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正穴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2021-01-06孔伟
孔伟
摘要:目的 面向周围性面瘫患者实施牵正穴,温针灸治疗方式观察实际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我院選取196例确诊患有周围性面瘫的患者,选举年份为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对患者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进行观察,其中应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式实施治疗的98名患者纳入普通组,另外98名患者在常规的西医治疗基础上融入中医针灸的治疗方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所获得的实际治疗效果差异情况。结果 对比观察可见研究组患者所获得的疾病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较之普通组所显示出来的统计学差异非常显著(P<0.05)。结论 总的来讲,治疗周围信面瘫的方法中,牵正穴温针灸治疗方式,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医护人员在这类疾病的治疗中,应当优先选择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案进行应用,以便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牵正穴;温针灸;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4--01
引言:
周围性面瘫是面部神经麻痹后引发的一种典型的常见疾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在具体的临床表现上,患者出现周围性面瘫后可能会表现为侧眼的闭合不全或口角歪斜等症状。另外,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味觉减退耳后疼痛等临床症状,由于面瘫疾病的起病较急,且在一周内可以出现全面发作的阵容。这因此及时进行治疗是保证患者取得更好的恢复效果的前提条件。另外,由于周围性面瘫对于患者的外部容貌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及时治疗也是提升患者进行的重要途径[1]。本次研究选取了196名患者组成样本群体,现将详细的研究过程报告在下文中。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患者群体为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的196人,所有患者均经过就诊后确诊为患有周围性面瘫。在对患者进行分组时,按照随机均等的原则,将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的98名患者纳入到普通组,另外98名患者纳入研究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具体情况如下。普通组,性别分布情况,男性病人,50人,女性病人48人;年龄区间,最大年龄63岁,最小年龄26岁,平均年龄(43.22±6.03)岁;病程,最短半天,最长4天,平均(2.03±1.07)岁。研究组,性别分布情况,男性病人,52人,女性病人46人;年龄区间,最大年龄44岁,最小年龄24岁,平均年龄(46.22±5.82)岁;病程,最短半天,最长5天,平均(2.16±1.33)岁。上述临床资料的对比分析结果未见显示出非常显著地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基础疾病治疗环节应用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常用药品为甲钴胺片,按照每日三次每次0.5mg的剂量进行服用,连续服用30天,另外配合服用维生素B1片,以10mg的剂量为基础,按照每日3次的频率进行服用,服用疗程为30日。另外,还需配合服用醋酸泼尼松片本药物的规格为每片5mg,同样按照每日3次的服用频率连续服用7日。
1.2.1普通组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应用针刺进行疾病治疗,治疗过程中分别针对患者患侧的头维穴、阳白穴、攒竹穴、鱼腰穴、四白穴、下关穴等进行针刺治疗,穴位针刺治疗的顺序以及针刺治疗中针灸规格的选择以及针灸的深入力度,都需要医护人员结合具体的面瘫情况进行有效控制。若患者发病仍然处在一周之内的时间,则需对面部穴位进行清浅刺激竞争的深度最高不超过5mm。随着患者治疗疗程的增长,针刺的深度也需要同步加深,最深不超过10mm,随后接入电针仪,调整好频率和波长,以患者的耐受度为基础进行留针治疗,留针时长一般需要持续半小时左右[2]。
1.2.2研究组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签证学温针灸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的整体流程中需要针对牵正穴进行直刺,进针得气,局部需产生放射感,随后选取长度为1.5cm的艾柱,将其中一端固定在牵正穴针灸的针柄位置上,点燃艾柱放进皮肤旁侧直至艾柱,燃烧完毕,需要强调的是艾柱治疗的过程中要严格预防烫伤情况的出现。另外,治疗完毕后要及时将艾灰清除并且拔下针体。最后,要进行按压辅助,避免拔针后出现出血现象[3]。
1.3观察指标
应用专业的H-B量表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价,得分越高,治疗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应用的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22.0,将P作为观察研究结果是否具备统计学意义的关键指标,P<0.05时,可判定研究结果具备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观察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案实施治疗后的实际效果,可见研究组患者所取得的H-B评分水平更高,组间对比统计学差异非常显著(P<0.05),详细统计结果在下表1中显示。
3.讨论
综合本文的分析可知,周围性面瘫在中医领域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神经性疾病,因此除了西药治疗外,中医辅助治疗,在这类疾病中的应用也是比较普遍的本文探讨的签证学温针灸的方式是联合艾灸与珍视两种方式进行疾病治疗的典型方法,在实践应用中效果更加温和而持久是比较具有科学性的一种疾病,治疗方法[4]。对于针灸治疗来说,结合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对针灸治疗中针刺的深度和力度进行控制,是最终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基础条件。作为针灸治疗的医护人员应当首先重视这两方面指标的有效控制,确保针灸治疗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所获得的H-B评分更高,可见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更好(P<0.05)。
综合分析可知,针对周围性面瘫的疾病治疗中除了结合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案外应用文珍纠的治疗方式能够取得更好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医护人员应当优先考虑选择此类治疗方案进行应用,提升面瘫的实际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聪.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1):2.
[2]单记永.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健康之友,2019,000(012):36.
[3]赵呈凤,李伟,倪荣.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5):2.
[4]滕永财,鞠超.温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9,029(027):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