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施州教研工作创新实践探究

2021-01-06向贤琼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科院恩施州普通高中

向贤琼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老、少、边、穷、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全州支持、服务普通高中学校教学研究工作由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恩施州教科院)承担,目前仍存在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人员配备不充足、力量较分散、经费保障不够、研究内容狭窄、服务成效不显著等突出问题,导致教研工作不能满足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如何破解难题,充分发挥教研支撑作用,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自2018年以来,恩施州教科院成立语文、数学等9个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学科教指委),面向全州普通高中学校公开遴选63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或学科优秀骨干教师任学科教指委委员(在委员中选举产生学科教指委主任委员)。以学校德育、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考试评价等为主要研究内容,以问题为导向,项目化实施推进,以点带面、组团式的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指导各学校强化落实校本教研、校本研修制度,汇集了州域内普通高中学校优秀人力资源,着重解决教研机构与学校联系不紧密、融合不深入、优质人力资源汇聚不够、教研成果推广辐射面不广泛、服务效能不高等问题。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建设教指委,创新教研机制

恩施州普通高中学科教指委在恩施州教育局领导下,与恩施州教科院并行设立学科教指委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学术委员会)。恩施州教科院负责行政、后勤保障等服务性工作。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在9个学科教指委主任委员中选举产生,其余8位任副主任委员,秘书长由恩施州教科院院长担任,副秘书长由分管副院长、高中教育研究室主任担任。学术委员会主要就教研规划、年度计划、项目策划、活动落实、效果评价等方面向上服务决策咨询,横向给恩施州教科院提出教研主张,协调处理项目、活动落实及服务支持,向下协调引领、协作教育主管部门考核评价各学科教指委工作绩效。各学科教指委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共同遴选优秀教师和恩施州教科院对应学科教研员组成的智慧团队,有计划、有步骤地服务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完善学科教指委组织架构,理清了学术委员会与恩施州教科院、学术委员会与学科教指委、学科教指委与各学校的关系和职能,明确了学科教指委的性质及组织关系,着重解决了基层教研机构人员编制不够、研究力量较弱、群体组织与学校沟通融合不够、社会群团组织管理松散等问题。

深入實践,发挥教研支撑作用

探索育人新方式,推广学校德育“导师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普通高中德育工作新方式,提升德育实效性。恩施州高级中学创建了以班主任、科任教师、德育工作者为主体的学校德育“导师制”,该校形成了名师引领、班主任“包班”、学科教师“包学生”的德育工作新模式,对行为后进生、学业后进生、心理问题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引导、学习指导、心理疏导,做好问题生与边缘生的转化与推进工作,建立帮助、跟踪、谈心的档案,取得良好效果。由此,恩施州教科院组织教指委成员深入总结、梳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方案,在全州部分高中学校推广试行,建立了“全面、全程、全员”的德育管理网络,构建了“适时、适当、适度”的德育工作内容,创设了“精心、精细、精致”的德育活动载体,营造了“激励、激情、激动”的德育工作氛围,采取了“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主题”的活动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广235课堂教学模式。恩施市一中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有较为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恩施州教科院组织教指委成员,深入学校开展调研、座谈、观课等活动,通过总结、梳理,提炼出“235”课堂教学模式:“2”是指在观念上实现“两自两转变”,即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3”是指在课程推进上实行“三案”“三型”“三级激励”,即导学方式上采用导学案、练案、固学案“三案”导学模式,过程推进上设置自主学习型、自我管理型、研讨论坛型“三型”小组,动力建设上实行“三级激励”;“5”是指学案研制分新知探索课、知识梳理课、专题训练课、检测讲评课、实验探究课五种课型,导学流程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精讲拓展、检测反馈五环节,课堂评价分五个维度即学生是主动的、课堂是生动的、知识是生成的、思维是建构的、学习是快乐的。从而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明晰,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课堂教学方案。当前,“235”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州内部分普通高中学校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范本”,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创新教学视导,优化课堂教学。传统的教学视导一般是学科教研员参与学校教师集体备课、观课议课、研课磨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影响面较小。2019年,学科教指委与被视导学校对接,与学科教研组长深度交流、讨论,找准需求,确定“三环节”教学视导模式,即以专家报告引领来解决课程实施基本理念问题,以同课异构对比分析来找出课堂实施细微差距,以同堂议课来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每次视导均采取3—5人团队模式推进,先后在咸丰县第一中学、来凤县第一中学、鹤峰县第一中学等10多所高中学校实施视导,得到了各学校充分肯定,收到了较好效果。

名师组团培训,促进教师成长。实践表明,最有效的教师培训是学校同类教师群体同时参加某一项目培训,最有质量的教师培训课程是教育理念趋同的授课团队集体设计、实施的课程。2019年,学科教指委承担了宣恩县第一中学教师暑期培训项目的课程设计和授课任务。通过前期集体研究课程设计、集体备课,形成授课方案、授课资源,通过试讲,遴选了27位学科教指委成员正式授课,得到了参训对象的一致好评。

研究高考试卷,及时答疑解惑。针对备受关注的一年一度高考,学科教指委团队第一时间结合当年高考命题进行及时解读,形成专家文章,通过媒体及时发布,为学生、家长和高中教师答疑解惑。2019年高考结束后一周,9个学科72位学科教指委成员从高考改革命题趋势、学科命题分析、恩施州高考结果预判等方面,形成了6个专题共3万多字的文稿,在《恩施晚报》每期一个版面,连载6期,同时,在《恩施教育》《恩施发布》《硒都发布》《恩施教育科研》微信公众号同步推送,被《今日头条》《新浪新闻》《中国新闻网》等30多家媒体转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效果及影响

创新教研机制,编织了教研一张网。建立学科教指委,编织了教研机构和学校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教师培训一张网,让教研员、州域内优秀教师与学科教师联结更紧密,沟通更便捷,提升了工作效能。同时,在学科教指委的带动、引领下,强化了学校校本教研制度深化落实,汇集了教研资源,优化了教研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培育了一批教研骨干。在推进协同教研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大力支持学科教指委成员获取高端教研智慧,分享教研成果。近两年来,有20多位学科教指委成员受湖北省教科院邀请,主持或参与省教育厅《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学科教学指南》两个重大项目研究,50多人次深度参与湖北民族大学、省教科院等多个单位“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项目课程设计并承担授课任务,100多人次承担州内教学研讨活动专题讨论、辅导报告等任务。

深入实践研究,撑起了教研一片天。在推进学科教指委建设的过程中,深入实践研究,不断总结研究成果,并引导辐射周边学校,促进共同发展。近两年来,开展重要活动20余次,培训教师2000余人次。生物学科教指委推选恩施高中生物教师金岚参加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竞赛获得金奖。

恩施州建立学科教指委只是创新教研机制的一个良好开端,需要在今后的实践探索中进一步优化环境、拓展内容、丰富形式、传承与创新工作方法,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充分发挥教研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支撑作用。

责任编辑/杨万军

猜你喜欢

教科院恩施州普通高中
“改变”让城市更“优雅” 恩施州老旧小区“变身”记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教育局同仁到市教科院考察交流
An Analysis of Mobile Equipment on Merits and Demerits and Development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6年总目录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恩施州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效的对策
新加坡发展之路对恩施州的启示
普通高中教育
更正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