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的效果观察

2021-01-06贾娜蔡文娟韩娇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4期
关键词:抑郁情绪精神分裂症护理干预

贾娜 蔡文娟 韩娇

摘要: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采用护理干预进行改善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病例总数为80例,病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10月到2021年11月。按照护理的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强化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的观察组,将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高于观察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抑郁情绪,通过强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促进不良情绪改善效果的增强,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该护理方案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精神分裂症;抑郁情绪;强化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4--01

作为比较严重的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包括思维障碍、行为障碍和感觉以及知觉障碍。情感障碍是最常见的表现,而情感障碍的表现主要为抑郁。抑郁会造成疾病反复发作,影响治疗结果,改善抑郁情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改善起着关键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生活质量,也能够促进疗效的改善[1]。有关研究发现,科学的护理方案在精神分裂中患者护理中实施,能够使不良情绪减轻,从而提升预后效果[2]。为探究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改善中的作用,特选取我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展开分组研究及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總数为80例,病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10月到2021年11月。对照组40例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25-57岁,平均37.9岁,观察组40例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24-58岁,平均36.9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包括健康教育、用药护理、环境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首先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发展状况,结合病情开展三阶段的护理,制定各个护理阶段的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

(1)入院时护理,入院初期对患者进行耐心的接待,将医院的环境和人员以及制度告知患者,让患者早日适应当前的环境,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并提醒其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2)3-6周护理,这一阶段主要开展健康教育,将精神分裂症抑郁情绪的危害和治疗以及影响因素等内容告知患者,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用治疗成功案例使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作为护理人员要主动支持、细心照料患者,加强和患者的沟通,引导患者说出内心的不良情绪,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情况,若发现患者存在心理障碍要进行疏导,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多关心、关怀患者,使患者保持较好的情绪。

(3)6-8周护理,将疾病好转规律告知患者,结合患者的心理需求和理解能力开展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告知幻觉以及妄想的虚拟性,让患者客观认识认识自己的病情,引导患者表达不良情绪。鼓励患者多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社交。

(4)9-12周护理,除心理护理以外,还要对患者家属进行教育,告知患者家属,多支持、关心、爱护患者。此外,将康复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告知患者,叮嘱患者出院后遵医嘱复诊。

1.3观察指标

1.3.1通过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后12周的焦虑、抑郁情绪。

1.3.2使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躯体、疼痛、活力、情绪、角色、躯体、角色、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几个维度,分数和生活质量呈正相关性。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 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

对照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高于观察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尚未明确精神分裂症病因,青壮年发生率较高,表现为意志力薄弱,认知功能差,通常智能正常,如不及时治疗,疾病复发率较高[3]。抗抑郁药物治疗有一定效果,但抗精神病药物与抗抑郁药物会出现互相作用,使用药量增加,影响患者的治疗积极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伴随抑郁情绪,使认知功能障碍加重,还会降低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通过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得到改善。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高于观察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抑郁情绪,通过强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促进不良情绪改善效果的增强,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该护理方案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灵江, 林萍, 胡坚强,等. 利培酮联合音乐疗法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及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 19(9):3-3.

[2] 李玉华. 优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性行为,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28(36):4-4.

[3] 蒋红, 戚惠娟, 王敏. 冥想放松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J]. 上海护理, 2021, 21(3):4-4.

猜你喜欢

抑郁情绪精神分裂症护理干预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焦点解决护理对颈椎病患者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的效果研究
发病6个月以上性早熟女童与在校女童社交焦虑及抑郁情绪差异研究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浅析高校生命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