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恩教育在高校资助中之必要性探析

2021-01-06司墨晗

人物画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感恩教育贫困生

摘 要:十四五规划以来,社会经济处于高速发展中,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高校中贫困生是一个普遍存在。国家为了帮助他们,颁布了很多高校资助政策,并在多年实施援助众多贫困学子的学业中显著成效。高校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主体,除了给与他们文化知识的理论熏陶,更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的养成。本文在初步陈述了当前高校感恩教育的几种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并对此提出建议。希望高校在给予贫困生物质帮助的同时,注重精神和道德品德的培养,加强感恩理念的规范教育,帮助贫困生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成为一个名副其实、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十四五规划;贫困生;高校资助;感恩教育

感恩作为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被千古传诵。怀揣一颗感恩之心不仅是一种文化态度,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人文素养。从古人授之于别人的“投桃报李”,到今天的“吃水不忘挖井人”,都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感恩教育美德。大学生担任着社会精英的主力军,大学在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入优秀人才时,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义务。

一、感恩教育的文化内涵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国志·吴志·骆统传》:“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每个人都应该学着感谢生活、父母和师长、朋友等,倘若与人相处时失去感恩之心,人际关系也定然会变得冷漠。高校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主体,应更加重视感恩教育,为祖国培养知恩图报的优秀栋梁。

二、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

1. 缺乏感恩动机,感恩意识淡薄

首先,缺乏感恩动机,对感恩的认识和理解较为片面、主观,多半把资助当作理所应得,是学校和国家的义务,并没有理由去回报社会和学校;二是缺乏感恩行动,有些同学仅仅知道感恩,但并无实质的感恩行为。校园的团体活动不去积极響应,对于感恩活动抵触拒绝,甚至忌讳别人说她是贫困生,认为受到别人资助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

2. 感恩教育覆盖面广度和深度不足,学生理解偏差

一方面,高校在感恩教育的工作中,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系统的思想宣传机制,进而让贫困生对感恩的认知只停留字面表层,使得他们对感恩的理解偏差;另一方面,高校在对学生家庭实际状况的把握上准确度待商榷。现在贫困学生的申请,过于单方面强调“纸质”文件,会放过一些造假学生,而遗漏实际困难的学生因没有纸质文件错过资助;再次,高校在资助中,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及个人隐私保护,导致该部分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三、感恩教育在高校资助工作中的意义

1. 有助于提高高校贫困生的精神与道德素质

高校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重视感恩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并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自觉去强化感恩意识。将知恩图报的思想融入自身道德理念中,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他们的道德涵养,也凸显了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实际意义。相关调研表明,中央财政在高校学生助学金的支出逐年上升,并被纳入财政预算。国家如此力度支持会造成贫困生过于依赖国家的帮助,进而滋生“贪婪”心态,如此很大程度影响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发展,辜负了国家“资助育人”的初心。与此同时,政府及高校的“棘轮”效应明显,将直接造成资助金额增大,造成多方面连锁反应,影响最终成效

2. 有助于高校贫困生培养社会责任感

伴随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与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团体对于高校贫困生的重视和经济资助,这很大程度减缓了政府和高校对于贫困生的资助力度。社会团体的摄入也反映了现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一直需要培养懂得感恩、知恩图报之人。高校在感恩教育的工作中让学生意识到来自社会和校方对他个人的关注,进而在加强他们的感恩意识的同时,也有助于他们社会责任感的构建,对其社会观和价值观的正确树立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四、对高校资助在贫困生中的感恩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1. 加强贫困生心理关注力度

本身在经济上就有较大压力的贫困生,身心各方面相对比较脆弱。因此,在经济上是弱势群体的他们,心理上也属于特殊对象。学校在引导中应该特别重视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度过求学困难和心理危机期。

2. 建立感恩行为约束机制,培养贫困生感恩心态

感恩除了思想上的感动与恩惠意识,更需要行为和实践。目前学生对于资助的心理多数处于“等、靠、要”的心态,认为资助是国家和学校义务给你,毫无感恩意识。因此建立一定范围的权利、义务规范,享受这份权利时,践行感恩行动也是他们的责任。进而实现一种新型的有偿资助模式。比如校内勤工俭学、学术研究等方式。有偿报酬资助,让学生珍惜资金和物品的来之不易,进而避免日后的挥霍和浪费,养成良好生活行为习惯。

3. 强化理论,规范感恩教育制度

高校贫困生渴望独立的内心,却不能完全独立的现实,国家资助会一定程度上给他们带来自我价值的否定和挫败感,进而自尊心受到伤害。因此,大学里应加强感恩理论教育,建立完善的感恩教育制度,例如开设感恩相关的课程作为学生的通识必修课、组织学生参加感恩主题类讲座、设立感恩活动月参加校外感恩活动等,帮助他们形成懂得感恩的价值观、建立自立自强的内在品质。

结语

高校中,相比较其他教育,感恩教育具有持久和不确定性,这就需要高校主体投入更多精力与心力。高校在给予学生物质帮助时,更要加强学生内在思想的引导和教育。因此建立较为完善的感恩教育体系,帮助学生树立准确的三观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高校要注重、强化与社会联系,将感恩教育根深蒂固到贫困生的高校资助工作中,加强大学生的感恩理念以及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张锡钦.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感恩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成都中医药 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8(04):81-83.

[2]徐灵.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创新机 制研究 [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05).

作者简介:

司墨晗(1989-),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河南省商丘市,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广州工商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感恩教育贫困生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浅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
144名贫困生的爱心爷爷——余祖堂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方式的构建与完善:基于高校贫困生需求的视角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