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诊断的研究进展

2021-01-06滕立初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4期
关键词:假体白细胞置换术

滕立初

(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骨科,广西 梧州 543000)

0 引言

人工关节置换术在当前临床骨科治疗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技术之一[1]。在现有临床研究工作开展中得出,人工关节置换术实施后,患者预后管理中出现假体周围感染的概率较高[2]。如果不能做好患者诊断处置措施,将会严重影响到患者自身健康。所以需要在患者诊断技术以及治疗方法选择上做出科学的分析,因而本文综述的意义就是结合当前临床研究工作开展需求,将人工关节置换术实施后患者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式明确,帮助患者做好诊断处置措施,以此为患者术后预后管理奠定基础。

1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感染源

1.1 危险因素

1.1.1 患者自身因素

假体周围感染危险因素与患者自身因素具有直接关联,一般情况下,患者出现皮肤局部感染、溃疡以及坏死现象时,患者假体周围感染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3]。同时有相关研究发现,如果患者自身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其他血液性疾病时,患者出现假体周围感染的概率也是非常高的,所以自身因素对于患者假体周围感染是具有直接关联的[4]。

1.1.2 手术因素

手术因素诱发患者假体感染的案例虽然不多,但是在临床研究中也是有过相关报道的[5]。如果手术过程中,存在着消毒不彻底、手术时间过长、出血量较多等现象时,患者出现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概率也会明显增加,所以这种情况下的患者预后管理就会受到一定影响,不利于患者术后管理[6]。

1.1.3 药物因素

患者围术期内的用药指导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不能做好围术期内的药物用药指导,也会对患者假体周围感染造成一定阻碍[7]。有相关研究分析发现,围术期内如果服用胆固醇类药物,患者出现假体周围感染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同时患者在术后服用肿瘤坏死因子抑制素也会加剧患者假体周围组织感染[8]。

1.1.4 疾病因素

疾病因素主要表现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其假体周围存在着肿瘤,以及坏死组织现象,并且在术前术后患者均进行过化疗处置,因而影响了患者的术后预后效果[9]。有相关研究表明,如果患者假体周围存在着肿瘤以及癌变现象时,其术后出现假体周围感染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因而这种情况下,应该做好疾病因素的筛查和分析[10]。

1.2 感染源

诱发患者假体周围感染的感染源主要和以下几方面因素相关:①在手术过程中细菌直接相关[11]。②与血源性传播具有一定关联,当出现血源性传播时,患者出现假体周围感染的概率会逐渐增加[12]。③环境控制不当,出现院内感染,从而造成患者假体周围感染症状出现[13]。

2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及分型

2.1 诊断标准

关于假体周围组织感染的诊断标准,在2011年美国肌肉骨骼感染学会中有过相关描述[14]。其中指出,假体周围感染与假体相通的窦道、或者受累关节2次培养阳性时即可断定患者出现了假体周围感染症状[15]。同时在2013年假体周围感染国际共识会议中也增加了新的指标,如白细胞脂酶等,均可以作为假体周围感染诊断依据[16]。

2.2 经典诊断指标

2.2.1 CRP和ESR

CRP及ESR时血清学诊断中常用的指标,将其应用到假体周围感染诊断中,也能够满足患者诊断需求,所以在临床诊断工作开展中,相关人员应该做好患者血清学诊断评估标准[17]。并且应该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通过CRP及ESR数值的变化做好感染评估指导[18]。

2.2.2 关节液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白细胞计数是衡量患者炎症性因子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假体周围感染评价过程中,以关节液白细胞技术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依据,也能够有效的评估患者病症,对患者自身病情控制和识别有一定帮助[19]。如在诊断过程中,当白细胞技术超过10000μ/L时则可以断定患者为感染[20]。

3 新型生物标志物

3.1 血清D-二聚体

血清D-二聚体是一种纤维蛋白降解物,在纤维蛋白被纤溶解酶破坏释放会凝聚到血液中,所以在假体周围感染评价过程中,也应该对该项标志物作出分析。并且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该标志物在假体周围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所以能够将其应用到临床,以此为患者的诊断提供帮助。

3.2 白介素6

白介素6是一种活化单核细胞与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尿毒症的早期预警标志。在假体周围感染分析过程中,也能够以该项标志物识别为基础,做好患者的诊断和评估。

3.3 关节液CRP

关节液CRP与血清CRP诊断原理相似,也是在诊断过程中,通过分析患者的数值变化情况人,然后做好其诊断和评估工作。但是相比于血清CRP诊断,关节液CRP诊断的敏感性及精准性更高,更能够满足患者诊断需求。

3.4 白细胞脂酶

白细胞脂酶多见于感染部位的中性粒细胞酶,是一种常用于尿路感染诊断的标志物。在当前临床诊断工作开展中得出,该项标志物诊断过程中,能够更为明确的做好感染标记,对患者的感染症状识别和判断具有重要推动性,所以能够将其应用到临床。

3.5 α-防御素

α-防御素是一种宿主非抗体免疫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广谱抗菌性的活性小分子肽类物质。在假体周围感染诊断分析过程中,以α-防御素作为诊断标准能够具有较高的诊断识别特性,能够对感染因子识别和抵抗作出分析,所以这种情况下的临床诊断技术选择过程中,完全可以将该项标志物应用到患者诊断中。

4 病原学培养及病理组织分析

病原学培养及病理组织分析,主要采用关节液穿刺培养法,该法在2011年假体周围感染诊断指南中有相关描述。其中指出,在关节液穿刺培养过程中,如果出现2次以上培养结果阳性时,既可以断定患者为假体周围感染阳性。病原菌培养方面,超声裂解下病原菌培养近几年在国内外被广泛运用,此法能大大提高病原菌培养阳性率。

5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治疗进展

5.1 DAIR治疗

DAIR治疗是保留假体清创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是假体周围感染治疗中比较常用的治疗方式,在现阶段临床研究中发现,DAIR治疗过程中,主要以纤维组织的开放清创、灌洗、保留假体等措施为主,能够在早期感染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处置,所以能够得到患者的认可[21]。目前并无公认的早期感染定义,多数人认为术后4周内发生的感染为早期感染。对于伴有窦道或者深部脓肿慢性感染者不能以此治疗为主,影响DAIR成功率的因素很多,包括清创方法、致病菌种类、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患者基础状态等。因此,不能单纯依据手术时间或者症状持续时间来决定是否行DAIR。该术式如果成功可以避免假体取出,降低了患者经济负担,有效的为患者病情控制奠定基础。

5.2 翻修手术

翻修手术主要针对于假体周围感染症状严重和慢性感染的患者的治疗,可分为一期翻修、二期翻修术,一期翻修因其较低的病死率、较少的患肢功能损害和较低的治疗费用,越来越多诊疗中心开始尝试该项技术,但其适应证仍有很大争议,其适应证很窄,多应用于DAIR治疗失败的早期感染病例,病菌毒力低,病人基础条件好的病例,一期翻修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未得到广泛运用。因此,二期翻修仍然是治疗慢性假体周围感染的“金标准”,一期先移除假体彻底清创,放置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感染彻底控制后二期行新的假体置换,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在给予患者治疗指导过程中,该术实施能够对晚期患者治疗作出改进,且能够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手术设计,将假体感染情况明确,然后实施对应的治疗指导方案,经治疗指导处置后,降低了患者假体感染差错,提升了患者假体感染治疗指导能力[22]。但是该术实施过程中,也需要对手术的适应证作出分析,一般情况下,全身性感染患者,且其感染症状已经明确时能够以翻修手术治疗。该术实施过程中,需要在手术入路,创面清洁以及术后预后处置等方面都作出适当的分析,这样才能确保在患者治疗处置中,能够改善患者病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但是,关于感染假体移除和再植入之间的理想间隔时间及抗菌药物复合骨水泥占位器的疗效仍然存在争议。

5.3 关节切除成形术

对于假体周围感染严重,且无法有效控制患者治疗中,实施关节切除成形术是非常有必要的,经该术治疗处置后,能够彻底清除骨水泥与假体,对患者感染控制具有重要保障[23]。但是该术实施的弊端是在术后不能重新植入假体,会造成患者骨缺损以及关节缺损等症状出现,因而对患者自身的术后预后管理造成了严重影响,不利于患者治疗。并且大多数患者术后管理过程中其预后质量较差,对患者自身心理障碍造成的影响比较严重,甚至在术后会造成患者患肢功能丧失,对患者自身的治疗造成了严重损害,不利于患者的管理。所以临床治疗中,除非患者感染已经无法治疗,否则不建议患者实施该术[24]。

5.4 髋关节离断术

髋关节离断术也是临床研究中针对假体周围感染治疗中比较常用的治疗技术之一,在现有临床研究工作开展中发现,髋关节离断术实施过程中,能够对患者感染有所控制[25]。且该术实施与关节切除成形术类似,在术后患者无法重新植入假体,所以该术实施的适应对象,主要为长期卧床难以清除坏死组织、实施常规治疗失败造成感染加剧患者的治疗中,均可以借助髋关节离断术为患者处置,以此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自身病情,有效控制患者的病变恶化。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临床诊断医学发展中,对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研究越来越重视。经本文综述分析后得出,在现阶段临床诊断医学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多标准诊断与综合诊断一体化发展趋势,并且在诊断医学发展过程中,在不断完善诊断技术。如可以借助CRP、SER、关节液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等为患者诊断。也有新型生物标志物诊断技术,如血清D-二聚体、白介素6、关节液CRP、α-防御素以及病原学培养及病理组织分析等诊断技术,而患者治疗中则主要以DAIR治疗、翻修手术、关节切除成形术和髋关节离断术等四种治疗方式为。只有在患者诊断过程中,能够将上述诊断技术及治疗方案完善,这样才能为患者诊断和确诊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假体白细胞置换术
友爱的“手”
Not afraid of incompleteness,living wonderfully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白细胞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