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
2021-01-06金衍军
金衍军
所谓“校园欺凌”,即指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外,学生与学生之间,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和暴力行为。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频发,而中职校园欺凌愈演愈烈的态势严重影响着中职生安全与校园和谐。由于未成年人的特殊性,治理校园欺凌一直是个难题。
一、中职学校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的现状、特点
(一)职业学校校园欺凌现状。我们从有关职业学校校园欺凌现象的调查问卷发现,在看到或受到校园欺凌的学生中80%以上都表示沉默;校园群体欺凌事件居多;欺凌的起因多由早恋争风吃醋引发的矛盾、同学间琐事引发的小冲突等;欺凌的事后处理方式一般是调解、或者给予欺凌者停课、开除等处分,但有的学校为了维护学校形象,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受害者得不到公正的对待和应有的赔偿;欺凌中的受害学生有的能正常学习和生活,有的则被迫转学或转班,有的甚至导致受害学生退学。
(二)职业学校校园欺凌的特点。在已经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中,职业学校所占的比例较大,约七成来源于职业中学,从相关事件分析,具有以下特点:1.欺凌行为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故意伤害、聚众斗殴、敲诈学生钱财等几类,伤害类和侵财类事件所占比重较大。2.欺凌对象以“老实学生”为主,大部分受欺凌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有共同的特质,就是“老实、胆小”,部分“好学校”的学生也易被侵害欺凌。3.欺凌行为具有反复性。学生间的偶尔捉弄、开开玩笑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较常见,但欺凌行为一旦发生,就会反复出现。如果旁观者对欺凌行为默不作声,或者叫好,就更能助长该行为,导致欺凌现象越来越多。4.欺凌地点较隐蔽。校园欺凌往往很难发现,而且实施欺凌行为一般会选择较为隐蔽的地方,如学校寝室或上下学的路上。如有一起欺凌事件发生在上下学的路上,欺凌者向路过的学生通过威胁、暴力索财,每天索要一点,被欺凌学生因为害怕不敢告发。
二、中职学校学生校园欺凌的成因
通过对本校校园欺凌事件的调查可以发现,中职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人因素
1.心智不成熟。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多时候是整个家庭的中心,从小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备受呵护,经不起挫折,对人对事容易用个人的喜好来评判。2.法制意识淡薄。由于学生的法治意识淡薄,再加上学生的可塑性很大,他们鉴别能力差,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往往会不加选择地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社会信息,如电视中的“黑社会”团伙以及作案手法会成为他们模仿学习的一部分。他们也会模仿组织“××帮”或“××派”抓一些班里的弱者作试验品,尝试作案的“威风”等致使校园欺凌事件频频上演。3.不良习惯影响。学生生活在群体中必然会受到许多不良习惯的影响,包括别人和自己的。如玩手机上、小偷小摸、打架斗偶、抽烟喝酒等,再加上老师与家长不能及时加以制止与约束,助长了这些不良习惯的滋生,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成自然且影响着周围的同学造成不良影响。
(二)家庭因素
1.管教方式不当。由于家庭的整体素质不一,有的家庭对学生过于溺爱和娇惯,加上家长自身素质不高,虽有望子成龙之心,却无科学教养之方。这样的孩子往往“本事不大,脾气不小”,遇事只考虑自身利益,漠视他人的存在。一旦自身利益受到了外界的侵犯,就立刻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来发泄。2.亲子关系疏离。许多家长常年在外打工或者因工作忙对孩子疏于必要管教,子女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生活的甜蜜。3.离异、单亲。离异、单亲的孩子会造成人格发展上的障碍,国内外的调查均发现,暴力青少年多有离异、单亲家庭的背景。
(三)社会环境因素
1.网络的影响。手机及电脑的普及使接触电脑和网络的年龄越来越低龄化,手机及其网络游戏作为精神鸦片,严重歪曲了这些作为低龄网民的青少年的心灵,让他们深受其害。2.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前几年社会黑恶势力横行,让有些青少年误认为,有事可以请“黑道”来摆平,认为只要有“大哥照应”,什么事情都不用担心,并可在金钱及他人的畏惧中获得某种满足。
三、校园欺凌的事前预防与事后解决——“四五六应对法”
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四五六应对法”,实现对校园欺凌的事前预防与事后应对。
(一)学生冲突四步和解法:
第一步:冲突各方不带指责性地说出问题;第二步:各方对提出的问题,各自想出各种安全且相互尊重的解决方案;第三步:针对这些解决方案设想出运用这些方案将会发生的后果;第四步:针对这些解决方案选出最好的方案并制定落实计划。
(二)学生冲突五步调解法:
第一步:与欺凌嫌疑人个别谈话;第二步:与可能受害者个别谈话;第三步:与欺凌嫌疑人群体会谈;第四步:组织当事人和解会,确定最佳解决方案。第五步:落实选出的最佳解决方案并实施。
(三)对欺凌者六步管教法:
第一步:向欺凌者解释他做错了什么;第二步:不将欺凌定性为冲突,不大事化小;第三步:引导欺凌者勇于承担责任,不找借口,不推脱责任;第四步:为欺凌者提供纠正错误的程序:修复,解决,和解;第五步:引导他自己去弥补犯下的过失,并找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方法;第六步:为他保留好尊严,虽然他做的事情非常不对,但引导他让他相信自己能够变成一个优秀的学生。
四、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校园欺凌预防应对体系
学生是家庭的构成者,也是学校的教育对象,而学校、家庭也都是社会的构成者。社会为学校提供的完善的法律体系,以确保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也为每个家庭营造了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家庭成员组成家长委员会和志愿者,一方面参与学校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与应对,另一方面也参与社会管理,从全社会角度预防应对校园欺凌。所以,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为校园欺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的预防和应对体系,整个预防和应对流程(见附图)。
综上所述,遵循综合防治,引导中职学生不伤害,敬畏生命,关怀同学,知行合一与同向同行原则,秉承以欺凌双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为中心,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学校秩序相统一,保护未成年人与公平公正相统一的基本理念,完善中职校园欺凌的预防措施,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预防应对体系,从而构建中职校园安全秩序,维护校园安全环境,提升中职学校的形象。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创造安全、和谐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附图:
图解:(1)流程图所描述的是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有机配合良性互动,共同预防应对校园欺凌的动态过程;(2)家庭和学校互动沟通过程中全面了解学生动态;(3)在此过程中没有发现欺凌问题,则启用预防机制,实施12大预防策略预防欺凌事件的发生;(4)在互动沟通过程中发现欺凌问题时,启用应对机制,运用“四五六应对法”解决冲突;(5)在家校互动沟通过程中,由学生家長组成的家委会和志愿者,为社会营造安全的校园周边环境;(6)在此过程中,社会保障家长与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家校进一步互动沟通;(7)良好的家校沟通互动中,社会是学校预防应对校园欺凌了法律防线;学校与家庭的良性沟通互动,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