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PRS教学法的本土化困境与角色扮演策略

2021-01-06霍鑫红 田雪静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11期
关键词:应用能力内化本土化

霍鑫红 田雪静

【摘要】作为高效、实用和活泼的教学法,TPRS近年在国内逐渐有升温之势。然而在“落户”中国之时,有些“水土不服”现象,班型、教材、教师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匹配因素,为了使之顺利本土化,笔者开展了教学实践,通过反馈,发现角色扮演不仅在知识内化方面可大大提高效率,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和内动力,能够真正提高英语实用能力,特别是在推动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学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本土化;角色扮演;内化;应用能力

【作者简介】霍鑫红(1978.10.13-),女,汉族,辽宁大连人,大连财经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及商务英语;田雪静(1981.12.03-),女,蒙古族,黑龙江泰康人,大连财经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及英美文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改革教学‘三基’,开展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金课建设”(项目编号:W2019160);2020年度大连财经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加拿大ESL教学与中国EFL教学比较研究——对应用型大连财经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启发”(项目编号:2020dlcj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贸易合作的日趋加增,英语在国际事务中的使用范围和频率也随之增加。加之全球化加速发展,人类语言面临语言濒危、语言冲突和语言信息鸿沟等严峻挑战,建设多元共存、交流互动和持续发展为核心价值的人类语言共同体成为时代呼唤,这也给中国高等教育予以新任务,使中国高等英语教育改革发展踏上了新征程。

二、文献综述

1.TPRS教学法的产生及其发展。TPRS教学方法于20世纪90年代问世,可以应用于词汇教学、语法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TPRS教学法是由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演变而来。TPR叫作完全生理反应或直接式沟通,由American心理学家詹姆斯阿士尔(James Asher)博士提出,通过肢体动作与目标语言一一对应,理论基础强调身体互动、教学生动,以便更直观地把所学知识应用在实际中,充分鼓励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基于TPR教学法,语言学家Stephen Krashen融入二语习得理论,TPRS教学法由此应运而生。TPRS有意识地选择大量输入,即词汇、文化和语言规律等。1997年,布莱尼·雷与康提·西雷合著了Fluency Through TPR Storytelling,它为 TPRS 教学法迈出第一步。2004年,该教学法的名称在该书第四版中变更为 Teaching Proficiency through Reading and Storytelling,这标志着 TPRS 教学法已成功蜕变,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教学法流派。

2. TPRS理论基础。专家认为,大脑需要输入一定可观数量的可理解的素材——语言,所以故事的讲解、对话的开展以及其他的课堂活动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使用最常用语言,从而在语言交流中习得。这就像是婴幼儿在学习母语中习得大量的可理解的母语一样。此教学法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应用在国外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可是在国内却相差甚远,笔者在知网中找到关于TPRS教学法的文章仅43篇,大部分与国外汉语学习相关,而与大学英语相关的少之甚少。

三、问题提出

1.受传统模式影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重视,没有给予知识应用、操练机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致使学了十几年英语的学生不知如何用英语进行交流,更谈不上深入处理和解决问题。

TPRS是一套生动活泼、灵活多样、趣味盎然的教学法,为英语学习者提供有力帮助。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质的变化,重要性凸显,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動积极地参与活动,乐在其中,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2.基本原则。教师需要使用目标语言以学生跟得上的速度进行情景对应的输入。速度不能快,以听得懂为前提,这里会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大量的肢体语言辅助学生理解。这种无母语、全浸泡式的输入能够使学生在无意识中全面提高听和说的能力,最终使学生能够运用目标语言进行自由表达。而多样化情景设置的特点使多次重复不显枯燥,而且乐在其中,这是此教学法的关键所在。

3. TPRS的教学步骤。TPRS教学法不拘泥某种固定的教学模式,课堂较为活跃、弹性大。TPRS课堂的开展通常从教师讲故事开始,在故事中完美地呈现出目标知识点,因为在上下文的情境中,学生也会通过老师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顺藤摸瓜,对新知识点有所了解,接着通过问学生大量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来更好地、透彻地理解这个故事,最后逐字逐句讲出这个故事,从而进行成段表达。

(1)语言输入。在语言输入阶段,学生需要理解。教师可以使用多种策略使学生对故事建立起整体的理解和把握,比如教师可通过闪卡、手势、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故事。甚至可以用观看视频的方式,帮学生们理解故事,这些视频剪辑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有主题的故事,与目标知识点相吻合,情节生动且引人入胜,让反复大量的听觉输入在不知不觉中进行。

(2)提问式故事叙述。教师在这个阶段中,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来讲故事,进行语言输出。在提问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回答老师问题,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使用一些已学过的目标语以及在语言输入阶段掌握的新词语新句子进行表达。而教师则需要在整体上控制教学内容和课堂节奏。

(3)阅读和讨论。这是应用TPRS方法最重要的环节。在这一环节,学生通过阅读、深入理解故事,随着语言进一步内化,学生会自然进入“不说不快”阶段,有了表达“冲动”。这时就可以进入口头的叙述环节。笔者不建议用母语翻译,因为母语的介入表面是帮助理解,实际是让学生更依赖母语,懒于用英语思考,对培养英语思考起反作用。之前提及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动作是确保学生已经完全能够理解每一段内容的保障。

4. TPRS的本土化困境。早在20世纪初,发达国家英语教学开始广泛使用TPR教学法,其实用、高效和吸引力经久不衰,自今在ESL和语言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成果显著,师生平等和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得到学生的热爱,这也是语言教育的特色。

而TPRS教学法在中国的发展进程并不顺遂。很多教师对此教学法了解甚少,其认可度与接受度尚有提升空间。不仅如此,教师在应用中很有局限性且支离破碎,没有系统性,亦或蜻蜓点水般肤浅。TPR课堂教学的尝试中在各个阶段都存在着难题与障碍,没有持续使用性,难以彰显成效。

四、角色扮演在TPRS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是提高英语质量的关键

首先,在班级里应用TPRS教学法进行角色扮演教学,在观察整个课上环节后,对学生进行问答式调查。为避免偏差,笔者就同一问题至少找3个人回答,为了使本次问答客观真实,笔者尽量重复学生的回答,不做删减和修饰。

1.课堂设计:

Step1.词汇导入。

词汇导入方法多样,可以把目标词汇制作成闪卡进行内化或制成海报粘贴在墙壁或黑板上,海报上的目标词汇后配有帮助理解的图片或英文句子解释,以便供学生查看,达到刺激性记忆,使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达到记忆的效果。

Step2.故事讲解。

在故事讲解中,一旦遇到重点词汇,笔者就会放慢语速,通过手势强调其含义,使学生进行可理解性输入,确保学生明确认识。随着讲述的进行,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的过程中利用学过的手势对笔者进行及时回应。

Step3.询问故事。

通过提问,学生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内化目标词汇和句子结构,达到沟通的目的。通过故事询問中一问一答,师生共同推进故事发展,保持故事的趣味性凸显在这一环节,笔者所用的词汇是经过选择的。

Step4.文字阅读。

TPRS教学法一直遵守语言习得规律,在经过大量足够有效的输入后,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有一种“不说不快的冲动”。这个文字材料与Step2中讲述的故事相符,用阅读的方式再一次强化目标词汇和表达法。TPR教学法可以运用Cold Character Reading以及扩展式阅读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深广度和自信心。

Step5角色扮演。

在角色扮演中,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分配角色后,厘清每个人的任务,然后练习8-10分钟,接着上台展示,最后老师进行点评,鼓励有点之处,改正或完善不足之处。角色扮演部分可以放在本次课的后面也可以放在第二次课的开始。笔者认为,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放在第二次的呈现效果比放在当次课效果要好。

2.此次实验班级是大连财经学院学院二年级学生,反馈表如下:

问题

学生 你觉得这节课有什么不同,你怎么看呢? 你最喜欢哪个环节? 哪块最富有挑战性呢? 你觉得哪个部分收获较大?

学生1 很轻松,很喜欢。 看老师讲故事,惟妙惟肖,自己也可以用英语演出故事情节。 演出故事 我会读懂好多英语,还能演出来。

学生2 没有压力,喜欢。 看同学演出剧情时,我觉得很有趣。 演出故事 当我能够把角色扮演好,融入整个过程中,感觉很好。

学生3 不紧张,有意思,如果总是这样,我一定会喜欢。 我喜欢表演,特别是把学过的故事演出来。 小组合作表演出故事情节 当我们小组成功地演出这个故事时,我感到取得了很大成绩

3.角色扮演:TPRS教学法的关键。通过对学生的调研不难发现,高频词是“演出”,可见“角色扮演”不但会激起学生的兴趣,还会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们看到自己的成绩。厘清TPRS能够高效提高语用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TPRS如何能够在中国高校有的放矢,发挥其作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角色扮演在英语教学中早已存在,是在真实的语境下完成对语言的理解和体验。通过角色扮演,能够把学生带入情景当中,丰富了英语体验,同时提升学生的应用语言能力,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复述故事相比,角色扮演可以降低其难度,对于容易放弃的学生来说是不错的选择,从而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理解和表达方面起积极作用,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学生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五、结语

目前对于TPRS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在国内大学英语教学中依然处于起步阶段,笔者早在2012年就发表过关于TPRS教学方法的论文,但是接触TPRS教学法时间不长,因此在实际应用此法上还有一定进步空间。笔者针对大连财经学院学生进行实验,相对于其他院校会有一定差异性。

因为在应用TPRS教学法时涉及各方面的调整与之相匹配,笔者叙述有限,有遗漏的地方,所以后续欢迎更多愿意研究的一线教师继续探索,为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上一个台阶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琳琳.国际化技术交流人才培养助推辽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策略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5-29.

[2]霍甜,杨芙蓉.TPRS教学法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J].文学教育(下),2020(8):172-173.

猜你喜欢

应用能力内化本土化
读悟化展:小古文浪漫教学四重奏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阅读本土化研究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法律移植视阈下英、德民事诉讼制度在山东租借地的“本土化”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
内化与外化:鉴赏之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