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障碍设计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

2021-01-06金万东

河南建材 2021年6期
关键词:路缘特殊人群人行道

金万东

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730000)

现代城市对市政道路有了更高的要求,无障碍市政道路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与文化相结合的无障碍设计可以让城市变得更加和谐健康。在基层路面的无障碍设计中,应针对不同人群进行总体目标设计,提高无障碍设计的适用范围,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具体要求。无障碍市政道路的设计必须符合适用的标准。只有遵循这一标准,才能合理提高设计质量,全面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提高居民的出行质量。在无障碍设计中,只有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才能执行此操作。它可以合理地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出行要求。无障碍设计不仅可以满足设计上的缺陷,而且可以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因此,无障碍设计的个性化是每个人的个性化,而不是独特和个性化的人群。

1 无障碍设计的理念及要点

1.1 设计理念

传统的城市道路设计通常只考虑人们的一般出行需求,对特殊人群的出行需求考虑较少。为了照顾这部分特殊的人群,一些学者提出了无障碍设计理念:以人为本,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使城市道路能够充分满足老人、孩子以及特殊人群的出行需求,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城市交通的满意度。

1.2 设计要点分析

不同人群对出行安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盲人和残疾人就需要依靠盲道或残疾人便利通道出行。传统的市政道路,其盲道设计的极其不合理、无障碍通道也很少,道路两侧也没有照顾特殊人群出行需求的设施。道路设计的首要目标是保证出行者的安全,因此可以适当地增加安全防护及服务设施,改善交通环境。市政道路设计要以人为本,通过科学化、人性化的设计,充分满足各类人群的出行需求。道路设计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市民的意见,反思市政道路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加以完善,使市政道路的服务性得到充分体现[1]。

2 市政无障碍道路的现状

目前,我国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的市政无障碍道路设施的标准不一样,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而在一些落后的地区,甚至没有任何无障碍市政道路设施,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还相对落后[2]。

3 无障碍设计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

无障碍设计体现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也使得社会更加团结稳定。

3.1 语言无障碍道路的设计

对道路进行语言无障碍设计,如警示牌或者道路行走标志可以采用更加醒目的颜色与形状、大小和高度都需要合乎常理,并将其放在容易被看见的地方;针对语言、视觉有障碍及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可以设计一些图案简单、可触摸、具有声音提示功能的警示牌;交通标志要简单易懂,以便认知能力较低的老人和小孩能够正确理解标志的意思,帮助他们快速地到达目的地,减少出行危险。

3.2 肢体无障碍道路的设计

残障人士大多需要依靠轮椅来出行,需要通过无障碍设计来解决这部分人群的出行难题。首先,路面要进行平整化的处理;其次,道路的坡度要尽量小,在坡度较大的地方需要加宽道路或者设置扶手与电梯;另外,在有台阶的地方,要在台阶两侧设计坡度较低的无障碍通行坡。残障人士的活动区域一般都比较有限,可以对残障人士较多的区域进行特殊设计,如在路口设计一些出行标志、在道路升降处设计一些无障碍通道等,以方便残障人士出行、防止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3.3 视觉无障碍道路的设计

视觉残障人士出行时很难判断交通状况,在道路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其需求。在盲道设计过程中,要对导向砖进行重点的设计,使用带有中央分隔带的面砖来指示方向,使得视觉残障人士可以通过触感来判断正确的行进方向;在道路上设计一些带有盲文的指示牌,帮助残障人士安全到达目的地[3]。

4 无障碍设计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4.1 基于视觉障碍的无障碍设计

4.1.1 面向北砖的人行道

通常,在城市道路工程项目中,朝北人行道的设计是在行驶人行道中或在行驶人行道与提醒人行道之间进行的。根据砖的外观和外观的不同,把钥匙分为两边的轮廓砖和内圈砖。将两侧的轮廓砖按照一定的直径在普通方砖的中间挖空,因此,制造了在中间带有圆孔的可渗透砖。一方面,两边的异形砖可以满足降水入渗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路面设计形状的多样化。与两侧轮廓砖的圆孔相比,内圈砖的直径略小,表面设计为“∧”形手感徽标,徽标的尖嘴偏向北部,对视力障碍者具有个性化的偏见。在具体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关键是在两侧轮廓砖的圆孔中间进行圆砖的铺装,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铺装,以便确保渗透性砖具有适当的方向偏差。面向北砖的人行道铺面可以完成与附近路面的有序推进,并为视障人员显示正确的方向,以防止其迷路。

4.1.2 砖的定向精确定位

砖的精确定向基于某种铺砌方法。在砖的表面上抬起1~4个搓板块边缘,并设置明显的箭头符号边缘来指示方向。使视障者可以更清楚地掌握方向和位置,从而节省了出行时间和精力。

4.1.3 盲人的引导标志

通常,设计人员会将导向标志的高宽比设置为1.3m,并确保导向标志与人行道边缘之间的距离在0.6~1.0m之内,以便宽高比可以比较对于视障人士来说,触摸很方便,并且此距离可以方便所有正常驾驶。但是,必须注意的是,指示标志上的盲文内容应确保其具有显著的手感,并且该内容应简单易懂,以确保视障人员可以快速获取信息内容。

4.2 基于身体残疾的无障碍设计

由于城市道路边坡的不同用途及其构造方法分为两种类型:路缘斜坡和行车斜坡。通常,驾驶坡道的关键是具有一定坡度的人行横道,该人行横道可以满足残疾人的出行需求。分散在人行道两旁的斜坡是路缘坡道,用于解决路缘石对残障人士的障碍。在城市道路设计的整个过程中,设计人员通常会操纵1.5m以上的斜坡的总宽度。如今,我国人行道主要城市的居民区设置为比地面高12~20cm。设计路缘坡度的斜率时,应基于不小于1∶30的比率。此外,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应首先选择具有高摩擦力和相对平坦表面的防滑地面材料,以确保身体残障人士出行的安全性。混凝土原料和塑料原料是广泛使用的边坡原料。由于这两种原料各有优缺点,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有必要科学地选择。如在旅游景点或大城市道路的人行道设计中,可以使用混凝土边坡材料,而在人行天桥和地下隧道等道路中可以使用硫化橡胶材料。在设计中,只要直立路缘被折断,便会在此处布置路缘坡道,此外,人行道可与路缘坡道相匹配。此外,将路缘坡道设计为单面和双面坡度,然后根据1∶30的比率对坡度进行改进和调整。由于路缘斜面的表面平坦且摩擦阻力大,因此身体残障人士出行非常方便。

4.3 基于语言障碍的无障碍设计

在语言障碍的无障碍设计中,首先要确保标志上的文字合理,大小合适并且手感明显,从而使具有视觉效果的人可以方便地触摸和获得信息,但也适用于有语言障碍的人加载信息内容。由于某些语言障碍者可能对理解障碍和反射障碍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因此设计人员应尝试将标牌上的文字或标记简化为更标准化和更具艺术性的文字,或标记基本信息,然后为有语言障碍的人提供帮助[4]。

5 结语

在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到健康人的出行需求,也需要考虑到特殊人群的出行需求。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能够提高人们出行的便捷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路缘特殊人群人行道
特殊人群的健步走
高速公路滑模路缘石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
跟踪导练(一)
五通桥区医保局抓好特殊人群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工作
预制装配式透水人行道板的力学性能分析
对市政工程路缘石施工技术的研究
浅谈路缘石滑模摊铺施工工艺技术
行道树对人行道的破坏
路缘石滑模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城市道路人行道建设应“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