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1-01-06王聚芹彭路垚

党政干部学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当代价值生产力共同富裕

王聚芹 彭路垚

[摘  要]马克思立足无产阶级立场,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挖掘劳苦大众贫困的根源,逐步建立了科学的反贫困思想,指出了人类反贫困事业的价值追求和根本路径。现阶段中国已经取得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消除了绝对贫困,迎来全民携手迈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仍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生产力的平衡充分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关键词]反贫困思想;生产力;制度;当代价值;共同富裕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1)11-0043-07

人类发展史也是人类不断与贫困斗争的历史,贫困成为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阻碍。消除贫困,消除两极分化,携手迈进共同富裕之路,是整个人类社会的美好愿望。如何摆脱贫困,实现美好生活,是人类发展的永恒课题。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放眼整个人类社会,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逐步形成了科学的反贫困思想,对于人类消除贫困有着现实指导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继承和创新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加强中国反贫困事业的顶层设计和科学部署,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中国人民赢得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新发展阶段,中国迎来反贫困事业的新征程,在此过程中应始终坚持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科学指导意义,与中国共同富裕的实践相结合,扎实稳步推进共同富裕。

一、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发展脉络

马克思的反贫困思想基本经历了三个时期,每一个时期都具有鲜明的特色。

(一)形成时期:基于朴素的道德情感和对抽象的国家理性信仰

马克思对贫困问题的关注基于朴素的道德情感,基于对贫困农民生活状态的感性认知。19世纪初,工业革命席卷整个欧洲,此时的普鲁士王国经济不断增长,但是农民却没有得到发展的红利,深陷贫困的泥潭。更不可思议的是,大量农民故意违反普鲁士林木盗窃法的规定,捡拾树枝被判入狱,只为得到糊口的食物。对此,青年马克思站在贫穷农民的角度对普鲁士统治阶级进行批判和谴责,但是由于此时的马克思深受黑格尔法哲学的影响,因而不能对贫困产生的根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陷入了“从主观到主观”的苍白困境。随后,马克思在《摩泽尔记者的辩护》中,开始从国家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深刻地批判了统治阶级对劳苦大众的剥削和压榨。马克思指出:“摩泽尔河沿岸地区的贫困状况同时也就是管理工作的贫困状况。”[1]376马克思认为当地的贫困是由于管理机构的无能导致的,当地的贫困生活状态也是管理工作“贫困”的显现。

(二)发展时期:从资本主义制度中探究劳动人民贫困的根源

马克思从未停下对贫困问题的思考,他坚定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从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异化劳动中探究贫困问题的根源。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揭示了工人普遍贫困状况以及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工人直接创造了产品和物质财富,为何还处于贫困的状态?“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2]156工人的贫困状态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原因在于工人的劳动都异化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异化劳动是工人产生贫困的重要原因,正如马克思所指出:“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得畸形……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2]158-159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单单生产出了物质和精神贫困的工人,更是将人的类本质异化,生产出一个异化的人类世界。馬克思对私有财产的三种关系深入分析,揭露了私有财产的本质,指出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异化劳动条件下,工人日渐贫困的社会现实。

马克思从基于最朴素的道德情感和对抽象的国家理性信仰,再到探究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异化劳动,最终直指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是贫困产生的制度根源。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提出了“雇佣劳动”的概念,目的在于揭示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对工人的剥削。此外,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以工资为出发点,探求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随后,马克思分析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揭露了资本的实质是“活劳动是替积累起来的劳动充当保存并增加其交换价值的手段”[2]726。马克思详细描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的交换过程,论证了资本与雇佣劳动存在着剥削与被剥削、奴役与被奴役的对立关系。在此关系下,资本家支配着雇佣工人的生命时间,占据着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并利用工资来掩饰侵占雇佣工人剩余价值的事实。无疑,工人的贫穷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绝对规律。

(三)完善时期: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直接揭示工人贫困的秘密

马克思经过进一步研究,在《资本论》中直接揭示了资本剥削的秘密。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劳动二重性为起点,论述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枢纽,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以此为理论支点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公布于众。从剩余价值理论看,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其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工人不但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出自己的劳动力价值,而且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出剩余价值。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不断生产和再生产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从而造成了阶级的对立和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从资本积累的角度看,资本家持续进行资本积累,也是使工人走向贫困深渊的积累。资本主义生产和积累的机制为了适应资本增殖的需要,“开头是创造出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结尾是现役劳动军中不断增大的各阶层的贫困和需要救济的赤贫的死荷重”[3]742-743。这就是说,资本家为了扩大资本积累,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了工人失业,失业的工人陷入了绝对贫困的境地。而未失业工人仍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下饱受剥削,也处于贫困的状态。马克思认为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劳动大众才能迎来光明。

二、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价值追求与路径指引

(一)价值追求:实现人类解放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通往人类解放的重要步骤,亦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历程,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将实现人类解放作为价值追求。马克思批判了鲍威尔将政治解放等同于人的解放的错误,指出了政治解放只是人类解放的重要一步,远远没有达到人类解放的高度。政治解放只不过是形式上的解放,它使人摆脱了封建专制的枷锁,但是又被囚禁在市民社会的牢笼中;它使资产者享受到政治上的真正权利,但是让贫困者的权利化为幻影;它使人在国家共同体中获得了自由、平等、人权,但是在市民社会中始终作为利己主义的个人。资本主义社会的根基决定其无法解决人类的贫困顽疾,只能在形式上赋予贫困者公民政治权利,无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进一步从经济学哲学批判中提出了人类解放的真谛,明确了人类解放的本质要求。他认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要从历史的、唯物的、感性的“现实的个人”出发。人的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被异化,成为了支配、奴役人的异己力量。实现人类解放,要扬弃私有财产,消灭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恢复劳动的积极作用,解放人的本质。最后,马克思从历史的运动规律中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物质资料之上,消除固定化和强制性的分工以及由分工所带来的人的异化,人的生存发展得到满足,完成人的自由和个性复归,从而贫困问题自然而然得到根本性解决。马克思反贫困的逻辑起点源于广大人民群众贫困的现实状态,逻辑终点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类反贫困事业的价值追求,摒弃了资本主义社会以价值增殖为目的的运行逻辑,深刻地突出了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价值归宿,这也成为人类反贫困道路上的鲜明旗帜。

(二)路径指引:发展生产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逐利理性被奉为圭臬,始终遵循资本增殖的最高原则,并由此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这成为了劳苦大众陷入贫困的制度根源。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洞察人类贫困问题,提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哲学原理,这为人类反贫困实践指明了根本路径,即大力发展生产力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1.生产力的发展既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必要前提,又是人类反贫困事业的根本动力。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赞扬了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出的生产力:“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4]36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时代的跃进,巩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基,缔造了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神话。资本的增殖逻辑力求全面地发展生产力,无限追求效率以加快实现增殖目标,这构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和基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决定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形成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为基础的制度体系。封建的所有制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已经被炸毁。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关系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蓬勃发展。但是生产力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资本主义狭隘的制度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必然被推翻。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提出“全面发展生产力”的观点,指明了全面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人的解放、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同样这也是劳苦大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之路的根本路径,那如何实现生产力的全面发展?一者,在生产力的发展中,注重物的要素与人的要素共同发挥效能。二者,生产力的类型可划分为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生态生产力和人自身生产力等,要促进生产力构成要素和各种生产力类型协同发展,彼此高度融合。三者,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全面、自由、毫无阻碍地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囿于自身矛盾之中,一方面,资本的增殖逻辑力求全面地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出现危机会破坏生产力,这样的矛盾使生产力不能自由全面地发展。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中,发展生产力的目标不再是资本增殖,而是以人为本,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从而打破了限制生产力发展的枷锁。发展生产力是劳苦大众摆脱贫困,追求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只有当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才能真正解决贫困问题。

2.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人类反贫困事业的应有之义。马克思深刻地认识到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框架下寻找解决贫困问题的方法都是徒劳的,真正解决劳苦大众的贫困问题只能是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变革生产关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初步阐明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观点,认为当联合起来的个人占有全部的生产力时,生产资料私有制将走向终结。紧接着,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科学揭示了共产主义的特征就是“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4]45,“消灭私有制”[4]45,指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剥削与虚伪。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工人的劳动并没有给自身创造出财产,却生产和再生产出了剥削工人的工具——资本。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下,工人所得到的只有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酬劳,而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并且资本家扬言其遵守了“平等交换”的原则。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辩证否定的角度出发,论证资本主义私有制对自身的否定,提出“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3]874的制度构想,此时的个人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即生产资料公有制。无疑,社會主义公有制构成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使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直接结合,消除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下的剥削与压迫,消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异化劳动,真正维护了劳苦大众的切实利益。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导致社会上层建筑的变革,其制度、法律、艺术、意识形态等都要符合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发展需要。社会主义完备的制度体系是实现反贫困的依靠和力量保障,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故而,只有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铲除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制度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三、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反贫困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理论依据。虽然当今中国所面临的贫困问题与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贫困问题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但是马克思的反贫困思想对解决中国人民群众的贫困问题有着现实指导意义,为中国的反贫困事业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國人民凝聚智慧和力量,完成了脱贫攻坚,消除了绝对贫困,为中国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绝对贫困的消除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更是中国人民迈向共同富裕的关键时间节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在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5]。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分三个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马克思反贫困思想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反贫困思想以人类解放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价值引领,坚决站在人民立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反贫困理念,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6],“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7],等等。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反贫困事业的价值引领,贯穿中国反贫困事业和共同富裕新征程的始终。共同富裕包含了“共同”和“富裕”,“共同”是全体人民,需依靠全体人民的力量共建共享,达成全面富裕的目标。

1.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必须坚持精准施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在共同富裕的路上也一个不能少,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脱贫攻坚的胜利在于精准施策,针对贫困群众的致贫原因制定有效的方案,采取帮扶贫困群众脱贫的特定措施,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积极探索多元化扶贫方案,切实保障脱贫质量,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仍要把握重点,坚持精准性原则,进行靶向治疗,要依据人民群众收入水平,合理划分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必须明确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聚焦和帮扶对象是低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能否过上富足的生活关乎着中国反贫困事业的成败,时刻检验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反贫困理念。要从教育、卫生、社会救助、养老、住房等各个领域帮扶低收入群体,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水平。此外,消除了绝对贫困的农村农民也是重点帮扶的对象,农村农民的共同富裕之路依旧任重道远,艰巨繁重。必须明确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坚力量是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中流砥柱,必须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促使低收入群体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行列,合理调节高收入,形成橄榄形的收入分配格局。高收入群体在共同富裕道路中需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实现自身社会价值。改革开放后,为了激发中国经济活力,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让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走向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在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仍要发挥先富起来的人民的带动作用。

2.共同富裕由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必须坚持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全体人民共建共享是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构成了完整的逻辑体系,即共建是共享的基础,没有共建就没有共享;共享是共建的目标要求,规定着共建的发展方向。而共建共享实践活动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是总的引领。在共建共享的过程中,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物质和财富的创造者,蕴藏着磅礴的力量和智慧。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8]189,“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9]135。共同富裕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了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的主体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汇聚人民共同力量,消除贫困问题,实现共同富裕。此外,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发展的成果要由人民共享,真正做到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共同富裕是人民全面的富裕,必须坚持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统一。从满足人民的温饱问题到总体小康的实现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迎来共同富裕的新征程,深刻体现了人民对富裕的要求越来越全面,注重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的反贫困思想揭示劳苦大众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受到资本家的奴役和剥削,物质和精神都处于贫困的状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解决人的物质和精神贫困为前提。新时代,中国反贫困事业的发展也必须紧紧围绕人民的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两大方面开展工作,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实现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富裕,坚持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统一发展。物质富裕的实现只能依靠物质的力量去创造,发展才是解决物质贫困的根本动力,所以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引导人民投身共同富裕的实践,用勤劳的双手奋斗出美好的幸福生活。精神富裕的实现要提高人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积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作用,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精神需求。

(二)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生产力平衡充分发展

马克思的反贫困思想为人类的反贫困实践提供了路径指引,明确指出了生产力发展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动力。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是当前中国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也阻碍反贫困事业的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正是立足中国国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有效解决中国主要矛盾,促进贫困问题解决的指导思想。

1.坚持创新发展,激发收入增长动力。创新是引领反贫困事业的动力,要将创新放在核心位置,不仅在思想上创新,更要在技术、途径、方法等各方面创新,营造全社会创新的氛围,形成全民创新的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10]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中,要勇于思想创新,打破陈规旧俗、惯性思维,不能因循守旧,错失发展良机;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生产的社会效率;要探索途径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创新产业项目,实现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要寻求方法创新,面对共同富裕中的矛盾与问题,注重科学谋划、依据具体问题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

2.坚持协调发展,补齐收入差距过大的短板。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贫困区域的政策扶持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活条件。要充分发挥各区域特色产业优势,实现互通互补,加强发达地区对贫困地区的带动作用,积极培育区域协同发展的增长极。要坚持城乡协同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发展结构,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增强城乡发展的内生动力。另外,要加强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发展带动农村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农民收入渠道。要坚持各行业协同发展,加快改革垄断行业,大力发展实体行业,有效监管金融行业,优化各行业发展结构。协同发展是挖掘经济发展潜力,补足生产力发展短板,拓宽人民收入增长途径的重要方式。

3.坚持绿色发展,实现反贫困与生态保护的共赢。绿色发展保障了共同富裕道路的可持续性,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发展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山”理论,分析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为中国反贫困的实践指明了道路。贫困地区因地制宜,拓宽农业发展思维,扶持当地绿色产业,树立绿色品牌,激发群众积极性,为可持续发展夯实内在动力,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共赢。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中,要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8]209的绿色发展理念,重视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4.坚持开放发展,提供反贫困的坚实助力。现阶段,中国的经济与世界的经济融为一体,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5]。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扩大内需,进一步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打造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要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共赢。开放发展为中国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赢得了主动权,为反贫困事业的推进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5.坚持共享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概念涵盖了共享发展,是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和共建共享,更深层講,坚持共享发展,可以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共享与社会公平正义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没有共享发展,就没有社会公平正义;没有社会公平正义,共享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中,要坚持共享发展,逐步缩小差距,以调动人民的建设热情,在做大“蛋糕”的同时,也要把“蛋糕”分好,让人民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总之,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共同富裕道路的始终,有效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促进生产力朝着更加平衡和充分的方向发展,为中国的反贫困事业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路径指引。

(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首要前提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产生贫困问题的根本,导致贫富差距愈来愈大,致使劳苦大众深陷贫困的泥潭。进而提出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制度性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中国共产党通过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实现了中国人民的解放。面对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毅然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的反贫困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遵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社会发展规律,通过对三大行业的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夯实了中国反贫困事业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消除了阶级剥削与对立,激发了广大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下,不断推进中国的制度变革。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的同时,不断调整所有制结构,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同时,建立健全多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的分配体系,调动劳动者积极性;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中国经济制度的改革,激发了广大群众摆脱贫困和创造财富的热情,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积累了物质财富。

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无可比拟的优势,在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更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道路中必须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7],这一原则突显了新时代中国反贫困事业的基本遵循。现阶段,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中要继续做大做强公有制经济,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方式;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深度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生产制度决定分配制度,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分配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7],这三个层次的分配方式构成了基础的分配逻辑,也是兼顾效率与公平、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关系的重要体现。初次分配是基础、是关键。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决定,所以要在起点上解决公平问题,打好社会分配的基础;再分配主要是由政府调节机制起作用,通过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发挥财政的兜底作用,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贫富差距;第三次分配主要是由高收入人群在自愿基础上,以募集、捐赠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分配,是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补充。发挥三次分配方式的重要效能,必须正确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依据各类生产要素的边际贡献进行初次分配,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中起到监管和调控作用,最大化地实现公平正义。总之,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做大做强公有制经济,构建合理的分配格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其目的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马克思反贫困思想为中国的反贫困事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实现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壮举。共同富裕的新征程已经到来,只有将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二〇二〇年十月二十九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N].人民日报,2020-11-04(1).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N].人民日报,2017-10-28(1).

[7]习近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EB/OL].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1-10/15/c_1127959365.htm.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0]习近平.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2014年11月9日,国家会议中心)[N].人民日报,2014-11-10(2).

责任编辑  魏亚男

[收稿日期]2021-09-0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研究项目“‘中国方案’全球治理创新研究”(18YJA710045),主持人王聚芹。

[作者简介]王聚芹(1970— ),女,河北石家庄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研究生导师、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马克思发展理论研究。

彭路垚(1996— ),男,河北邢台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猜你喜欢

当代价值生产力共同富裕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