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教花开别样红 愿在山乡化作泥

2021-01-06珞珈军龙少波雷善云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1年11期
关键词:麂子恩施州小雪

珞珈军 龙少波 雷善云

她是一名优秀的党员骨干教师,也是一名10岁孩子的母亲,为了支持乡村幼教事业发展,毅然舍小家为大家,孤身一人来到偏远乡村幼儿园支教。她的到来让沉寂已久的乡村幼儿园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流失到隔壁建始县就读的27名幼儿陆陆续续回流返园。

她就是恩施州民族幼儿园派驻恩施市白杨坪镇麂子渡村小学附属幼儿园的支教老师宋小雪。

乡村幼儿园来了城里老师

与建始县一山之隔的恩施市白杨坪镇麂子渡村,原本有一个村办幼儿园,由于办园质量较差,村民陆续把孩子转走了,大部分送到了12公里外的建始县猫儿坪村民办园,家长每天清晨骑车送孩子到边界处的校车上,下午天黑了又去接回来。

没有了学生,麂子渡村幼儿园也就关闭了。村民对此议论纷纷:“这么大个村,连个幼儿园都办垮了,恩施市的娃儿还要跑到建始县去上幼儿园,说起来都丢人……”

2021年5月,恩施州委办公室开始联系帮扶麂子渡村。在入户走访中,村民们的“牢骚话”引起了驻村工作队的重视。为此,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州委办公室将重建麂子渡村小学附属幼儿园列为为民办实事承诺事项。

为了满足村民“有园上、园好上、上好园”的期待,经过多方协调沟通,恩施州民族幼儿园党员骨干教师宋小雪,主动请缨到麂子渡村小学支教。

“百年树人,始于幼教。之所以派宋小雪去支教,就是希望她能发挥‘火种’作用,照亮更多的乡村园和幼教点,让脱贫村幼儿都能接受良好教育,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恩施州民族幼儿园园长魏迎春说。

9月2日,宋小雪来到了心心念念的麂子渡村小学,可摆在她面前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幼儿园软硬件环境差、孩子们还在外村上学、家长普遍持观望态度……

既来之,则安之。时间紧、任务重,宋小雪迅速调整心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在新的战场上奋力披荆斩棘,当好重建幼儿园的“开山斧”。

27名孩子回到了村幼儿园

1个凹凸不平的水泥操场,2间空荡荡的小教室,5张锈迹斑驳的课桌,28张破旧的移动床铺,这就是幼儿园的全部家当。面对如此恶劣的办园条件,宋小雪一边请求“娘家”恩施州民族幼儿园支持,一边跟麂子渡村“尖刀班”商量对策。最终,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幼儿园初步具备了开园条件。

幼儿园整修好了,又有城里派来的老师支教,18位村民陆陆续续把孩子转回村幼儿园就读,但仍有部分家长还在犹豫之中。宋小雪与州委办公室驻村工作队员逐一入户做工作:“回村上幼儿园既减轻了负担,不用起早摸黑送娃儿到边界坐校车,省了400元车费,公办园每学期还少交500元保教费……”经过多次苦口婆心的劝说,又有9个小孩回到了村幼儿园上学。

孩子的问题虽令人困扰,但更让宋小雪感到头疼的是如何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一直以来在村民眼中,孩子送到学校理所当然就是老师的事,村民没有“家园共育”的概念,也不愿意配合学校开展教育工作。

为此,宋小雪每天坚持在微信工作群发送孩子们在园生活学习状态的消息,分享孩子们在园趣事,推送科学育儿小知识。从刚开始宋小雪一人的“独角戏”,到后来偶尔出现的一两个“收到”,再到后来的频繁互动,家长们的观念慢慢开始发生了转变。

宋小雪借鉴州民族幼儿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因地制宜创建了具有浓厚乡土特色的“麂子渡美食坊”“麂子渡游乐园”“麂子渡建筑工地”等户外活动区域。村民们也纷纷主动加入,宋小雪和家长们在烈日下一起搬砖、一起挑土,放学后挨家收集废弃木料。通过近20天的共同劳动,既建好了校园,节约了资金,又增进了了解,建立了深厚情谊。

乡村孩子们眼中的“宋妈妈”

“我也有妈妈啦,我妈妈来看我了!”麂子渡村年仅3岁2个月的小雨薇,紧紧地拽着来家里入户走访的宋小雪的手,紧张而又兴奋地说道。

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宋小雪就多了一群“儿女”,成了孩子们眼中的“宋妈妈”。小雨薇就是宋小雪众多“儿女”中的一个。

小雨薇是一名留守儿童,刚出生不久妈妈就离家出走至今未归。爸爸和爷爷迫于生活外出打工,小雨薇跟着年迈的奶奶和曾祖母相依为命。村里的孩子常嘲笑小雨薇是个没妈的孩子,小雨薇常常因此伤心落泪。

因为从小缺乏父母关爱和教育引导,刚上幼儿园的小雨薇非常不适应、不合群,甚至会懵懂无知地在操场上大小便。看着她满脸的鼻涕和惊慌失措的眼神,同为人母的宋小雪心疼不已。

虽然我很渺小,但愿意用渺小的力量,支撑起一方希望。”宋小雪经常跟小雨薇摸摸头、挨挨脸、拉拉钩、说说话,用妈妈般的爱温暖着小雨薇。放学后,宋小雪还会到小雨薇家里给她洗头洗澡,把小雨薇整理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慢慢地小雨薇也变得乐观开朗了,脸上也满是笑容。

不只仅仅是小雨薇,村幼儿园还有10多个留守儿童,每一个都是宋小雪的“孩子”。有兩个特别的孩子——小嘉豪和小俊贤,宋小雪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因为从小缺乏与人交流沟通,两个孩子基本不会开口说话,偶尔着急时就往外冒一两个字,还吐字不清让人难以听懂。

为锻炼两个孩子的语言能力,宋小雪利用各种机会与他们聊天。刚开始只说一个字,渐渐地变成了两个字,现在两个孩子都有明显的进步,偶尔一句不标准的“宋老西”令宋小雪甚为欣慰。

“给幼儿幸福的日子,也是我幸福的日子!”说起这些支教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宋小雪这样说。

三尺讲台,一寸丹心。宋小雪用一扇窗打开更多的窗,用一份情延续更多的情……她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带给了乡村孩子们比大海更广阔的世界。

文明乡风培塑的“引领人”

“走,跳舞去,村委会请了个城里的幼儿园老师。”

“有老师啊?那行,不打麻将了,学舞去!”

…………

夜幕降临,麂子渡村的夜晚静悄悄,村民不是在家看电视,就是在别人家打麻将。随着宋小雪的到来,一切慢慢发生了改变,沉寂的乡村夜晚,变得热气腾腾。

为了丰富村民们夜间乡村文化生活,宋小雪主动当起了“广场舞老师”。消息传来,村民兴趣浓厚,每个村民小组都发出了教学邀请,宋小雪忙得不可开交。

宋小雪用课后时间走遍了5个村民小组,开展示范教学,手把手教村民舞蹈动作,组织村民编排《灯火里的中国》等舞蹈节目,准备在元旦时表演。

欲新一国之民,必先新一乡一村之民。宋小雪既是一名支教老师,更是一名党员,她不仅在教化乡村的孩子,也承担着传承文明新风、塑造良好民风的重要使命。

如今的麂子渡村,跳舞声多了,欢笑也多了。在节奏欢快的音乐声中,劳作一天的疲惫悄然消散,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正在麂子渡村蔚然成风。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教育是什么样子,明天就会是什么样子。宋小雪的支教故事还在继续,麂子渡村小学附属幼儿园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责任编辑/杨万军

猜你喜欢

麂子恩施州小雪
麂子村散记
小雪
打猎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wo Different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Watching the Cataract on Lushan Mountain
“改变”让城市更“优雅” 恩施州老旧小区“变身”记
小麂子买妈妈
小雪的惊喜
恩施州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效的对策
新加坡发展之路对恩施州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