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感与愚蠢
2021-01-06乔贝
乔贝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有位教授,叫迈克尔·特里克。他致力于追求完美,为自己的爱情与婚姻忧心忡忡。他担心遇到个不合适的妹子,草率成家,反而会错过好婚姻。为此他苦攻数学,潜心计算他遇到最完美爱人的时间概率。
经研究他发现,一个人选择到完美爱人的概率,是37%。假设迈克尔每年遇到的女性数量均等,那么他从18岁时开始选择,在他26.1岁之前或之后,选择到完美爱人的概率都低于37%。他必须要在26.1岁那天,向遇到的最喜欢的姑娘求婚,这个姑娘成为他完美妻子的概率是最高的。
计算结果出来后,迈克尔就开启了无情模式。在还不到26.1岁之前,无论遇到多么好的姑娘,他也冷冰冰不动心,就这样等啊等,终于等到了他26.1岁那天。他立即冲出门——时间很急,他必须要选在26.1岁的点上求婚,错过这个时间,他此生再遇到完美爱人的概率,就会直线飙降。终于,他在茫茫人海中,看到了那个让他怦然心动的妹子。
迈克尔冲过去,对姑娘说:“嫁给我好吗?”
妹子吃惊地望着他,大喊起来:“来人啊,这里有只大色狼!”
“不是……那什么……”邁克尔在被扭走之前,终于醒过神来。
他的算法是没问题的。有问题的是,别人不按他的算法生活。在26.1岁时,他遇到的心仪女性,的确是他最大概率的完美妻子——但是他,却不一定是人家的完美丈夫。就算是,人家也未必就非得答应他,何况大家还不认识。
可怜的迈克尔教授,就这样错过了他的“黄金择偶点”。那么他此后的人生,还结不结婚呢?
这使我想起一篇看过的童话:原始丛林中,有两只类人猿。一只叫阿饿,一只叫阿完。阿饿总是很饥饿。阿完凡事求完美。早晨起来,阿饿感觉很饿,摸起石斧,就去打猎了。阿完震惊地看着,感觉这事儿好悬。你说你要打猎,可是猎物在哪里?如果猎物在东边,你去了西边,岂不是白折腾?如果猎物在北边,你去了南边,岂不是瞎胡闹?阿完是个追求完美的原始人。不完美,他宁肯不去做。为了获得一个完美的狩猎行动,阿完修订了一整天计划。果然阿饿折腾了一天,只是勉强弄到点食物,并没有减轻他的饥饿感。所以次日,阿饿更感到饥饿,继续去打猎。阿完继续修订计划。几天过去了,阿饿意外地与一只大猎物相遇,他终于吃了顿饱餐。然后扛着猎物回去,想和阿完分享,却发现阿完已经饿死了。临死,阿完的计划也未达到完美。
其实阿完并不知道,这世间,根本就不存在完美的计划,只存在完美的行动。
乔布斯说:保持饥饿,保持愚蠢。乔布斯的这句话,就是说给迈克尔教授听的!迈克尔教授的错误,错就错在他选错了算法。婚姻爱情这种事,依据的是“生理算法”,而非理性算法。
生理算法源于人内心的饥饿,源自于愚蠢。如《孟子·万章上》所言:“知好色,则慕少艾。”少年生理成熟,见到异性就蠢蠢欲动,这就是一种愚蠢的饥饿感。受其驱使,年轻人见了心仪的异性就会有各种表现,迫不及待地表白。如果不成,最多脸颊上多出五个巴掌印,万一成了,生理饥饿感这个问题,就算是暂时解决了。
这就是乔布斯所说“保持饥饿,保持愚蠢”的本义。
对事业的饥饿感与愚蠢,会促使人进入行动状态。如果一个人的心里,少了这种非理性的力量,就会落入确定主义的陷阱。比如丛林中的原始人阿完,在确定猎物所在之前,他是不肯行动的,然而猎物是活的,呈移动状态的。当你能够确定猎物所在,猎物已经不在那里了。最终确定主义者活一辈子一无所获,只有饥饿主义者,才会得到他们所渴望的机会。
由此我们就知道,高手都是饥饿思维。而庸手,多是内心欲望熄灭、都饿死了还没有感到饥饿的人。
软件开发领域有句话:过早优化是万恶之源。软件开发过程中,整个框架会反复调整的。如果你过早地优化一个分支,很可能在下次框架调整之时,这个分支就抛弃不要了。那么你铺在这个分支上的时间精力和心血,都没有意义了。
人生也是这样的,真正的高手,永远不会拘泥于枝节,而是对人生观其大略,把握宏旨。
真正的高手,他们沉得住气,也弯得下腰,抬得起头,耐得住寂寞,有自己的追求。所以他们尽管走得慢,却能稳操胜劵,因为他们懂得积沙成塔、每天进步一点点的道理。人生就是一个可持续成长的过程,是一场拉锯战,真正的高手,都有无与伦比的底气,懂得积累和沉淀自己。
我们要怎么理解平凡与伟大呢?我们应该知道的是,一个普通人,坚持一件事,做好一件事,做到专业,做到极致,那就是伟大了,那平凡也不再是平凡,在平凡的岗位里发光发热,终有一天也会迎来我们人生的主角时刻。所以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我们要做的就是每天汲取知识,消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