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罐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经验介绍

2021-01-06张博秦海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8期
关键词:药罐心脾运化

张博,秦海英

(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0 引言

失眠又可称之为失眠症,是指患者常常不能得到正常的睡眠,或者是入睡比较困难,或者睡眠的时间不能达到正常,或者睡眠的深度不足,以及睡眠过程中觉醒次数比较频繁,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整宿不眠的情况[1]。在祖国医学中本病被称为“不寐”“无眠”“不得卧”等等。人之寤寐的正常与否与人体内的阴阳是否平衡、脏腑的营卫是否协调以及机体的气血十分充盈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2]。若过于优思则必伤心脾;亦或机体素为阴虚体质,则必虚火旺盛;亦或既往心虚胆怯,则必致神失所藏;亦或既往食滞胃脘,则必使胃俯被扰;亦或长期肝郁气滞,日久化火;上述诸多因素皆可导致气血、营卫不和,脏腑功能失调,经络淤滞而引起人之寐晤异常,故而失眠。祖国医学中的历代医家将本病的病因病机总结归纳为:阴阳的失衡、阳气不入于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过大,致使各阶层人过度劳累及忧愁,过度的劳累和过度的思虑容易导致心脾之气血过度耗伤,而过度的安逸、倦怠则使脾胃虚弱,故有心伤而致神无所依;脾伤而致其生化之功能异常,从而导致机体之气血生化无源,故而心神失养、且居无定处,引起失眠[3]。由此可见,心脾之功能正常与否与失眠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且心脾两虚在临床中随处可见。因此在本文中主要论述心脾两虚导致的失眠。

1 病机探讨

心与脾两脏不管在生理上还是病理上二者皆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从生理上讲:脾具有运化功能,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运化水谷精微;二是将水谷精微输送至各脏腑,其中亦包含心。而心具有的气化作用又可以帮助脾更好的实现其运化功能。与此同时,在肺、肝、肾脏的协助下,脾脏能够更好的将其运化后的水谷之精微转化为营气与卫气,并将之输送至全身,发挥其各自的功能。在病理上,心与脾亦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如若脾之运化功能失常,则必致气血生化无源,气血生化乏源,则营血亏虚。营血亏虚则导致心使其养,心神无所养,则必失眠。反之,心之阳气亏虚,则其温煦功能失常,津液失去心之阳气之温煦则易致湿浊之邪困于脾胃,故而导致脾失建运。临床上,心脾两虚型的失眠多数是由长时间的忧愁及思虑过度引起,正如《景岳全书·不寐》篇所云:“劳倦……故所以不眠”。同时,《类证治裁·不寐》也提出:由于机体长时间的处于忧愁思虑的状态,或者是久病、大病之后以及妇人产后太多失血也可使机体脾胃受损,脾脏之功能异常,则其运化失司,运化不能则机体气血生化乏源,从而导致机体营血不足,营穴不足则神失其养,故而失眠。文中,针对心脾两虚型失眠,采用药罐疗法进行治疗,操作中用归脾汤蒸煮浸泡过的药罐对心俞、厥阴俞、脾俞、胃俞、关元、中脘等穴进行闪留罐等操作,从而起到补益心脾、养心安神的治疗功能。本篇对运用药罐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失眠进行探讨,即是对上述治法的体现。

2 药罐疗法

拔罐作为传统治疗方法之一,其具有临床效果显著、价格便宜,同时易于临床操作被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室。拔罐法被广泛用于临床,且其临床效果显著,主要基于以下几点[4]:(1)在进行拔罐的过程中,罐内的空气被排空,使得罐内形成负压,罐口凭借负压牢牢的吸附在施术部位上,对施术部位的肌肉、淋巴管以及血管和神经进行一个机械性的刺激。刺激后使局部的组织产生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促进施术部位的脂肪的代谢和局部的新陈代谢;(2)有研究者在拔罐的部位使用具有红外线的摄像仪器对拔罐的部位进行观察后发现:拔罐后施术部位的温度较未拔罐部位的皮肤较高,且其温度的高低具有放射状的分布特点,即拔罐处中心点的温度最高,向四周逐渐降低。由此可见,施术部位在拔罐后其局部的血流量较周围未施术部位增加。血流量的增加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局部组织的修复。(3)长期、大量的临床工作中发现,拔罐后在皮肤上所形成的瘢痕多于在拔罐过程中罐内的负压力之大小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拔罐过程中罐内的压力使得施术部位的细小血管破裂,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出而致红细胞遭到损害,有研究表明红细胞在遭到破坏后其产物对机体产生的影响为良性,是引起人之机体自我修复的原因之一。(4)机体在拔罐过程中其生理各方面亦会受到相应的影响,有研究表明拔罐疗法作为一种具有反射性的治疗方法,其本身即含有身心医学疗法。在拔罐的过程中,人的感情及思维亦会随着治疗的进展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研究者推测发生这一系列变化可能与拔罐过程中的“接触”有着密切的关联,这种“接触”现又被称为“治愈性的触摸”。此种接触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使患者的身体做到不自主的放松,暗中对患者的机体产生良性的暗示作用。这一过程对机体的运行及新陈代谢提供一个适宜的内环境。而药罐疗法是拔罐疗法中比较具有特色的治疗方法之一。它是将竹罐放进纳有药物的专用锅中蒸煮。在使用药罐进行拔罐时能够将药物中的各种发挥作用成分代入皮肤,能够起到匡扶正气,调理脏腑的功能。将拔罐与中药向结合,对局部产生上述的治疗作用,调整机体的脏腑精血,使机体达到阴平阳密从而达到治疗不寐的目的。

3 经典案例

案例:患者:李某,性别:女,年龄:52岁

就诊时间:2021年04月16日。

主诉:患者夜间较易入睡,但入睡后好醒,一夜能达3-5次,醒后再也难以入睡1月,患者既往饮食摄入较差,上腹部是时有冷痛感,且喜温喜按。患者平时畏冷,脸色微黄,精神萎靡、大便溏薄、小便清而长,舌淡、苔薄、脉沉而细。该病人素体脾阳不足,而至脾运化功能失常,气血津液不足,心神失养故而失眠。以健运脾胃、养心安神为其治疗原则,以药罐疗法进行治疗。

具体操作:(1)煮罐:将配置好的中药归脾汤药物置于锅中熬煮,煎煮1h左右,然后再把所需大小的竹罐投入药汁内同煮20min,即可使用。用完的药罐消毒后再次放入锅内继续煮沸使用。(2)病人准备:根据施术部位患者选取适宜的体位,且充分暴露施术部位皮肤。(3)滚罐:用长镊把沾有药汁的药罐儿取出,其温热程度以患者耐受为度,将罐体置于施术部位心经、心包经、脾经、胃经之腹募穴及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腧穴进行揉滚,时间宜5min左右。(4)闪罐:将竹罐再次沾有药汁,术者一手持罐体,一手持燃火器具,在腹募穴膻中、章门、关元、中脘、背俞穴心俞、厥阴俞、脾俞、胃俞、小肠俞等穴进行闪罐儿,反复进行,至施术部位皮肤红润为度,且时间宜5min左右。(5)留罐:将沾有药汁的竹罐在背俞穴心俞、脾俞、肾俞等穴留罐,时间宜留5-10min。(6)起罐:一手按压罐边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竹罐即能脱下。整个操作的时间一般在10-20min,且以患者的自我感觉为度,在热敷的过程中注意患者局部皮肤,以防烫伤。

此疗法隔日一次,且治疗结束后禁食生冷,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心情愉悦。经过1次的治疗后,患者诉睡后易醒及怕冷的症状较前略有缓解,余症状同前。治疗有效,效不更方,继续当前的治疗3次后患者诉睡后易醒及怕冷的症状较前明显缓解,且胃脘部冷痛及二便情况亦较前有了明显好转,嘱患者继续治疗,治疗5次后患者诉睡后易醒及怕冷的症状基本消失,脸色、二便及精神亦较前有了明显改善。

按语:本案例中的患者病属不寐,证为脾胃虚寒,心失所养而致。患者平时脾胃虚寒,脾与胃之阳气不足,中焦虚寒,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气血生化受阻,气血不足,心神使其养而致不寐。脾胃虚寒,阳气不足故可出现上腹部胃脘处冷痛。气血不足可见脸色微黄、精神萎靡、大便溏薄、小便清而长的症状。舌淡、苔白、脉沉细皆为脾阳不足的外在表现。故以健脾胃、养心神为治则,采用药罐疗法经行治疗,达到温运脾胃、养心安神之功效。

4 小结

本文主要介绍心脾两虚型失眠,运用药罐疗法进行治疗,探索药罐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可能机制。有研究表明对人体进行拔罐治疗不仅可以促进人体之血液循环,还可以调节胃肠的功能、增加消化液的产生,从而到底调节阴阳之平衡,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5]。药罐疗法既能使药物直到病所,增加药物的利用度,还能够对拔罐部位的神经进行调节,使机体的功能得到最大的优化,从而达到气血调和、引阳入阴的作用,故而达到病愈的目的[6]。而药罐疗法中的药罐采用的是竹罐,有研究发现竹罐具有一定的保温的作用,且其保温时间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它的保温性能够较好的疏导机体营卫气的运行,同时使机体虚衰的功能得带调整,使淤滞之经络得到畅通,从而调整机体的阴阳,达到治病的目的[7]。故药罐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的失眠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药罐心脾运化
药罐
药罐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过桃花村
茶香沁心脾 茶方养五脏——乐氏同仁茶饮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湿气重可以游泳吗
药罐
脾主运化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