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记叙文梯级化序列教学的构建
2021-01-06石月姣
摘 要:为了解决目前初中生记叙文写作面临的写作能力差、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梯级化序列教学将记叙文教学内容分为要素教学、细节教学、逻辑教学、情节教学和情感教学五个环节,形成难度层层递进的教学序列,结合多种写作评价体系,力图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全方位提高学生记叙文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记叙文 梯级化 序列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9.010
记叙文的梯级化作文教学是指对初中语文教材中记叙文写作的教学内容在序列上进行重新建构,使其形成由易向难、由浅入深的阶梯式教学路径,依据学生写作的实际水平,分年级梯次确定教学目标。梯级化教学主要采用先仿写再自主写作的教学方式进行训练,并通过多种创新型评价形式系统性解决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全方位提高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同时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积极性。
一、目前记叙文训练的短板与问题
记叙文是初中写作文体训练中最重要的一种文体,也是学生第一种要掌握的文体,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人教版语文教材中也将记叙文写作作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前期的重点文体来进行训练。然而在目前的初中作文训练中,学生对于记叙文写作热情普遍不高,写作能力也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无法达到新《课标》要求。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学生未掌握记叙文写作技巧,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记叙文入门门槛低,但水平难提高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考试的有限时间内,很多学生往往无法快速构思出较为精彩的叙事情节,更偏向于构思相对简单,更加模式化的议论文文体。另一个原因是一些学生对文体认识模糊,不懂文体之间的区别,写出了“四不像”作文,这也是很多学生作文水平徘徊于较低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也存在着功利化的误区,认为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在记叙文写作训练上对分数的提升效果不明显,忽视了对于记叙文的教学和研究,这也导致学生轻视记叙文训练,对记叙文写作有畏难情绪,不敢写,不愿练,长久之下对于记叙文便逐渐疏远。
同时,学生在写记叙文时,也因为缺乏积累和技巧,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第一,学生叙事欠缺生动性。大多数初中学生虽然在写作过程中能意识到文章条理的重要性,但不少学生的作文仍对事件描述巨细无遗,主次不分,结构松散,缺乏叙事应有的情节起伏,同时用词缺乏新意,大量词语重复性使用也冲淡了文章应有的感情色彩。第二,选材重复重合率高,缺乏新颖的写作角度。学生基本能达到举例与文章主题一致的要求,但不少学生的知识基础还相对薄弱,写作素材积累较少,导致文章情节雷同较多,部分主题切入角度相似度较高,不易出彩。第三,情感表达方式单一,无法形成强烈的感情共鸣。学生尚未掌握更复杂的写作方法,缺乏创作技巧,多以直接抒情为主,表达平铺直叙,无法进一步提高主题高度。
二、记叙文梯级化教学的主要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记叙文教学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建立成效良好的记叙文作文教学体系势在必行。梯级化教学的关键在于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制定记叙文各要素训练计划,建立有效的作文评价体系。
1.教学序列的构建
针对初中学生特点和写作中的问题,教师对记叙文的训练制定梯级式的教学计划,将记叙文训练分为每个部分,提出具体目标,分别为要素教学、细节教学、条理教学、情节教学、情感教学五个训练环节。这五个环节便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序列,前三个为基础性教学,后两个为深入性教学,各环节的教学既相互独立,又环环相扣,层递性地提升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使学生逐渐脱离小学简单记叙文阶段,掌握复杂记叙文的写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各种训练项目,对记叙文某一环节或整体进行专项训练。常用的训练形式有以下几种:日常仿写类,主要是结合教材进行的课文经典句段仿写,一方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积累写作形式。专题计划类,主要是在学校开设的作文课上按课题计划进行的针对性写作训练,形成系统的训练闭路。如设置专题的《成长路上,需要 》《 ,也美丽》等开放性题目。实践主题类,利用各种实践活动,如课外劳动、游学研学、文化体验等活动的机会,组织学生结合训练目标,进行主题写作训练。征文比赛类,利用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各类征文比赛,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突发事件类,将全国性的重大公共事件为主题,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这样的突发事件写作,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
2.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建立有效的作文评价体系是梯级化序列作文教学训练的重要目标,通过建立多种评价体系相结合的模式,达到以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切实提高的效果。
第一,完善过程性评价体系。目前初中教师对于作文的评价主要还是着眼于作文结果本身,对写作过程的关注相对较少,作文练习环节封闭,大多是在学生习作完成后给予最终评语,“一锤定音”,学生在教师讲解作文后往往默认写作任务已经完成,不能及时反思总结,作文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应将学生作文看成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展开专项精练,针对一个作文任务,要求学生进行反复修改,使之精益求精。
第二,构建表现性评价体系。表现性评价是一种新型评价模式,主要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发布任务,教师对学生在完成任务时表现出的知识储备、技能水平和情感进行评价,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对学生进行成绩上的分类,而是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劣点,提高自身水平。针对记叙文写作教学,在各梯级训练阶段分別设置不同的评价目标。
第三,推进多元性评价体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权威,是学生作文的唯一评价者,单一的评价来源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容易造成千篇一律、千文一面的现象。信息化时代的课堂应鼓励评价来源的多元化,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评或班级互评,将部分评价权力交给学生,组织学生互评,也可以进行小组互评或班级作文互评。通过多元化评价能使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在讨论中拓宽写作思路。
三、梯级化序列教学的意义与作用
梯级化作文训练的目标是全方位提升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促进学生在文章结构、细节、逻辑、情感、认识五个维度上的水平提升。
首先,使学生掌握快速布局文章,构建叙事弧线的方法。通过梯级训练,学生可以更熟练地选择作文的写作角度、谋篇布局。学生学会快速确定故事详略内容,根据需要安排好详写的主要内容和略写的次要内容,确定整个事件中“背景—上升—波折—高潮—结尾”各部分的叙事流程,建立完整的叙述弧线,能更好地理顺作文思路,方便为情节内容的设置埋下伏笔。
其次,使学生掌握充实文章内容,丰富写作素材的手段。在作文训练过程中,学生除了学习写作技巧之外,还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写作素材库。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丰富的素材离不开平时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把握,学生在日常训练中积累足够多的内容,在考试当中便可以根据题目要求,将素材以不同角度进行展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使学生掌握作文吐露情感,升华主题的表达手法。一篇好的记叙文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能否将主题立意升华,以达到“文以动情”的目的。通过情感教学等环节的训练,使学生在作文中舍棄矫饰、浮夸的空话套话,而是流露真情,彰显自己的态度和思考,提升作文主题,真正做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经过梯级化序列作文教学后,学生对记叙文的写作能力得到较大提升,能够顺利实现从小学作文向中学作文的过渡,能较好地完成该阶段记事、写人等各个训练模块的任务。学生作文的逻辑性和流畅性有了较大提高。梯级式作文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能够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升应用能力,适应新时代记叙文写作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陈沛《初中记叙文写作评价指标探析》,《中国考试》2020年第4期。
(石月姣,1989年生,女,汉族,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省济宁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语文层梯式作文教学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019NG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