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老人摔倒的预防

2021-01-06施连青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0期
关键词:髋部量表骨折

施连青

(青海省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青海 西宁)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加剧,无论是老龄化人口基数还是增长速度,我国均居于世界之首,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迅猛增长,老年人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1]。跌倒为老年群体中最常见的伤害事件之一,其是引发老年人意外损伤与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我国仍以居家养老为主要养老模式,但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革,空巢老人的数量逐年上升,独居老人跌倒事件频发,已经成为社区中重要的安全问题,在社区工作中,我们发现了较多因跌倒而发生骨折或死亡的情况,跌倒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但关于跌倒的干预和预防却鲜有行之有效的方法[2]。本文通过分析老人跌倒的原因,从而提出有效的预防跌倒的措施,以期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现做如下综述。

1 社区老人跌倒的原因分析

跌倒涉及着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国外很多学者通过对跌倒的大量研究,认为跌倒是一种社会流行病,受到生理、环境、病理及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引发社区老人跌倒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1 生理因素

①平衡、协调能力及肌力是影响跌倒的重要因素,超过30岁,人体耐力与力量会逐年下降,每年约下降1%左右,而肌力则每年可下降3%左右,当人体功能下降至一定程度,必然影响其正常生活,进而引发跌倒,有研究表示,久坐的人跌倒发生率更高。平衡力不协调是导致跌倒的最直接因素[3]。视觉功能系统、前庭功能系统及体觉功能系统是保持人体平衡的关键,随着年龄增长,这些系统的功能逐渐下降,导致肢体协调能力下降,故导致患者反应慢,引发跌倒。

②视听觉障碍,通过回顾性分析老年人跌倒方面的数据可发现,视力下降是引发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视听觉能力下降,对外界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识别能力下降,可增加跌倒的风险[4-6]。

③疾病状况,不管是急性疾病亦或慢性疾病,都可造成生理发生异常改变,如神经系统病变可影响感觉输入,导致神经反射时间延长,引起中枢系统与肌肉的不协调,使其机体平衡能力、协调性以及稳定性下降,最终导致跌倒的发生。

④药物影响,老年人中有大部分的慢性病患者,其长期服用药物,临床有很多药物(如抗焦虑药物、抗高血压药物、镇静催眠药物、强心剂、肌肉松弛剂等)可对患者的视觉、神志、步态、精神、血压就平衡等方面产生影响,最终引发跌倒[7]。

1.2 心理因素

据相关报道[8],在社区生活的60岁以上老年人有29%~92%的跌倒史,在跌倒后,对老年人心理形成一定影响,使其对跌倒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出于这种心理,老年人可能会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其运动量减少,肌肉力量也逐渐下降,身体功能减弱,最终导致跌倒。

1.3 环境因素

据报道,社区跌倒事件中30%~50%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室内和户外,户外环境危险因素:天气原因(如大风、雨雪天气等)、地面坑洼或过于光滑、人群拥挤、楼梯缺乏保护措施等。室内危险因素主要有:门槛过高、地板湿滑、家中陈设混乱、过道障碍物等[9]。

2 跌倒的后果

外伤是跌倒引起的常见后果之一,其在老年人外伤中占据着较高比例,其中大部分为软组织损伤,还有部分为严重软组织损伤,主要包括扭伤、关节积血和脱位等。约5%可导致骨折,主要骨折部位包括肋骨、手臂、髋部和股骨。其中以髋部骨折最严重,髋部骨折后,可使期望寿命减少10%~15%,约20%的老人在髋部骨折后6个月内引发死亡。除了对躯体的损害,跌倒后,老年人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减少走动、不愿参与社会活动、感觉无助、焦虑等。

3 跌倒的预防

3.1 跌倒评估

要早期识别跌倒效能低下的老年人并给予干预措施,对其跌倒进行评估是一项有效手段。通过对老年人跌倒的发生进行评估,能帮助我们有针对性地对其实施干预措施。在评估时,可采用中华人名共和国发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中的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进行评估,该量表评估内容主要包括跌倒史、自控能力、运动、精神不稳定状态、睡眠状态、感觉障碍及用药史等,该量表有客观、实用及易于操作的优点,其能从多角度对老年人跌倒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有较强的预警作用,但此量表评估耗时较长。此外还可采用Morse跌倒量表进行评估,此量表由使用行走辅助工具、超过1 个医学诊断、跌倒史、静脉输液、认知状态及步态六个条目,适用于医院急、慢性病患者,评估耗时较短[10]。

3.2 预防及干预措施

3.2.1 健康教育宣讲

对老年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宣讲,宣讲主要目的在于使其了解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平时应当主动避开这些危险因素,告知其跌倒后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让其提高警惕性,加强老人及家属对跌倒的防范意识,避免危险动作。加强健康知识教育,使患者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减少疾病对步行能力的影响。

3.2.2 运动锻炼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导致肌力下降、协调性下降。步态不稳及平衡能力减弱,但这些能力通过积极锻炼能够得到提升,进行运动时以中低强度、缓慢和安全的运动为主,如慢跑、太极拳、游泳及散步等,有研究表示,太极拳对老人平衡能力的提升有显著效果。

3.2.3 积极治疗疾病

临床较多急、慢性疾病均可对老人的步态及行走能力形成影响,如帕金森、脑卒中、骨质疏松、贫血、关节炎等疾病,患此类疾病的老年患者应当积极进行康复治疗,促进功能恢复,提升行走能力和平衡力,以减少疾病后遗症的发生率。

3.2.4 骨质疏松预防

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在跌倒后易发骨折,故老年人平时应当注重钙剂、维生素D等的补充,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和晒太阳,有利于骨质疏松的防治,在降低跌倒事件发生率的同时也能降低跌倒后损伤的严重程度。

3.2.5 环境改造

家属应当注意老人的居住环境改造,以减少客观因素引发的意外跌倒。楼梯应当加上护栏与扶手,在浴缸、马桶等需进行下蹲动作的地方安装扶手,保证在老人进行下蹲动作时得到外力支撑防止跌倒,家中应当安装亮度较高的灯具,保证室内明亮,防止视线受阻,照明开关应当安装在容易触及的地方,家中地板应当选择防滑性高的,桌角、柜角等尖锐的地方采用软布进行包裹,防止跌倒后造成二次伤害。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应当尽量避免不平整和过于光滑的地面,避免在风雨天气进行户外活动。

4 结语

跌倒在老年人中常发,可引发严重后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对老人跌倒的风险进行评估是制定预防措施的基础,通过跌倒风险评估,能够掌握导致老人跌倒的各个危险因素,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跌倒风险。

猜你喜欢

髋部量表骨折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