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多模态词汇教学探究
2021-01-06曾健仪
【摘要】新课标指出,英语学习活动观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尝试改变英语词汇教学中“重讲授、测试,轻活动引领学习”的现状,探讨如何在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框架下,以多模态语篇为载体,进行词汇巩固应用课的设计与实践,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词汇课;英语学习活动观;多模态语篇
【作者简介】曾健仪,广州市花都秀全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花都区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多模态词汇教学研究”(课题编号:HDJYKY2020C002)的研究成果之一。
一、引言
词汇掌握的广度和深度,是英语学习的第一要素,对英语能力的提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在传统的词汇教学中,教师常常割裂了词汇与情景的关系,甚少与具体的句子、语篇、对话等相结合,导致学生对词汇学习的兴趣较低,缺乏学习动力,影响英语水平的提升。本文结合新教材,探究在英语课程内容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引领下,利用多模态语篇,进行词汇教学,以此提升词汇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性、综合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逐步形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二、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多模态词汇教学设计与实践
英语学习活动包括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大类层层递进的语言、思维、文化相融合的活动。本文以2019版高中英语第三册 Unit 1的词汇提升课为例,参照王蔷、胡亚林(2017)提出“3×3”英语学科能力要素框架,探讨如何有效地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能力。
1.本课课程内容六要素
(1)主题语境:人与社会——传统节日;(2)语篇类型:说明文体以及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多模态语篇;(3)语言知识:与主题“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相关的词汇来描述节日;(4)文化知识:有意识地积累与节日相关的语言表达,树立文化自信,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做好准备;(5)语言技能:包含听、说、读、写、看技能的综合运用;(6)学习策略:通过观看视频、文本阅读获取目标词汇、整合节日描写框架;利用思维导图梳理词汇;通过口头采访活动等内化与运用词汇;小组合作进行节日小卡片、手抄报制作等迁移创新运用词汇等。
2.教学活动设计。
Step 1:利用图片实现指向感知与注意的学习理解类活动
◆ Lead-in:巧用圖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笔者通过一组含有单元词汇的“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告知学生在学校即将举行的“文化艺术节”本班负责用英语为外国友人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为学习创设情境。教师提问:“What kind of information about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will you introduce?”
【设计说明】笔者结合本单元词汇,设计主题图片,图片内容涵盖节日描写的几大方面,自然地引出教学主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铺垫必要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使课堂更贴近生活、更真实。再通过具有指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
Step 2:借助视频完成指向获取与梳理的学习理解类活动
◆ Video Time:利用视频材料,更直观地感受,更深入地了解传统节日。
【设计说明】语篇材料选用单元配套P12的Video Time关于元宵节的视频与练习。观看前提醒学生关注时间/地点、起源、特色活动/食物、意义、人们的感受等方面的细节;观看时鼓励学生从语篇中获得新知识,获取并填写相关的词块,观看后小组讨论梳理信息,通过“听”和“看”激发学生对语言信息的关注和自觉记忆,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Step 3:绘制思维导图完成指向概括与整合的学习理解类活动
◆ Mind-map:梳理已有知识,概括整合内容,绘制思维导图,搭建脚手架。
笔者首先在词汇新授课时提供“传统节日”的思维导图(见表1)给学生,让学生在单元学习的各类语篇、各项任务中完成mind-map的填充,积累相应的词块(如表1)。
【设计说明】笔者让学生对从语篇中获取的信息进行概括和整合,建立信息间的关联,并绘制思维导图,以此梳理、概括出该主题文章的结构、词汇的共性特点,形成新的知识结构,mind-map将贯穿整节课,为学生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实现词汇的运用。
Step 4:利用文本语篇完成指向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的应用实践类活动
◆ Reading for more:文本语篇阅读,圈画主题词汇,分析文章结构,补充和润色mind-map。
文本语篇选用教材P64 workbook的描述春节的文章,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圈画主题词汇,总结篇章结构。
【设计说明】该语篇为典型的传统节日介绍文章,具有较高的代表性。通过对语篇的深入学习,学生更好地感受此类文章的共性特点,检验思维导图是否全面、完整。通过描述、阐释、分析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掌握描述传统节日的相关词汇,形成信息结构图,为下面的任务做好分析准备。
Step 5:通过“说”完成指向内化与运用的应用实践类活动
◆ Interview:在“你问我答”中,运用所学词汇,强化词汇使用的意识,内化所学知识。
笔者设置一个“文化艺术节”之中国节日宣传会上的采访情景,提前做好内容分工和提供6个节日的信息提示(见表2),通过小组合作,让每一位学生利用相关的词块、句式等以“问”和“答”的方式获得所需的信息。最后请两个小组上台展示。
【设计说明】本环节全员参与,既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又增加学生参与面,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知识,通过“声音”,挖掘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在会话中获得创造的灵感和乐趣,促进学生运用已积累的词汇知识自然地完成知识的内化和运用。
Step 6:通过“写”完成指向想象与创造的迁移创新类活动
◆ Introduction Card:提出新要求,让学生用“写”遷移所学知识。
要求学生根据前几个环节的学习,为文化艺术节制作简单的“中国传统节日介绍卡”。学生依据mind-map的内容结构,尽可能使用本单元的相关词汇、简单的插画进行创作。
【设计说明】“写”就是输出阶段,对已获得的知识、技能进行迁移和运用,是让能力外化的过程。本环节围绕主题创设真实、有意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中国传统节日介绍卡”情景,为学生的技能提升和迁移提供手段。学生需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和筛选,开展想象与创作活动,综合运用语言技能,进行多元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陌生情境中的问题。
Step 7:通过延伸阅读更进一步完成指向想象与创造的迁移创新类活动
◆ Further Application:课外阅读,绘制手抄报。
笔者要求学生课后阅读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China Readers中的“Home for the Spring Festival”,运用本单元所学,制作“中国传统节日”手抄报。
【设计说明】课后进一步为学生提供语言环境,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体验英语学习的实用性。
三、教学反思与结语
1. 贯彻“六要素”有机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提升词汇教学的层次性和实践性。笔者充分考虑授课对象的水平,通过创设特定的主题语境,依托同一主题下的多模态语篇,在设计每一层级的活动中有机融入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运用、学习策略应用,注意利用贯穿整个单元的思维导图等,搭建脚手架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等方式,在零散的新、旧知识之间建立关联,归纳和提炼新知识结构,实现词汇教学从单词到句子,再到多模态语篇的运用能力,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内涵,引导学生的思维由低阶向高阶稳步发展和正确运用学习策略,从而实现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
2. 灵活选用多模态语篇,提升词汇教学的趣味性和真实性。笔者利用图片、图表、声音、视频、文字等多模态语篇,围绕本课主题创设情境。该情景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紧密联系,引入多模态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运作,刺激在词汇记忆的同时产生多方面联想,增强知识的记忆,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以及领悟语篇文化价值,实现深度教学。
本课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1)课程容量较大,某些任务时间比较仓促,影响了词汇的学习效果;(2)课堂上未能及时给予明确的评价指标,学生未能获得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评价。
词汇课作为英语教学的关键一环,教师应致力于有机整合课程内容,精心设计学习活动,用心选用多模态语篇,以实现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融合统一,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有效形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冀小婷.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词汇活动设计[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8(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