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研究型图书馆转型发展研究概述(2008—2019)

2021-01-06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年1期
关键词:研究型馆员图书馆

李 鹏

(山东大学图书馆 山东济南 250100)

研究型图书馆主要服务于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指利用完整、科学的研究型文献体系,有效支持科学研究活动,促进学术发展与知识传播的现代图书馆[1]。作为图书馆体系中的重要类型,“研究型图书馆”的特征与职能是与时俱进、不断变化的,尤其是计算机及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对多渠道多载体的信息获取方式,科研用户的多元化复杂需求,研究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效能受到极大的挑战,促使其应对危机创新求变。

近些年来,研究型图书馆积极以开放的心态,主动发现需求,将新技术、新理念应用于服务,其实践产生变化的广度与深度是革命性的,涉及到管理模式、服务理念、人员配置、资源建设等全方位各个方面,同时变化也是迅疾性的,自从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图书馆工作始,至今的发展速度已远超图书馆发展史上百年的变化,更引人注意的是这种变化还在持续与加速之中。任何一个时代的图书馆变革从未如此猛烈及艰巨[2],研究型图书馆创新发展问题受到业界广泛关注,至今研究学者日益增多且成绩斐然,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平台,使用主题词组合检索,对2008—2019年间的研究型图书馆转型发展研究文献统计分析,爬梳剔抉相关论述主题,希望能为变革中的研究型图书馆未来规划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1 战略规划

1.1 发展理念

互联网、数字、智能技术的发展冲击着信息服务环境,改变了图书馆管理、服务的思维方式及工作内容,新的工作发展理念应时应事而生。研究者们重新定义与考量图书馆对教育科研的支持服务,主张图书馆进行战略性创新[3],认为服务的重心应从图书资源的管理向满足用户需求转变,进而向空间服务演进[4];应在语义技术、聚类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等方面加强应用,为用户提供主动性及个性化服务[5];应由关注技术应用的智能型图书馆向重于人、物融合的智慧型图书馆发展[6],实现“互联网+”理念下图书馆服务的协同创新[7]。

1.2 组织机构

合理的组织管理模式能整合各项资源、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绩效,有效实现工作目标,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保障及基础。图书馆的传统组织管理模式为层级制直线型的职能结构,工作指令由上至下形成命令链,强调工作执行却往往忽视工作效果及目标达成,工作人员责任明确却也缺乏工作灵活性。当下泛在化、数字化的信息环境迫使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及内容进行变革,也要求改变原有的组织结构形式以促进图书馆的转型发展。未来的研究型图书馆应该充分考虑外部环境、技术、资金、用户需求及内部馆藏、馆员、领导、空间等因素,建立具有团队合作、灵活、跨部门、扁平式特征的组织模式[8],升级重组资源建设部门,重视数据处理、用户体验、学术交流与出版、服务营销等部门的构建[9],李雯等人更是具体给出了矩阵制、流程型、网络型组织模式建议[10]。

1.3 战略规划

制定与实施战略规划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历程中的必然要求,可以明确未来图书馆使命、愿景、目标及工作实施过程,把握发展趋势,规范组织行为,增强组织向心力及核心竞争力[11]。在指导思想上,研究型图书馆战略规划设计应具有前瞻性与创新性,它不是既往图书馆工作的复制与延续,应以用户需求为核心,运用发展的眼光,既有对目前信息生存环境的认知与预测,也有对相异于以往发展态势的描述与分析[2];在时间上,战略规划可以分为短期与中长期,但要定期依据工作实施状况进行动态修订;在内容上,战略规划从资源建设、服务职能、管理模式等角度探讨,既有宏观指导也有细节描述,涉及资源存取、信息素养、学科服务、服务评估与营销等[12]。

2 资源建设

高质量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进行学科化、知识化服务的保障,随着图书馆的网络化及数字化,资源建设在载体类型、获得渠道、收藏策略上有了很多变化。首先,资源建设思想。用户对数字资源的检索与利用已远超纸质文献,各类型的图书馆都对数字资源建设进行了更多的资金与人力投入,但在整个行业进行“数字崇拜”的当下,也有研究者呼吁警惕数据商的资源垄断、资源讹诈;要求打破数据库的资源壁垒,进行资源整合利用;防止资源浪费及资源同质化建设,呼吁重新重视纸本图书的价值,资源建设要保持多样性与原始性[13]。其次,资源采购策略。随着专业学科的细化与综合化趋势,应改变传统的采访馆员为主的采购方式,扩大参与采访工作的馆员及用户的广度与深度。例如,刘华倡导引入用户决策采购(Patron-Driven Acquisition,简称PDA)理念,使用户参与到馆藏建设,认为此是研究型图书馆展示投资产出效益、服务学术社群的重要途径[14];再如,韩丽风等人认为具有各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科馆员可以参与到资源采购及配置工作中,通过资源建设学科化,促进特色馆藏建立,利于学科资源的推广[15]。最后,资源建设的趋势。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使科学研究进入数据密集型计算的第四范式[16],数据商、出版社、开放共享运动等形成的开放数据环境,威胁着研究型图书馆的资源采购与建设;而基于语义化、数据化、机构化的第三方知识发现服务,也冲击着图书馆的创新服务内容与模式。研究型图书馆资源建设必须形成知识关联体系,以利于科研学术的分享与交流。张晓林倡导通过开放资源、开放工具、开放平台的获取、遴选、管理形成共享,同时建立共享规则与政策,为科研提供开放知识支持服务平台[17];孙坦希望通过知识表示技术,将覆盖各类信息的开放资源体系,转换为便于利用的可计算的开放知识体系,完成资源建设的模式重构[18]。

3 创新服务

3.1 空间服务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空间功能逐渐由藏阅向学习与交流服务转变[19],书库面积缩小,建立起类型多样、灵活使用、辅助学习与研究的服务空间,如学习空间、研讨空间、展览空间、创客空间、多媒体制作空间等。这些共享服务空间通过电脑、投影仪、视听设备等硬件的配置,为用户提供了学习、科研、交流、休闲等服务。物理空间成为图书馆中新的资源,利用资源、技术、人员的开放式融合为整个科研过程提供支持[20],其功能的设计趋势是专注于用户需求,促进协同学习,使用户持续保持对信息检索与综合利用的热情。张晓林更进一步提出引入“可柔性、快速和虚拟配置的集成研讨环境”,与企业、科研团队、出版机构等合作,将图书馆变革为知识合作实验室[21]。

与物理空间相对应的虚拟空间服务,在网络技术及新媒体的应用中也快速发展。研究型图书馆通过在QQ、微博、微信、网站、讨论组、网络社区等社交网络平台进行图书推广、通知发布、参考咨询、交流互动等服务,迎合了“互联网+”时代用户的交流兴趣,拓展了与用户沟通的渠道。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即通过动静结合、线上与线下融合的空间再造,实现了服务功能的多元延伸[22]。但在虚拟空间建设中,目前普遍存在内容同质化、社交功能欠缺、缺少电子资源推广、宣传广度不够等问题[23],同时对用户隐私保护、网络信息版权保护等缺乏探讨。

3.2 信息服务

3.2.1 嵌入式学科服务

嵌入式学科服务是研究型图书馆进行转型发展的重要服务模式,它通过学科馆员针对院系、科研团队及个人进行个性化、特制化的知识服务。国内研究者对国外优秀案例进行了介绍,如康奈尔大学的学科馆藏建设、对口学科深度咨询、教学培训、院系联络[24],哈佛大学围绕教学与学习的课程服务、贯穿教学全程的深度跟踪服务等[25]。国内北京大学较早设置“学科知识服务馆员”,通过建立学科信息门户,提供科研报告、资源推荐、学术评价等一站式知识服务[26]。

3.2.2 阅读推广

阅读推广活动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我国图书馆界广泛推行,在未来仍将是各类型图书馆主要开展的服务内容之一。通过阅读推广可以挖掘馆藏,传播文化知识,提高用户素养。研究者从阅读推广理论、内容与形式等方向进行了广泛论述,认为应通过健全组织机构、丰富推广内容、拓宽推广渠道、优化推广环境及完善合作机制等推进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27]。然而,针对阅读推广工作,研究型图书馆所面对的读者群体与普通公共图书馆、高职院校图书馆明显不同,工作重心需有别于常规意义的“休闲阅读”,应与学科服务融合,开展分层阅读、专业阅读,在信息素养、科学素养上有更多引导。而于此角度的探讨,业界有待加强。

3.2.3 数据素养

大数据时代对数据产生、分析、利用的管理服务成为研究型图书馆的重要工作,馆员及科研人员需要具备数据素养,提高数据处理技能,以适应数据需求和数字科研环境的变化[28]。关于数据素养,其内涵说法不一,主要认为是数据的发现与获取、选择与评估、管理与处理、利用与共享的意识和能力,涉及“意识、知识、能力、道德”四个层面内容[29]。研究型图书馆应积极探索数据素养教育的方法与路径,通过构建数据服务团队,针对不同用户群体,通过多媒体、移动技术、互联网等多渠道,采用合作教学模式、实践指南、数据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差异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数据素养教育[30];同时通过满意度、参与度、有效性等多角度进行评估反馈,以促进数据素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31]。

3.3 智慧图书馆服务

面向科研的智慧图书馆服务也是研究型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新模式。所谓智慧图书馆,是指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技术为基础,具有互联、高效、便利的主要特征,追求绿色发展和数字惠民的现代化图书馆[32]。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可分为信息汇集、协同感知、泛在聚合三个阶段”,具备物联网与数字图书馆的双重特点[33]。它通过感知智慧化与服务智慧化实现了人与物之间的交叉互通,不仅提供资源服务,也提供人与知识的融合知识服务[34]。近年来,相关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已由理论拓展到实践,信息化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新形态,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智慧化服务,如利用iBeacon技术提供图书馆位置服务[35],精准获取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如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无人借还技术、智能机器人等核心智能技术为用户提供立体、高效、舒适的知识服务体验[36];基于机器学习方法为科研用户提供个性化偏好检索服务[37]等。

3.4 出版服务

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改变了信息传播与交流的方式,为更好地提供科研文献,促进学术交流[38],研究型图书馆积极创新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模式,开展数字出版服务。“出版服务正迅速成为研究型图书馆的标准”[39],早在2008年,据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统计,已经有44%的成员馆提供出版服务,同时有22%的成员馆计划进行相关出版服务[40]。图书馆出版服务即图书馆作为主体机构,利用出版软件对学术内容数字化处理后进行公开发布,既包括纸质或电子出版成果,也包括支持出版的一系列服务过程。出版类型涵盖图书、期刊、研究报告、会议文献等各种类型的学术成果。服务实践上,参与度有待提高,目前仅有北京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等国内知名高校做了有益探索;在内容上,开放存取出版趋于主流;在合作模式上,图书馆多与出版社、学术团队、博物馆、图书馆联盟等合作,出版资金主要来源于图书馆预算;出版类型上,主要为本地出版物,如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会议论文、毕业设计等[41]。

研究型图书馆出版服务的开展不仅为科研人员提供学术展示、交流的机会,也便于紧跟用户需求,将知识服务贯穿于学术作品产生与传播的整个科研流程,利于学术信息的管理,扩大服务影响力,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地位。

3.5 合作服务

信息环境与用户需求的变化,使创新服务由单一纵向型向多元协同复合式发展,跨组织机构、跨学科领域的合作服务成为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3.5.1 图书馆联盟

图书馆联盟是公认的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管理模式主要有专家与联盟代表组成的理事会模式、上级职能部门委托实力较强图书馆负责联盟事务的委托管理模式、各成员馆自发组成共同负责的松散管理模式,资源共享实现形式主要有馆际互借、文献传递、联合采购、联合参考咨询等,在未来图书馆联盟发展趋势中,应加强资源共享的法律保障、拓宽联盟经费提供渠道、制定规划指导联盟工作、通过评价工作加强绩效评估[42]。

3.5.2 机构合作

研究型图书馆应积极与数据商、出版社、博物馆、档案馆、科研团队等展开合作,建立服务供给协同机制,从数据融合、功能互补、品牌共享等角度出发,整合不同载体与渠道的数据资源与服务,提供共建共享的复合式服务模式[43]。如穆向阳主张通过知识重用理论对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进行获取、分析,建立不同粒度网络的资源组织体系,为用户提供资源深度交互、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知识服务[44];丘瑜探讨将豆瓣网与图书馆馆藏信息进行融合,通过链接相互访问,同时进行社交平台互动分享交流,以此来推动阅读服务深入个性化开展[45]。

4 馆员岗位

研究型图书馆发展态势为泛在化、网络化、数字化,其馆员职能也日趋多元化,强调知识化服务、学科化服务、智慧化服务,其服务的区域也由物理馆舍延伸到虚拟网络空间,延伸到直面院系、科研人员一线[46]。研究型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对馆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者认为,馆员应具备情报分析、创新能力、技术能力等个人特征,应具备跨学科技能、理性思维、团队合作、社会责任等综合能力,是学科专家、业务能手[47]。馆员的能力是影响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48],对此应加强馆员知识水平与业务素质培养,提高数据分析利用与服务能力。在馆员培训发展方略上,刘琳琳等人认为应制定与岗位相关的知识更新制度,对馆员的基础与提升研修分级别开展,指导馆员进行自我导向性学习,并建立培训资源专属网站促进馆员学习及沟通交流[49]。李金芳更进一步指出在馆员培训上,应成立馆员培训小组或配备人力资源专员,为馆员提供职业规划指导,进行职业生涯管理,同时建立高绩效的组织文化以鼓励馆员进行系统培训,通过聚合培训资源网页提供多层次的动态信息促进馆员学习[50]。

研究型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为科研人员,为他们提供科研辅助服务是研究型图书馆馆员工作的核心内容及价值所在;同时,理论指导实践,研究型图书馆也应是具备研究特征的图书馆,馆员应能够结合工作实践与专业知识进行信息科学学术研究,关注图书情报学前沿信息,加强新技术与新理念的引进与运用,以实现科研支撑服务,提升通过服务输出与转化科研成果的服务效用[2]。

5 回顾与思考

5.1 新技术与新理念驱动变革

信息通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信息收藏及传输环境,既带来了工作的挑战也带来了发展机会,使研究型图书馆或被动或主动去适应信息服务环境的变化,驱动了图书馆工作的转型与变革,如咨询方式多样化演进,从人工、邮件到网页、QQ或微信即时通讯工具,再到咨询机器人。检索方式从纸质卡片式翻查到OPAC的检索,再到纸电文献与网络信息的一体化检索平台应用。技术改变了工作的内容与途径,而研究型图书馆也顺应变化,更新工作理念,拓展空间功能,升级“读者”身份为“用户”,对工作评判标准由借还量向开展活动的参与量转移,践行“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强化信息中介功能。同时,图书馆也积极吸收新的学科背景及学科内容,如项目管理、营销、生态、认知心理学等,通过对其他理论概念、内容及技巧等知识信息的深刻把握,结合图书馆学的工作规律与工作实际,建构起深度加工的知识体系,并嵌入应用于工作管理,完成理论学习到真实情境的知识迁移[51]。

5.2 图书馆工作的再认识

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被称为“大数据时代”和“知识社会”,在这场时代变革中,研究型图书馆的工作内容、工作形式需要重新定义。首先是知识性服务。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在于知识的收集、存储与传播。知识是对信息、数据整合加工形成的有价值的认识成果[52],而网络环境下动态、多元、分散的信息组合改变了传统静态的“层级流动”的知识结构[53],形成交叉互融的知识性网络[54],未来工作的内容将不再是文献表象的探索,而将深入到信息内部,将无序、孤立的知识进行有序整合,通过元数据挖掘分析,建立零散知识之间的关联,在海量知识中开展精准化、个性化服务。其次是交汇性服务。素养教育服务将囊括信息检索素养、科学素养、网络安全素养、媒体素养、健康素养、版权素养等诸多领域;资源建设将更多致力于纸电融合,机构库与特色库的建立,大数据的收集与管理等方面;服务对象也将不再局限于本馆用户,应积极拓展服务群体范畴,与周边组织与机构建立更多联系,开展情报分析或决策支持服务,扩大工作影响力,彰显图书馆价值;服务途径应在线下服务基础上拓宽服务领域,建立广泛线上服务网络,提供随时随地、移动便携的服务。最后是协同式服务。与数据商、图书馆联盟、科研机构等组织协同合作,加强资源共建、融合;与职能部门、社会组织机构甚至学生团队等积极合作,拓宽服务路径,深化服务内容。

5.3 变革将是工作的常态

“转型”已成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要特征,2018年国际图联大会会议主题即是“图书馆转型,社会转型”。研究型图书馆作为图书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近年来相关转型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完整诠释了“图书馆是生长有机体”的概念。转型与变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图书馆的各方面,主要为思想转型、管理变革及服务创新。思想转型促进了管理机构变革,管理变革为服务创新开展提供了基础与保障,但同时思想转型也会引发服务内容与模式的创新,当服务创新开展到一定程度遇到掣肘与壁垒时,又会促使组织管理机构的重建。

研究型图书馆的转型是基于外部信息环境、经济环境、教育与科研环境的变化发展的,它既在结构、运行、形态等方面与传统图书馆有着“割裂”“创新”,也有着“继承”与“保留”。由“书”到“人”工作核心的转变,不变的是“服务”的本质;信息服务强调数据多载体、多渠道的融合、挖掘,强调知识内部的关联与重构,不变的是信息收集与保存的功能;素养教育强调专业化、学科化、技能化、个性化,但不变的是馆员专业性职能化参与。

当然,研究型图书馆虽然在工作中已形成许多共识,但仍存在问题需要思考。如需进一步加强图书馆营销宣传,提高用户、研究机构、院系及学校职能部门对图书馆工作价值的认识;与出版社、书店、数据公司等在编目、阅读推广、数据管理、资源获取等工作中进一步交叉融合、协同合作的同时,共同应对挑战;另外,研究型图书馆一直努力嵌入到科研、教育领域,但模糊的服务边界迫切需要清晰定位。

“昨日未去,未来已来”,探讨研究型图书馆的转型发展问题,彰显了馆员的理论自觉性,能有效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变革演进。未来的研究型图书馆将是学术性、创新性的交流平台,它通过一站式智能化服务,重视用户体验,跟踪、收集、研究用户需求的数据信息,强调信息获取扩展性、便利性,推广数字学术及数字素养,重构学习与发现、交流与共享的空间职 能,以积极实现科研机构与人员的学术支持。

猜你喜欢

研究型馆员图书馆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图书馆
探讨党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素质及培训策略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小学数学单元研究型整合学习的探究
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以海洋环境保护课程为例
中国研究型大学经费筹措及对策研究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