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2021-01-07龙凌黄彩虹赵焰周晶曹必伟罗昱君
龙凌,黄彩虹,赵焰*,周晶,3,曹必伟,罗昱君
(1.湖北省中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1;2.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4;3.湖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1)
0 引言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肌肉骨骼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工作模式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呈现患病人群逐年上升和患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据2015 年全球疾病负担统计,全球约10 亿成年人患有颈椎病[1],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活动功能。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其中一种分型,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颈椎失稳刺激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导致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头晕、呕吐、失眠、高血压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或四肢发凉、神疲乏力等交感神经抑制症状[2]。由于此型颈椎病症状较复杂、累及系统较多、客观体征较少,因此误诊率较高、治疗较为棘手,临床多采用保守治疗,而推拿是治疗该病的最安全且有效的保守疗法[3]。近年对推拿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综述如下。
1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临床常见的症状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临床表现出的症状复杂多样,病症累及头面、五官、颈肩背等部位,涉及神经、心血管、胃肠消化等多个系统[4]。黄秀颖等[5]通过对2017-2019 门诊治疗的110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此病患者多表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其中心血管系统症状比例最高,主要表现为心悸;其次为眼睛症状,表现为视物模糊、眼睛干涩、酸胀、畏光等;其次为消化系统症状,表现为咽喉异物感、恶心及胃肠功能紊乱等。李文林[6]采用VAS 评分及NDI 评分分别对72 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患者进行疼痛和颈椎功能评估,结果显示患者的平均VAS 评分达8 分以上(最高10 分)、NDI 评分达35 分(最高50 分),表明该病患者的疼痛达中等及严重程度,颈椎功能受限较明显。朱希伟等[7]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由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引起的失眠患者,年龄小到20 岁的青年,大到70 岁的老年,表明患该病的患者受失眠困扰的群体较普遍。张志南[8]研究发现,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会引起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程度较轻的高血压,血压范围多在90-160mmHg 之间,常伴随头晕、顽固性头痛、视力模糊和胸闷等症状,颈椎生理弯曲变浅、椎体排列异常和椎体前后缘增生等影像学特征,且患者的血压升高与颈椎病症状直接相关。王绍丽等[9]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在推拿、物理治疗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对101 例交感神经颈椎病患者进行情绪干预后,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及负性情绪,该研究反向表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会直接导致或继发一系列精神心理及负性情绪问题。综上可见,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复杂、累及范围广,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征象不典型,部分患者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脏病、消化不良、耳鼻喉疾患就诊而偏离正确的诊疗。
2 推拿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疗效
由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症状复杂多样,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给临床正确诊断带来极大困难。因此,在治疗上多采用保守治疗,而推拿作为一种安全、舒适的疗法,在临床上广受推崇,其疗效也逐渐突显。
丁汀[10]通过随机对照试验采用单纯推拿手法治疗80 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能明显减轻患者头晕、恶心等症状,改善患者颈椎活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廉凯楠等[11]对105 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实施推拿治疗,治疗后患者头痛、眩晕、肩颈痛积分明显下降,椎动脉、基底动脉的收缩末期峰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明显增加。曹必伟等[12]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对30 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实施颈项部开“青龙锁”推拿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收缩压降低约20mmHg,舒张压降低约10mmHg。于高潞等[13]对758 例由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引起的失眠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治疗组采用单纯推拿治疗,对照组口服安定类药物结合颈椎牵引,结果显示治疗组睡眠质量及头晕、耳鸣、视物模糊、血压异常等症状明显改善,椎动脉收缩峰流速明显增加。杨挺[14]通过对42 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的实施头面部推拿操作,可以显著改善由交感神经紊乱造成的头痛、头晕、失眠、耳鸣等症状。
3 推拿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机制
现代解剖学发现,颈椎后纵韧带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纤维和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组成的灰交通支与颈神经相连接,这些节后纤维广布于头面眼睑、颈胸部皮肤汗腺、颈部及上肢动脉、心脏等器官[15]。无论是颈椎周围的软组织还是颈椎椎体的各种病变,如颈部肌肉痉挛、韧带松弛、关节囊肿胀、软组织炎症、水肿、椎间盘突出、椎体滑移、小关节脱位均可刺激颈部交感神经末梢,或通过脊神经的病理反射[16],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从而产生局部疼痛、头晕、视物模糊、血压异常、心律失常等一系列症状。
推拿通过直接对颈项背部产生按揉、弹拨等机械能,疏通和促进局部气血的运行,达到“通则不痛”、“荣则不痛”;同时,推拿的机械刺激可以松解粘连的软组织,缓解肌肉紧张痉挛状态以达“解痉止痛”的功效。此外,推拿可以加快局部血液、淋巴液循环及组织内炎性物质的吸收和营养物质的输送,以营养肌肉,促进颈项部肌肉修复和预防肌肉劳损,从而改善颈椎内源性和外源性稳定装置以维持颈椎的稳定性,调整病变部位与交感神经的相对位置,减少对颈部交感神经的刺激而减轻各种症状[17]。有学者认为,情绪、注意力等心理因素与个人疼痛感受密切相关,精神愉快、积极乐观、注意力分散等心理状态积极的人群,其疼痛感明显减轻或消失[18]。抚摩是人们面对病痛和伤害时最原始、最本能的反应;因此,推拿本应该是一种酷似“抚摩”的返璞归真的疗法。推拿的这种类似于抚摩的刺激方式,不仅能从人类的本能特性上缓解疼痛,还可以通过对穴位的刺激、经络传感和神经-体液调节,使体内的β-内啡肽浓度升高产生镇痛、镇静作用[19],以缓解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疼痛、焦虑、抑郁及负性情绪、失眠等。
现代研究认为,高血压发病与交感神经系统、循环及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管内皮功能、胰岛素抵抗等因素的关系密切。压力感受器及交感神经可以急性调节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肾脏对体液容量的调节从而实现对血压的慢性持续调节。有研究显示,推拿对于中医各种证型的高血压病具有良好的效果,在辨证基础上选择头面颈项部、腹部、腰部或足底等部位进行推拿施治,其中头面颈项部推拿能有效调节交感神经功能,腰腹部推拿则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胰岛素分泌功能等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20],以此调节并稳定血压。
4 总结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由于临床症状涉及面广,客观体征少,影像学检查又无特异性表现,患者往往因某一凸显症状而选择相应内科专科就诊,相应内科专科的各项检查又无明显异常,这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临床医师的正确诊断造成困难。因此,为了作出正确的诊断,尽可能地减少患者的痛苦,临床医师要提高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认识,从整体观念出发,全面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及患者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细致分析并洞察该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和症结所在,不能片面地关注患者某一症状而忽视整体。
此外,由于该病的主观性表现,临床尚缺乏针对性治疗而多选择保守疗法。推拿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疗法,因其安全、舒适而广被患者接受,推拿治疗该病的疗效也逐渐突显。因此,推拿医师应提高推拿操作技术,发挥推拿的优势,解决患者的实际病痛;还应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及先进设备,深入探究推拿的作用及机制,以推动推拿的标准化、规范化、客观化,提高推拿的学术地位与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