步亦趋时,有一种精神层面的“情感归属”,是出于对王氏父子书法实践(亦未尝不是一种传统)的崇敬感。他写王献之体,形成了一种书写习惯,这种习惯甚至等同于合法性,让他超越王献之近乎不可能。既然习俗和习惯是人类行为的重要特征,而当其习惯于一种书写方式时,改变它往往容易引起他们的不适。所以,“在此意义上,熟悉感滋生了舒适。因此,‘惯用’,即一项实践已经被使用,便常常被保守主义者阐释为倾向于保留它的一个假设”(14)张怀瓘.保守主义:从休谟到当前的社会政治思想文集[M].上海:译林出版社,2010.。

“买王得羊,不失所望”与所谓“婢学夫人”“终似不真”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说羊欣书法是“王之荩臣(即忠臣),朝之元老”(15)张怀瓘.书断[M].杭州:淅江人民出版社,2012:238.,是王献之最忠诚的传人。当时及后世每以“婢学夫人”讥之,只是从艺术创作推崇创新及个性化展示的角度进行批评,这也无可厚非。但若从另一个角度说,羊欣这种贵族的、保守主义的创作实践,有其家族文化传统的制约,同时,也未尝不是一种对家族文化的持守。而这种家族性文化持守的书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似是一种主流。

三、羊耽支系新证

近50年来,在新泰境内先后出土了羊氏人物的墓志五种。计北魏两种、东魏一种、隋两种。其中羊祉、羊烈二方墓志尤为重要。羊祉墓志1964年出土于新泰天宝镇境内,现存岱庙;羊烈墓志1993年6月出土于新泰羊流镇,现存新泰市文管所。笔者于2014年去新泰目验《羊烈墓志》,2018年又到泰安岱庙看了《羊祉墓志》。羊烈是泰山羊家在北朝后期的人物,根据记载,史传上说他是羊琇七世孙,墓志上说他是羊琇的“九世孙”,今试作一考辨。

羊烈的远祖是后汉南阳太守羊续,是个廉洁官吏,史称“悬鱼太守”。羊续有三个儿子:羊秘、羊衜、羊耽。我们要说的这个羊烈是羊耽的后人。羊耽有两个儿子,即羊瑾和羊琇,《羊烈墓志》上说羊琇是羊烈的九世祖,志文有脱落,曰:

晋□露亭侯□,即公之九世祖……

原文似应为“晋甘露亭侯(羊)琇,即公之九世祖”。羊琇为左卫将军,封甘露亭侯,见《晋书·外戚传》。这个羊琇在晋初可是个不一般的人,他和晋武帝司马炎少时同学,关系密切,对司马炎继承司马昭进而篡魏起到了重要的推助作用。司马炎初即位那些年,泰山羊家应该是最风光的时候,外有羊祜为平吴大元帅,内有羊琇统领着首都的禁卫军,还有羊祜的姐姐羊徽瑜在后宫享有太后的待遇。

以上是羊烈远祖们的事迹。再说羊烈的伯父羊祉,在《魏书》卷八十九有传曰:“羊祉,字灵佑,泰山钜平人,晋太仆卿(羊)琇之六世孙也。”若以此计算,羊烈应该是羊琇的七世孙才是,也就是羊琇应该是羊烈的七世祖,为何《羊烈墓志》上说是“九世”?“烈志”与“祉传”一定有一个是错的。我们试着做一个推算,羊琇生卒年为公元236—282年,羊祉生卒年为公元457—516年,羊祉是羊琇的六世孙,一般应该是连身六世,羊祉比羊琇小221岁,如果除以6,平均38岁多点一代,虽然代际年龄大了些,也还说得过去。而羊烈的生卒年为513—586年,他比羊琇小277岁,按烈志“九世”说计,就是30-31岁一代,这应该更贴近实际一些。所以《羊祉传》说羊祉是羊琇六世孙,或可有误。虽然我们不必要太迷信志石,但碑志可补可校史传之不足与缺失,这是被不断证明了的。所以,在没有更多的文献支持的情况下,依《羊烈墓志》“九世孙”说为是。羊祉、羊烈这一支是从羊耽及其子羊瑾、羊琇传下来的,羊瑾有碑在河南偃师博物馆,已经漫漶不清。据资料显示,此碑名为“囗囗囗将军特进高阳元侯羊府君之碑”,是20世纪90年代从偃师市首阳山镇沟口头村薛旭亚砖厂征集到的一通残碑,墓碑何年出土不详,洛阳及偃师学者撰文介绍,“据说是过去推土机推出来的。残碑长方形,长92、宽38、厚16厘米,碑两面有字,正面右边和下边残断,考察复原通体宽度,碑阳的碑额题记应有6行,残留5行。碑文应有16行,残留12行,第5行亦仅保留5个残字而已”。“估计原碑高112、宽52厘米左右”。据碑文第六行“享年不永,春秋六……”,羊瑾年寿应在六十余岁。2018年7月笔者在洛阳偃师商城博物馆目验《羊瑾碑》,上书“高阳元侯羊府君之碑”,但字迹漫漶,唯“高阳”“侯”“羊”“君”“之”等字还是能看清楚的;“元”“府”已经磨泐殆半矣。这块碑应该比《荀岳墓志》早一些,荀志因为埋于地下,所以志文基本保存完好,而羊瑾碑露于地上,风雨侵蚀,千年以来,字迹模糊,已经看不清原来的模样了。

四、羊蔡姻亲小考

《后汉书·蔡邕传》:王智“密告邕怨于囚放,谤讪朝廷。内宠恶之。邕虑卒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往来依太山羊氏,积十二年……。”裴注引张璠《后汉纪》作“十年”。陈留蔡氏得以“往来依太山羊氏”,这要从蔡氏与太山羊氏的姻亲关系说起。有这样几则资料可看:

《晋书·羊皇后传》:“景献羊皇后讳瑜,太山南城人。父(羊)衜,上党太守。后母陈留蔡氏,汉左中郎将(蔡)邕之女也。”何焯《义门读书记·后汉书》:“羊祜为蔡邕外孙,盖以婚姻依之。”《后汉书》注引邕集:“太山党魁羊陟与邕季父卫尉(蔡)质对门九族。”欧阳《尚书》:“九族,妻族二:对门九族乃妻族也。”《后汉书集解》引沈钦韩曰:“对门九族谓甥舅之亲。”故邕上书云:“与(羊)陟姻家,岂敢申助私党。”是羊、蔡世为婚媾,不特羊祜一人也。

从上面的文献看,蔡、羊两家姻亲关系一是羊陟与蔡邕的叔父蔡质有“对门九族”亲。即羊陟的妻族是蔡氏,或蔡质的妻族是羊氏。再则,羊衜娶了蔡邕的女儿,又结了姻亲。这两段姻亲关系,或应涉及三代以上的人,惠栋所谓羊、蔡“世为婚媾”即指此。那么,蔡邕“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往来依太山羊氏,积十二年”,显然是“依”着前一段姻亲关系,因为后一段姻亲关系还没有建立的时候,蔡邕就死于狱中了,所以,何焯《义门读书记》稍误。

羊陟与蔡质的姻亲关系不可细考了,羊衜娶蔡氏还有一些问题需说。一是羊衜有吴人羊衜与魏人羊衜,不可混谈。二是羊衜娶蔡女的年代还应考校清楚。

先说第一个问题,即吴人羊衜和魏人羊衜的问题。曹道衡、沈玉成两先生所著《中古文学史料丛考》“蔡邕‘远迹吴会往来依泰山羊氏’解”一条中说:

羊衜事迹散见《三国志》;《吴主五子传》记孙休临终,上疏称“羊衜辨捷,有专对之才”;孙和、孙霸兄弟不和,“督军使者羊衜上疏”云云,其时已在孙权赤乌末年(249左右),极而言之,衜其时为七十余岁,则当生于灵帝熹平间(175左右)。

按,曹、沈似将当时的两个羊衜混起来了。蔡邕往来依泰山羊氏家族的羊衜,自是西晋大将军羊祜的父亲、曹魏时期的羊衜,而曹、沈所说亦指祜父羊衜。但是所用《吴书》记载的羊衜事迹,就说不通了。因为《晋书·羊祜传》云:“祜年十二丧父”,羊祜的生卒年是公元221—278年,则其丧父时应在公元233年。曹、沈所引孙权赤乌末年(249左右)羊衜尚有事迹,则甚可怪。今查《三国志集解》《吴书·孙权传》载赤乌二年三月“遣使者羊衜”,卢弼注引康发祥曰:“羊衜无传,附见孙登、钟离牧传,同时有二羊衜,始兴太守,吴羊衜也;上党太守,魏羊衜也。魏羊衜为晋景王(司马师)之舅(岳父),生(羊)祜及景献羊皇后。后母即汉左中郎将蔡邕之女也。”可见曹、沈二先生误以吴羊衜说魏羊衜。

关于羊衜娶蔡氏的年代问题,先要将羊衜的生卒年厘定。羊衜之父羊续是后汉著名的廉吏,有“悬鱼太守”之誉。羊续殁于后汉灵帝中平六年(189),年四十七。以理推之,当时他的三个儿子即羊秘、羊衜、羊耽皆应在三十岁以下。羊衜是第二个儿子,如果当时他是二十岁,应生于公元前162年的桓帝延熹五年。以《晋书·羊祜传》知羊衜卒时羊祜十二岁,则羊衜应是卒于魏明帝太和七年(233)许。卒时已有与前妻孔融之女所生之子羊发,及与续弦蔡氏所生子羊承、羊祜和女羊徽瑜。如以羊衜生于162年,卒于233年计,他大约终于70岁上下。

那么,羊衜何时与蔡氏结缡的呢?从现存史料上看,羊衜先娶孔融之女,生子羊发;蔡氏是羊衜的续弦。关于羊衜娶孔融之女,曹道衡、沈玉成先生《中古文学史料丛考》“孔融子女”条云:

献帝建安元年(205),孔融妻子为袁谭所虏,其后未见有归还之说,是孔氏未在被虏之列,以此知羊衜续娶(16)原文如此,意“续”衍文。孔氏必在此之前。……孔融生于桓帝元嘉三年(153),上下相推,其女或生于灵帝建宁、熹平间,于献帝初远嫁,时羊衜约十六岁。孔氏生一子(羊)发,未久即亡故。羊衜旋即续娶蔡氏,蔡氏生子(羊)乘。玩《羊祜传》“专心养(羊)发”语气,其时(羊)发似尚属孩提。(17)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3:44.

如果孔氏如曹、沈所推,当生于熹平初年173年许,至献帝初之190年,或十八九岁。但羊衜绝非十六岁,因为曹、沈二先生是依据吴羊衜推算的。若按上文所推,羊衜应生于162年许,则献帝初之190年,羊衜应是近三十岁了。

羊衜续娶蔡氏,曹、沈认为是献帝建安十年(205)左右(18)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3:44.,这是依据羊祜生于黄初二年(221);羊皇后生于建安十九年(214),前面还有一个羊承,所以定羊衜续娶蔡氏在建安十年左右,当近情理。但若再加究诘,“左右”于何时?查今人刘硕伟著《两晋泰山羊氏家族文化研究》云:

《后汉书·孔融传》载孔融被“下狱弃市”,“妻子皆被诛”,包括发出覆巢之下无完卵之叹的九岁幼子。曹操在诛戮孔融全家之时是否也杀掉了孔融已经出嫁的女儿,史无明载。但在那个时代,犯大逆之罪是要诛及已婚女子的,所以推测羊衜之妻也与孔融家小一起被杀。(19)刘硕伟.两晋泰山羊氏家族文化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3:45.

按,孔融被杀是在建安十三年(208),若依刘先生之推测,再揆之上说羊皇后等年纪推算,羊衜续娶蔡氏,或在建安十三年之后欤?但是曹、沈二先生所谓“玩《羊祜传》‘专心养(羊)发’语气,其时(羊)发似尚属孩提。”这个判断似非是,所谓“专心养发”是在羊发生病的时候。《羊祜传》:“发与祜同母兄承俱得病,祜母度不能两存,乃专心养发,故得济,而承竟死。”因“不能两存”,所以专心在人子而不顾己子,赞其高风,似与羊发年幼无涉。若依上推算,则孔氏、蔡氏相距十余年嫁入羊家,且蔡氏已生羊承,这时羊发固然未成人,但似非尚在孩提。

再说蔡氏嫁入羊家的大概年龄。考蔡邕初平三年(192)下狱死,年六十,或云六十一岁。曹、沈定蔡氏生年下距蔡邕之死仅一二年,未知何据,其推论的轨迹大概是:因为羊皇后生于建安十九年(214),而羊皇后上有一兄羊承,再宽限一点就可以定为建安十年(205)嫁给羊衜,而他们认为这时的蔡氏是及笄之年,即十五岁左右,所以才有“蔡氏生年下距蔡邕之死仅一二年”的认定。故推定蔡邕五十八九岁有蔡氏,进而推定蔡氏“为庶出可知也”。按,庶出与否,不得而知,但蔡氏为什么一定是蔡邕五十八九岁才有的呢?设令建安十年羊衜续娶蔡氏时,羊衜已经四十余岁了,蔡氏二十余岁亦未为不可;蔡氏或非初婚,亦未为不可也。

中古时期重要士族泰山羊氏,在魏晋六朝时期涌现出众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后汉南阳太守羊续一族繁衍最盛,羊祜、羊欣、羊祉、羊烈均出自这一家族。羊续三子,这三个支脉中羊秘、羊耽两支的谱系史籍记述颇为错杂,今借助新出墓志,并勘覈已有文献,对羊欣所属羊秘一支,羊祉、羊烈所属羊耽一支的世系予以考辨,稍可厘清族系之中的人物关系。同时考察泰山羊氏与陈留蔡氏的姻亲关系,亦旁及羊氏与其他望族间的往来。泰山羊氏家族文化传承有世誉令名,本文特取羊欣书风与其家学的内在关联以论述,指出中古士族家传之学业与当时政治社会和审美趣尚之间的相互影响,希望能起抛砖引玉之用。

猜你喜欢

蔡邕墓志泰山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辽耶律公迪墓志考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辽代《韩德让墓志》疏解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南阳出土两方唐代墓志
蔡邕听琴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
倒屣欣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