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仙诞的文化渊源与传承意义
2021-01-06蒋艳萍
□蒋艳萍
郑仙诞又称白云诞,是纪念仙人郑安期的民俗活动,在广州地区曾延续千年,盛极一时,曾有“广州第一诞”之美誉,后因战乱和历史原因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民俗活动被纳入到保护、传承的行列,郑仙诞也得以复兴,越来越为当代民众所接受,成长为广府新民俗的一张重要名片。广州白云山于2012年正式复兴广州“郑仙诞”民俗活动,而“郑仙传说”于2017年入选了广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郑仙诞承载了广州民众行善、积德、养生、保平安的文化记忆,其复兴对广州民俗节庆品牌建设、广州文化名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一、郑仙诞的文化渊源
郑仙诞渊源于郑仙传说,其主角为郑安期,白云山一带一直流传着郑仙的美丽传说。而广府之地颇为热闹的郑仙诞的源头却不那么简单,郑仙形象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学界认为,郑安期的传说可能是进入到广州白云山的齐国仙人安期生仙话与当地的郑仙传说合流共生而成。
比较主流的看法认为郑安期即秦汉时期隐士安期生,秦朝统一岭南后,安期生由北方东海之滨来到了岭南的白云山结茅隐居修道。深谙医道的安期生,常于修道之余到白云山蒲涧中采撷草药为军卒和百姓治病,深受百姓的爱戴和尊崇。在陈梿《罗浮志》中认为郑安期就是安期生:“郑安期,世称安期生,琅琊阜乡人,卖药东海边,时人皆言千岁翁。秦始皇东游,请见,与语三日三夜始异之,赐金璧度数千万,出阜乡亭,皆置而去。以赤玉舄一䩫为报,留书曰:‘千岁求我于蓬莱山。’始皇即遣徐市、卢生等数百人入海,未至蓬莱山,辄遇风波而还。安期尝游罗浮,后隐广州之蒲涧,后以道授马明生,马授阴长生,阴授尔朱先生云。”[1](P23)
岭南坊间传说某年瘟疫流行,为了拯救民众,他在白云山上采仙草九节菖蒲时失足坠崖,有仙鹤飞来,将其救起,从而驾鹤成仙。另一说法是秦始皇闻知郑安期在白云山觅得的九节菖蒲能治绝症,命其采纳供奉,安期不从,从蒲涧跳崖,有仙鹤托起,乘仙鹤飞升而仙去。出于对郑安期的感激和敬仰,人们在其飞升处建起“郑仙祠”,“俗以七月二十五日安期生上升,相率为蒲涧之游,履綦骈错。涧旁有滴水岩,上悬钟,人迹不至,时铿铿有声,上有安期飞升台,其下濂泉出焉”[2](P49)。出于纪念,人们将其飞升日农历七月二十五日作为“郑仙诞日”,在此日登台祈福,到蒲涧沐浴,以消灾去祸,这就是“郑仙诞”的由来。
清人黄培芳《蒲涧安期仙祠碑记》中记述了黄培芳等人与罗浮山酥醪观住持江瀛涛在白云山菖蒲涧碧虚观旁地修建云泉山馆和安期仙祠的经过,也讲述了安期生的神仙故事。原文如下:
余读《罗浮山志》:“安期生与神女殇于元邱,呼吸水露,皆成酥醪。”后人遂以酥醪名其地。余初游酥醪观,适道人江瀛涛特祀安期仙像于斋堂,不忘本也。嘉庆十七年,瀛涛来羊城,游白云山菖蒲涧,与余辈购碧虚观旁地,筑云泉山馆;复割山馆北余地,与瀛涛创建安期仙祠。相传安期尝饵菖蒲于涧中,飞升于鹤舒台,台下有岩,岩下肖仙像,奉祀最为灵著。以岁七月二十五为冲举日,都人士于是日往游谒仙岩,修禊乎蒲涧,饮酒歌咏而归,其来久矣。夫神仙之说多惝恍,其见于史传,至显者莫如安期生。《封禅书》谓安期生仙者,《列仙传》以为琅琊阜乡高人。今俗称郑仙,类于无稽,盖秦汉间有道之隐君子也。尝秦始皇时,天下将乱,余意其一见始皇,飘然长往,遵海滨而处,如伯夷避纣居北海之滨,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安期避秦,则居南海之滨,故罗浮、白云,有遗迹焉。其留书报始皇曰:“后千岁,求我于蓬莱山下。”殆明示其意,而隐跃其辞耶。瀛涛自酥醪来,谓仙岩既有专祀,蒲涧为服饵处,不祠无以妥仙灵。爰合诸善士力,建祠涧上,与山馆以次落成。此山中千百年来创举也,不可不识其颠末,乃属余书之。嘉庆十八年癸酉重阳,香山黄培芳撰并书。[3](P592)
此则碑文清晰记载安期生在白云山俗称“郑仙”以成习俗,郑仙诞也颇为热闹,其神仙之说虽无直接考证,大概就是秦汉间一有道之隐君子——安期生为避秦祸,隐于南海之滨,在白云、罗浮留下很多遗迹和美丽传说,长此以往就变成人们内心崇尚的神仙。为安其仙灵,故江瀛涛住持在一众信徒的资助下修建了安期仙祠,供后世纪念有所物质场所的依托。
据当代出版物《白云风物》载:“相传秦朝隐士郑安期在白云山滴水岩结庐而居,以菖蒲涧所产的一寸九节的菖蒲为食,于七月二十五日驾鹤飞升。此处曾建鹤舒台,用以纪念。涧旁有蒲涧寺,‘蒲涧濂泉'为宋代羊城八景之一”[4](p23)),已经将安期生与郑安期合二为一。
其实对郑仙形象,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一定的疑问,大多记载是将“安期生”与“郑安期”视为一人,但也有怀疑的声音,如清人崔弼说:“吾以为郑隐不知何人而仙,列御寇郑人而仙,安期生琅琊人而仙,是郑是安期,固有错认,冯京作马凉者,杜拾遗之为杜十姨,又曷足怪。”[2](P32)“安期生不姓郑,亦非郑人,今人称安期言为郑仙岩,或以为别有郑隐者飞升于此,云藩司会宾谷诗云,郑隐其人,今有无,可为粤人一噱矣。”[2](P263)认为郑安期与安期生本非一人,但被后人以讹传讹,错认为一人了。清人陈璞也认为:“是当时固有郑仙矣。或郑慕安期而取以为名,或人以安期拟郑而名之,皆未可知。要之,此山皆郑之遗迹,非生之遗迹,坡公误以传闻入诗,后之纪载家因之。于是安期生之说日著,而郑仙之说日微,至于今湮灭而不可稽。尤幸其姓尚存于流俗之口,千百年如一日焉。”[5](P18)
当代学者朱钢在《“安期生”考》一文中经过多方考证,也认为,岭南地区流传的郑安期传说,最有可能的是北方仙人安期生入粤,然后与本地术士形象相叠加的产物,“即在南方一带名山中,曾经真有一位姓郑的隐士。他的传说,在北宋之后,由于以苏轼为代表的名士的借用,与古代仙人安期生合为一起。最后形成了今天岭南安期生的传说。”[6]
本文认为,不管传播中是否出现错讹,郑仙形象一直活跃在人们的话语中,活跃在后人的诗词歌赋中,成为一个不断被赋予新意义的载体,承载着越来越丰富的内涵。
二、郑仙形象的文学书写
围绕郑安期,文人士大夫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白云山采食九节菖蒲、采菖蒲解救百姓之瘟疫、为救民生慷慨弃世等成为郑仙形象的基本情节,而拔宅飞升、千岁不死构成了郑仙形象的浪漫情怀,也构成后世文人访仙思幽、寄托怅惘情怀之所在。
如北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东坡被贬惠州路经广州,曾游白云山,他满怀兴致赏濂泉,访蒲涧寺,写下《广州蒲涧寺》一诗:“不用山僧导我前,自寻云外出山泉。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昔日菖蒲方士宅,后来薝卜祖师禅。而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学仙。”诗首自题:“地产菖蒲,十二节。相传安期生之故居,始皇访之于此。”[7](P1958)此诗首联写自寻山泉信步而走的出游之乐,颔联写濂泉飞瀑的壮观之势,颈联写蒲涧寺的历史变迁和美丽传说,尾联在漫道的含笑花中轻轻忆起安期生与秦始皇的过往,以秦皇求仙不得来衬托安期生的神龙不见首尾,整首诗充满轻松自如调笑晏晏之气。
南宋时期更多文人笔下的蒲涧寺与安期生采菖蒲飞升联系起来,如方信孺《南海百咏》有《蒲涧》诗云:“拔宅谁能辨有无,涧边空记旧丹炉。世间自是多凡骨,何处犹寻九节蒲。”序中直接对诗中典故做了进一步说明:“在郡东北二十里乱石山间,涧旧有蒲,一寸九节,安期生服之飞升处。”[8](P26)南宗六祖白玉蟾曾作《次韵东坡蒲涧寺二首》:“满山红白福桑花,蒲涧深中尽可家。景泰得泉从卓锡,安期种枣说成瓜。岂无仙化羊如石,尚有书踪壁似鸦。一饭招提共僧语,法华经里问牛车。”“陈踪行览寺门前,自取椰瓢酌冷泉。山下果然无白地,洞中尽自有青天。更谁识得安期事?且去参他景泰禅。冠盖如云自来往,如今何处有神仙?”[9](P133)在游蒲涧寺的时候,种种优美的传说如安期枣大如瓜、景泰卓锡泉、黄大仙叱石为羊等在游览中增添了游仙之乐趣,但如今何处觅神仙、何处寻仙草,成为诗人心中的疑问,在遗憾中包含世事不能如意的惆怅。
书写郑仙形象,离不开具体地理环境的描写,故而文人书写与志书记载中出现了大量的白云山地理意象,如“蒲涧”、“蒲涧寺”、“蒲涧濂泉”、“郑仙祠”、“郑仙岩”(或称安期岩)、“鹤舒台”、“九龙泉”、“炼丹井”、“百步梯”等,均与郑安期文化传播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明代屈大均《广东新语》介绍白云山的诸多地方景观均将其与安期仙话联系起来:“月溪下有九龙泉,流为大小水帘,志所称重重挂玉帘处,其北为鹤舒台,安期昔上升,有白鹤舒翅以迎,故曰鹤舒。”[10](P80)“又七里为蒲涧水,安期旧居此,始皇遣人访之,太白诗所云,秦皇如我求,苍苍向烟雾是也。记称,安期将李少君南之罗浮,至此涧,采菖蒲一寸十二节者服之,以七月二十五日仙去,今郡人多以是日采菖蒲,沐浴灵泉,以祈霞举。而宋时郡守,常携?士大夫往游。谓之鳌头会云。涧旁有蒲涧,前为丹井,水甘温,微有金石气,其阳为滴水岩,水纤微不断,无风则滴,有风则不滴。上有一石状悬钟,人至辄铿然有声,其下又有水帘,溅洒如雾,时大时小,下注为流杯池,沿涧而南为文溪,为上、下二塘。至粤秀山麓。则分流为二,左曰菊湖,右曰越溪。”[10](P81)这些自然或人文景观的记载,以非物质的神话传说、古人诗词与物质的自然实景相配合,更能营造出郑安期飞升的玄妙气氛,增强白云山的文化内涵,成为打造郑安期文化景观的重要指标。
郑仙诞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也被文人如实记录下来,从中也可感受到郑仙诞的盛况以及活动形式的历史演变。
传统的郑仙诞活动,需要从百步梯开始攀登,到郑仙祠、鹤舒台、九龙泉等郑安期仙迹处拜祭祈福,到蒲涧沐浴,以消灾祈福为主。古人通常在农历七月二十四晚上吃完晚饭就开始登白云山,带上卧具、食物,露宿在郑仙祠内外,称为“打地气”,第二天祈福后再下山回家。或者往蒲涧采集菖蒲,涧中沐浴,以祈求身体康健,或者以葫芦盛水归饮,谓可明目[11](P78)。这些活动逐步演化成广州地区的一个重要民俗。
从北宋开始,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在祈福的基础上已经增加了很多内容,比如野餐、游嬉、行歌、徒号(击鼓)等等,当地官员还聚集文人雅士在山上论学问策,人们把此聚会称为“鳌头会”。元明清时更有人于郑仙岩筑室读书,“近有识雅趣者,筑倚山楼于岩边,修竹成林,奇葩在户,使子弟读书其中,为不负斯岩之胜焉。”[2](P32)明清时期,白云山郑安期的影响越来越大。“安期之岩,每岁七月二十四日香烟载道,裙屐满山,而萧冈塘下诸乡画龙虎之旗,载犀兕之鼓千百人,香案在前,乘马在后,扮彩色以相随,升仙舆而疾走,丝竹之声与溪声竞作,沉檀之烟与云烟并凑,以视骊山之宫,其相去又何如也。”[2](P6)“游人千百为群,茶亭酒馆隘塞山中,自七夕后,籤册珓桮檀烟萧焰一郁岩际,山间热闹他处所无。”[2](P8)可见郑仙诞之盛况,游人倾城而出,热闹非凡。
陈恭尹在《重修安期岩碑记》中记录了康熙年间重修安期岩的一次盛况,所谓重修安期岩是指重修安期岩下的神庙以保护岩下的安期生神像,“相传安期岩饶竹石古木,其神最著。间者数用兵,祷祀不至,而樵人斧斤寻之,濯然无复存者”。一次偶然的机会,谭君孟安等人避雨岩下,突然在荆莽丛中瞥到有神颓然而立,众人相与作揖祈求神灵保佑,第二年皆应验,于是他们相约“醵金为屋,其旁置僧,以朝夕香水”,这里将安期岩下神庙因战乱导致破败,人们无法前往祭祀,友人出游偶遇安期显灵,然后集资凑钱重修安期岩神庙的经过交代得颇为清楚。除了纪事之外,碑记中还包含了对安期岩周围风景独特美的倾力描写:“是日登自山西绝岭,南折而下入户,崖石苍然,苔草杂生室内,(其为)堂轩房厨凡六,皆倚石为后壁。从屋漏仰观,石片片有纹瓣,层垒递出,其形下刳上卷。最上有石角如大鸟喙,俯(啄)屋上。前槛临深溪,枝峰叶绕,下见其脊,皆若藤蔓,风聒聒从山背鸣。高空送云,日光下漏,游移去来,阴晴倏忽。东南极望无际,浮青点点,落积水中者,虎门之山。稍近如潢汇而不波者,扶胥之口也。从岩左折为白云绝顶,有泉宛转溪石间,潨然坠桥下。又此东为归龙,又东为月溪。云淙岩石,出为蒲涧濂泉,踰岭西为景泰寺。沿泉而下,得茂林清溪,其幽旷超忽,皆不及安期岩。安期生仙人所托,迨不谬者。既还,遂为文记。”[12](P595)悬崖峭壁处一屋依山而建,前临深溪,后靠绝壁,各种藤蔓缠绕,呼呼的风从山背后吹来,日光在白云的掩映下游移去来,忽阴忽晴。在这遗世独立之地,望远山如黛,白云点点,视野无穷,近处清溪流泉,茂竹深林,悠悠然乎仿佛随时可以和仙人来一个神游。文中远眺近观,随着视线的移动和空间的转换,在移步换景中把来回安期岩、驻足安期岩时所观之景进行了详实的描绘。最后用一句“安期仙人所托,殆不谬矣”,以仙眼看上的地方必然不虚,进一步衬托安期岩的幽静超旷。全篇情理事融于景,虽为纪事之碑文,却不亚于一篇优美的游山小品。
由上可见,郑仙形象不断地变化发展,从先秦时期“卖药海边”“食巨枣大如瓜”的隐士仙人安期生,到北宋时期开始活跃的采食菖蒲于白云山、为解民瘟疫采菖蒲坠崖飞升的安期生(郑安期),郑仙形象存在于一个神话传说演绎、文人诗词书写、地方志书强化、民众口头传承的意义生成过程中,在不断的发展中,郑仙逐渐被地方化,被塑造成行医济世、解民忧苦、傲视权贵的极具岭南特色的隐居仙真形象,深受当地百姓和文人士大夫尊崇。以郑仙为主角的郑仙诞在历史的长河中,亦随顺时代的需要,由单纯的祈福活动变成内涵层次丰富的民间活动,包含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与实践。如今,借助郑仙诞对安期形象的地方意义的加持,安期先生在岭南地区的传播反而较之燕齐一带为胜。
三、郑仙诞和“郑仙传说”的非遗传承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民俗活动被纳入到保护、传承的行列,中国的传统民俗也经历着一个遗产化过程。“民俗的遗产化实践实际上是一个适应时代变迁的文化意义生产和共享的过程。当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正视这一持续进行的遗产化实践进程,不断对非遗进行适应时代发展的意义生产和共享,方能使其得到可持续的活态传承。”[13]如上所言,作为地方性民俗活动,郑仙诞对于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了解地方民俗信仰、建构当代民众地方认同、打造当下民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均有着得天得厚的优势,而当“郑仙传说”上升到非遗项目传承时,因其丰富的历史内涵、牢靠的群众基础、与当代民众需求相适应的时代趋势,在活态传承上将发挥出更加卓越的功效。
自2012年始,郑仙诞踏上了复兴之路,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实践,郑仙诞迎来了新的生机。白云山已连续举办九届“郑仙诞旅游文化节”活动。2015年“郑仙传说”被列入白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第五届郑仙诞活动吸引了近80万名中外游客观看参与,2017年6月“郑仙传说”入选了广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功晋升为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第六届郑仙诞在九天节庆中组织了十一场活动,突出“文化展演、运动赛事和健康展览”三大主题,2018年策划了“游云山,祈安康”白云山30公里大环线徒步和白云山郑仙诞旅游文化周等活动,2020年以“抗疫·安康”为核心,“云山之巅话民俗,同心抗疫祈安康”为主题,融合了时代抗疫精神,融入对小康生活的美好向往,以互动和传播为活动特色,可以看出,在政府主导下,郑仙诞越来越为当代民众所接受,成长为广府新民俗的一张重要名片。
郑仙诞在历史上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坚实的民众基础,上至官吏下至百姓,对郑仙诞都有强烈的参与,郑仙诞的内涵又可以不断地延展,结合祈福文化、养生休闲文化、旅游文化、广府文化的发展,与时俱进,满足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多重精神需求。郑仙诞的复兴,对广州民俗节庆品牌建设、广州文化名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现今的郑仙诞以传承和弘扬郑仙大善大爱精神为使命,探索“文、体、旅”融合创新发展新模式,形成如非遗展演、养生讲坛、文化论坛、文艺创作、全民竞跑、武林大赛、狮王争霸等固定节目,致力于将“郑仙诞”打造成独一无二的民俗文化节。在还原打地气、登高祈福等传统习俗的同时,也创造性地添加了一些符合当代民众喜爱的项目,如千人广场舞、毽球大赛、汉服游云山、半程马拉松等,而在新媒体时代也动用了高科技手段,如用无人机搭乘“郑仙”环绕山顶公园广场,用云展演的方式直播活动现场,开发“郑仙诞”微信小程序吸引年轻人的眼球、设计郑仙的卡通形象等,使非遗文化传承活动更丰富,更接地气。
但是,在一年一度热热闹闹的郑仙诞节庆背后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郑仙诞的文化底蕴没有得到充分挖掘、郑仙诞活动相对驳杂难以突出其特色、郑仙诞活动的关注度缺乏一定的持续性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也试图提出建议,以供方家参考。
首先,郑仙诞的文化底蕴尚待更充分挖掘。“郑仙传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在保护中传承,那么对郑仙诞的起源发展、民众诉求、精神内核、信仰空间等都需要更详实的文献支撑和研究,可以加大研究力度,尽可能地收集郑仙故事,整理有关郑仙(及安期先生)的历代文学作品,建立电子资料库,使安期文化真正地扎根于白云山。
其次,如前所说,目前郑仙诞的主要是以弘扬郑仙文化为核心,探索“文、体、旅”融合创新模式,活动多样,笔者参加过几次活动,总体的感觉是热闹有余,内涵不足。作为地方性节庆的郑仙诞,传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扩大影响力,定位更加精准,建议将郑仙诞的渊源与历史上著名的安期先生传说更紧密地联系在起来,与多地(如山东琅琊、惠州罗浮山)联动,宣传造势,共同打造“千岁翁”安期先生品牌。在策划活动的时候也尽量围绕岭南医道为主,精益求精。
再次,目前郑仙诞的活动虽然每年召开一次,而且持续一周甚至十天都有各种节目亮相,那段时间往往受到媒体的追捧,关注度不小。但是活动过后,其热度迅速下降,无法造成持续性的影响,例如2020年郑仙诞的一大亮点是推出“郑仙诞”微信小程序,融合民俗介绍、文化故事、活动资讯、历史资料、文创产品、云上祈福、观看直播、专区体验等多元功能服务,让市民足不出户感受节庆氛围,了解郑仙文化。但是笔者关注该程序,发现里面内容简单,2020年9月之后几乎没有更新,推送文章阅读量不超过三百,在线非遗墟市产品仅有屈指可数的几款,而且已经无法交易,云游郑仙诞的打卡人数也是在个位数,可以看出人气明显不足,该小程序的功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白云山风景区网页关于郑仙岩、郑仙故事的介绍也非常简单。为了加大其知名度,多方宣传是必要的,除了媒体对郑仙诞节庆的及时报道,风景区宣传画册、风景区的网页或微信公众号上,也需要及时更新,更多地融入郑仙诞的相关传说、文学作品、影像资料等,加强与民众的互动,才能守住记忆。
综上所述,民俗文化代表了一个地区人民的精神支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郑仙诞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将郑仙诞融入到城市现代化的建设中,更能够激发当代民众的热情,近距离接触、感性认知郑仙诞所衍生的各种精神食粮,能让人们滋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都市化的快节奏中寻找到从容悠闲的心灵栖居地,在一张一弛中,增强人们的生活质感和幸福指数。从这个意义上说,曾经作为“广州第一诞”的郑仙诞,更应该好好打造成为新时代广州人民休闲生活的新标杆,成为广州走向世界一流城市极富底蕴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