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现状与改革路径

2021-01-06张星星焦郁洁冯文灵文渝嘉陆孝军

河南建材 2021年9期
关键词:装配式策划项目管理

张星星 焦郁洁 冯文灵 文渝嘉 陆孝军

重庆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402160)

0 前言

我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经济社会跨进高质量发展轨道,尤其是“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的提出,给传统建筑行业带来巨大冲击。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新型建筑的提出与推广、建筑信息模型等建筑信息新技术的出现与应用[1]等加快了建筑领域的变革,工程项目逐步呈现低碳化、信息化、虚拟化、智能化等新形势。同时,目前我国土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仍然高频发生,这与工程项目管理者的思想道德建设密不可分。面临新时代建筑行业的改革趋势和安全质量事故频发问题,亟需对现阶段工程项目管理教学进行重点改革,以利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水平工程项目管理人才。文章以重庆文理学院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为例,立足建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和企业人才需求,深入剖析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并积极探索改革路径,以期为后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金课奠定基础。

1 教学现状

1.1 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互相分离

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长期以来,工程项目管理教学往往只注重专业教育,教师以授业解惑为主,而未挖掘工程项目管理课程里面蕴含的思政元素,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互相分离,导致学生对很多工程问题中存在的思想道德和法律法规知识认识严重不足。如工程招投标中串标围标问题、关键单元工程中质量检验问题、较大危险分部分项工程中安全施工问题、特种设备作业中持证上岗和安全培训问题等,甚至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家国情怀和工匠精神。目前大多数学生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学习意义尚未明确,对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红线、道德红线、法律红线仍比较模糊,这显然与新时代工程项目管理人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情怀相距甚远。

1.2 装配式建筑管理知识缺乏

装配式建筑具有绿色低碳、施工效率高、结构性能好等特点,已经成为现代建筑乃至未来建筑的新型式,一直是建筑行业内的研究热点。然而,现阶段的工程项目管理主要围绕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型式,开展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教学,并未涉及装配式建筑方面的管理知识。如装配式建筑各部件运输和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进度控制等,大部分学生均没有相关概念。目前,国内外知名建筑企业装配式建筑的研究热潮正如火如荼,学生装配式建筑相关管理知识的缺乏,显然不符合新时代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1.3 全寿命周期工程项目管理认识不足

工程项目管理始终贯彻项目建设的全寿命周期,这种理念逐步兴起,并得到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目前,工程项目管理的教学重点仍然聚焦工程实施阶段,给学生造成一种工程项目管理只发生于施工阶段的错觉,使之知识面束窄,理解片面。诚然,工程实施阶段是工程项目建设中花费时间最长、成本最多的阶段,但对于建设工程的总组织者业主单位而言,根据二八定律,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重点阶段为项目策划和设计阶段。而且,业主单位通过招投标阶段,选择技术可靠、诚信优良、业绩优秀的施工单位也至关重要。因此,工程项目管理的教学主线应坚持全寿命周期主线,对策划阶段、设计阶段和招投标阶段进行补充讲解,以利实现新时代善策划、懂设计、精施工的复合型工程项目管理人才要求。

2 改革路径

2.1 深挖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思政元素

1)组织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工程类课程思政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吸取其他高校教师的宝贵经验,调整教学思路,理清思政教学重点。工程项目管理的教学内容包括工程项目管理概述、组织理论、项目策划、建设项目目标控制基本原理、建设项目采购管理、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建设项目进度管理、质量和安全管理等,教师需从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及法律四方面挖掘思政元素,重点在于学习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高度的责任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严格的质量检验和安全生产等,教导学生要严守国家法律和道德红线,爱岗敬业,不贪污不行贿,为我国的基础建设贡献力量。

2)采用案例教学法,讲述更多优秀的工程实际案例,并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将思政知识具体化,更加生动形象,同时结合小组讨论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共鸣[2]。如在介绍工程项目管理的起源时,引入我国古代的工程项目管理,都江堰、长城、故宫等伟大工程的建设都蕴含着先人的管理智慧,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爱国主义情怀。在讲解项目经理素质要求时,引导学生观看全国优秀项目经理的事迹和港珠澳大桥建设案例,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敢打敢拼的职业素养[3]。在讲授质量管理相关知识时,从綦江虹桥垮塌、江西丰城电厂冷却塔倾塌等实际事故中,引导学生树立质量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团队意识。

2.2 构建装配式建筑管理知识体系

1)重构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大纲,大力革新教学内容,对标国内装配式建筑权威教材,增补装配式建筑知识,构建装配式建筑管理知识体系,占比达到30%,包括装配式建筑的原理、类型、运输、施工等方面的知识点,重点讲解装配式建筑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等,使学生全面掌握装配式建筑的管理知识,增强理论学习,并与传统建筑形成对比,总结各自特点。如此使学生建构装配式建筑的管理概念和方法,紧跟时代前沿,增强学生未来的竞争力。

2)依托土木工程学院装配式建筑实验实训室,开展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现场管理实践教学,包括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关键部件的专项施工方案、进度计划、质量管理标准和安全保障措施等,分组完成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实践方案。同时,基于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平台,与西安三好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展开校企合作,共建装配式建筑虚拟仿真教学实践基地,借助企业良好的软硬件资源,进行装配式建筑方面的学生工程实践,掌握装配式建筑精细化管理知识。此外,指导学生参加有关装配式建筑的学科竞赛,拓宽学生见识,增强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

2.3 完善全寿命周期工程项目管理教学

1)完善教学内容,修订教学大纲,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全寿命周期工程项目管理,适当减少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知识,增补讲解策划阶段、设计阶段和招投标阶段的管理知识,包括策划目的、策划特点、策划原则、策划内容、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方法、控制措施、招投标程序、评标方法等等。同时,在期末理论考核中,增加策划阶段、设计阶段和招投标阶段管理知识点的占比,帮助学生建立全寿命周期的工程项目管理理念。

2)充分利用土木工程学院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训练馆、工程招投标模拟实验室和项目管理沙盘实验室等进行项目化实践教学[4],使学生全面体验业主代表、设计总工、招标代理机构、企业法定代表人、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等不同角色,加深和理解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的管理任务、管理方法和控制措施等。此外,依托广联达BIM软件,构建工程项目管理策划和智慧工地虚拟平台,分成若干实践小组,学生共同完成施工进度计划、劳动力计划、材料采购计划、资金计划、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等。通过理论联系实践,进一步深化全寿命周期工程项目管理理念。

3 结语

当前,在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逐渐呈现绿色化、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新形势、新趋势,企业对于高道德、高技术、高水平的复合型工程项目管理人才需求量急剧上升,势必给各大高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带来强烈冲击。文章依托重庆文理学院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立足新时代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要求,评析了现阶段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现状,发现存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分离、装配式建筑管理知识缺乏和全寿命周期工程项目管理认识不足的主要症结,并针对性地提出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构建装配式建筑管理知识体系和完善全寿命周期教学三大改革路径,可为后续打造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金课提供借鉴,同时为类似工程类课程的教学革新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装配式策划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装修一体化装配式建造技术研究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