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配色模纹的大循环组织设计与试织

2021-01-06吕婷婷吴文璐

毛纺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纬纱经纱交织

孙 丹,吕婷婷,刘 琳,吴文璐

(1.齐齐哈尔大学 轻工与纺织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2.齐齐哈尔大学 亚麻加工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采用2种或2种以上的色纱与组织相配合,在织物表面可产生由不同颜色构成的花纹图样,称为配色模纹[1]。配色模纹组织与织物组织合理配合,可使织物表面构成多种不同花形的图案[2-4]。在单层和多层组织设计中,采用配色模纹进行配合,可以设计出多种小提花织物,该设计在服饰和装饰上都有很多应用[5-7]。双层组织或多层组织与配色模纹配合使用时,多采用组织循环较小的原组织,单层组织小提花设计中,既可以采用组织循环较小的原组织,也可以采用组织循环较大的变化组织等[8-10]。无论是单层织物还是双层或多层织物,很多研究者利用配色模纹和织物组织相互配合设计出了多种花纹织物,在含有配色模纹的织物设计中,配色模纹与织物组织之间存在很重要的联系。本文利用配色模纹理论设计出配色模纹图,利用配色模纹的外观设计推导出织物中经纬纱的交织规律,即初步确定织物组织图,并进一步对组织点进行判断,确定组织点的性质,得到符合要求的织物组织,探讨配色模纹与织物组织设计的内在关系,可为利用配色模纹设计多种花纹织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设计思路。

1 组织设计的确定方案

1.1 织物组织的初步确定

本文实验设计了一种心形图案的配色模纹,采用白色和红色2种色纱,色经和色纬按照配色模纹图中的顺序进行排列,心形图案配色模纹图见图1。

图1 心形图案配色模纹图

根据图1配色模纹图的循环大小,初步确定组织图大小为8×8,即组织循环经纱Rj8根,纬纱Rw8根。根据图1分析组织图上每个组织点的性质,第1根经纱与第1根纬纱的交点显示白色,第1根色经和第1根色纬都为白色,都有显色的可能性,所以第1根经纱与第1根纬纱的交点为待定点,既可为经组织点也可为纬组织点,以此类推,第1根经纱与第4根纬纱交点显示白色,第1根经纱为白色,第4根纬纱为红色,所以该交点必为经组织点,即为确定点(必然经组织点或必然纬组织点),以此方法分析出组织图上的确定点和待定点,根据组织图上所有组织点的分析结果,初步确定的组织图见图2。

图2 初步确定的组织图

1.2 对初步确定的组织图进行拆分

根据配色模纹确定组织循环的大小,并对组织循环中各个组织点逐一分析,对每个组织点进行初步确定,确定点即为组织图中必然经组织点或必然纬组织点,待定点既可以是经组织点,又可以是纬组织点。进一步对组织图进行拆解分析,可以设计出多种组织图方案,首先确定组织图是否可以转换成循环更小的组织图,将初步拟定的组织图分割成同等经纬纱根数的4个部分,组织图拆分效果见图3。

图3 组织图拆分效果

根据图3中第3根经纱上加粗框线标定出的2个交点得出被拆分的上下2个图相同位置的交点不同,分别为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所以2个图不能转换成相同的组织图,同理,第5根经纱上被分割的上下2图中相同的位置上的交点也不相同,所以2个图也不能转化成相同的组织图,采用上述方法分析被分割的4个部分中任意的2部分,对相同位置的组织点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初步确定的组织图循环无法转换成4×4循环的组织,以此类推,初步确定的组织图也无法转换成2×2的平纹组织,所以要设计出上述配色模纹图与色纱排列顺序形成的花型图样,完全组织必为组织循环8×8的组织图。因此根据组织循环的大小,进一步对组织图进行设计。

1.3 织物组织的最终设计方案

根据不同的设计思路,本文实验设计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图,首先确定无论采用哪种设计思路,组织图上第1根经纱和第4根纬纱上的待定点不能全部为经组织点,否则这2根纱线无法进行交织,因此,根据配色模纹图能够对组织循环进行初步分析,但分析出的待定点也要根据经纬纱交织规律进一步确定,从而最终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织物组织。在初步确定的组织图上,根据待定点的位置,确定组织图可以设计成绉组织,根据绉组织的设计原则,每根浮长线不宜过长,将经纬浮长线均匀分配,设计的绉组织图见图4。

图4 绉组织图

根据图4,上机穿综采用顺穿法,需使用8页综框,由于每根经纱各用一个综框,容易造成每根经纱的张力不匀,使纱线断头率增加。而从图1的配色模纹图形可以看出,图形有对称的部分,因此根据待定点的位置,也可以将图4组织图设计成对称形式,上机织造时可以采用照图穿综法,以节省综框,解决顺穿法导致的经纱张力不匀问题。对称设计的组织图见图5。

图5 对称设计的组织图

图5为采用对称设计将一部分待定点变成经组织点,另一部分待定点变成纬组织点的2种组织图。采用斜纹变化组织和平纹组织可以设计出多种组织图的形式,将其中任意一种组织图与配色模纹图的色纱穿综顺序相配合,即可设计出图1的花型图案。由图5可以看出,一种配色模纹可以得出多种织物组织。

2 小样试织

从经纬纱交织情况、浮长线及穿综方法等因素综合考虑,将图1的配色模纹图与图5(b)组织图结合,做出相应的织物模拟图,见图6。上机时第1、2、8根经纱采用白色纱,第3、4、5、6、7根经纱用红色纱,第1、2、3、7、8根纬纱用白色纱,第4、5、6根纬纱用红色纱,上机采用照图穿综法,将组织图上的第1根纱穿第1页综,第2、8根纱穿第2页综,第3、7根纱穿第3页综,第4、6根纱穿第4页综,第5根纱穿第5页综。穿扣时经纱采用2根/筘,纹板图按照上机图进行输入,采用SGA598型半自动小样机进行织造。织物上机图见图7。 上机试织小样实物图见图8。

图6 织物模拟图

图7 织物上机图

图8 实物图

从图8可以看出,经纬纱交织次数较均匀,浮长线较短,不会使织物外观过于松软,能够保持织物配色模纹上所具有的花型形状,同时也使织物具有一定的强力和柔软性,具备较好的服用性能和装饰性能。织物组织经放大拆分后分析出织物组织的经纬纱交织规律符合图5(b)的交织规律。

3 结果分析

3.1 配色模纹与织物组织的关系

通过采用配色模纹进行组织设计分析,可知同一种配色模纹,可以设计出多种织物组织,进行小样试织时,织物显示出的花纹是配色模纹的外观效果,但经纬纱的交织规律是由织物组织决定的。

3.2 织物组织循环确定

由配色模纹和色经、色纬的排列规律,可以初步确定织物组织,然后对初步确定织物组织中的待定点进行分析,对组织循环进行拆分,一些组织循环可以进行拆分,能拆分的组织循环尽量拆成更小循环的织物组织,有利于织物上机时减少综框数,降低纱线张力不匀,减少纱线断头。当初步确定的组织循环不能拆分时,组织循环的大小与配色模纹的大小一致,同时进一步研究组织图上各个组织点的性质,考虑织物形成时经纬纱的交织规律,最终确定符合要求的织物组织。本文配色模纹为对称图案,因此组织循环在设计时采用对称设计,有利于减少综框数。所以当组织循环较大时,尽量使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可以采用同一综框,因此可以减少综框使用数量,降低张力不匀,有利于上机织造。

4 结束语

本文根据设计的配色模纹确定的织物组织属于较大循环组织,由于待定点较多,所以组织图会有多种类型,本文只选择其中一种类型组织进行试织。实际中,设计者可以依据用途对织物进行创新设计,根据配色模纹形成满足要求的织物花型,再结合配色模纹对织物组织进行设计,同时,也可以根据织物组织,对配色模纹进行设计和创新,设计出更多更有价值的花型图案,该方法广泛用于服饰和装饰设计。本文设计为理解配色模纹与织物组织之间的内在关系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同时也能看到配色模纹与织物组织合理配合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纬纱经纱交织
在剑杆织机上织造塑料扁丝织物的几项改进
宽幅家纺面料中缝疵点的解决措施
“新”与“旧”的交织 碰撞出的魅力“夜上海”
基于激光三角法测量经纱管振程的研究
剑杆织机断纬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提高小样整经机效率的一项改造
交织冷暖
玻纤织机光电感应经停装置的研制和应用
金融骗局虚实交织
奥运梦与中国梦交织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