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应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的价值分析
2021-01-06宋晖
宋晖
子宫肌瘤是女性比较常见的生殖系统良性肿瘤,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患者一般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的改变、腹痛等,更有甚者会导致患者崩漏、不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1]。随着科技的进步,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具有手术创口小、康复更快的特点,但是多数存在术中出血较多、术后复发率高的问题。研究发现,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基础上,联合应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可以减少出血、降低复发率[2-3]。因此,笔者选取到本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80 例为观察对象,分析探讨子宫肌瘤应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的价值,以期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提供研究方向,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6 年6 月-2019 年6 月到本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80 例为观察对象。(1)纳入标准:①年龄20~55 岁;②参照《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本研究患者均符合有关子宫肌瘤的相关诊断标准;③患者均有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孕或者感到压迫的症状存在;④子宫肌瘤的瘤体直径均在10 cm 以下;⑤对于此次研究涉及的手术均无相关的禁忌证,且均有手术适应证[4-6]。(2)排除标准:①曾有腹腔或者盆腔的手术史;②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③伴有心、肝、肾等脏器功能的严重障碍;④伴有子宫附件等的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血液方面的疾病;⑤伴有生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遵照患者意愿及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此次80 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本研究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而且经过了医院相关的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后进行。
1.2 方法 (1)对照组患者应用腹腔镜下肌瘤切除术进行治疗。于患者月经干净之后的3~7 d 进行手术,术前禁食禁饮,常规清洁脐部,取截石位,患者均进行气管插管,给予全身麻醉,于阴道内放置举宫器。在脐部做1 个1 cm 左右的切口,置套管针连接气腹装置,建立人工气腹,置入腹腔镜,于右下腹做一个0.5 cm 的切口,于左下腹分别做1、0.5 cm 的两个切口,置入相应的套管针,仔细检查患者的盆腔脏器,使用超声刀或者单极电刀在瘤体显著处切开肌瘤包膜,对肌瘤进行剥离,肌瘤钳或抓钳抓持瘤体,使得肌瘤离体,使用PK 刀将蒂部凝固,并将其切断。(2)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进行治疗。首先对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腹腔镜置入方法同对照组,置入腹腔镜后,选择圆韧带、骨盆漏斗韧带及盆壁组成的三角区,将腹膜切开,沿骨盆漏斗韧带方向剪开腹膜桥,向外、向下分离,充分暴露髂外静脉、动脉,解剖游离子宫动脉2 cm 以上,子宫动脉一般是髂内动脉前干的第一分支,使用PK 刀闭合子宫动脉,电凝带宽度一般要求达到1.0 cm。其中暴露、解剖、游离以及闭合子宫动脉时要注意避免损伤盆壁大血管及输尿管。然后再对患者进行肌瘤切除术,方法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相关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子宫肌瘤的重量、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术后发热、术后皮下气肿、阴道出血、肠梗阻、感染、闭经及腹痛。(3)术后6 个月内对两组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包括电话、门诊等形式,观察子宫肌瘤的复发情况,复发是指术后6 个月内经B 超检查,新发现的直径在1 cm 以上的子宫肌瘤;观察两组患者的月经过多缓解情况,标准是指患者在随访过程中主诉,与术前比较,月经量明显减少,月经周期长于21 d,经期在8 d 以内。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40 例,年龄20~55 岁,平均(33.05±8.43)岁;病程6~15 个月,平均(10.05±3.20)个月;子宫肌瘤直径4~8 cm,平均(6.00±1.53)cm;子宫肌瘤类型:肌壁间肌瘤20 例,浆膜下肌瘤20 例;子宫肌瘤数目:单发肌瘤29 例,多发肌瘤11 例。对照组40 例,年龄21~55 岁,平均(32.15±8.17)岁;病程6~15 个月,平均(10.77±3.08)个月;子宫肌瘤直径4~9 cm,平均(6.06±1.82)cm;子宫肌瘤类型:肌壁间肌瘤21 例,浆膜下肌瘤19 例;子宫肌瘤数目:单发肌瘤28 例,多发肌瘤12 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子宫肌瘤直径、子宫肌瘤类型、子宫肌瘤数目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术中及术后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子宫肌瘤的重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术后发热、术后皮下气肿、阴道出血、肠梗阻、感染、闭经及腹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术中及术后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术中及术后的相关临床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2.4 两组随访过程中子宫肌瘤复发情况与月经过多缓解情况比较 在随访6 个月的过程中,观察组子宫肌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月经过多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随访过程中子宫肌瘤复发情况与月经过多缓解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以往临床治疗子宫肌瘤,一般采用开腹手术切除为主,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器官完整性保留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腹腔镜在各科室疾病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腹腔镜手术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广泛,相对开腹手术来说,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创口较小,尽可能保留子宫及其盆底功能,受到广大患者以及医务人员的青睐[7-12]。
但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止血较为困难,无法使用开腹手术中的止血带勒紧峡部暂时阻断宫体血供的方法,从而导致出血较多[13]。尤其是当子宫肌瘤瘤体较大、瘤腔较深时,出血较多,使用电凝止血导致创面焦痂,如果不能够彻底止血,术后可能会导致创面愈合困难;而且当子宫肌瘤的瘤体较小时,极易被遗漏,从而导致术后的复发率较高[14-17]。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可以阻断子宫动脉,减少术中出血,而且还可以减少子宫体及子宫肌瘤的血供,可以防止遗漏的小的子宫肌瘤复发。吴红琳等[18]研究发现,治疗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时间、子宫肌瘤的重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发热、术后皮下气肿、阴道出血、肠梗阻、感染、闭经及腹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6 个月的过程中,观察组子宫肌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月经过多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献[19-20]结果显示,腹腔镜下阻断子宫血流与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治疗子宫肌瘤可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复发,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与单纯应用腹腔镜下肌瘤切除术相比较,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更好,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更低,月经过多缓解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