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局部治理
2021-01-06敖带芽
□敖带芽
1935 年10 月,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结束了行程纵横11 个省的长征,陕甘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的落脚地。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建立陕甘宁边区政府,局部执政一共13 年。陕北是贫瘠的黄土地,中国革命的力量扎根在这片黄土地上,逐渐发展壮大,走向全国。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用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朴素的作风,塑造了伟大的延安精神,把局部执政的经验扩散到全国。
陕甘宁边区的治理绩效如何,我们可以通过到访边区的外国人士的描述探知。福尔曼、爱泼斯坦、斯坦因等外国记者在延安拍发电讯100 多篇,充分报道了他们在边区的所见所闻,对中国共产党的边区治理成效与国统区的混乱和腐败形成的反差表示震惊,尤其对国民党的反共摩擦予以批评。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共产党廉洁奉公,政府运转高效有序,得到当地人民的完全支持,抗日武装力量士气很高。反映边区治理绩效代表性的文章及报道的有时任美国驻重庆大使馆二等秘书谢伟思发给美国政府的系列报告,记者爱泼斯坦所写的《我所看到的陕甘宁边区》,斯坦因所写的《毛泽东、朱德会见记》,福尔曼所写的《中国边区报告》等。本文从政治、行政、经济、社会文化四个方面来考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治理。
一、政治上通过“三三制”政权建设,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步伐的日益加紧,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民族矛盾居于主要地位,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关系,倡导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实际上确保了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的合法存在。同时,它也必须承认国民政府的政权,这样实际上就形成了国民党和共产党相互承认政权的局面。
1937 年9 月6 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同时撤销,西北苏区改称为陕甘宁边区,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局部执政的开始。9 月12 日,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了便利于动员人民参加抗战及便于管理,发布了重新划分边区行政区域的政府命令,决定取消陕北东西两分区,所属各县归边区政府直接领导,关中及陕甘宁分区与神府县政府维持不变。县制方面,延安、安塞、安定、保安、靖边、延川、延长照原国民党时代旧县制不变,子长、新成、延水等三县分别按旧县界合并于上属各县;陕甘宁的赤安县被取消,依旧县界划归保安、环县管辖,其另一部分划归华池县,其余各县均不变更。
中国共产党取消苏维埃制度,改变了过去不参加国民政府的决定,采取国民党现有的政权组织形式,尽可能参加到地方政权中去,并要成为实际的领导者,通过普选的办法选举保长甲长、分区长,保障政权实际上仍在党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则直接将辖区原国民党政府任命的县长赶走。中共中央9 月25日作出的《关于共产党参加政府问题的决定》指出:“由于当前的紧急形势使共产党在人民与政府看来均已成为必要,共产党可以去参加。在日寇占领区域,共产党更应公开成为统一战线政权的组织者。”[1](P346)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和政权建设的领导,这是各根据地建设的主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批评国民党一党专制的独裁包办统治,要求施行多党的议会民主改革。所以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也实行议会民主制,以为全国政治民主改革做示范。
从1939 年1 月成立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到1946 年,先后举行过四次参议会大会。第一届参议会于1939 年1 月17 日在延安举行,会议通过了《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等法规及12件重要提案。第二届参议会1941年11月6日召开,这次会议的最大成就就是接受中国共产党西北中央局提出的“五一施政纲领”,该纲领强调了中共中央关于“三三制”政权组织形式。
中国共产党在1940 年就提出了“三三制”的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得到贯彻执行,各级机关和团体中,共产党员所占比例偏高,不利于发挥其他社会阶层的积极性,对于发展抗日力量和促进统一战线不利。“五一施政纲领”对“三三制”做了具体的说明,申明本党愿与各党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该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一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到第二届参议会召开时,“三三制”就完全做到了,共产党员在机关中只占三分之一,有些地方甚至还少于三分之一。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政权是大家的,政府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它执行人民的意愿,抗日大家都有份,要把社会各民族、阶层、各团体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监督政府,促进边区形成民主政府和团结政府,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陕甘宁边区虽然在东边有黄河作为屏障,但日寇随时都可能渡过黄河进犯边区,边区城市也遭到过日机的轰炸。国民党也在边区屯集了数十万军队,修筑层层碉堡,构筑起严密的军事和经济封锁,边区实际上是处于战时状态。在保卫边区的斗争,形成团结的局面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从长期抗战的角度出发,发展生产及增进人民的福利也是必要的。为了调动边区各方面的积极性,打造民主团结的政治局面,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三三制”都有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空间。
“三三制”从结构上保证了政权的民主性质,为发展统一战线打开了大门。为了健全各级参议会的工作,克服部分群众不问国事的习惯,并除去某些工作人员不会民主的缺点,边区着力健全民主机构,发扬民主作风,提高人民参政的热忱。据林伯渠主席在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所做的报告,“目前边区已实行了普遍、直接、平等和不记名的选举制度。人民直接选举各县县议会的参议员。而各级行政人员则由参议会选举,并无阶级、党派、性别、职业、财产、信仰或民族等任何的限制。”[2](P264)
参议会在发展边区民主政治方面的确是功不可没,1940年在绥德陇东、富县因为来不及正式选举,曾建立临时参议会,到1941 年全边区已经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选,光是乡市参议员就选出了四万多名,选民参加选举的百分比是80%,绥德、清涧、延川则在95%左右。从选举结果来看,各抗日阶层、党派、各民族人数都参加了政权,淘汰了某些渎职与不称职的干部,并改善了下层行政工作。同时更加密切了军队和人民的关系,有些参议会订立了军民公约。在各级参议会开会的时候,人民大胆地批评了政府,积极提出了意见,并慎重的进行了政府的选举。这些事实说明人民是需要民主的,而且善于运用自己的民主权利,一切反对民主的借口,都被事实粉碎了。如果妇女的状况是测量社会进步的尺度的话,那么,边区的妇女已经取得了和男士同等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她们活跃在边区民意机关和行政机关当中,卷入了火热的斗争中,成为一支巨大的力量,甚至已经选出了女县长。
在“三三制”的政策效果下,边区的社会动员如火如荼,经济和民生事业也得到巨大发展,抗战的物质基础有了相当的保障。1941 年5 月9 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了《陕甘宁边区战时各级动员委员会组织规程》《战时动员壮丁牲口条例》及其施行细则,《战时动员物资办法》三个法令,确保了政府能够集中各方资源支持抗日战争。在边区政府的倡导支持下,边区成立了大量的抗日民众团体,不仅有工会和各种形式的农会组织,而且成立了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边区各界妇女联合会、边区民众抗敌后援会、边区文化界救亡会、延安市商会、战区战时儿童保育会、延安中华基督教会等许多民众团体。可以说各行各业、从老到幼都被组织起来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展现出蓬勃的活力。
二、行政上实施“精兵简政”政策,建设廉洁政府
陕甘宁边区地贫物紧,自然禀赋先天不足,供养部队略显吃力,边区政府自然财力紧张,有限的资源首先要服务于抗日战争需要,维持一个精简的政府就成为各界的共识。在1941 年11月,在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根据边区群众反映经济负担较重的实际情况,与其他10 名议员联名提出了一份有关财政问题的提案,建议“政府应彻底计划经济,实行精兵简政主义,避免入不敷出和经济紊乱之现象”。提案提出后也有反对的声音,有些人认为实行精兵简政,就束缚了手脚,无法发展部队了;也有一些人认为李鼎铭是党外人士,质疑其提出提案的动机。毛泽东非常重视这个提案,把这个提案中的重点段落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认为这个办法很好,是帮助我们改造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良方。毛泽东对一些不同的意见进行解释说服,最终提案以165 票的多数获得通过。同年12 月,中共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实行精兵简政。
精兵简政的提出不仅有助于边区政府提升行政效率,客观上也唤起了边区政府在行政架构和行政能力两方面进行全面反思和检讨。边区政府的各级机构,主要存在两方面的缺点:“第一是头重脚轻,上级的组织庞大,有分工太过琐碎或人浮于事的现象,以致周转过多,太不灵活。下级则感到人员缺乏,质量又差,而事务就非常繁重,常有不能完全或彻底执行的现象。第二是正规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此各级机关常有因突击工作而松懈了经常工作,而经常工作也常常因某些分工太不明确,责任的划分不太严格,以致在某些关系上显得紊乱。”[2](P319)为了把精兵简政落到实际工作当中去,边区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调整机构和人员的编整委员会,专门负责编整事项,以促进新选出来的政府在施政中改正上面两缺点。
经过编整委员会合议,确定边区一级各机关应减去人员(包括干部和杂务人员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凡调整出来的所有人员一律交由编整委员会进行安置。身体不适需要休息的、需要学习的、去参加生产劳动的,都给予合理的安排,确保所有人都各得其所。大部分人员则用以加强县区乡级的行政机构。这样的调整,加强了基层,把更多的人深入到群众中去,面向群众,对于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建设和提高,意义重大。
为了统一各县市对精兵简政决议案必要性的认识,推进人员裁减,边区政府专门就实行精兵简政给各县市长发指示信,检讨上级机关庞大和人员过多及下级干部配备不强问题,对各级政府规章制度的正规化不足也提出了检讨,特别指出了一些机关存在的老一套游击作风;有些政府虽然有了口头上的制度,但没有认真执行。为了使边区政府彻底的正规化,将边区建设成为抗日民主的模范根据地,发挥抗战建国的伟大力量,必须按照精悍、灵活的原则,尽量缩编机关人员,裁减或归并机关,要求各县市按照编整委员会的计划,认真执行政府会议决定。
编整委员会不仅提出了具体的缩编数目和处理原则,对裁编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及如何对被裁减人员进行思想政治工作都有充足的考虑。指示信要求各级行政长官务必要把这次精兵简政的重大意义切实的向所属人员传达,使大家了解精兵简政不是消极的裁剪力量,而是为了提高行政效能,以发展边区的事业,以进一步提高边区和巩固边区。总之,简政不是减少政事,而是要把所有工作做得简洁明确。对派往基层的干部进行认真而深刻的思想工作,向他们解释深入群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特别提示,在我们民主的政权里,一个干部往下调,并不是降级,要认识到做基层工作同样是最光荣的事业。对那些需要转到生产部门的,也要加以耐心的说服,使他们了解发展边区生产是当前最重要的事业,也是发展边区经济、加强抗战建国力量的事业。对那些需要送休养的、需要学习或需回家去的,都要耐心地做沟通处理,不容许马虎了事,草率裁减,要让每个人的心里都舒畅,愉快接受。在按照新原则编制之后,应马上建立正规的工作制度,并加强检查落实。边区政府对于缩减编制的工作考虑之细致,对缩减人员出口方案准备之全,都是极为认真周到的,尤其是发挥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为做好人员分流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如边区政府为了肃清境内烟毒,于1942年1月27日发布命令,成立禁烟督察队,从编余人员中抽调百人任督察员。人员裁减没有削弱党的力量,没有影响事业发展,这些都体现出边区政府执政本领已经日臻成熟。
1942年1月边区政府开始了第1次精简,经过4 个月的艰苦工作,共裁减合并机构100 余处,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减少了24%;5 月开始第2次精简,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政务和事务适当分开了,边区政府秘书处和民政、财政、文教、建设四厅合署办公。从1943 年1 月开始第3 次精简,到年底结束。经过三次精简,政府机关裁并了1/4,工作人员减少了35%,中央军委直属机关从原来的7000 多人减少到2000 人。这次精兵简政为建设廉洁高效政府迈出了关键一步,所取得的效果也是明显的,减轻了人民负担,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对巩固根据地坚持长期抗战,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边区局部执政,经验不足,如何安排行政机构,如何提升行政效能,这些问题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至于战时的边区政府是否真的存在机构庞杂的现象,这是一个可以探讨的问题。相对于边区有限的财力供养而言,当然是越小规模的政府越好,如果说党中央感觉到了机构庞杂,也只是一个相对现象。在这次大力度的裁减人员的三年之后,陕甘宁边区政府就发现有些职能没有人执行,有些科室事务繁重,出现人手不够等现象,不得不向边区政府申请增加行政编制。1945 年4 月16 日,延属分区行政督察专员曹力如、谭生彬向边区政府林伯渠主席打报告,指出延属十个县锄奸保卫工作任务繁重,保安处只有七个人,人手不够,要求扩编,希望扩编至十七个人,具体编制设计是:保安分处处长一人,秘书一人,帮助秘书工作者二人,下面设四个股,第一股二人、第二股四人、第三股三人、第四股四人。边区政府经过研究,同意延属专署所属保安分处扩编,但是人数没有完全按报告所提的要求,打了个折扣,由七人增至十二人[3](P136—137)。又如,1944 年10 月30 日,边区政府副主席高自立和财政厅长南汉宸就联名向陕甘宁边区建设厅、财政厅提出关于各县二、四科分开的提案。此提案经边区政府研究,予以采纳,于1945 年1 月19 日发布边区政府第851 号命令,通知各县二科分为二、四两科。命令指出:“边区经济建设事业,日益发展,各县政府二科兼管财粮、经建工作,事务繁重,难以兼顾。为此,本府第八十八次政务会议决定:各县政府二科分为二、四两科,二科兼管财政、粮食及机关生产工作。四科掌管经济建设工作。并规定二、四科组织,大县各三人,小县各两人,至科长人选,由财、建两厅与民政厅商确委任之。”[3](P6)
从高自立、南汉宸提出政府增设科室的提案,到边区政府发布同意增设科室的命令,共79天,反应速度是很快的,这也说明原科室事务繁重确是事实,增设科室扩充队伍以适应事业发展需要,得到了普遍的认同,所以很快落实。米脂县政府在2 月21 日就向边区政府发回了落实二、四科分科办公的呈文。二科相当于当今的财政局、粮食局、机关事务局,四科相当于今天的发改委、建设局,这样复杂职能的科室大的也就三人,客观地讲,存在人浮于事的概率也是很小的。党的事业是在发展的,政府架构要适应职能扩充的变化,机构设置的反复在边区政府时期就已经出现,这也不足为奇。
三、经济上开展“减租减息”运动促进生产发展
陕甘宁边区地处偏僻贫瘠之地,经济基础非常薄弱,敌伪的扫荡给根据地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皖南事变后,国民政府断绝了对中共边区政权和军队的财政拨款,并且对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边区的经济极为困难。为了巩固和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制定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和法规,包括土地政策、财税政策、私营经济政策,其中影响最大效果最好的就是减租减息运动。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联合一切力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把土地革命时期在各苏区根据地执行的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转变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减租减息政策”。这项战时经济政策维护了地主富农的经济利益,对于调动其参与抗战的积极性及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都有好处。
1937年2月10日,在《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中,提出了“停止没收地主土地之政策”,同年5 月,在延安召开的党的白区工作会议上,刘少奇在《关于白区的党和群众工作》的报告中指出,中央已将土地革命政策改为减租减息政策。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在1937年8月1日《关于南方各游击区域工作的指示》中,提出了停止没收地主土地财产,和实行减租减息减税等合法斗争方式的要求。同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洛川会议,讨论制定了体现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明确提出了以减租减息政策作为抗战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正式形成。10月16 日,刘少奇又发表《抗日游击战争中各种基本政策问题》一文,对这一政策进行了更具体的阐述。刘少奇指出,因为民族危机的紧迫,为了联合国民党及其他一切党派共同抗日,中共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在游击战争根据地的区域中,没收汉奸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及少地的农民;逃走的地主的土地,无租息的分配给农民耕种;地方公有的土地,分配给农民;颁布普遍减租的法令,规定最高租额,减租至最低限度;保障农民佃耕土地之永佃权。
1944 年12 月,边区第二届参议会通过了两个土地文件:一个是《陕甘宁边区地权条例》。该条例规定,保证人民土地私有制的原则,凡合法土地所有人在法令限制范围内,对于其所有土地有自由使用、收获和处分之权。另一个是《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该条例根据当时农村广泛存在的各种交租形式,确定出租人交纳地租的四种形式,第一种是定租,即以土地面积计算租额,定租又叫死租;第二种是活租,活租又叫地分粮,收获农产物双方按成分配,出租人只出土地,所需生产工具等皆由承租人自备;第三种叫伙种,即出租人除出土地外,还要供给承租人各种生产工具,地上收获按成分配;第四种是按庄稼,这种分配形式要求出租人除出土地及全部生产工具以外,还要借给承租人粮食、窑房等,地上收获双方按成分配。该条例还对减租做出规定,在未经分配土地区域的定租,一般减租率,不得低于二五(二五减租就是从原租额的50%中减去25%,即减去12.5%,使交租额实际为总收获的37.5%);活租(指地分粮)按原租额减百分之二十五至四十,减租之后,出租人所得最多不得超过收获量百分之三十;土地副产物皆归承租人。该条例对交租也做出了规定,地租一律在收获季节终了后交纳,禁止预收地租之一部或全部,及收取押租;承租人如因收获减少而确系极贫或遭遇意外无力清交地租时,得与出租人协商缓期交纳之。出租人对欠租人不得作价行息[3](P34—38)。
中共中央为巩固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总结各地减租减息经验的基础上,对边区土地政策提出了清晰具体的规定,其核心精神就是承认地主大多数是有抗日愿望的,为了保持土地关系的相对稳定性,不是消灭封建土地上存在的剥削关系,也不是打击赞成民主改革的开明绅士,而是保障地主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只是通过减租减息来帮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对富农阶级采取联合的政策,奖励富农生产而不是削弱富农生产,保障富农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对富农的租息也照减,也要交租交息。这些规定有力地发展了边区的社会生产,提高了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
在实行联合地主抗日的战略方针中,中共中央采取先打后拉,一打一拉,打中有拉,拉中有打的策略方针。在敌后根据地开展大规模的减租减息运动中,中共中央悉心指导,能够敏锐发现各地执行中“左”和右的各种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左”的问题表现在一些干部没有把握好统一战线政策,对地主富农采取打击的办法,给地主分配公粮指标过高,挫伤了地主的积极性。据《关中分区征粮征草工作报告》中就反映了一起“左”的案例,暴露了征粮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如新正前义阳村六十六家人,六大户出粮七十多石,六十家十户只有出五十多石,以致引起富农的不满,杨宗伟能出十三石头,叫他出十八石,使的全家睡下不起来,牲口也不喂了。”[4](P75)要防止农民报复地主,造成地主恐慌不安,尤其要避免过火行为,严格区分普通汉奸和罪大恶极汉奸,对未投敌当汉奸的反共顽固分子的土地亦不予没收。对于那些坚决不愿悔改的汉奸,才采取消灭其封建剥削的政策。
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不敢和地主开展斗争,减租减息没有开展起来,没有调动起群众的热情和生产的积极性,工作节奏慢一拍。1942年2月16日,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出《关于如何执行土地政策决定的指示》,及时予以纠正,强调:“目前严重的问题是许多地区并没有认真发动群众向地主的斗争,党员与群众的热气,都未发动与组织起来”,“就是在最好的根据地中,亦有一部分地域尚未实行减租减息与发动群众斗争”。[5](P295—298)为了确保减租减息运动深入开展下去,毛泽东于1943 年10 月1 日撰写了党内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减租生产拥政爱民及宣传十大政策的指示》,再次强调了在困难时期开展减租减息运动的意义,并要求“各根据地须责成各级党政检查减租政策实施情形。凡未认真实行减租的,必须于今年一律减租,减而不彻底的,必须于今年彻底减租。党委应即根据中央土地政策和当地情况发表指示,并亲自检查几个乡村,发现模范,推动他处。”[6](P97)各地要纠正过去包办代替、恩赐减租的错误做法,放手发动群众,利用秋收时节对减租政策进行一次认真的检查。
减租减息使各阶级对土地占有关系的经济地位发生了深刻变化,根据地广大农民收入增加,物质生活明显改善,生产积极性和抗日热情都得到了提高,妇女也积极参与农业一线生产,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根据地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巩固了人民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力量迅速发展壮大。
四、社会生活上秉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社会秩序井然
边区政府尽管处在战时状态,但是运转有序,职能部门各司其职,政民关系党群关系军民关系和谐。随着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的开展,军队也参加生产,推行军队屯田,鼓励移民垦荒,边区所有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参加生产,中央领导和军队首长也开荒种菜,开展各种劳动技能比赛,评选劳动模范和种菜能手。很多人每天5 点钟就起床,不洗脸不刷牙,等候哨音集中上山,6 点钟开始劳动,8 点钟下山吃饭,可以劳动两个小时;饭后再上山,9 点钟开始劳动,午后1 点下山吃第二顿饭;吃完后又上山劳动4 小时,回来吃晚饭,一天可以干10 个小时。伙食是两稀一干,早晚是稀饭,中午饭是干的。《解放日报》每天第二版的报道基本上是生产方面的消息:“什么人半夜就上山开荒,什么人开荒打破纪录啊,哪一家的婆姨每天纺纱几两啊。”[7](P478)整个边区生活节奏紧张,生产氛围浓厚,从政府公差到乡村,没有一个闲人。
延安的物质生活虽然单调,但是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是对延安生活秩序的真实反映。延安几乎每个周六各部门都会举办舞会。延安城里由原基督教教堂改建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大礼堂、城东门外桥儿沟原天主教堂改建的鲁艺大礼堂、城南门外的自然科学院礼堂、城西门外延河两岸的王家坪八路军总部大礼堂、女子大学礼堂和操场、蓝家坪的马列学院大礼堂、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所属的作家俱乐部、大砭沟的文化俱乐部等等地方,几乎都有文艺晚会或交际舞会。跳舞场地大部分就是经过平整的黄土地,由于天气干燥,少不了尘土飞扬,但是舞者乐此不疲,根本不受影响。女性舞者若是在自己的草鞋或凉鞋上缀上一对跳跃的绒线红球,就是舞场上的时髦。乐器伴奏虽然简单,但大家的精神生活是丰富的。
延安的各类文化团体很多,有抗战文艺工作团、延安合唱团、延安业余剧团、战歌团、路社、边区诗歌总会、山脉文学社、山脉诗歌社、鲁迅文艺工作团、文协延安分会文艺小组工作委员会、大众读物社、大众化问题研究会、延安新诗歌会、延安鲁迅研究会、延安诗会、延安小说研究会、延安抗战剧团、陕甘宁边区民众娱乐改进会、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鲁迅实验集团、延安烽火剧团、边保剧团、鲁艺平剧团、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总剧团、延安业余杂技团、延安星期音乐会、鲁艺木刻工作团、鲁艺漫画研究会、鲁艺美术工厂、延安大众美术研究会、陕甘宁边区抗敌电影社、延安电影团等[8](P424)。
八路军平时每星期休息一天,每天两小时军事训练,两小时政治课和讨论,两小时识字课,晚上有唱歌和开小组会。每一个连和每一个团都有列宁室,条件好的列宁室还有留声机,这里是一切社会和文化生活的中心。每个室都有墙报,由战士组成的委员会负责定期出版,反映的是战士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识字课根据士兵识字情况分班教学。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曾经记录了红军战士通过游戏学习汉字的情况,“红军有他们自己的许多游戏,而且不断地在创造新的游戏。有一种游戏叫‘识字牌’,是帮助不识字的人学习他们的基本汉字的比赛。另一种游戏有点像扑克牌,但高分牌上分别写的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地主’‘革命万岁’和‘苏维埃万岁’!低分牌上写上的口号,根据政治和军事目的而不同。此外,还有许多集体游戏。共青团员负责列宁室的节目,每天也领着大家唱歌。”[9](P290—291)红军整编后名称虽然改为八路军,但是文化生活依旧活跃。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全国青年追随的圣地。“到延安去”成为广大向往革命的热血青年的共同选择,很快在全国形成“天下人心归延安”的壮观景象[10](P250)。据程中原的《张闻天传》记载,“从1937 年1 月起,北平、天津、西安及全国各地大批有组织的党员、团员、民兵队员、青救会员和非党的革命知识青年成群结队、热情洋溢地奔赴延安,参加抗日,参加革命。”[10](P250)到底有多少青年奔赴延安,没有准确数据。但“据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统计,1938 年5 月至8 月,经其介绍赴延安的知识青年有2288 人;全年有1 万人从这里获准去延安。”“至1939 年底,抗大就招收了国统区和沦陷区的知识分子16144 人。在1943 年12 月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任弼时发言时说:抗战后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总共4 万余人”[11],仅归侨青年就约600 人[10](P250)。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吸引广大青年投奔延安,就是因为党的各项政策得到人们的认同,延安成为抗战中的一座灯塔之城。
战时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在抗战中多次发动反共摩擦,并以获取的外部援助备用于内战。国民党内部管理混乱,贪腐成风,部队官兵骚扰百姓,弄得民不聊生。国民党统治力的下降与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治理形成鲜明反差。黄炎培曾感慨云,中共之存在与成长乃国民党不争气使然,今后全看谁得国人信仰。爱国华侨陈嘉庚在对比了重庆和延安后,亦对中国的抗战得出结论,中国不会亡,希望在延安。这可以一些外国人士对国统区状况及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治理的描述得到佐证。
美国驻重庆大使馆的二等秘书谢伟思,1942 年秋在中国华北地区进行了广泛考察,他发现国统区灾荒连年,饿殍遍野,由于饥荒,河南存在买卖妇女的情况,农民的处境几年来一直在恶化[12](P12)。在甘肃,谢伟思发现农民对政府苛捐杂税十分不满,他认为“发生更多的骚乱是必然的”[12](P24)。他发现重庆“政府和军事机构从上层到基层到处都是空前规模和明目张胆的贪污腐败,纲纪废弛”[12](P139),而延安“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重庆官僚阶层中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没有失败主义,没有厌战情绪”“没有对党的领导人的批评,没有政治闲谈”[12](P183)。他对国民党的失败和丧失治理能力有深切的感受。
斯诺是第一个在西方社会塑造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外国记者,他把一个年轻的、民主的、受爱戴的、爱国的、进步的和守纪律的革命队伍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他们之间的那种不可思议的兄弟般的关系”[13](P48),以及“斗志旺盛的红军干部”,与这位美国人在远东七年间所见过的一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正如美国《时代》和《生活》两杂志的驻华记者西奥多·怀特和安娜·雅各布的描述:“共产党开始教育农民自己管理自己。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农民从来没有管理自己的经验。现在,农民们成立了乡、县参议会,参议会都被赋予权力,能解决有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这些都是农民们自孩提时代起就一直面临的问题。农民们第一次进入政府机构,并且发现自己具有不容置疑的管理能力和从未显露的才华。为了公众的利益,决定谁应多交赋税,谁应少交,这并不需要受过高深的教育。乡民们都知道谁收获了多少粮食,从哪块田地上收获的,由他们自己来分配各人在战争中所应承担的义务是最适宜的了。”[14](P533)
1944 年夏天,随中外记者采访团赴延安采访的美联社记者斯坦因将延安和重庆进行了对比,从官兵士气、政府作风、社会面貌等各方面来看,国民政府昏庸无能,士气低下,官僚习气浓厚。而延安各机关运转高效有序,政府廉洁自律,军队奋勇向前,群众拥护政府。纽约时报记者爱泼斯坦对这次延安之行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艰苦朴素与政府的廉洁高效,令爱泼斯坦眼界大开。在延安为中外记者采访团举行的欢迎晚会上,爱泼斯坦代表外国记者讲话,他说外国记者到延安是件不容易的事,他批评国民党当局的封锁政策。因为延安以前是被关闭的,这次外国记者来到这里,“把一座关闭了很久的门,打开了一个缝隙,使光线透进来。尽管这个缝隙很小,但再要强制的关闭,恐怕也是不可能的了。”[15](P187)他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充满了希望,他坚信新中国将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诞生,这次延安之行对其一生的革命道路产生影响,后来他加入了中国国籍,并成为为数不多的几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国裔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