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金课标准的《药物分析学》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及效果分析①

2021-01-06马桂芝常军民李改茹聂昌宏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卷面金课研究组

马桂芝,常军民,李改茹,姚 军,聂昌宏

(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乌鲁木齐830011)

2019-2021年,教育部全面推进“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面向各高校和专业,全面实施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一流基地[1],也就是“建金专”“建金课”“建高地”。而在此过程中根据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要求建立符合“金课”标准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并据此确定有效的教学提升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主干课程,是研究药品全面质量分析与控制的学科[2]。以往的《药物分析学》教学多采取“以教师为中心”授课模式,学生学习主动性差;教学评价采用终结式评价,难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3]。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反馈,以提高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基于对金课标准的理解,本研究构建并实施形成性评价模式,借以建立符合金课标准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构建持续改进体系,使之成为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课程教学评价模式。本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与教学模式符合药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要求,可显著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有助于将《药物分析学》课程打造为符合“两性一度”标准的金课。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级药学专业94人为研究组,2015级药学专业95人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原有课程评价体系考核。研究组按新设计的形成性评价体系考核。

1.2 方法

1.2.1原有课程评价体系综合成绩中平时成绩占30%,终结性测试占70%。平时成绩由考勤、课前提问及课堂表现组成。终结性测试以闭卷考试形式开展,学期末考核,卷面共计100分。

1.2.2 新设计的形成性评价体系综合性成绩由形成性评价成绩(权重为50%)与终结性测试成绩(权重为50%)构成,形成性评价含课前自主学习评价(权重10%)、课中评价(翻转课堂等)(权重15%)、课后评价(权重10%)、阶段性考试(权重15%)。形成性评价具体内容如下:(1)课前自主学习评价:教师课前在雨课堂推送课程PPT、案例、开放性思考题问题引导学生预习、思考;根据学生浏览情况和开放性问题的回答情况给出预习成绩。若发现学生累计2次未完成课前预习,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情感、态度和学习状态,解决问题。(2)翻转课堂学习效果评价:课程进入药物分析各论部分布置此项任务,学生分成5人学习小组,把授课内容分解成有完整知识结构的小单元,制作PPT、微课视频,将典型案例及待解决的问题于课前2周通过雨课堂发布,学生下载观看并查阅相关文献,以小组为单位制作PPT,分析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在小组汇报前,教师对学生汇报内容和PPT格式进行指导,确保课堂汇报质量。课中知识内化:①课前10min测试,检测课前学习效果;②每组随机抽取1名学生进行PPT汇报,小组成员回答同学和教师的提问,教师根据汇报情况进行指导、总结和评价。教师与其他小组成员按评分标准对每组PPT制作效果、表达、分析及创新能力进行评分,总分=教师评分(80%)+学生评分(20%),并对最佳PPT制作、最佳PPT汇报、最佳团队合作进行奖励,激励学生下一次更好地发挥潜力。(3)章节思维导图或药物质量评价方案的课后评价:学生根据自己对章节知识的理解、梳理总结绘制思维导图,教师根据思维导图绘制的全面性、逻辑性和美观性评分,最优思维导图作者在课堂进行展示和讲解,分享学习结果。以某药物为对象,设计该药物的全面质量评价方案,如“根据芳酸类药物的结构和性质,设计双水杨酯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并阐明设计原则与依据”,教师根据其方案的合理性、全面性评分。(4)阶段性测试:教师建立难度、深度适宜的优质题库,每学习5章左右,按授课内容组题考试,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教师根据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案。(5)终结性测试:与原有评价体系方式相同,合理安排试题内容、难易程度、客观与主观题的考核比例。

1.2.3 效果评估(1)成绩对比分析:对形成性评价成绩、终结性测试成绩和综合成绩比较分析,平均成绩越高,极差越小,说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应用情况越好,整体学习效果越接近。观察学生综合成绩各分数段的成绩分布。分析研究组期末卷面成绩与形成性评价构成因素的相关性,进而评价班级学生整体的掌握情况、研究组期末卷面成绩与形成性评价构成因素相关程度。(2)授课效果评价:给研究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内容以学生学习效果、学习主动性、信息搜索能力、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及表达能力、发现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观测点,学生自主评价。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判断不同成绩的相关性,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olmogorov-Smimov检验进行两组的均值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成绩对比分析

2.1.1 两种评价模式下的学生期末卷面成绩对比两组卷面成绩差异性显著,研究组卷面成绩中位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研究组整体知识掌握能力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两种评价模式下的学生期末卷面成绩基本情况

2.1.2 两种评价模式下的学生总评成绩对比研究组总评成绩中位数、及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2,提示研究组整体知识掌握能力优于对照组。

表2两种评价模式下的学生总评成绩基本情况

2.1.3 两种评价模式下的学生期末卷面成绩分数段分布对比研究组低分数段人数减少,高分数段学生人数增多,90~100分区间段的学生人数由3人上升至15人,表明研究组学生成绩普遍提升,学习效果较好,见图1、2。

2.1.4 两种评价模式下的学生期末总评成绩分数段分布对比研究组低分数段人数减少,高分数段学生人数增多,80~100分区间段的学生人数由44人上升至52人,表明研究组学生整体学习效果较好,见图3、4。2.1.5研究组期末卷面成绩与形成性评价 各部分成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组期末卷面成绩与阶段性测试成绩(r=0.764)、形成性评价总分相关性较好(r=0.737),与ppt汇报成绩(r=0.341)、课前预习成绩(r=0.411)、随堂测试成绩(r=0.479)有一定的相关性。见表3。

图2研究组学生卷面成绩分布图

图3对照组学生总评成绩分布图

图4研究组学生总评成绩分布图

2.2 学生授课效果评价形成性评价体系使学生对药物分析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更扎实,增强了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提升了同学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及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整体提高。见表4。

表4形成性评价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3 讨论

3.1 关于金课标准与形成性评价的思考要开展面向“两性一度”高标准金课培育的课程建设和评价,既要关注课程内容、课堂教学效果等因素,也要体现现代教学方法、手段以及教学团队教学能力等因素[4]。金课的建设是立足于教学实际的课程体系建设,也是遵循PDCA模式的教学质量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两者都需要课程建设者选择一个有效的突破点。本研究建立了“能力中心、关注过程、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多元、持续改进”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以形成性评价体系为突破点,力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体现金课标准,教学内容上要求教师关注学科前沿,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热点纳入课程教学,保证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前沿性;教学手段上通过多种互动方式,促使学生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层次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课程教学的高阶性和创新性;给学生布置“跳一跳、够得着”的任务,同时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足够的支持,借助多维度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深度,保证课程的“挑战度”真正落地。

3.2 《药物分析》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建设思路本研究建立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中课前自主考核评价、阶段性测试贯穿授课全过程,通过给予课前自主学习评价足够的权重,督促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阶段考试成绩对学生和老师起到“风向标”作用[5],及时发现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案,持续提高教学质量。而翻转课堂、章节思维导图或药物质量评价方案的课后评价则主要应用于有难度、有挑战性和前瞻性的知识版块的学习效果评价。其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学术表达能力[6]。但如何激发能力较差学生学习积极性、确保课堂讨论的深度、学生互评分值的准确性都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3.3 基于学校学情的《药物分析》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效果与下一步工作设想本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形成性教学评价体系,可增加学生学习的获得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知识的整体掌握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本课程在应用形成性评价体系过程中也引入了学生评教、同行教师评价,结果均较理想,说明在课程建设方面教、学双方是同向而行的。

“金课”标准督促课程建设过程要吸收新信息、新资源,做到课程运行机制的稳定与课程与时俱进发展的有机平衡[7]。形成性评价体系涵盖面众多,不仅反映教学相长的过程,也可以作为深化教学改革、实现持续按照金课标准提升课程建设质量的抓手。本文所构建的形成性评价仍处于发展和完善期,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将进一步实践并持续改进,稳步打造符合金课建设方向的药物分析课程。

猜你喜欢

卷面金课研究组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公共英语阅读教学的金课实施模式探析
高校体育“金课”建设的基本认知、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①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考试分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卷面