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微课
2021-01-06王元顺姚慧
王元顺 姚慧
摘 要:基于新课改的教学背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新教学模式,通过运用微课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开展多样化、高效性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初中生的历史学习效率,锻炼历史学科综合能力。教师要将微课教学模式,渗透到历史学科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将微课与历史教学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历史课堂整体教学成效,帮助学生从理论层探究历史学科本质内涵,全面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本文重点介绍历史教学中微课运用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详细阐述微课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 微课 运用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9.042
在现今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更为广泛。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历史学科思想,推进创新形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充分运用微课辅助历史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时间短、内容精、灵活性等特点,帮助学生突破学习时间不足、空间闭塞等学习障碍问题,充分运用微课激发初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历史综合能力。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微课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微课,帮助学生建立多样化、多元性微课学习思维,充分利用微课灵活性特点,深度学习和记忆历史知识点,形成系统性的知识框架,使学生在学习时处于主动性优势地位,进而打破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增强学生初中历史学科学习的自信心。
另外,在微课模式运用中,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应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从而科学体现微课重要性,增强的高效应用意识,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微课的注意事项
1.明确微课主题
在运用微课开展教学时,教师要明确微课教学的主题,使学生明确历史学习的目标,从而增强学生的学科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在微课视频中,体现出视频内容的中心思想,要给予学生明确的指示,进而增强微课教学成果。
2.微课内容合理
教师要通过日常教学观察,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这样才能在进行微课视频制作时,突出历史教学的针对性特点,从而制定出内容合理的微课视频,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良好的历史学习意识。教师还要在学生观看完毕后,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以便于完善微课。
3.突出重难知识点
在微课视频制作中,教师要注重突出历史学科的重难知识点,要让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掌握历史的学习方法,进而增强学生攻坚克难的精神,具备解决困难问题、学习重难点知识的勇气,进而更好地利用微课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微课策略
1.运用微课激发兴趣,锻炼历史学习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于初中生这一特殊群体来说,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学素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理念、思想、模式、技巧等,全面提升初中生的历史学科学习原动力,让学生具备“乐于学习、乐于探究”的思想,进而科学使用微课模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从而掌握历史知识、培养民族情怀、提升学科成绩。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微课形式新颖、内容简单、操作灵活、针对性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很大帮助。另外,微课融合了图片、文字、图形、声音、影响等素材,这对学生形象、直观地展现历史知识具有一定的便捷性优势。
例如,在学习《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可以详细、充分、直观地了解“中国文明”,教师在微课视频制作过程中,充分融入历史图片资料,并配以文字说明,让学生了解早期中国文明中的农耕工具、农作物种类、人类衣着等方面的内容,在这样直观、形象的介绍和表述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热情。在微课的作用下,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探究学习活动,从根本上帮助学生锻炼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锻炼历史学科知识学习能力。
2.运用微课分析问题,锻炼学生分析能力
分析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科学运用微课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分析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能力,促使学生深度思考,自主找到问题的答案,实现问题解答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在运用微课学习时,由于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所以应简明扼要地表述内容。因此,学生在进行深度学习时,要充分分析知识点,并且进行高效的学习。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又提高了其知识掌握水平,以便于在未来更好地应用历史学科知识。
例如,在学习与“火烧圆明园”相关历史事件时,教师要运用微课视频功能向学生展示英法联军烧抢圆明园文物、破坏圆明园建筑群的影视资料,使学生在观看之后,站在历史的角度学习这一课的相关知识点,并且能够使用逻辑分析能力,认识这一事件的导火索,了解侵略者的暴行,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建立民族团结精神,全面提升微课教学的整体成效。
3.适当把控微课时长,完善微课教学内容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课堂教学具有“非预设生成”的特点,教师会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学习反思等,进行答疑解惑,无形中会使课堂教学时间延长,导致学生学习低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充分运用微课教学模式,合理适当地把控教学时长,科学高效地分配教学时间。比如:控制导入时间、教学时间、思考时间、讨论时间等,让学生可以在规划的时间内,获得最高效率的学习成果。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完善微课教学内容,使学生可以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通过一个短课程,进行无限的思考活动,最终实现完善教学过程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东晋十六国形势图》时,教师充分利用微课的图片展示功能,为学生展示东晋时期历史史实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在丰富、系统的图片资料下,帮助学生探究“东晋十六国”的形势,掌握这一课的重要知识点,在这样完整、形象、直观的教学微课中,达到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初中历史教学环境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教学优势,科学使用微课教学模式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认知历史学科的本质特点,进而开展创新性学习活动,对于历史学科的重要知识点通过微课进行重点理解、记忆,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拓展历史学科思维认知,从而全面增强初中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 孙晓平《对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应用微课的策略探讨》,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2020年。
[2] 王香杰《微课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三)》2020年。
[3] 闫宝光《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思路》,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南昌会场)论文集(三)》2020年。
[4] 张亚丽《科学认知历史微课 避免知识碎片化弊端——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的一点认知》,《学周刊》2019年第2期。
[5] 李鳳伟、李强《基于微信的微课教学长效机制建设的实践研究——以初中历史微课教学为例》,《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