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的语文课要善于讲故事

2021-01-07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李桥中心小学赵玉兰

天津教育 2021年26期
关键词:讲故事小学生语文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李桥中心小学 赵玉兰

我国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曾说过:“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故事当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能够从不同角度呈现世界的本源,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能帮助其开阔视野、插上想象的翅膀,不失为一种展开语文教学的绝佳方式。如若小学教师能够认识到讲故事对于语文课堂的裨益,并恰如其分地将故事引入课堂,为其注入活力与趣味,使学生能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与更多知识。

一、确定故事教学目标

在建设故事课程、开展故事课教学之前,最近要思考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上故事课?为什么要消耗大量的课堂时间、耗费诸多教师的宝贵经历,打造故事课?为什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听故事而不是像往常一样学习生字词、学习遣词造句、练习语文题目?这些问题一言以蔽之,就是故事课的教学目标应当是什么。在品德课上、数学课上、科学课上、劳动课上也都可以讲故事,那么在语文课上所讲的故事究竟有何差异?

故事教学法可以应用在任何科目当中,教师可通过历史故事或名人轶事、寓言故事、幽默笑话活跃氛围,以此抓住学生们的目光。教师所讲的故事必须服务于教学,必须能够起到辅助作用,才不会成为单纯占用课堂时间,不会成为一种浪费。而语文学科中的故事课,必然要为语文教学服务,因此,它应有与语文学科教学共同的根本目标,即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应用能力。但故事课之所以独立于常规课程,也有不同之处,其本质区别就在于故事课当中的学习方式主要是熏陶、浸染,而非训练。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大多数小学生(7~12岁)的认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其抽象思维能力有所欠缺,还不能脱离具体场景理解事物,其作出的任何思维活动都要有具体内容作为支撑。小学阶段正是打基础的时候,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小学生需要学习的不仅有生字词,还有语法、句式、修辞、写作方法等,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学习语法、句式等抽象内容都要在具体语境中进行,而且必须是自己熟悉的语境或者与周围生活和事物紧密连接的语境。换言之,该阶段儿童的语文学习具有特殊性,与其采用大量的训练,不如使用熏陶和浸染法。而故事则是联通语境和物镜的绝佳桥梁,能够引导学生从具象走向抽象,使熏陶和浸染法恰到好处。

二、深入理解故事教学内容

(一)教学基础:事件

故事指的是曾经发生过、现在正在发生的或将来要发生的事件。故事有些是真实的,是教师家长的亲身经历或名人轶事,有些是虚构的,还有些故事以现实为基础,运用了文学手法进行夸张或渲染、改编,比如某些小说。需要注意的是,成年人听故事与儿童听故事的目的不同,在内容方面的倾向性也有所差异:成年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对于身边正在发生的事件了如指掌,因此听故事更倾向于满足猎奇心理,希冀着能从故事当中听到自己不知道的事物;小学生则还未建立对世界的完整认知,对于身边的事物都不甚熟悉,因此听故事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

在所有故事中,事件都是基础,是核心,小学生不会有意识地从故事中刨根究底、寻找其所反映的道理或者蕴藏的人生哲学,他们关注的只是事件本身,是前因后果、过程、人物、情感纠葛。过去有些教师也曾经有意识地在课堂上穿插故事,或者打造故事课,但效果并不能尽如人意,故事课程的构建更是以失败而告终,其根本原因就是当教师讲故事时,总也无法完成从教师到“讲故事的人”的角色转换,过于注重故事的教育效果,将本来轻松愉悦的讲故事变成煞费苦心甚至别有用心地讲道理。但在小学生眼中,唯具象真实才能吸引人,抽象的道理本应是故事中的点缀,事件才是其了解世界的工具和途径。若是教师一味关注道理的传输,相当于本末倒置。因此,教师应当时刻牢记:故事课程、故事课的基础是具体事件,而非道理。

(二)画龙点睛:语言

在故事课上进行语言的熏陶与浸染、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水平是最终教育目的,语言教学是故事课的核心,是画龙点睛之笔,是课堂上的闪光点。而故事课上的语言教学包括几项内容:

第一,故事的结构与要素。一个故事应当有时间、地点、人物,还要有起因、经过、结果,如此才能算作完整。有些作者在创作故事时,为求文学效果会进行刻意的缩减,例如使用开放式结局,不说明结果,将想象和判断的权利交给读者。但对于小学生而言,应尽量选用常规故事。教师在讲故事时必须清晰地指出要素,使学生能够在心中构建起清晰的框架,厘清文章思路脉络,从而建立更深刻的认知。

第二,讲故事所用的语气。讲故事与阅读故事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声音,前者能够借助声音来更为清晰地体现故事中所蕴藏的感情,能够用语气来渲染特定氛围,更容易将听众带入。教师在讲故事时必须选择恰当语气,例如,讲一个温馨的小故事,就我们怎么选?应当用和缓的语气;讲一个紧张刺激的故事,就必须波澜起伏。

第三,语言的逻辑。针对不同年级小学生读者的故事在逻辑上也有所差异,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故事一般结构重复极其简单,适合高年级学生的故事逻辑则相对复杂,可能会出现剧情的反转。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不妨鼓励学生根据故事开头和过程猜测结局,在推理过程中锻炼语言逻辑;在高年级教学中,学生已积累一定阅历与知识,教师可以挑选部分长句或段落,带领学生一同进行感悟和比较,从而锻炼其更高级的语言表达逻辑。

小学生有着模仿的本能会下意识地重复教师的行为,言传身教往往比长篇大论的说教更有效,若教师在讲故事时能够正确把握语气、节奏、逻辑,就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潜移默化地达成教学目标。

三、小学语文课堂中嵌入故事

讲故事绝非简单的复述。应当挑选怎样的故事?用怎样的方式来呈现一个故事?挑选怎样的时机来穿插故事?这些都是语文教师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就目前而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嵌入故事通常有三种策略:第一种是故事教学法,指教师讲课时挑选一些与所讲知识具有关联性的简短的小故事,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和广泛地理解所讲内容,或者直接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来部分代替传统意义上的授课,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故事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用埋藏在故事当中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考,用其中蕴藏的道理来浸润学生心灵。第二种是故事课,指的是整节课堂都围绕故事展开,它通常指独立的某节课。第三种则是故事课程,指的是采用校本、班本课程的方式,将整个语文课程进行故事化,将具有内容连续性和关联性的一系列故事开设为独立的课程。本文将要讨论的是在一系列故事课程当中如何将单个的故事课上好,如何通过优化每个环节,使整条教学链条更为丰富和完善。

四、丰富故事教学方法形式

简单的复述并非讲故事的唯一方式,还可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强化学生的课堂体验。所谓情境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借助适当的教具,辅以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在班级中渲染与所讲故事相适宜的氛围,或还原某个重要场景,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之感、能够更容易地将自己带入其中,获得更深刻的感悟。小组合作学习法,顾名思义,指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可以要求学生相互讨论听完故事后的感受,可以复述教师所讲的故事,也可以轮流为其他成员讲故事。采用上述方法能够给学生带来更为真实的体验,能够促进学生彼此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锻炼学生语言能力。

五、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课不能只是简单的知识传输过程,还应当兼顾学生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充分考虑学生语文素养和各方面能力的形成与提升。教师应当善于讲故事,以此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具有个性化思维、全面发展的学生。

猜你喜欢

讲故事小学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听冬神讲故事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Max讲故事——逃跑的熊
Max讲故事——杀手算命
Max讲故事——温柔的鬼故事
我是小学生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