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文化治理:角色及路径
2021-01-06曾秀兰
□曾秀兰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文化有其重要而独特价值,乡村文化振兴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灵魂。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文化治理,扮演着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助推者”、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策划者”、乡村特色文化的“发掘者”、乡村文化人才的“培育者”等角色。
一、乡村振兴下的乡村文化振兴及乡村文化治理
(一)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灵魂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了达到这个总要求,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重点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来开展,而文化振兴是五大振兴之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乡村是中国传统文明的“根”,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的灵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并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如果乡村失去地方特色的文化,乡村振兴将可能失去不同乡村的特色和个性,可能出现“千村一面”的境况。由此,乡村文化是挽救“乡村性”的一种重要力量,乡村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有助于为乡村全面振兴铸魂。同时,乡村的文化振兴也有助于带动乡村的产业振兴,并可助推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因为,乡村的特色文化可带动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同时,乡村优秀文化中正确的价值观等又为乡村治理提供治理资源,有助于乡村社会治理更加有序,实现乡村善治。如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文化的复兴与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二)构建社会工作参与的乡村文化治理格局,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文化是在人们在乡村特定区域内长期积累传承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乡村文化治理格局和治理效能直接影响乡村文化振兴的程度和进程。对乡村文化治理及治理格局问题的思考主要基于近年来我国对社会治理问题的理论及实践探索。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正式提出“社会治理”一词,此后,社会治理的一词被广泛运用。随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九届四中全会都对社会治理格局及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做出部署。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治理是乡村治理走向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一般来说,治理是相对管理而言,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反映了理念上的重大转变。治理涉及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手段、治理技术、治理机制、治理格局等方面。从治理客体(对象)来看,治理涉及多方面内容,如乡村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治理、文化治理等。目前,对文化治理及乡村文化治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甚少,亦未有明确的概念和内涵。台湾学者王志弘认为,文化治理就是“经由文化治理,可能以文化本身为对象,但也经常以经济发展或者政治秩序稳定为目标”。吴理财认为公共文化服务既是文化治理的一种形式,也是文化治理的一项内容。王前认为,文化治理是一种集理念、制度、机制和技术于一体的治理形式与治理领域,它既涉及文化功能的重新发掘,又涉及文化组织方式的革新,还涉及个体文化能动性的彰显。[1]邹鹰认为,文化治理可视为将“文化”理念与“治理”理念相结合,来处理公共文化事务,进行公共文化决策,配置文化资源与权力的过程。
尽管目前对乡村文化治理的研究甚少,本文仍将乡村文化治理初步界定为:以乡村文化为对象,将治理理念、方式等融入其中,以提升文化治理效能的活动、过程及形成的机制。在治理理念下,乡村文化治理需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需求为本、多方参与、科技支撑、法制保障的治理格局。社会工作及相关机构作为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文化治理的主体之一,有其独特的作用。构建社会工作参与的乡村文化治理格局,有助于激发主体的活力,提升文化治理效能,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二、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文化治理的角色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工作并多次将其写入政府重要文件中,社会工作发挥作用的领域越来越广。在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社会工作在乡村文化治理中扮演哪些角色?目前,乡村文化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表现出不同的多样文化形态,本文将乡村文化主要分为乡村公共文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乡村特色文化等。在乡村文化治理中,社会工作是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助推者”、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策划者”、是乡村特色文化的“发掘者”、是乡村文化人才的“培育者”。
(一)社会工作是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助推者”
乡村公共文化一般指以政府为主导、以提供基本的且有保障的公共文化产品为主要任务,旨在以确保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文化成果为基本目标的文化类型,如文化站、农家书屋、村图书室、电影放映等供给和服务活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应是乡村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建设乡村公共文化,是在当今实现城乡融合的背景下,为使农民也可以平等地享受城市公民享有的公共文化服务权利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丰富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亦是通过丰富文化产品的供给,与农村其他“亚文化”争夺文化市场的需要。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国家意识形态或经济建设的附庸与工具。地方政府是主要供给主体,各级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导致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数量不足、类型单一。尤为突出的表现在:一是数量不足、文化活动形式单一。乡村文化站是主要的供给主体,偶尔放放电影或娱乐演出成为主要的公共文化供给产品形式。二是村民缺乏主动参与性。村民扮演的是观众的角色,极少参与到共同制作公共文化产品中。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文化治理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乡村文化供给的主体,成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助推者”。在一定意义上看是一种参与公共文化的“服务型治理”。王思斌教授认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型治理,有“价值观念优势”“参与身份优势”“深入民众生活”“专业工作方法”四大优势。[2]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助推者”的角色中,社会工作发挥其利他主义、助人自助的价值观和理念优势,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充分进行乡村文化的需求调查,在调查基础上,提出公共文化建设的方案并推动政府及其他参与主体根据乡村现实情况及需求进行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二)社会工作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策划者”
优秀传统文化一般指中国几千年来在乡村形成的经过历史洗礼后保存下来的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进步的文化。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为重农事、家为本、尊尚礼、和邻里、勤持家等道德诉求和价值观念。优秀的乡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柢,是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史铁尔将农村社区的特点概括为七个方面,其中之一是“生活节奏缓慢”。由于乡村较城市发展缓慢等原因,传统文化在乡村保存得更为完整而坚固。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面临不断流失的危机,这既是文化的断裂,也不利于乡村治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并采取相应的保护传承措施。中共中央办公厅等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开始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保护传承,也需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需要通过一些抓手开展有效的活动,社会工作可以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策划者”。社会工作者发挥其组织策划等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优势,通过策划、组织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新的活动形式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邹鹰教授团队在江西赣州的桃溪村以祠堂建设为切入点开展乡村文化治理的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社会工作是乡村特色文化的“发掘者”
乡村特色文化亦可称为乡土文化,主要是指某地域的村落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有别于其他乡村的乡村地方文化。乡村特色文化是乡村作为共同体所孕育的内生型文化样态,其核心要义在于“乡”和“土”。乡土文化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与农村生产生活的节律形成内在关联。二是生长于乡村场域的“当地感”之中。三是根植于乡村社会社区记忆的“历史感”之中。[3]史铁尔认为,农村社区文化多具有地方特色。一些乡村独具特色的技艺、风俗、饮食、节庆、传说、建筑、名人典故等都是乡村特色文化的表现形态。不同的乡村由于其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历史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会使乡村文化具有各自的特点,也由此让中国的乡村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彰显出特有的中华文化基因。
目前,乡村特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利用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乡村特色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二是对本土文化利用的支持不足,村民缺乏文化认同。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文化治理,可以承担乡村特色文化的“发掘者”角色。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理论为社会工作者发掘乡村特色文化提供了理论支撑。优势视角是一种非关注问题和病理,而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优势视角超越了传统的问题视角的理论范式,关注点在于案主的优势和潜能。社会工作者从那些难以被人发现的优势文化资源介入,发现、挖掘其文化自身的价值及对乡村社区营造、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价值,从而充分发挥乡村特色文化的积极作用。
(四)社会工作是乡村文化人才的“培育者”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乡村文化振兴需要乡村文化人才。但从目前现实情况看,乡村文化人才数量严重不足,缺人手、少人才、留不住成为普遍的现象。乡村文化人才的供给渠道也较单一,尚未形成较完善的乡村文化人才选聘机制和激励机制。为了缓解乡村人才紧缺的压力,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要加强乡村文化旅游体育人才队伍建设等。也已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开展对乡村文化能人、乡村工匠等类人才的培养和培训,造就一些乡村本土文化人才;一些地方通过政策,扶持乡土文艺团体的发展。此外,一些地方通过政策鼓励和吸引文化人才回归乡村。通过一些举措使乡村文化人才队伍严重不足的境况适当缓解,但乡村文化人才仍然紧缺,以致乡村文化振兴缺乏人才支持。
在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开展乡村文化治理实践活动中,社会工作可扮演乡村文化人才的“培育者”角色,其重点在于发现和培育乡村本土文化人才。乡村文化振兴需要社会支持网络,需要人才的支持。社会支持理论基于每个人都处于社会关系之中,无法自绝于社会而存在,因此认为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社会支持理论重视个人从人际关系中得到的资源,以及社会系统中各种资源的流通。乡村文化的振兴需要乡村人才资源的支持。社会工作者通过发掘培育乡村社区德威领袖、培育乡村社区文化传承人及传播大使、培养乡村社区文化组织,发挥人才对乡村文化发展振兴的支持作用。
三、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文化治理的路径
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文化治理需要走进乡村社区,因此,以文化为切入点或以文化为主题开展乡村社区营造是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文化治理的重要载体。乡村社区是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文化治理的地域基础。社区营造就是从社区生活出发,集合各种社会力量与资源,通过社区中不同主体的动员和行动,促进社区自组织、自治理和自发展的过程。[4]在社区营造中,通过专业手法,将社区资源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建立一定的利益连接机制,达成社区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达到提升社区主体参与自觉,提高社区活力和社区建设质量的效果。这是一种内生型建设。社会工作者以社区文化为切入点,从人、文、地、产、景等方面引入文化营造的理念、方法和策略,开展乡村文化治理和建设。重点可在如下几方面进行:
(一)推动乡村公共文化平台建设
乡村公共文化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应该成为乡村建设不可忽视的一环。过去,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唯一的供给主体,文化供给的渠道很单一;如今,乡村文化的供给主体开始由一元向多元化发展,但依然难以满足农村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由于较单一的文化供给,其结果之一是导致农村“私性”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不可避免地导致村民之间的关系出现“功利化”“原子化”与“疏离化”现象,导致农村社会发展在精神上的“空心化”。[5]
社会工作推动乡村公共文化平台建设,应是在对乡村社区进行深入的需求调查基础上开展的,可在如下几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在推动乡村公共文化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发挥作用。如,呼吁和建议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进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构建现代化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体系。二是营造公共文化活动空间,搭建公共文化活动平台。以村中的古祠堂、古树、古桥或废弃小学场地等打造成公共空间,活化一些老建筑,让其焕发新生。组建村里的广场舞对、合唱队、篮球队等等,将上级的行政诉求和村民的兴趣爱好结合,推动乡村公共文化平台建设及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
(二)传承保护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需要活动载体。社会工作参与保护传承,一是通过社区宣传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普及。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融入生活,转化为村民的行为,才有意义。社会工作者可以借助一定的载体和抓手,通过开展村民参与的活动形式让村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等有更直接的认知并转化为行动。如通过一些主题活动、节日活动、社区学堂等,创新活动方式,让村民参与其中,展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文化魅力,引导村民形成良好的风尚,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二是通过社区文化保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如社会工作者可走访村间的名流,了解村中的文化资源并提出保护建议,保护优秀文化的基因;亦可亲自策划活动,通过一定的活动方式培育村中文化传播大使、文化传承人等。相对于城市而言,乡村文化更具延续性和稳定性。乡村一些宗祠文化、家族文化较深厚的地方,往往有家族的世代名流。这些名流往往是农村社区精神文化的“领袖”。乡村社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可通过拜访村间名流,积极推动该类群体参与社区文化传播。
(三)发掘活化乡村特色文化
不少农村地区依附本地的资源禀赋,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并有其乡土特色文化。社会工作者可结合各地的实际挖掘当地特色文化,活化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对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乡土特色浓厚的风俗及饮食文化等进行发掘并动员社区居民参与保护并创新性地开发利用。如,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简称“绿耕”)十多年来深耕农村社区,秉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助人自助的社工精神,立足社区日常生活,尝试走出一条经济发展—社会互助—文化传承—生态良好的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更好弘扬庙圷村民俗文化,促进庙圷村文化保育工作,增强庙圷村凝聚力,他们举办“生态年猪宴,情暖庙圷村活动”,还专门拍摄纪录片《杀年猪》。一些社工机构参与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社工通过社区工作方法,针对社区居民对社区内非遗保护意识淡薄、社区文化建设参与度低等问题开展社区工作。通过开展主题题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
发掘活化乡村特色文化,还需考虑赋予社区文化中的商业发展价值。在挖掘文化内涵的同时,打造社区文化特色产品,提升社区居民的经济效益。
(四)培育乡村文化人才
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建立一支有文化、有情怀、懂管理的乡村文化人才队伍。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依赖于上级政府派驻从事乡村文化组织管理工作的人才,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培育乡村文化人才的作用。
社工参与培育乡村文化人才,一是组织乡村文化精英推动自组织发展,参与乡村文化活动。乡村文化人才可以不分年龄、性别。通过发掘和引导,培养村民的对乡村文化的感知力和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可发掘和组织村中德高望重人士传承乡村民俗艺术文化,发掘和组织儿童青少年、村中妇女组成乡村文化景观导赏员,凝集乡村文化人才为乡村文化振兴献策出力。如,佛山市南海区大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在承担佛山市狮山镇璜溪古村社区营造项目中,联动村委、村民以编写口述史书、创建村史馆、创建导赏小组和文化节系列活动的方式来推动村子文化事务的发展,以内生力量进行推动,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二是开展培训提升村民的新媒介素养。据统计,如今的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52.3%,但这种普及率的提升与新媒体的素养之间并不是对等的关系。乡村数字化、文化技术化成为未来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社工参与培育乡村文化人才,则可以连接外面的资源对乡村文化人才进行新媒介素养专题培训。通过新媒介素养培训,让科技为乡村文化振兴赋能。
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多元主体参与,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文化治理,是乡村文化治理走向现代化的雏形,也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四、结语
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文化治理,需要社会工作者文化能力培养。文化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直接来源,对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产生深层次的影响。何雪松等认为,政治关联性、文化敏感性与实践反思性构成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三要素。[6[社会工作者文化能力培养是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文化治理值得探究的问题。社会工作者文化能力培养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服务对象产生问题能进行深层次文化因素的分析。社会工作者正确评估服务对象问题的前提是充分察觉和理解服务对象问题产生的深层次文化因素。[7]二是社会工作者自身的文化能力的提升。近年来,我国社会工作者已经开始了一些乡村文化项目的探索实践,但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和过硬的实践能力。社会工作者促进文化复兴的核心能力可以表现为价值、知识和技术三个层面。[8]由此,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文化治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仍有不少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